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生物炭的微生物菌肥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542836阅读:89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盐碱地改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有生物炭的微生物菌肥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生物碳,是由有机垃圾,如动物粪便,动物骨头,植物根茎,木屑和麦秸秆等加工而成的一种多孔碳。这些构成生物碳的有机垃圾被称为“生物量”。很多科学家冠以生物碳“黑色黄金”的美誉。

生物炭不是一般的木炭,是一种碳含量极其丰富的木炭。它是在低氧环境下,通过高温裂解将木材、草、玉米秆或其它农作物废物碳化。这种由植物形成的,以固定碳元素为目的的木炭被科学家们称为"生物炭"。它的理论基础是:生物质,不论是植物还是动物,在没有氧气的情况下燃烧,都可以形成木炭。

生物炭是一种经过高温裂解"加工"过的生物质。裂解过程不仅可以产生用于能源生产的气体,还有碳的一种稳定形式--木炭,木炭被埋入地下,整个过程为"碳负性"(carbonnegative)。

生物炭几乎是纯碳,埋到地下后可以有几百至上千年不会消失,等于把碳封存进了土壤。生物炭富含微孔,不但可以补充土壤的有机物含量,还可以有效地保存水分和养料,提高土壤肥力。事实上,之所以肥沃的土壤大都呈现黑色,就是因为含碳量高的缘故。英国环保大师詹姆斯·拉夫洛克称,生物炭是减轻灾难性气候变化的唯一希望。研究人员也表示,生物炭也能提高农业生产率,减少对碳密集肥料的需求。木炭碎料的孔洞结构十分容易聚集营养物质和有益微生物,从而使土壤变得肥沃,利于植物生长,实现增产的同时让农业更具持续性。

生物炭的超强吸附性可以吸附大气中的一部分水分和减少降雨时雨水的流失,最大量的将雨水吸附到它所在的可耕层,供作物的生长需要,使得缺水干旱地区的土壤能够长出植被,防止沙漠化。



技术实现要素:

一种含有生物炭的微生物菌肥及其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选取微生物菌肥的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

生物炭25~35份、聚顺丁烯二酸5~15份、炭基硝酸铵4~10份、混合微生物菌剂5~10份;依次将生物炭、聚顺丁烯二酸、炭基硝酸铵在搅拌罐中与混合微生物菌剂均匀混合50~100分钟;所述混合微生物菌剂包括巨大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光合细菌、枯草芽孢杆菌、根瘤菌和绿色木霉菌菌;

第二步:制作培养基,并将所述混合微生物菌剂在合适的培养基中菌种扩大培养,检测培养后存活的菌株数量,当菌株的存活数量≥1.5~3.5×108/ml时,停止培养;

第三步:将菌种扩大培养后的所述混合菌种与生物炭按照1:10~15的比例均匀混合,并在混合物中添加粉碎的农作物秸秆与沼气渣,所述农作物秸秆与沼气渣的混合比例为3:1。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含有生物炭的微生物菌肥及其制作方法,在第二步中:按照重量份数计,所述培养基包括:酵母浸膏4~8份,蛋白胨18~22份,调节基质18~22份和500份去离子水,调节ph值6.8~7.2;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含有生物炭的微生物菌肥及其制作方法,在第三步中,所述农作物秸秆包括玉米秸秆、小麦秸秆、大豆秸秆和高粱秸秆的混合物。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含有生物炭的微生物菌肥及其制作方法,所述玉米秸秆、小麦秸秆、大豆秸秆和高粱秸秆按重量的混合比例为1:2:2:1。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含有生物炭的微生物菌肥及其制作方法,在所述菌种扩大培养中,将需要的微生物菌种在合适的培养基中单独扩大培养,其中巨大芽孢杆菌的培养温度为27~29℃,培养时间为46~50h;枯草芽孢杆菌的培养温度为20~35℃,培养时间为48~60h;光合细菌培养温度为34~40℃,培养时间为32~50h;根瘤菌培养温度为27~35℃,培养时间为30~50h;绿色木霉菌培养温度为20~35℃,培养时间为3~5天;芽孢杆菌的培养温度25~30℃,培养时间为3~5天;为了使菌种与培养介质混合的更加均匀,在菌种扩大培养过程中均用搅拌罐以18~40r/min的转速旋转。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含有生物炭的微生物菌肥及其制作方法,第三步中,所述农作物秸秆的细度为200~400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含有生物炭的微生物菌肥及其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选取微生物菌肥的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

生物炭25份、聚顺丁烯二酸5份、炭基硝酸铵4份、混合微生物菌剂5份;依次将生物炭、聚顺丁烯二酸、炭基硝酸铵在搅拌罐中与混合微生物菌剂均匀混合50分钟;所述混合微生物菌剂包括巨大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光合细菌、枯草芽孢杆菌、根瘤菌和绿色木霉菌菌;

第二步:制作培养基,并将所述混合微生物菌剂在合适的培养基中菌种扩大培养,检测培养后存活的菌株数量,当菌株的存活数量≥1.5×108/ml时,停止培养;

第三步:将菌种扩大培养后的所述混合菌种与生物炭按照1:10的比例均匀混合,并在混合物中添加粉碎的农作物秸秆300kg与沼气渣100kg均匀混合。

优选的,在第二步中:按照重量份数计,所述培养基包括:酵母浸膏4份,蛋白胨18份,调节基质18份和500份去离子水,调节ph值至6.8;

更好的,在第三步中,所述玉米秸秆、小麦秸秆、大豆秸秆和高粱秸秆按重量分别为100kg,200kg,200kg和100kg。

优选的,在所述菌种扩大培养中,将需要的微生物菌种在合适的培养基中单独扩大培养,其中巨大芽孢杆菌的培养温度为27~29℃,培养时间为46h;枯草芽孢杆菌的培养温度为20~35℃,培养时间为48h;光合细菌培养温度为34~40℃,培养时间为32h;根瘤菌培养温度为27~35℃,培养时间为30h;绿色木霉菌培养温度为20~35℃,培养时间为3天;芽孢杆菌的培养温度25~30℃,培养时间为3天;且菌种扩大培养过程中均用搅拌罐以18r/min的转速旋转。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含有生物炭的微生物菌肥及其制作方法,第三步中,所述农作物秸秆的细度为200目。

实施例2

一种含有生物炭的微生物菌肥及其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选取微生物菌肥的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

生物炭30份、聚顺丁烯二酸10份、炭基硝酸铵8份、混合微生物菌剂6份;依次将生物炭、聚顺丁烯二酸、炭基硝酸铵在搅拌罐中与混合微生物菌剂均匀混合80分钟;所述混合微生物菌剂包括巨大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光合细菌、枯草芽孢杆菌、根瘤菌和绿色木霉菌菌;

第二步:制作培养基,并将所述混合微生物菌剂在合适的培养基中菌种扩大培养,检测培养后存活的菌株数量,当菌株的存活数量≥2.0×108/ml时,停止培养;

第三步:将菌种扩大培养后的所述混合菌种与生物炭按照1:12的比例均匀混合,并在混合物中添加粉碎的农作物秸秆450kg与沼气渣50kg并均匀混合。

更好的,在第二步中:按照重量份数计,所述培养基包括:酵母浸膏6份,蛋白胨20份,调节基质20份和500份去离子水,调节ph值7.2;

更好的,在第三步中,所述农作物秸秆包括玉米秸秆、小麦秸秆、大豆秸秆和高粱秸秆的混合物。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含有生物炭的微生物菌肥及其制作方法,所述玉米秸秆、小麦秸秆、大豆秸秆和高粱秸秆按重量的混合比例为1:2:2:1。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含有生物炭的微生物菌肥及其制作方法,在所述菌种扩大培养中,将需要的微生物菌种在合适的培养基中单独扩大培养,其中巨大芽孢杆菌的培养温度为27~29℃,培养时间为48h;枯草芽孢杆菌的培养温度为20~35℃,培养时间为52h;光合细菌培养温度为34~40℃,培养时间为45h;根瘤菌培养温度为27~35℃,培养时间为40h;绿色木霉菌培养温度为20~35℃,培养时间为4天;芽孢杆菌的培养温度25~30℃,培养时间为4天;且菌种扩大培养过程中均用搅拌罐以30r/min的转速旋转。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含有生物炭的微生物菌肥及其制作方法,第三步中,所述农作物秸秆的细度为350目。

实施例3

一种含有生物炭的微生物菌肥及其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选取微生物菌肥的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

生物炭25~35份、聚顺丁烯二酸15份、炭基硝酸铵10份、混合微生物菌剂10份;依次将生物炭、聚顺丁烯二酸、炭基硝酸铵在搅拌罐中与混合微生物菌剂均匀混合100分钟;所述混合微生物菌剂包括巨大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光合细菌、枯草芽孢杆菌、根瘤菌和绿色木霉菌菌;

第二步:制作培养基,并将所述混合微生物菌剂在合适的培养基中菌种扩大培养,检测培养后存活的菌株数量,当菌株的存活数量≥3.5×108/ml时,停止培养;

第三步:将菌种扩大培养后的所述混合菌种与生物炭按照1:15的比例均匀混合,并在混合物中添加粉碎的农作物秸秆600kg与沼气渣200kg均匀混合。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含有生物炭的微生物菌肥及其制作方法,在第二步中:按照重量份数计,所述培养基包括:酵母浸膏8份,蛋白胨22份,调节基质22份和500份去离子水,ph值7.0;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含有生物炭的微生物菌肥及其制作方法,在第三步中,所述农作物秸秆包括玉米秸秆、小麦秸秆、大豆秸秆和高粱秸秆的混合物。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含有生物炭的微生物菌肥及其制作方法,所述玉米秸秆、小麦秸秆、大豆秸秆和高粱秸秆混合重量分别为100kg,200kg,200kg和100kg。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含有生物炭的微生物菌肥及其制作方法,在所述菌种扩大培养中,将需要的微生物菌种在合适的培养基中单独扩大培养,其中巨大芽孢杆菌的培养温度为27~29℃,培养时间为50h;枯草芽孢杆菌的培养温度为20~35℃,培养时间为60h;光合细菌培养温度为34~40℃,培养时间为50h;根瘤菌培养温度为27~35℃,培养时间为50h;绿色木霉菌培养温度为20~35℃,培养时间为5天;芽孢杆菌的培养温度25~30℃,培养时间为5天;且菌种扩大培养过程中均用搅拌罐以30r/min的转速旋转。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含有生物炭的微生物菌肥及其制作方法,第三步中,所述农作物秸秆的细度为400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结合具体实施例可知,当菌株的数量越多,在降低土壤中氯化盐、硫酸盐弄度和调节ph值的效果越明显,因此在实施本发明的过程中,应当尽可能扩大菌株数量,已达到更好的改良效果。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