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高浓度富氢生成机。
背景技术:
鉴于目前市场还没有可以随身携带的富氢水饮用装置,本发明人发明一种便携式高浓度富氢生成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了一种便携式高浓度富氢生成机,其具有便携、结构紧凑的特性。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便携式高浓度富氢生成机,其包括:
一上盖;
一外壳,与所述上盖相互扣合;
一氢气发生装置,装设于所述外壳,所述氢气发生装置的开口朝上;
一第一转接头,装设于所述氢气发生装置的顶部,所述第一转接头具有一主体部,所述主体部的底部向下设置有多个定位柱,所述定位柱插置于所述氢气发生装置中,所述主体部的向上延伸一第一边缘部、一第二边缘部,所述第一边缘部、第二边缘部呈圆形,且所述第二边缘部位于第一边缘部内,所述第一边缘部的内壁环设有第一卡缘,主体部的中心处自上而下贯设一通孔,所述通孔位于所述氢气发生装置的开口上;
一固定件,通过超声波固定在所述第二边缘部和主体部上;
一第二转接头,固定于所述固定件和所述主体部之间,第二转接头的内壁设置有第二卡缘;
一电路板,装设于外壳并位于氢气发生装置的下方;
一电池,装设于外壳并连接所述电路板;
一底座,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上设置一档位开关,所述档位开关连接所述电路板,其中一档工作5分钟,二挡工作7分钟。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上还设置有显示灯条。
本实用新型所述主体部的向上延伸一第一边缘部、一第二边缘部,所述第一边缘部、第二边缘部呈圆形,且所述第二边缘部位于第一边缘部内,所述第一边缘部的内壁环设有第一卡缘;一固定件,通过超声波固定在所述第二边缘部和主体部上;一第二转接头,固定于所述固定件和所述主体部之间,第二转接头的内壁设置有第二卡缘,在实现了体积小,便携,方便特性的同时,还可以对接不同大小口径的容器,特别是对于后续的拆卸、维修使用也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立体组合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便携式高浓度富氢生成机,其包括:一种便携式高浓度富氢生成机,其包括:一上盖1;一外壳2,与所述上盖1相互扣合;一氢气发生装置3,装设于所述外壳2,所述氢气发生装置3的开口朝上;一第一转接头4,装设于所述氢气发生装置3的顶部,所述第一转接头4具有一主体部41,所述主体部41的底部向下设置有多个定位柱42,所述定位柱42插置于所述氢气发生装置3中,所述主体部41的向上延伸一第一边缘部43、一第二边缘部44,所述第一边缘部43、第二边缘部44呈圆形,且所述第二边缘部44位于第一边缘部43内,所述第一边缘部43的内壁环设有第一卡缘,第一卡缘用以旋接直径大的容器,并将容器固定,主体部41的中心处自上而下贯设一通孔45,所述通孔45位于所述氢气发生装置3的开口上;一固定件5,通过超声波固定在所述第二边缘部44和主体部41上;一第二转接头6,固定于所述固定件5和所述主体部41之间,第二转接头6的内壁设置有第二卡缘,第一卡缘用以旋接直径小的容器,并将容器固定,以此实现了不同直径口径容器的对接;一电路板,装设于外壳2并位于氢气发生装置3的下方;一电池,装设于外壳2并连接所述电路板;一底座,设置于所述外壳2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2上设置一档位开关,档位开关可以分为3挡,所述档位开关连接所述电路板,便于使用者操作,其中一档工作5分钟,二挡工作7分钟,所述外壳2上还设置有显示灯条,便于使用者观察到使用情况。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体积小,便携,方便特性的同时,还可以对接不同大小口径的容器,特别是对于后续的拆卸、维修使用也较为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