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进植物生长的土壤调节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28296阅读:9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促进植物生长的土壤调节剂,属于种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农业的发展,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和贫瘠化、灾害气候频繁、土壤质量下降,种植土壤的质量也在下降,使得植物的病虫害大大增加,对中国农业构成越来越大的威胁,土壤酸化已成为影响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为了对土壤的质量进行改善,市面上销售的调节剂都是使用化学物质来进行调节,化学物质虽然对土壤的质量有一定的改善,但是残留在土壤内的化学物质不仅对土壤的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残留的化学物质对环境会产生一定的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促进植物生长的土壤调节剂,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促进植物生长的土壤调节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稻壳粉16-19份、菜籽饼粉10-15份、蔗渣粉80-88份、蛋壳粉11-14份、豆饼粉3-8份、硅藻土45-50份、尿素60-67份、过磷酸钙9-18份、硫酸铵2-7份、硫酸亚铁3-6份、硝酸钾1-4份、硝酸锰2-5份、土壤杆菌1-3份、水89-127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稻壳粉17-18份、菜籽饼粉11-14份、蔗渣粉82-87份、蛋壳粉11-13份、豆饼粉4-7份、硅藻土46-49份、尿素61-66份、过磷酸钙10-17份、硫酸铵3-6份、硫酸亚铁4-5份、硝酸钾2-4份、硝酸锰2-4份、土壤杆菌1-2份、水90-120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稻壳粉17份、菜籽饼粉11份、蔗渣粉82份、蛋壳粉11份、豆饼粉4份、硅藻土47份、尿素62份、过磷酸钙13份、硫酸铵4份、硫酸亚铁4份、硝酸钾3份、硝酸锰3份、土壤杆菌1份、水100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稻壳粉18份、菜籽饼粉12份、蔗渣粉83份、蛋壳粉12份、豆饼粉5份、硅藻土46份、尿素63份、过磷酸钙15份、硫酸铵5份、硫酸亚铁4份、硝酸钾4份、硝酸锰3份、土壤杆菌1份、水100份。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本发明较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植物生长的土壤调节剂,有效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土壤肥力,对土壤具有改良作用,有效提高了作物产量及质量,有效提高土壤透气性、增强农作物抗病能力,大幅度提高植树成活率和农产品产量,改善农林产品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发明。

一种促进植物生长的土壤调节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稻壳粉16-19份、菜籽饼粉10-15份、蔗渣粉80-88份、蛋壳粉11-14份、豆饼粉3-8份、硅藻土45-50份、尿素60-67份、过磷酸钙9-18份、硫酸铵2-7份、硫酸亚铁3-6份、硝酸钾1-4份、硝酸锰2-5份、土壤杆菌1-3份、水89-127份。

一种促进植物生长的土壤调节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稻壳粉17-18份、菜籽饼粉11-14份、蔗渣粉82-87份、蛋壳粉11-13份、豆饼粉4-7份、硅藻土46-49份、尿素61-66份、过磷酸钙10-17份、硫酸铵3-6份、硫酸亚铁4-5份、硝酸钾2-4份、硝酸锰2-4份、土壤杆菌1-2份、水90-120份。

一种促进植物生长的土壤调节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稻壳粉17份、菜籽饼粉11份、蔗渣粉82份、蛋壳粉11份、豆饼粉4份、硅藻土47份、尿素62份、过磷酸钙13份、硫酸铵4份、硫酸亚铁4份、硝酸钾3份、硝酸锰3份、土壤杆菌1份、水100份。

一种促进植物生长的土壤调节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稻壳粉18份、菜籽饼粉12份、蔗渣粉83份、蛋壳粉12份、豆饼粉5份、硅藻土46份、尿素63份、过磷酸钙15份、硫酸铵5份、硫酸亚铁4份、硝酸钾4份、硝酸锰3份、土壤杆菌1份、水100份。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一种促进植物生长的土壤调节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稻壳粉16‑19份、菜籽饼粉10‑15份、蔗渣粉80‑88份、蛋壳粉11‑14份、豆饼粉3‑8份、硅藻土45‑50份、尿素60‑67份、过磷酸钙9‑18份、硫酸铵2‑7份、硫酸亚铁3‑6份、硝酸钾1‑4份、硝酸锰2‑5份、土壤杆菌1‑3份、水89‑127份;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植物生长的土壤调节剂,有效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土壤肥力,对土壤具有改良作用,有效提高了作物产量及质量,有效提高土壤透气性、增强农作物抗病能力,大幅度提高植树成活率和农产品产量,改善农林产品品质。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军;杨雪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化学工业园环保产业协同创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08
技术公布日:2018.03.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