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法微晶玻璃退火窑窑底电阻元件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26180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浮法微晶玻璃退火窑窑底电阻元件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工设备防护装置,尤其是涉及到一种提高窑底散热、方便清理玻璃碎渣、节约设备成本的浮法微晶玻璃退火窑窑底电阻元件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玻璃窑底电阻元件防护板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采用耐热钢薄板制作,二是采用耐热钢铸件制作,三是采用硅酸盐材料制作。优点是耐高温,稳定性好,缺点是传热效果、制作成本、清渣效果各有不同,造成设备用户维护费用高。特别采用耐热钢铸件,因为要求铸件壁厚,孔的有效面积大,往往铸件变形量大,制作成本高;硅酸盐材料制作的防护板散热性不好,热效率不高;耐热钢薄板制作的防护板在高温下容易出现变形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就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成本低廉、使用方便,既能提高窑底热效率,便于炉底清渣,又能节约制作成本和维护费用的浮法微晶玻璃退火窑窑底电阻元件防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它是由支撑脚、窑底框架、两侧立柱、窑墙、窑底保温材料、内壁保温材料、山形耐热砖和电阻丝等构成,在山形耐热砖和电阻丝上方设置了由耐热钢孔板和膨胀缝盖板组成的防护底板。所述耐热钢孔板窑宽方向为整板,窑长方向分块,均匀分布椭圆型小孔,四周向下折边,平铺于窑底,两块之间留有20~25mm膨胀缝,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山形耐热砖上,膨胀缝盖板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压在膨胀缝上,另一端压在相邻的另一块耐热钢孔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制作简单,窑底散热效果好,便于清渣,节约制作成本和维护成本,可极好的防止玻璃碎渣落在电阻元件上,熔断电阻元件。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单元节轴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单元节横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单元节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耐热钢孔板,2为膨胀缝盖板,3为螺栓,4为电阻丝,5为山形耐热砖,6为观察孔,7为支撑脚,8为窑底框架,9为窑底保温材料,10为立柱,11为窑墙,12为内壁保温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微晶玻璃退火窑窑底电阻元件防护装置是由支撑脚7、窑底框架8、两侧立柱10、窑墙11、窑底保温材料9、内壁保温材料12、山形耐热砖5和电阻丝4等部件构成,在山形耐热砖5和电阻丝4上方设置了由耐热钢孔板1和膨胀缝盖板2组成的防护底板,所述耐热钢孔板1平铺于窑底,两块之间留有20~25mm膨胀缝,通过螺栓3固定安装在山形耐热砖5上,膨胀缝盖板2一端通过螺栓3固定压在膨胀缝上,另一端压在相邻的另一块耐热钢孔板1上,防护底板下表面距离电阻元件不超过50mm。实施本实用新型,以承建一条403米的浮法微晶玻璃退火辊道窑为例,窑内宽2.74米,每单元节长度2.001米,布置电阻丝共有130个单元节。每块耐热钢孔板长2.7米,宽0.638米,每单元节3块耐热钢孔板1,耐热钢孔板1之间间距23mm,单元节与单元节之间膨胀缝为38mm。耐热钢孔板1固定在山形耐热砖5上,采用M8螺栓3固定,膨胀缝盖板2上冲有椭圆形孔,与耐热钢孔板1一同固定。每块耐热钢孔板1固定孔为椭圆形,既可消除安装误差,又可留有一定膨胀量。膨胀缝盖板2一端固定耐热钢孔板1上,一端自由盖在相邻耐热钢孔板1上。耐热钢孔板1厚度为3mm,四面同向折边,既有一定强度,又有良好的散热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