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高工作性的高韧性混凝土及其配制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骨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骨料;与水(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但是现有的混凝土存在工作性能差,韧性不高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高工作性的高韧性混凝土及其配制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工作性的高韧性混凝土及其配制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混凝土存在工作性能差,韧性不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高工作性的高韧性混凝土,该具有高工作性的高韧性混凝土的组成成分如下:
水泥2-3份、粉煤灰7-8份、矿粉0.8-1.2份、细砂3.5-4份、水3-3.5份、激发剂0.01-0.015份、增粘剂0.005-0.01份、减水剂0.007-0.012份、引气剂0.005-0.01份和混杂柔性纤维0.13-0.19份。
优选的,所述细砂细度为100-300目。
优选的,所述减水剂为聚羟酸盐系减水剂。
优选的,所述混杂柔性纤维包括聚乙烯醇纤维和聚丙烯纤维。
优选的,一种具有高工作性的高韧性混凝土的配制方法,该具有高工作性的高韧性混凝土的配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向搅拌机内加入水泥2-3份、粉煤灰7-8份、矿粉0.8-1.2份、细砂3.5-4份和水搅拌1-2分钟;
s2:向步骤s1中所得到的混合物加入激发剂0.01-0.015份、增粘剂0.005-0.01份、减水剂0.007-0.012份、引气剂0.005-0.01份和水搅拌2-3分钟;
s3:向步骤s2中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混杂柔性纤维0.13-0.19份,搅拌3-4分钟,即可得到具有高工作性的高韧性混凝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发明提出的一种具有高工作性的高韧性混凝土及其配制方法,激发剂的添加,降低了水泥的用量,提高了利用效率,引气剂的添加有效的提高了混凝土的多缝开裂性能,在混凝土中加入了混杂柔性纤维,混杂柔性纤维包括聚乙烯醇纤维和聚丙烯纤维,大大提高了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抗弯强度,能够有效提高结构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保证结构的抗渗性和耐久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有高工作性的高韧性混凝土,该具有高工作性的高韧性混凝土的组成成分如下:
水泥2-3份、粉煤灰7-8份、矿粉0.8-1.2份、细砂3.5-4份、水3-3.5份、激发剂0.01-0.015份、增粘剂0.005-0.01份、减水剂0.007-0.012份、引气剂0.005-0.01份和混杂柔性纤维0.13-0.19份。
其中,所述细砂细度为100-300目,所述减水剂为聚羟酸盐系减水剂,所述混杂柔性纤维包括聚乙烯醇纤维和聚丙烯纤维。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具有高工作性的高韧性混凝土的配制方法:
实施例1
该具有高工作性的高韧性混凝土的配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向搅拌机内加入水泥2.5份、粉煤灰8份、矿粉0.8份、细度为100-300目的细砂4份和水搅拌1.3分钟;
s2:向步骤s1中所得到的混合物加入激发剂0.015份、增粘剂0.005份、聚羟酸盐系减水剂0.009份、引气剂0.01份和水搅拌2.8分钟;
s3:向步骤s2中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包括聚乙烯醇纤维和聚丙烯纤维混杂柔性纤维0.19份,搅拌4分钟,即可得到具有高工作性的高韧性混凝土。
实施例2
该具有高工作性的高韧性混凝土的配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向搅拌机内加入水泥3份、粉煤灰8份、矿粉0.9份、细度为100-300目的细砂3.7份和水搅拌2分钟;
s2:向步骤s1中所得到的混合物加入激发剂0.014份、增粘剂0.009份、聚羟酸盐系减水剂0.01份、引气剂0.005份和水搅拌3分钟;
s3:向步骤s2中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包括聚乙烯醇纤维和聚丙烯纤维混杂柔性纤维0.14份,搅拌3.5分钟,即可得到具有高工作性的高韧性混凝土。
实施例3
该具有高工作性的高韧性混凝土的配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向搅拌机内加入水泥2.5份、粉煤灰7.5份、矿粉1份、细度为100-300目的细砂3.75份和水搅拌1.5分钟;
s2:向步骤s1中所得到的混合物加入激发剂0.0125份、增粘剂0.0075份、聚羟酸盐系减水剂0.01份、引气剂0.0075份和水搅拌2.5分钟;
s3:向步骤s2中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包括聚乙烯醇纤维和聚丙烯纤维混杂柔性纤维0.16份,搅拌3.5分钟,即可得到具有高工作性的高韧性混凝土。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