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丝白釉钧瓷工艺品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129531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钧瓷工艺品制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丝白釉钧瓷工艺品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国之瑰宝-钧瓷,始于唐,盛于宋,因产于古之钧州(今禹州)而得名。钧瓷是以典型的二液分相釉为基础,具有乳光效果的一类瓷器产品。北宋中期,钧瓷产品从青瓷系当中脱颖而出,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工艺,在以禹州神垕为中心的周围窑场中逐步成熟,北宋晚期已作为新瓷种迸发出惊世魅力和强大生命力,取得了辉煌成就。北宋钧瓷以小型器物为主,胎色灰白而胎质细腻,釉色淡雅匀净,玻璃质乳光感强,以天青、天蓝、月白、粉青为主。另外,以氧化铜为呈色剂在钧瓷烧制中开始应用,并自然晕散,妙趣无穷,有了“钧瓷挂红,价值连城”之说。徽宗时,在古钧台附近八卦洞设立御用窑场烧纸宫廷用瓷,后称作钧台窑,其产品主要以陈设器,花器和生活器具为主,代表了钧瓷工艺的最高水平。在清末,随着收藏热兴起,钧瓷有了“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的说法,就是指钧台窑的产品而言,也是史实。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金丝白釉钧瓷工艺品的制作方法,制得的钧瓷工艺品具有白的底色,在底色上分布了不规则的金丝,金丝的长短和分别密度根据陶瓷器型和施釉厚度而变化,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金丝白釉钧瓷工艺品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重量百分比取唐沟土35~40%、大同土30~35%、紫木节土6~10%、白干土12~16%以及钠长石8~12%,将上述原料分别粉碎后置入球磨机,加入原料总重量40%的水,开机湿磨12小时,经过湿磨的料浆过200目筛,取出静置24小时,将制得的浆料经滤泥和拌泥后,备用;

步骤二、将步骤一制备的料浆注入坯体模具内成型或者手拉胚成型后,将成型坯体取出,晾干,修整,用水擦坯后放入800-900℃的窑中烧制3.5-4小时,停火冷却至室温,烧成的素坯取出备用;

步骤三、按照重量份数取霞石15-20份、烧滑石20-30份、长石10-15份、高岭土6-8份、刚玉2-6份、碳酸锰3份、阳起石5-8份,将上述原料分别粉碎后置入球磨机,加入原料总重量32%的水,开机湿磨15小时,经过湿磨的料浆过300目筛,取出静置12小时,将料浆的含水量调整为45%,得到底釉料,备用;

步骤四、按照重量份数取草木灰25-35份、高岭土8-10份、紫金土6-10份、滑石10-15份、阳起石15-20份、刚玉4-6份、磷灰石6-8份、碳酸锰1-5份、方解石5-10份以及三氧化二铁1-5份,将上述原料分别粉碎后置入球磨机,加入原料总重量30%的水,开机湿磨16小时,经过湿磨的料浆过350目筛,取出静置12小时,将料浆的含水量调整为46%,得到面釉料,备用;

步骤五、用水对步骤二制成的素坯进行擦坯,擦坯的同时用木棍按照顺时针或者逆时针的方向对步骤三制成的底釉料进行搅拌,搅拌时从料浆的中心开始,并逐渐向圆周移动,搅拌时间为20分钟,搅拌完成后,将擦坯后的素坯放入底釉料浆中,在素坯外表面进行浇釉,浇釉完成后,待坯体干燥后,通过喷釉的方式,将步骤四制得的面釉料均匀施于坯体上,干燥后得到素坯;

步骤六、将步骤五的素坯放入窑炉,采用高温气烧,打开气罐阀门,开始点火并计时开始,以下时间计算均是以该时间点为起始点,压力调至0.01mpa,后闸板拉开120cm,窑门打开280cm;烧制2.2个小时,窑温升至140℃,压力调至0.02mpa;烧制3个小时,窑温升至320℃;烧制6个小时,窑温升至560℃;烧制5.5小时,窑温升至780℃;后升温速度控制在3℃/分钟,当窑温控制在900-920℃时,带紧闸板;后烧制6.5小时,窑温升至1000℃时,压力调至0.03mpa,开始保温;后烧制8小时窑温升至1100℃,进入还原阶段,压力调至1.5mpa;当烧制8小时窑温升至1250℃,进入强还原阶段;后烧制10小时窑温升至1350℃;后窑温控制在1250℃-1350℃之间,进行弱还原,烧制12小时,后停止烧制,烧制完成。

有益效果

本发明制得的钧瓷工艺品具有白的底色,在底色上分布了不规则的金丝,金丝的长短和分别密度根据陶瓷器型和施釉厚度而变化,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在高档的茶具及艺术瓷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阐述。

实施例1

一种金丝白釉钧瓷工艺品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重量百分比取唐沟土35%、大同土35%、紫木节土10%、白干土12%以及钠长石8%,将上述原料分别粉碎后置入球磨机,加入原料总重量40%的水,开机湿磨12小时,经过湿磨的料浆过200目筛,取出静置24小时,将制得的浆料经滤泥和拌泥后,备用;

步骤二、将步骤一制备的料浆注入坯体模具内成型或者手拉胚成型后,将成型坯体取出,晾干,修整,用水擦坯后放入800℃的窑中烧制4小时,停火冷却至室温,烧成的素坯取出备用;

步骤三、按照重量份数取霞石16份、烧滑石25份、长石12份、高岭土6份、刚玉4份、碳酸锰3份、阳起石6份,将上述原料分别粉碎后置入球磨机,加入原料总重量32%的水,开机湿磨15小时,经过湿磨的料浆过300目筛,取出静置12小时,将料浆的含水量调整为45%,得到底釉料,备用;

步骤四、按照重量份数取草木灰30份、高岭土8份、紫金土8份、滑石12份、阳起石16份、刚玉5份、磷灰石8份、碳酸锰2份、方解石8份以及三氧化二铁2份,将上述原料分别粉碎后置入球磨机,加入原料总重量30%的水,开机湿磨16小时,经过湿磨的料浆过350目筛,取出静置12小时,将料浆的含水量调整为46%,得到面釉料,备用;

步骤五、用水对步骤二制成的素坯进行擦坯,擦坯的同时用木棍按照顺时针或者逆时针的方向对步骤三制成的底釉料进行搅拌,搅拌时从料浆的中心开始,并逐渐向圆周移动,搅拌时间为20分钟,搅拌完成后,将擦坯后的素坯放入底釉料浆中,在素坯外表面进行浇釉,浇釉完成后,待坯体干燥后,通过喷釉的方式,将步骤四制得的面釉料均匀施于坯体上,干燥后得到素坯;

步骤六、将步骤五的素坯放入窑炉,采用高温气烧,打开气罐阀门,开始点火并计时开始,以下时间计算均是以该时间点为起始点,压力调至0.01mpa,后闸板拉开120cm,窑门打开280cm;烧制2.2个小时,窑温升至140℃,压力调至0.02mpa;烧制3个小时,窑温升至320℃;烧制6个小时,窑温升至560℃;烧制5.5小时,窑温升至780℃;后升温速度控制在3℃/分钟,当窑温控制在900-920℃时,带紧闸板;后烧制6.5小时,窑温升至1000℃时,压力调至0.03mpa,开始保温;后烧制8小时窑温升至1100℃,进入还原阶段,压力调至1.5mpa;当烧制8小时窑温升至1250℃,进入强还原阶段;后烧制10小时窑温升至1350℃;后窑温控制在1250℃-1350℃之间,进行弱还原,烧制12小时,后停止烧制,烧制完成。

实施例2:

一种金丝白釉钧瓷工艺品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重量百分比取唐沟土40%、大同土30%、紫木节土6%、白干土12%以及钠长石12%,将上述原料分别粉碎后置入球磨机,加入原料总重量40%的水,开机湿磨12小时,经过湿磨的料浆过200目筛,取出静置24小时,将制得的浆料经滤泥和拌泥后,备用;

步骤二、将步骤一制备的料浆注入坯体模具内成型或者手拉胚成型后,将成型坯体取出,晾干,修整,用水擦坯后放入900℃的窑中烧制4小时,停火冷却至室温,烧成的素坯取出备用;

步骤三、按照重量份数取霞石16份、烧滑石25份、长石12份、高岭土6份、刚玉4份、碳酸锰3份、阳起石6份,将上述原料分别粉碎后置入球磨机,加入原料总重量32%的水,开机湿磨15小时,经过湿磨的料浆过300目筛,取出静置12小时,将料浆的含水量调整为45%,得到底釉料,备用;

步骤四、按照重量份数取草木灰25份、高岭土8份、紫金土6份、滑石10份、阳起石15份、刚玉6份、磷灰石8份、碳酸锰5份、方解石10份以及三氧化二铁5份,将上述原料分别粉碎后置入球磨机,加入原料总重量30%的水,开机湿磨16小时,经过湿磨的料浆过350目筛,取出静置12小时,将料浆的含水量调整为46%,得到面釉料,备用;

步骤五、用水对步骤二制成的素坯进行擦坯,擦坯的同时用木棍按照顺时针或者逆时针的方向对步骤三制成的底釉料进行搅拌,搅拌时从料浆的中心开始,并逐渐向圆周移动,搅拌时间为20分钟,搅拌完成后,将擦坯后的素坯放入底釉料浆中,在素坯外表面进行浇釉,浇釉完成后,待坯体干燥后,通过喷釉的方式,将步骤四制得的面釉料均匀施于坯体上,干燥后得到素坯;

步骤六、将步骤五的素坯放入窑炉,采用高温气烧,打开气罐阀门,开始点火并计时开始,以下时间计算均是以该时间点为起始点,压力调至0.01mpa,后闸板拉开120cm,窑门打开280cm;烧制2.2个小时,窑温升至140℃,压力调至0.02mpa;烧制3个小时,窑温升至320℃;烧制6个小时,窑温升至560℃;烧制5.5小时,窑温升至780℃;后升温速度控制在3℃/分钟,当窑温控制在900-920℃时,带紧闸板;后烧制6.5小时,窑温升至1000℃时,压力调至0.03mpa,开始保温;后烧制8小时窑温升至1100℃,进入还原阶段,压力调至1.5mpa;当烧制8小时窑温升至1250℃,进入强还原阶段;后烧制10小时窑温升至1350℃;后窑温控制在1250℃-1350℃之间,进行弱还原,烧制12小时,后停止烧制,烧制完成。

实施例3:

一种金丝白釉钧瓷工艺品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重量百分比取唐沟土36%、大同土32%、紫木节土8%、白干土12%以及钠长石12%,将上述原料分别粉碎后置入球磨机,加入原料总重量40%的水,开机湿磨12小时,经过湿磨的料浆过200目筛,取出静置24小时,将制得的浆料经滤泥和拌泥后,备用;

步骤二、将步骤一制备的料浆注入坯体模具内成型或者手拉胚成型后,将成型坯体取出,晾干,修整,用水擦坯后放入850℃的窑中烧制3.5小时,停火冷却至室温,烧成的素坯取出备用;

步骤三、按照重量份数取霞石120份、烧滑石30份、长石15份、高岭土6份、刚玉2份、碳酸锰3份、阳起石5份,将上述原料分别粉碎后置入球磨机,加入原料总重量32%的水,开机湿磨15小时,经过湿磨的料浆过300目筛,取出静置12小时,将料浆的含水量调整为45%,得到底釉料,备用;

步骤四、按照重量份数取草木灰35、高岭土10、紫金土10、滑石15、阳起石15、刚玉4、磷灰石6、碳酸锰1、方解石5以及三氧化二铁1,将上述原料分别粉碎后置入球磨机,加入原料总重量30%的水,开机湿磨16小时,经过湿磨的料浆过350目筛,取出静置12小时,将料浆的含水量调整为46%,得到面釉料,备用;

步骤五、用水对步骤二制成的素坯进行擦坯,擦坯的同时用木棍按照顺时针或者逆时针的方向对步骤三制成的底釉料进行搅拌,搅拌时从料浆的中心开始,并逐渐向圆周移动,搅拌时间为20分钟,搅拌完成后,将擦坯后的素坯放入底釉料浆中,在素坯外表面进行浇釉,浇釉完成后,待坯体干燥后,通过喷釉的方式,将步骤四制得的面釉料均匀施于坯体上,干燥后得到素坯;

步骤六、将步骤五的素坯放入窑炉,采用高温气烧,打开气罐阀门,开始点火并计时开始,以下时间计算均是以该时间点为起始点,压力调至0.01mpa,后闸板拉开120cm,窑门打开280cm;烧制2.2个小时,窑温升至140℃,压力调至0.02mpa;烧制3个小时,窑温升至320℃;烧制6个小时,窑温升至560℃;烧制5.5小时,窑温升至780℃;后升温速度控制在3℃/分钟,当窑温控制在900-920℃时,带紧闸板;后烧制6.5小时,窑温升至1000℃时,压力调至0.03mpa,开始保温;后烧制8小时窑温升至1100℃,进入还原阶段,压力调至1.5mpa;当烧制8小时窑温升至1250℃,进入强还原阶段;后烧制10小时窑温升至1350℃;后窑温控制在1250℃-1350℃之间,进行弱还原,烧制12小时,后停止烧制,烧制完成。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