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化玻璃生产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03132发布日期:2018-09-11 18:01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玻璃加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钢化玻璃生产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钢化玻璃属于安全玻璃。钢化玻璃其实是一种预应力玻璃,为提高玻璃的强度,通常使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在玻璃表面形成压应力,玻璃承受外力时首先抵消表层应力,从而提高了承载能力,增强玻璃自身抗风压性,寒暑性,冲击性等。注意与玻璃钢区别开来。目前我们大多数厂家对钢化玻璃的生产都是采用的水平钢化炉,实现合格高品质的钢化产品,在温度控制方面,简单的来说有两个最基本的要求,第一,玻璃必须快速加热到要求的温度;第一,玻璃表面各个部分的温度不能相差太大,也就是要做到均匀加热;钢化过程中对温度的控制就是围绕这两个核心方面进行的。

在钢化玻璃生产加工过程中,温度控制极为重要,传统水平钢化炉在玻璃加入过程中温度容易发生波动,且加热过程温度很难使用均匀加热,而且钢化玻璃冷却需要快速均匀冷却,传统工艺大部分采用水冷或者简单的风冷,快速均匀冷却效果不好。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化玻璃生产加工工艺,其具有以下特点: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钢化玻璃生产加工工艺,第一固定壳体内设置的加热机构对称设于辊筒的顶面和底面,有效均匀的对辊筒上传送的普通退火玻璃进行高温加热。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钢化玻璃生产加工工艺,第一固定壳体和第二固定壳体上设有密封机构,可以在不影响玻璃传送的情况下,使第一固定壳体内的温度保持恒定,使第二固定壳体内的冷气不外泄。

(3)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钢化玻璃生产加工工艺,第二固定壳体内设有位于辊筒的两侧设有通风板和冷却管,实现有效的将冷风均匀的吹到辊筒上传送的玻璃上进行冷却。

(4)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钢化玻璃生产加工工艺,第二固定壳体上位于冷却管的一侧设有压缩机构和放气机构,可以产生强大的快速风,吹在冷却管上呈上强大的冷风,从而实现快速冷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化玻璃生产加工工艺,第一固定壳体内设置的加热机构对称设于辊筒的顶面和底面,有效均匀的对辊筒上传送的普通退火玻璃进行高温加热。第一固定壳体和第二固定壳体上设有密封机构,可以在不影响玻璃传送的情况下,使第一固定壳体内的温度保持恒定,使第二固定壳体内的冷气不外泄。第二固定壳体内设有位于辊筒的两侧设有通风板和冷却管,实现有效的将冷风均匀的吹到辊筒上传送的玻璃上进行冷却。第二固定壳体上位于冷却管的一侧设有压缩机构和放气机构,可以产生强大的快速风,吹在冷却管上呈上强大的冷风,从而实现快速冷却。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化玻璃生产加工工艺,该生产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普通退火玻璃放到数控切割设备中,数控切割设备根据预先输入的玻璃的尺寸参数对玻璃进行切割,形成预定的形状;

s2,将s1中切割成型的玻璃放入热处理设备中进行热处理,形成钢化玻璃;

s3,将s2中热处理后并降温后的钢化玻璃放入检验设备中进行检验,检验设备为震动试验台,震动试验台采用不同的频率进行震动,以检验钢化玻璃的强度;

s4,将s3中检验合格的钢化玻璃装车运往客户;

本工艺中采用的热处理设备包括第一固定壳体、第二固定壳体、密封机构、传送机构、加热机构、压缩机构、冷却管、透风板及放气机构,所述第一固定壳体和所述第二固定壳体上均设有在同一水平面上的进料口,且所述第一固定壳体和所述第二固定壳体上的所述进料口上设有所述密封机构,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密封板及第一弹簧,所述密封板利用所述第一弹簧伸缩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壳体和所述第二固定壳体内,所述第一弹簧的末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壳体及所述第二固定壳体内;所述第一固定壳体内和所述第二固定壳体设有所述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辊筒及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壳体及所述第二固定壳体的侧壁,所述辊筒套接于所述第一电机的转轴上;所述第一固定壳体内位于所述辊筒的顶面和底面设有所述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固定底座、电热丝及辐射板,所述固定底座对称设于所述辊筒两侧的所述第一固定壳体上,所述固定底座上突出设有所述电热丝,且所述固定底座的顶面上设有所述辐射板;所述第二固定壳体内位于所述辊筒的两侧设有所述通风板;所述第二固定壳体内位于所述通风板上背离所述辊筒的内腔中设有所述冷却管;所述第二固定壳体内位于所述冷却管上背离所述通风板的一侧设有所述透气机构,所述放气机构包括堵启塞、第三连接杆、第二弹簧、活动挡块、凸块、转动柱及第三电机,所述第二固定壳体内的通道内背离所述冷却管的一端设有所述堵启塞,所述堵启塞连接于所述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连接于所述活动挡块,所述堵启塞与所述活动挡块的所述第三连接杆上套接有所述第二弹簧,所述活动挡板接触连接于所述凸块,所述凸块设于所述转动柱上,所述转动柱套接于所述第三电机上,且所述第三电机安装于所述第二固定壳体的侧壁内;所述放气机构连接于所述压缩机构,所述压缩机构包括第二电机、转动板、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及活塞,所述第二电机安装于所述第二固定壳体内,所述第二电机的转轴上套接有所述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上套接有所述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连接于所述活塞,且所述活塞伸缩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壳体内的空腔中,且该空腔连通至所述第二固定壳体内的通道。

具体的,所述密封板设于所述进料口处靠近所述第一固定壳体和所述第二固定壳体的顶面的一侧,所述密封板的底端呈半圆柱形结构,且所述密封板的半径和所述进料口的高度相等,实现防止所述第一固定壳体内的热气以及所述第二固定壳体内的冷气外泄,保证加热以及冷却效果。

具体的,第一固定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内的辊筒分别至少设有三个,且多个所述辊筒的顶面与所述进料口的底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保证从所述第一固定壳体上所述进料口进入的玻璃能够有效进入到所述辊筒上继续传送,并能够有效经所述第二固定壳体上的所述进料口进入到所述第二固定壳体内。

具体的,所述固定底座的侧面呈与所述辊筒的半径相等的圆弧形结构,且所述固定底座与所述辊筒之间接触连接,所述电热丝呈螺旋形结构,增大所述辐射板的辐射面积,增强加热效果,防止所述电热丝超负荷使用。

具体的,所述通风板上设有多个均匀设置的通孔,保证所述压缩机构和所述通风机构经所述冷却管产生的冷风能够经所述通风板均匀的吹到加热玻璃上进行冷却。所述冷却管设有多个,且多个所述冷却管呈螺旋形结构水平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壳体内,增加冷却效果,进一步降低冷却温度。

具体的,所述堵启塞的顶端呈圆柱形、末端呈圆台形的组合结构,有效进行堵塞的同时,实现能够在抬升所述堵启塞之后可以打开通道,使压缩空气放出。所述凸块呈半圆柱形结构,实现所述凸块能够有效的转动,方便将所述活动挡块顶起。所述第二固定壳体内的通道靠近所述冷却管的一端呈喇叭形结构,方便产生大面积的冷风,实现更加均匀的冷却。

具体的,所述第一连接杆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机,所述第二连接杆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转动连接于所述活塞,实现所述第二电机转动,能够带动所述活塞做上下活塞运动,从而产生压缩空气。

具体的,所述第二固定壳体内的所述活塞所处的空腔的半径大于所述堵启塞的半径,实现所述利用所述第三连接杆将所述堵启塞顶起之后,能够实现将压缩空气放出,产生强大的气流经通道吹在所述冷却管上,产生强大的冷风。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钢化玻璃生产加工工艺,第一固定壳体内设置的加热机构对称设于辊筒的顶面和底面,有效均匀的对辊筒上传送的普通退火玻璃进行高温加热。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钢化玻璃生产加工工艺,第一固定壳体和第二固定壳体上设有密封机构,可以在不影响玻璃传送的情况下,使第一固定壳体内的温度保持恒定,使第二固定壳体内的冷气不外泄。

(3)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钢化玻璃生产加工工艺,第二固定壳体内设有位于辊筒的两侧设有通风板和冷却管,实现有效的将冷风均匀的吹到辊筒上传送的玻璃上进行冷却。

(4)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钢化玻璃生产加工工艺,第二固定壳体上位于冷却管的一侧设有压缩机构和放气机构,可以产生强大的快速风,吹在冷却管上呈上强大的冷风,从而实现快速冷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钢化玻璃生产加工设备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密封机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第二固定壳体的俯视截面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第一固定壳体,1a、进料口,2、第二固定壳体,2a、压缩空腔,2b、冷却室,3、密封机构,31、密封板,32、第一弹簧,4、传送机构,41、辊筒,42、第一电机,5、加热机构,51、固定底座,52、电热丝,53、辐射板,6、压缩机构,61、第二电机,62、转动板,63、第一连接杆,64、第二连接杆,65、活塞,7、冷却管,8、通风板,9、放气机构,91、堵启塞,92、第三连接杆,93、第二弹簧,94、活动挡块,95、凸块,96、转动柱,97、第三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4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钢化玻璃生产加工工艺,该生产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普通退火玻璃放到数控切割设备中,数控切割设备根据预先输入的玻璃的尺寸参数对玻璃进行切割,形成预定的形状;

s2,将s1中切割成型的玻璃放入热处理设备中进行热处理,形成钢化玻璃;

s3,将s2中热处理后并降温后的钢化玻璃放入检验设备中进行检验,检验设备为震动试验台,震动试验台采用不同的频率进行震动,以检验钢化玻璃的强度;

s4,将s3中检验合格的钢化玻璃装车运往客户;

本工艺中采用的热处理设备包括第一固定壳体1、第二固定壳体2、密封机构2、传送机构4、加热机构5、压缩机构6、冷却管7、透风板及放气机构9,所述第一固定壳体1和所述第二固定壳体2上均设有在同一水平面上的进料口1,且所述第一固定壳体1和所述第二固定壳体2上的所述进料口1上设有所述密封机构2,所述密封机构2包括密封板31及第一弹簧32,所述密封板31利用所述第一弹簧32伸缩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壳体1和所述第二固定壳体2内,所述第一弹簧32的末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壳体1及所述第二固定壳体2内;所述第一固定壳体1内和所述第二固定壳体2设有所述传送机构4,所述传送机构4包括辊筒41及第一电机42,所述第一电机42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壳体1及所述第二固定壳体2的侧壁,所述辊筒41套接于所述第一电机42的转轴上;所述第一固定壳体1内位于所述辊筒41的顶面和底面设有所述加热机构5,所述加热机构5包括固定底座51、电热丝52及辐射板53,所述固定底座51对称设于所述辊筒41两侧的所述第一固定壳体1上,所述固定底座51上突出设有所述电热丝52,且所述固定底座51的顶面上设有所述辐射板53;所述第二固定壳体2内位于所述辊筒41的两侧设有所述通风板8;所述第二固定壳体2内位于所述通风板8上背离所述辊筒41的内腔中设有所述冷却管7;所述第二固定壳体2内位于所述冷却管7上背离所述通风板8的一侧设有所述透气机构,所述放气机构9包括堵启塞91、第三连接杆92、第二弹簧93、活动挡块、凸块95、转动柱96及第三电机97,所述第二固定壳体2内的通道内背离所述冷却管7的一端设有所述堵启塞91,所述堵启塞91连接于所述第三连接杆92,所述第三连接杆92连接于所述活动挡块,所述堵启塞91与所述活动挡块的所述第三连接杆92上套接有所述第二弹簧93,所述活动挡板94接触连接于所述凸块95,所述凸块95设于所述转动柱96上,所述转动柱96套接于所述第三电机97上,且所述第三电机97安装于所述第二固定壳体2的侧壁内;所述放气机构9连接于所述压缩机构6,所述压缩机构6包括第二电机61、转动板62、第一连接杆63、第二连接杆64及活塞65,所述第二电机61安装于所述第二固定壳体2内,所述第二电机61的转轴上套接有所述转动板62,所述转动板62上套接有所述第一连接杆63,所述第一连接杆63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杆64,所述第二连接杆64连接于所述活塞65,且所述活塞65伸缩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壳体2内的空腔中,且该空腔连通至所述第二固定壳体2内的通道。

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密封板31设于所述进料口1处靠近所述第一固定壳体1和所述第二固定壳体2的顶面的一侧,所述密封板31的底端呈半圆柱形结构,且所述密封板31的半径和所述进料口1的高度相等,实现防止所述第一固定壳体1内的热气以及所述第二固定壳体2内的冷气外泄,保证加热以及冷却效果。

具体的,如图1所示,第一固定壳体1和所述第二壳体内的辊筒41分别至少设有三个,且多个所述辊筒41的顶面与所述进料口1的底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保证从所述第一固定壳体1上所述进料口1进入的玻璃能够有效进入到所述辊筒41上继续传送,并能够有效经所述第二固定壳体2上的所述进料口1进入到所述第二固定壳体2内。

具体的,如1所示,所述固定底座51的侧面呈与所述辊筒41的半径相等的圆弧形结构,且所述固定底座51与所述辊筒41之间接触连接,所述电热丝52呈螺旋形结构,增大所述辐射板53的辐射面积,增强加热效果,防止所述电热丝52超负荷使用。

具体的,如图3所示,所述通风板8上设有多个均匀设置的通孔,保证所述压缩机构6和所述通风机构经所述冷却管7产生的冷风能够经所述通风板8均匀的吹到加热玻璃上进行冷却。所述冷却管7设有多个,且多个所述冷却管7呈螺旋形结构水平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壳体2内,增加冷却效果,进一步降低冷却温度。

具体的,如图4所示,所述堵启塞91的顶端呈圆柱形、末端呈圆台形的组合结构,有效进行堵塞的同时,实现能够在抬升所述堵启塞91之后可以打开通道,使压缩空气放出。所述凸块95呈半圆柱形结构,实现所述凸块95能够有效的转动,方便将所述活动挡块顶起。所述第二固定壳体2内的通道靠近所述冷却管7的一端呈喇叭形结构,方便产生大面积的冷风,实现更加均匀的冷却。

具体的,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连接杆63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机61,所述第二连接杆64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杆63,所述第二连接杆64转动连接于所述活塞65,实现所述第二电机61转动,能够带动所述活塞65做上下活塞65运动,从而产生压缩空气。

具体的,如图3及图4所示,所述第二固定壳体2内的所述活塞65所处的空腔的半径大于所述堵启塞91的半径,实现所述利用所述第三连接杆92将所述堵启塞91顶起之后,能够实现将压缩空气放出,产生强大的气流经通道吹在所述冷却管7上,产生强大的冷风。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钢化玻璃生产加工工艺,第一固定壳体1内设置的加热机构5对称设于辊筒41的顶面和底面,有效均匀的对辊筒41上传送的普通退火玻璃进行高温加热。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钢化玻璃生产加工工艺,第一固定壳体1和第二固定壳体2上设有密封机构2,可以在不影响玻璃传送的情况下,使第一固定壳体1内的温度保持恒定,使第二固定壳体2内的冷气不外泄。

(3)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钢化玻璃生产加工工艺,第二固定壳体2内设有位于辊筒41的两侧设有通风板8和冷却管7,实现有效的将冷风均匀的吹到辊筒41上传送的玻璃上进行冷却。

(4)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钢化玻璃生产加工工艺,第二固定壳体2上位于冷却管7的一侧设有压缩机构6和放气机构9,可以产生强大的快速风,吹在冷却管7上呈上强大的冷风,从而实现快速冷却。

普通退火玻璃经第一固定壳体1上的进料口1传送至传送机构4上,经加热机构5高温加热,再经传送机构4经第二固定壳体2与第一固定壳体1之间的进料口1传送至第二固定壳体2上的传送机构4上,然后经第二传送机构4上的压缩机构6和放气机构9产生瞬间的强压缩风,利用压缩风吹在冷却管7上产生强大的冷却风,再利用通风板8将冷却风均匀的吹在玻璃上,从而产生钢化玻璃。整个过程中第一固定壳体1和第二固定壳体2上的进料口1处设有密封机构2,能够对第一固定壳体1进行保温,防止第二固定壳体2内的冷气外泄。具体的有:

(1)将普通退火玻璃经第一固定壳体1上的进料口1进入第一固定壳体1上的辊筒41上,利用第一电机42带动辊筒41缓慢转动带动玻璃传送,控制加热玻璃在第一鬼你敢壳体内加热的时间,传送的过程中,利用电热丝52进行高温加热,利用辐射板53可以产生辐射,同步进行加热,使加热更加均匀,同时也能够防止电热丝52超负荷运行。

(2)加热之后,利用第一固定壳体1内的辊筒41将加热玻璃在到加热时间之后,快速传送带第二固定壳体2内的辊筒41上,利用第二固定壳体2内的辊筒41进行缓慢传送。这个过程中,第二固定壳体2内的第三电机97预先带动转动柱96上的凸块95进行转动,利用凸块95将活动挡块顶起,使第三连接杆92将堵启塞91顶起,打开通道。然后打开第二电机61,带动转动板62和第一连接杆63转动,从而带动第二连接杆64拉动活塞65上升。活塞65上升到顶端之后,打开第三电机97带动转动柱96上的凸块95转动,使凸块95脱离活动挡板94,活动挡块利用第二弹簧93的回复力使堵启塞91复位,堵住通道,再利用敌人电机带动活塞65下压,产生压缩空气。

(3)压缩空气产生之后,利用第三电机97转动带动凸块95将活动挡板94顶起,使堵启塞91上升,打开通道,使压缩空气流出,产生强大的空气风。空气风经喇叭形的出口吹在冷却管7上产生冷风,冷却管7内设有氟氯昂制冷剂,制冷温度低,效果好。冷风经通风板8上设置的通孔快速均匀的吹在加热玻璃上,实现快速均匀制冷,保证钢化玻璃的生产质量。钢化玻璃冷却之后,利用第二固定壳体2内的辊筒41将玻璃从进料口1处传出,即完成生产。

本发明的第一固定壳体1内设置的加热机构5对称设于辊筒41的顶面和底面,有效均匀的对辊筒41上传送的普通退火玻璃进行高温加热。第一固定壳体1和第二固定壳体2上设有密封机构2,可以在不影响玻璃传送的情况下,使第一固定壳体1内的温度保持恒定,使第二固定壳体2内的冷气不外泄。第二固定壳体2内设有位于辊筒41的两侧设有通风板8和冷却管7,实现有效的将冷风均匀的吹到辊筒41上传送的玻璃上进行冷却。第二固定壳体2上位于冷却管7的一侧设有压缩机构6和放气机构9,可以产生强大的快速风,吹在冷却管7上呈上强大的冷风,从而实现快速冷却。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方式和说明书中的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