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控释长效水溶肥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899113阅读:75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经济作物肥料领域,涉及是一种新型控释长效水溶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水溶肥是能够完全溶解于水的多元素复合型肥料。与传统的过磷酸钙、造粒复合肥等品种相比,水溶性肥料具有明显的优势。它是一种速效性肥料,水溶性好、无残渣,可以完全溶解于水中,能被作物的根系和叶面直接吸收利用。采用水肥同施,以水带肥,实现了水肥一体化,它的有效吸收率高出普通化肥一倍多,达到80%~90%;而且肥效快,可解决高产作物快速生长期的营养需求。配合滴灌系统需水量仅为普通化肥的30%,而施肥作业几乎可以不用人工,大大节约了人力成本。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土肥专家、农业技术专家、农资经销商和农民认识到水溶性肥料的重要性。

水溶肥的营养元素比较全面,且根据不同作物的需肥特点相应的肥料有不同的配方,市场上销售的有蔬菜、果树、花卉、粮食、棉、油类等各类作物的专用水溶肥料。水溶肥与传统肥料相比,不但配方多样,施用方法也非常灵活,可以土壤浇灌滴灌,让植物根部全面接触到肥料,吸收各种营养元素,又也可以叶面喷施,叶面吸收养分,更直接被果实枝茎直接吸收养分有利于不易移动元素的吸收,增加作物产量和品质提升。

然而,为了使作物增产,需要添加大量的水溶肥,会使土壤含有大量的未吸收的无机物,容易破坏土壤;若减少水溶肥的施加,则达不到作物增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新型控释长效水溶肥,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时其所需的养分,肥效温和、减肥增产明显。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控释长效水溶肥,以羊毛脂、凡士林、三十烷醇、醋酸、乙醇和红糖的混合物作为微胶囊的壳包裹尿素、硫酸铵、磷酸一铵、聚磷酸铵、硫酸钾、焦磷酸钾及聚脲甲醛形成微胶囊结构,所述微胶囊结构外表面粘附尿素、硫酸铵、磷酸一铵、聚磷酸铵、硫酸钾、焦磷酸钾及聚脲甲醛。

本发明通过对肥效原料的选择及微胶囊壳壁材料的选择,能够是微胶囊壳壁既能包覆肥效原料,又能使肥效原料粘附在微胶囊壳壁外,同时还能够对选择的肥效原料进行控制释放,从而使本发明制备的控释长效水溶肥肥效温和,施加少量肥料作物增产比较明显。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上述新型控释长效水溶肥的制备方法,将羊毛脂、凡士林、三十烷醇、醋酸、乙醇和红糖的混合物喷至尿素、硫酸铵、磷酸一铵、聚磷酸铵、硫酸钾、焦磷酸钾及聚脲甲醛的混合物上制备成微胶囊,将所述微胶囊与尿素、硫酸铵、磷酸一铵、聚磷酸铵、硫酸钾、焦磷酸钾及聚脲甲醛的混合物进行混合即得新型控释长效水溶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控释长效水溶肥,能增强作物的抗性,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对作物早熟有明显作用,且见效快,效果明显,有较强的缓释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本申请所述的微胶囊为通常意义上的微胶囊,在本申请中是指一种具有微型容器或包装物。微胶囊造粒技术就是将固体、液体或气体包埋、封存在一种微型胶囊内成为一种固体微粒产品的技术。

正如背景技术所介绍的,现有技术中存在减少化肥施用达不到作物增产目的的不足,为了解决如上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新型控释长效水溶肥。

本申请的一种典型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新型控释长效水溶肥,以羊毛脂、凡士林、三十烷醇、醋酸、乙醇和红糖的混合物作为微胶囊的壳包裹尿素、硫酸铵、磷酸一铵、聚磷酸铵、硫酸钾、焦磷酸钾及聚脲甲醛形成微胶囊结构,所述微胶囊结构外表面粘附尿素、硫酸铵、磷酸一铵、聚磷酸铵、硫酸钾、焦磷酸钾及聚脲甲醛。

本发明通过对肥效原料的选择及微胶囊壳壁材料的选择,能够是微胶囊壳壁既能包覆肥效原料,又能使肥效原料粘附在微胶囊壳壁外,同时还能够对选择的肥效原料进行控制释放,从而使本发明制备的控释长效水溶肥肥效温和,施加少量肥料作物增产比较明显。

优选的,包覆在微胶囊内的尿素、硫酸铵、磷酸一铵、聚磷酸铵、硫酸钾、焦磷酸钾、聚脲甲醛与附着在微胶囊外的尿素、硫酸铵、磷酸一铵、聚磷酸铵、硫酸钾、焦磷酸钾、聚脲甲醛的量均相等。

进一步优选的,包覆在微胶囊内的尿素、硫酸铵、磷酸一铵、聚磷酸铵、硫酸钾、焦磷酸钾、聚脲甲醛及作为微胶囊壳的羊毛脂、凡士林、三十烷醇、醋酸、乙醇、红糖,或附着在微胶囊外的尿素、硫酸铵、磷酸一铵、聚磷酸铵、硫酸钾、焦磷酸钾、聚脲甲醛及作为微胶囊壳的羊毛脂、凡士林、三十烷醇、醋酸、乙醇、红糖,以质量份数计为:

尿素40~46份,

硫酸铵20~24份,

磷酸一铵10~100份,

聚磷酸铵4~40份,

硫酸钾3~20份,

焦磷酸钾15~20份,

聚脲甲醛10~15份;

羊毛脂8~10份,

凡士林8~10份,

三十烷醇1~3份,

醋酸1~3份,

乙醇3~5份,

红糖3~5份。

更进一步优选的,包覆在微胶囊内的尿素、硫酸铵、磷酸一铵、聚磷酸铵、硫酸钾、焦磷酸钾、聚脲甲醛及作为微胶囊壳的羊毛脂、凡士林、三十烷醇、醋酸、乙醇、红糖,或附着在微胶囊外的尿素、硫酸铵、磷酸一铵、聚磷酸铵、硫酸钾、焦磷酸钾、聚脲甲醛及作为微胶囊壳的羊毛脂、凡士林、三十烷醇、醋酸、乙醇、红糖,以质量份数计为:

尿素43份,

硫酸铵22份,

磷酸一铵12份,

聚磷酸铵10份,

硫酸钾12份,

焦磷酸钾13份,

聚脲甲醛10份;

羊毛脂9份,

凡士林8份,

三十烷醇3份,

醋酸2份,

乙醇4份,

红糖4份。

按照该配比制备的新型控释长效水溶肥用于黄瓜的肥效明显,施加普通大量元素水溶肥的增产效果,采用一半量的本申请新型控释长效水溶即可实现。

优选的,所述聚磷酸铵为低聚磷酸铵、所述聚脲甲醛为低聚脲甲醛,所述磷酸一铵为工业磷酸一铵。低聚磷酸铵、低聚脲甲醛、工业磷酸一铵的水溶性更好。

本申请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上述新型控释长效水溶肥的制备方法,将羊毛脂、凡士林、三十烷醇、醋酸、乙醇和红糖的混合物喷至尿素、硫酸铵、磷酸一铵、聚磷酸铵、硫酸钾、焦磷酸钾及聚脲甲醛的混合物上制备成微胶囊,将所述微胶囊与尿素、硫酸铵、磷酸一铵、聚磷酸铵、硫酸钾、焦磷酸钾及聚脲甲醛的混合物进行混合即得新型控释长效水溶肥。

优选的,具体步骤为:

(1)将羊毛脂、凡士林、三十烷醇、醋酸、乙醇和红糖加热混合制备成混合物1;

(2)将尿素、硫酸铵、磷酸一铵、聚磷酸铵、硫酸钾、焦磷酸钾及聚脲甲醛进行混合获得混合物2,再将将尿素、硫酸铵、磷酸一铵、聚磷酸铵、硫酸钾、焦磷酸钾及聚脲甲醛进行混合获得混合物3;

(3)将步骤(1)制备的混合物1均匀分散至步骤(2)制备的混合物2的表面形成微胶囊;

(4)将步骤(2)获得的混合物3与步骤(3)制备的微胶囊进行混合即可获得新型控释长效水溶肥。

进一步优选的,步骤(1)中加热温度为75~85℃。能够保证混合物1中的各物料混合更加均匀。

进一步优选的,步骤(1)中羊毛脂、凡士林、三十烷醇、醋酸、乙醇和红糖的质量比为8~10:8~10:1~3:1~3:3~5:3~5。

进一步优选的,步骤(2)中混合物2与混合物3中各原料的质量相同。

更进一步优选的,步骤(2)中混合物2或混合物3中尿素、硫酸铵、磷酸一铵、聚磷酸铵、硫酸钾、焦磷酸钾及聚脲甲醛的质量比为40~46:20~24:10~100:4~40:3~20:15~20:10~15。

更进一步优选的,步骤(2)中混合物2或混合物3中尿素、硫酸铵、磷酸一铵、聚磷酸铵、硫酸钾、焦磷酸钾、聚脲甲醛与步骤(1)中羊毛脂、凡士林、三十烷醇、醋酸、乙醇、红糖的质量比为40~46:20~24:10~100:4~40:3~20:15~20:10~15:8~10:8~10:1~3:1~3:3~5:3~5。

为了使混合物1均匀分散至混合物2的表面,本申请进一步优选的,步骤(3)中,将混合物1雾状喷至混合物2的表面。

为了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下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详细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

为了提高控释长效水溶肥料的品质,本实施例采用精制羊毛脂和白凡士林。

一种新型控释长效水溶肥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精制羊毛脂9份、白凡士林8份、三十烷醇3份、醋酸2份、乙醇4份、红糖4份、混合加热到75~85℃时,形成混合液。

(2)将尿素43份、硫酸铵22份、工业磷酸一铵12份、低聚磷酸铵10份、硫酸钾12份、焦磷酸钾23份、低聚脲甲醛10份进行混合。

(3)将该步骤(1)的混合液雾状喷到尿素43份、硫酸铵22份、工业磷酸一铵12份、低聚磷酸铵10份、硫酸钾12份、焦磷酸钾23份、低聚脲甲醛10份混合物上,进行混合形成微胶囊;

步骤(4)将步骤(3)的混合物和步骤(2)的混合物进行混合形成新型控释长效水溶肥料。

田间肥效试验

1、试验时间:2016年2月-2016年5月

2、试验地点:山东省莘县农场大棚

3、供试植物:黄瓜(金盛达四号)

4、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大棚田间试验,深翻后整细整平,作成1.2米宽的畦,共40个畦,两端的2个畦种植韭菜。其余畦作为试验用地。

试验共设4个处理,每个处理用地9个畦,随机区组排列。

处理1:不施肥(ck);

处理2:一种新型控释长效水溶肥,40kg冲施,0.5kg分2次喷施;

处理3:大量元素水溶肥40kg分2次冲施,0.5kg分2次喷施;

处理4:大量元素水溶肥80kg分4次冲施,1kg分4次喷施;。

所有试验处理均以追肥肥的形式施入到土壤中,并做好标记。

统一营养钵育黄瓜苗,待黄瓜苗2叶1心时,选取长势相同的苗子移栽到畦面中。

5、田间管理:所有试验处理除了追肥施入不同外,其他管理措施均相同,同时根据黄瓜生长需要,在花蕾期,叶面喷施硼肥,在开花结果期,处理2叶面喷施长效水溶肥和处理3、4喷施大量元素水溶肥等,并做好浇水、预防病虫害等方面的管理。

6、农艺性状及产质量调查:记录好黄瓜的开花期与结果期,同时,统计下累次采摘黄瓜的鲜重,并在黄瓜计产完成后,统计黄瓜地上部分的生物量,另外采取土样,分析土样的养分指标。

表1试验各处理黄瓜单果重和产量调查结果

从表1可以看出,处理1的平均单果重和产量分别为131.6g和285.4kg,处理3的平均单果重和产量分别为185.3g和372.5kg远远低于处理2处理4的单果重和产量,处理2、4的单果重和产量均相差不明显,说明施一种新型控释长效水溶肥+减量施肥、基质施肥+减量复合肥与施复合肥对黄瓜单果重的影响一样。

7、结论

所述一种新型控释长效水溶肥在配合减量施肥的情况下,与施全量复合肥相比,黄瓜单果和产量均未受到影响。说明,施一种新型控释长效水溶肥,可以起到减少化肥施用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