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建用环保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236573发布日期:2018-08-24 05:39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环保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路建用环保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混凝土是土木工程中用途最广、用量最大的一种建筑材料。按预定性能设计和制作混凝土,研制轻质,高强度,多功能的混凝土新品种。传统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合理,不能适用于现有的生产生活的需要,成本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专利号为201610711220.4、申请日是2016.08.24和
专利名称:为“一种道路用混凝土”的路建用环保混凝土,该路建用环保混凝土,该混凝土采用如下配合比的原料均匀拌合而成:水170-182kg/m3、水泥385-468kg/m3、粉煤灰45-60kg/m3、砂668-753kg/m3、细石1069-1095kg/m3、硅粉104-128kg/m3、外加剂6.5-8.8kg/m3、碎屑325-368kg/m3和废石650-714kg/m3。所述外加剂为煤灰防水剂。所述粉煤灰为f类ⅱ级粉煤灰。所述砂为中砂。所述细石为粒径11-18mm的细石这样的配合比设计合理,适用范围广。在具体使用中,该路建用环保混凝土的针对塑性变形的抗力不足,也就是劈裂抗拉强度损失率大而28d劈裂抗拉强度不够,即28d劈裂抗拉强度小于2.54mpa,而劈裂抗拉强度损失率超过12%,此类路建用环保混凝土是针对塑性变形的抗力严重不足的。技术实现要素: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路建用环保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路建用环保混凝土的针对塑性变形的抗力不足的缺陷。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路建用环保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的解决方案,具体如下:一种路建用环保混凝土,其配料各组分按重量计,包括:重量份数为608-1020份的水、重量份数为294-392份的水泥、重量份数为48-58份的粉煤灰、重量份数为670-722份的砂、重量份数为1072-1082份的细石、重量份数为112-124份的硅粉、重量份数为6.8-8.2份的外加剂、重量份数为328-356份的碎屑与重量份数为664-698份的废石;还包括:重量份数为820-936份的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重量份数为280-312份的n-甲基吡咯烷酮、重量份数为132-138份的石棉粉、重量份数为72-88份的磷酸三甲苯酯、重量份数为18-32份的磷酸三苯酯、重量份数为12-14份的磷酸三辛酯、重量份数为28-34份的环己酮、重量份数为18-22份的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重量份数为6-8份的去甲二氢愈创木酸、重量份数为4-8份的单宁酸、重量份数为42-48份的磷酸氢二钾、重量份数为28-52份的膨胀剂、重量份数为6-8份的活化剂、重量份数18-42份的甘油、重量份数为6-14份的三偏磷酸钠与重量份数为1-5份的乙醇钾。所述膨胀剂包括如下成分:明矾、无水石膏、硫铝酸钙、氧化钙与甲酸钙,所述明矾、无水石膏、硫铝酸钙、氧化钙与甲酸钙的重量比为(1-5):(2-4):(3-7):(3-7):(1-5);所述活化剂包括如下成分:直链烷基苯磺酸、α-烯基磺酸钠、单烷基磷酸酯、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与钛白粉,所述直链烷基苯磺酸、α-烯基磺酸钠、单烷基磷酸酯、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与钛白粉的重量比为(2-6):(2-6):(2-6):(3-5):(4-8)。所述路建用环保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s1:把一半重量的水与石棉粉放到容器里,接着把容器里的水与石棉粉加热至72-96℃,接着把石棉粉与水拌匀,在62-78℃的条件下把容器里的水与石棉粉恒温处理55分钟,接着朝容器里注入氢氧化钠溶液把酸碱度变化成7.2-8.6,这样获得混合液一;s2:把一半重量的膨胀剂与余下的水添进混合液一里,接着再添进一半重量的n-甲基吡咯烷酮与一半重量的活化剂而形成混合物一,把混合物一加热到72-96℃,在72-96℃的条件下把混合物一恒温处理20-30分钟;接着把混合物一降温到52-64℃;接着在容器里添进余下的n-甲基吡咯烷酮与余下的活化剂形成混合物二;把混合物二加热到78-102℃,在78-102℃的条件下把容器里的混合物二恒温处理12-24分钟;s3:往容器里添进一半重量的膨胀剂与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形成混合物三,把混合物三加热到78-102℃,在78-102℃的条件下把容器里的混合物三恒温处理12-24分钟,接着把混合物三降温到38-46℃;s4:往容器里添进磷酸氢二钾、磷酸三甲苯酯、磷酸三苯酯、磷酸三辛酯与环己酮后拌匀,于是获得混合液二;s5:往混合液二里添进余下的膨胀剂、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去甲二氢愈创木酸、单宁酸、甘油、三偏磷酸钠与乙醇钾后拌匀后得到混合物四,在38-46℃的条件下把混合物四恒温处理7-22分钟,接着把混合物四降温到25-27℃,就获得中间料一;s6:把中间料一、水泥、粉煤灰、砂、细石、硅粉、外加剂、碎屑与废石在温度为25-27℃的环境条件下混合在一起进行拌匀,拌匀后研磨成颗粒物,所述颗粒物的粒径为0.15-3mm,这样就获得了所述路建用环保混凝土。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这样的路建用环保混凝土增强了针对塑性变形的抗力,降低了路建用环保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损失率而提高了路建用环保混凝土的28d劈裂抗拉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路建用环保混凝土制备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地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路建用环保混凝土,其配料各组分按重量计,包括:重量份数为608份的水、重量份数为294份的水泥、重量份数为48份的粉煤灰、重量份数为670份的砂、重量份数为1072份的细石、重量份数为112份的硅粉、重量份数为6.8份的外加剂、重量份数为328份的碎屑与重量份数为664份的废石;所述外加剂为煤灰防水剂。所述粉煤灰为f类ⅱ级粉煤灰。所述砂为中砂。所述细石为粒径11mm的细石。还包括:重量份数为820份的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重量份数为280份的n-甲基吡咯烷酮、重量份数为132份的石棉粉、重量份数为72份的磷酸三甲苯酯、重量份数为18份的磷酸三苯酯、重量份数为12份的磷酸三辛酯、重量份数为28份的环己酮、重量份数为18份的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重量份数为6份的去甲二氢愈创木酸、重量份数为4份的单宁酸、重量份数为42份的磷酸氢二钾、重量份数为28份的膨胀剂、重量份数为6份的活化剂、重量份数18份的甘油、重量份数为6份的三偏磷酸钠与重量份数为1份的乙醇钾。所述膨胀剂包括如下成分:明矾、无水石膏、硫铝酸钙、氧化钙与甲酸钙,所述明矾、无水石膏、硫铝酸钙、氧化钙与甲酸钙的重量比为1:2:3:3:1;所述活化剂包括如下成分:直链烷基苯磺酸、α-烯基磺酸钠、单烷基磷酸酯、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与钛白粉,所述直链烷基苯磺酸、α-烯基磺酸钠、单烷基磷酸酯、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与钛白粉的重量比为2:2:2:3:4。所述路建用环保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s1:把一半重量的水与石棉粉放到容器里,接着把容器里的水与石棉粉加热至72℃,接着把石棉粉与水拌匀,在62℃的条件下把容器里的水与石棉粉恒温处理55分钟,接着朝容器里注入氢氧化钠溶液把酸碱度变化成7.2,这样获得混合液一;s2:把一半重量的膨胀剂与余下的水添进混合液一里,接着再添进一半重量的n-甲基吡咯烷酮与一半重量的活化剂而形成混合物一,把混合物一加热到72℃,在72℃的条件下把混合物一恒温处理20分钟;接着把混合物一降温到52℃;接着在容器里添进余下的n-甲基吡咯烷酮与余下的活化剂形成混合物二;把混合物二加热到78℃,在78℃的条件下把容器里的混合物二恒温处理12分钟;s3:往容器里添进一半重量的膨胀剂与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形成混合物三,把混合物三加热到78℃,在78℃的条件下把容器里的混合物三恒温处理12分钟,接着把混合物三降温到38℃;s4:往容器里添进磷酸氢二钾、磷酸三甲苯酯、磷酸三苯酯、磷酸三辛酯与环己酮后拌匀,于是获得混合液二;s5:往混合液二里添进余下的膨胀剂、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去甲二氢愈创木酸、单宁酸、甘油、三偏磷酸钠与乙醇钾后拌匀后得到混合物四,在38℃的条件下把混合物四恒温处理7分钟,接着把混合物四降温到25℃,就获得中间料一;s6:把中间料一、水泥、粉煤灰、砂、细石、硅粉、外加剂、碎屑与废石在温度为25℃的环境条件下混合在一起进行拌匀,拌匀后研磨成颗粒物,所述颗粒物的粒径为0.15mm,这样就获得了所述路建用环保混凝土。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这样的路建用环保混凝土增强了针对塑性变形的抗力,降低了路建用环保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损失率而提高了路建用环保混凝土的28d劈裂抗拉强度。另外,把本实施例得到的路建用环保混凝土作为试验组,而把专利号为201610711220.4、申请日是2016.08.24和
专利名称:为“一种道路用混凝土”作为对照组,分别对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28d劈裂抗拉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损失率的测试,得到表1的结果:表128d劈裂抗拉强度(mpa)劈裂抗拉强度损失率(%)试验组6.152.2对照组2.5412由表1可见,与现有技术的路建用环保混凝土相比,本实施例的路建用环保混凝土增强了针对塑性变形的抗力,降低了路建用环保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损失率而提高了路建用环保混凝土的28d劈裂抗拉强度。实施例2:如图1所示,路建用环保混凝土,其配料各组分按重量计,包括:重量份数为804份的水、重量份数为354份的水泥、重量份数为52份的粉煤灰、重量份数为692份的砂、重量份数为1076份的细石、重量份数为118份的硅粉、重量份数为7.5份的外加剂、重量份数为336份的碎屑与重量份数为679份的废石;所述外加剂为煤灰防水剂。所述粉煤灰为f类ⅱ级粉煤灰。所述砂为中砂。所述细石为粒径15mm的细石。还包括:重量份数为894份的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重量份数为299份的n-甲基吡咯烷酮、重量份数为135份的石棉粉、重量份数为80份的磷酸三甲苯酯、重量份数为25份的磷酸三苯酯、重量份数为13份的磷酸三辛酯、重量份数为31份的环己酮、重量份数为20份的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重量份数为7份的去甲二氢愈创木酸、重量份数为6份的单宁酸、重量份数为45份的磷酸氢二钾、重量份数为40份的膨胀剂、重量份数为7份的活化剂、重量份数30份的甘油、重量份数为10份的三偏磷酸钠与重量份数为3份的乙醇钾。所述膨胀剂包括如下成分:明矾、无水石膏、硫铝酸钙、氧化钙与甲酸钙,所述明矾、无水石膏、硫铝酸钙、氧化钙与甲酸钙的重量比为3:3:5:5:3;所述活化剂包括如下成分:直链烷基苯磺酸、α-烯基磺酸钠、单烷基磷酸酯、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与钛白粉,所述直链烷基苯磺酸、α-烯基磺酸钠、单烷基磷酸酯、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与钛白粉的重量比为4:4:4:4:6。所述路建用环保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s1:把一半重量的水与石棉粉放到容器里,接着把容器里的水与石棉粉加热至83℃,接着把石棉粉与水拌匀,在70℃的条件下把容器里的水与石棉粉恒温处理55分钟,接着朝容器里注入氢氧化钠溶液把酸碱度变化成7.9,这样获得混合液一;s2:把一半重量的膨胀剂与余下的水添进混合液一里,接着再添进一半重量的n-甲基吡咯烷酮与一半重量的活化剂而形成混合物一,把混合物一加热到82℃,在82℃的条件下把混合物一恒温处理25分钟;接着把混合物一降温到56℃;接着在容器里添进余下的n-甲基吡咯烷酮与余下的活化剂形成混合物二;把混合物二加热到90℃,在90℃的条件下把容器里的混合物二恒温处理18分钟;s3:往容器里添进一半重量的膨胀剂与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形成混合物三,把混合物三加热到90℃,在90℃的条件下把容器里的混合物三恒温处理18分钟,接着把混合物三降温到44℃;s4:往容器里添进磷酸氢二钾、磷酸三甲苯酯、磷酸三苯酯、磷酸三辛酯与环己酮后拌匀,于是获得混合液二;s5:往混合液二里添进余下的膨胀剂、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去甲二氢愈创木酸、单宁酸、甘油、三偏磷酸钠与乙醇钾后拌匀后得到混合物四,在42℃的条件下把混合物四恒温处理19分钟,接着把混合物四降温到26℃,就获得中间料一;s6:把中间料一、水泥、粉煤灰、砂、细石、硅粉、外加剂、碎屑与废石在温度为26℃的环境条件下混合在一起进行拌匀,拌匀后研磨成颗粒物,所述颗粒物的粒径为0.23mm,这样就获得了所述路建用环保混凝土。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这样的路建用环保混凝土增强了针对塑性变形的抗力,降低了路建用环保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损失率而提高了路建用环保混凝土的28d劈裂抗拉强度。另外,把本实施例得到的路建用环保混凝土作为试验组,而把专利号为201610711220.4、申请日是2016.08.24和
专利名称:为“一种道路用混凝土”作为对照组,分别对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28d劈裂抗拉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损失率的测试,得到表2的结果:表228d劈裂抗拉强度(mpa)劈裂抗拉强度损失率(%)试验组7.491.8对照组2.5412由表2可见,与现有技术的路建用环保混凝土相比,本实施例的路建用环保混凝土增强了针对塑性变形的抗力,降低了路建用环保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损失率而提高了路建用环保混凝土的28d劈裂抗拉强度。实施例3:如图1所示,路建用环保混凝土,其配料各组分按重量计,包括:重量份数为1020份的水、重量份数为392份的水泥、重量份数为58份的粉煤灰、重量份数为722份的砂、重量份数为1082份的细石、重量份数为124份的硅粉、重量份数为8.2份的外加剂、重量份数为356份的碎屑与重量份数为698份的废石;所述外加剂为煤灰防水剂。所述粉煤灰为f类ⅱ级粉煤灰。所述砂为中砂。所述细石为粒径18mm的细石。还包括:重量份数为936份的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重量份数为312份的n-甲基吡咯烷酮、重量份数为138份的石棉粉、重量份数为88份的磷酸三甲苯酯、重量份数为32份的磷酸三苯酯、重量份数为14份的磷酸三辛酯、重量份数为34份的环己酮、重量份数为22份的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重量份数为8份的去甲二氢愈创木酸、重量份数为8份的单宁酸、重量份数为48份的磷酸氢二钾、重量份数为52份的膨胀剂、重量份数为8份的活化剂、重量份数42份的甘油、重量份数为14份的三偏磷酸钠与重量份数为5份的乙醇钾。所述膨胀剂包括如下成分:明矾、无水石膏、硫铝酸钙、氧化钙与甲酸钙,所述明矾、无水石膏、硫铝酸钙、氧化钙与甲酸钙的重量比为5:4:7:7:1;所述活化剂包括如下成分:直链烷基苯磺酸、α-烯基磺酸钠、单烷基磷酸酯、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与钛白粉,所述直链烷基苯磺酸、α-烯基磺酸钠、单烷基磷酸酯、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与钛白粉的重量比为6:6:6:5:8。所述路建用环保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s1:把一半重量的水与石棉粉放到容器里,接着把容器里的水与石棉粉加热至96℃,接着把石棉粉与水拌匀,在78℃的条件下把容器里的水与石棉粉恒温处理55分钟,接着朝容器里注入氢氧化钠溶液把酸碱度变化成8.6,这样获得混合液一;s2:把一半重量的膨胀剂与余下的水添进混合液一里,接着再添进一半重量的n-甲基吡咯烷酮与一半重量的活化剂而形成混合物一,把混合物一加热到96℃,在96℃的条件下把混合物一恒温处理30分钟;接着把混合物一降温到64℃;接着在容器里添进余下的n-甲基吡咯烷酮与余下的活化剂形成混合物二;把混合物二加热到102℃,在102℃的条件下把容器里的混合物二恒温处理24分钟;s3:往容器里添进一半重量的膨胀剂与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形成混合物三,把混合物三加热到102℃,在102℃的条件下把容器里的混合物三恒温处理24分钟,接着把混合物三降温到46℃;s4:往容器里添进磷酸氢二钾、磷酸三甲苯酯、磷酸三苯酯、磷酸三辛酯与环己酮后拌匀,于是获得混合液二;s5:往混合液二里添进余下的膨胀剂、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去甲二氢愈创木酸、单宁酸、甘油、三偏磷酸钠与乙醇钾后拌匀后得到混合物四,在46℃的条件下把混合物四恒温处理22分钟,接着把混合物四降温到27℃,就获得中间料一;s6:把中间料一、水泥、粉煤灰、砂、细石、硅粉、外加剂、碎屑与废石在温度为27℃的环境条件下混合在一起进行拌匀,拌匀后研磨成颗粒物,所述颗粒物的粒径为3mm,这样就获得了所述路建用环保混凝土。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这样的路建用环保混凝土增强了针对塑性变形的抗力,降低了路建用环保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损失率而提高了路建用环保混凝土的28d劈裂抗拉强度。另外,把本实施例得到的路建用环保混凝土作为试验组,而把专利号为201610711220.4、申请日是2016.08.24和
专利名称:为“一种道路用混凝土”作为对照组,分别对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28d劈裂抗拉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损失率的测试,得到表3的结果:表328d劈裂抗拉强度(mpa)劈裂抗拉强度损失率(%)试验组9.480.9对照组2.5412由表3可见,与现有技术的路建用环保混凝土相比,本实施例的路建用环保混凝土增强了针对塑性变形的抗力,降低了路建用环保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损失率而提高了路建用环保混凝土的28d劈裂抗拉强度。把中间料一、水泥、粉煤灰、砂、细石、硅粉、外加剂、碎屑与废石在温度为25-27℃的环境条件下混合在一起进行拌匀中的在温度为25-27℃的环境下的温度往往需要实时监控,于是在温度为25-27℃的环境里设置有监测终端,该环境的温度因为涉及到中间料二制作的效率,所以实时性要求非常高,所述监测终端将所述该环境的温度发送给所述服务器的方式为监测终端通过通信网将所述该环境的温度信息上报给服务器,在这里监测终端通过通信网与服务器相连接,而监测终端通过通信网将所述该环境的温度信息上报给服务器之际,监测终端起初会把要传递给服务器的所述该环境的温度信息生成报文,获得若干报文,接着凭借握手协议经由通信网把每个报文传递到服务器,于传递期间,在上一个报文正确传递到服务器后,方可传递下一个报文,如果通信网通信条件不好之际,如果存在一报文若干次没正确传递到服务器,监测终端会持续传递所述报文,一直到所述报文正确传递到服务器。也就是说,在传递该环境的温度信息之际,如果通信网通信条件不好之际,如果存在一报文若干次没正确传递到服务器,监测终端会持续传递所述报文,是的在一样的时段里,该环境的温度信息传递效果不佳,另外传递的该环境的温度信息实时性不够,传递所述报文的总的间隔时段不小。把中间料一、水泥、粉煤灰、砂、细石、硅粉、外加剂、碎屑与废石在温度为25-27℃的环境条件下混合在一起进行拌匀中的在温度为25-27℃的环境下的温度往往需要实时监控,于是在温度为25-27℃的环境里设置有监测终端,所述监测终端将所述该环境的温度发送给所述服务器的方式为监测终端通过通信网将所述该环境的温度信息上报给服务器,在这里监测终端通过通信网与服务器相连接;所述监测终端通过通信网将所述该环境的温度信息上报给服务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2-1,在到了该环境的温度信息的传递之际时,监测终端得到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传递用来传递的数组里用来暂存服务器没认定的报文;步骤2-2,凭借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报文传递的间断时段和设定的暂存报文的时段最大值,认定此次传递报文的最终传递大小;步骤2-3,凭借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的以前的传递时刻和最终传递大小,经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里,获得要传递的报文;步骤2-4,朝服务器传递要传递的报文。在到了该环境的温度信息的传递之际时,监测终端得到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另外凭借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报文传递的间断时段和设定的暂存报文的时段最大值,认定此次传递报文的最终传递大小,凭借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的以前的传递时刻和最终传递大小,经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里,获得要传递的报文,朝服务器传递要传递的报文。因为此次传递报文的最终传递大小为凭借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大小来认定的,另外只要一旦在到了该环境的温度信息的传递之际时,监测终端均会朝服务器传递报文,以此来让该环境的温度信息的传递速率恒定、顺畅,改善了同样时段里该环境的温度信息的传递效果。还有就是,在用来传递的数组里的随意一报文传递若干次都没正确传递到服务器后,监测终端就把这个报文至下一个设定报文间的报文清除掉,以此防止由于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大小不小而出现传递耗时很大,让服务器得到的该环境的温度信息带有实时性。凭借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报文传递的间断时段和设定的暂存报文的时段最大值,认定此次传递报文的最终传递大小,包括如下方式:凭借报文传递的间断时段和设定的暂存报文的时段最大值,认定传递了多少次;凭借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和传递了多少次,认定此次传递报文的最终传递大小。凭借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的以前的传递时刻和最终传递大小,经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里,获得要传递的报文,包括如下方式:凭借最终传递大小,经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里获得最终报文;认定最终报文是不是首次传递;如果最终报文是首次传递,另外最终传递大小小于现时已认定的要传递的报文大小,就把最终报文当成要传递的报文;如果最终报文不是首次传递,把最终报文的时段一的大小与时段二的大小相比;在最终报文的时段二的大小小于时段一的大小,另外最终传递大小小于现时已认定的要传递的报文大小,就把最终报文当成要传递的报文;这里,时段一的大小是最终报文上一的传递时刻同现在时刻间的时段,时段二的大小是服务器对报文执行认定是不是正确的时段大小。所述监测终端通过通信网将所述该环境的温度信息上报给服务器的方法,还包括:如果随意一报文的传递了多少次的数量抵达了设定的次数并且都没正确传递到服务器时,就把报文同设定的报文间的报文清除掉。朝服务器传递要传递的报文,包括如下方式:凭借通信网的频宽,认定报文的同时传递的比特个数;凭借同时传递的比特个数、要传递的报文和要传递的报文的传递序列,对要传递的报文执行划分,获得同时传递的比特个数对应的报文组;朝服务器按照一次传送一个比特的方式传递报文组。所述监测终端通过通信网将所述该环境的温度信息上报给服务器的方法,具体说来包括步骤:步骤3-1、监测终端把该环境的温度信息形成报文,接着把报文暂存在用来传递的数组里;要最大限度确保播放温度的可靠性,防止报文在传递期间遗漏或者发生或出现差错,使得服务器对所述报文不能获取或者获取有误,该环境的温度信息无法正确得到,这样,要达成报文的再次传递,监测终端具有用来传递的数组,所述用来传递的数组里用于暂存没被服务器认定的报文。如果有报文在传递期间遗漏,是的服务器不能获得,这样监测终端就能经用来传递的数组里里得到所述报文,还能再次传递所述报文;如果报文在传递期间发生差错,使得服务器获取有误,这样监测终端能经用来传递的数组里获得所述报文,还能再次传递所述报文。因为该环境的温度信息对实时性有需求,所以,监测终端在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报文之际,暂存的报文带着设定暂存的时段最大值,在暂存的报文在设定暂存的时段最大值里正确传递到服务器,就被服务器认定,这样监测终端会在得知报文被服务器认定后,把所述报文经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清除掉;在暂存的报文在设定暂存的时段最大值里没正确传递到服务器,监测终端能把所述报文径直经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清除掉;这里,设定暂存的时段最大值能够使0.04秒、0.07秒或者0.2秒。用来传递的数组里还带着设定的用来传递的数组大小,可暂存设定个数的报文。就像,用来传递的数组里的用来传递的数组大小是0.3m,形成的报文的大小是0.003m,那么用来传递的数组里仅可暂存100个报文。步骤3-2、在到了该环境的温度信息的传递之际时,监测终端得到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要改善该环境的温度信息的传递效果,让该环境的温度信息的传递速率恒定、顺畅,监测终端具有计时模块,所述计时模块按周期会朝监测终端传递一请求消息,来激活监测终端采集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这里,计时模块朝监测终端传递请求消息间的间断时段大小能够是0.04秒、0.06秒或0.07秒;在传递该环境的温度信息的期间,只要隔0.04秒、0.06秒或0.07秒计时模块都朝监测终端传递请求消息,来激活监测终端启动得到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的操作。步骤3-3、监测终端凭借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报文传递的间断时段和设定的暂存报文的时段最大值,认定此传递报文的最终传递大小。用来传递的数组里中暂存的报文具有设定暂存的时段最大值,要保证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在设定暂存的时段最大值里正确的传递到服务器里,监测终端每当于传递报文前,均会凭借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报文传递的间断时段和设定的暂存报文的时段最大值,认定此次发送报文的最终传递大小,所述最终传递大小为表示于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所暂存的报文抵达设定暂存的时段最大值前,把用来传递的数组里中暂存的报文进行传递之际要用到的最低所需要的传递大小;这里,报文传递的间断时段同计时模块朝监测终端传递请求消息的时段大小一致。所述采集器在凭借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报文传递的间断时段和设定的暂存报文的时段最大值,认定此次传递报文的最终传递大小之际,能运行如下方式:起初、凭借报文传递的间断时段和设定的暂存报文的时段最大值,认定传递多少次的数量;这里,所述传递多少次的数量是在设定暂存的时段最大值里把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传递多少次的最大值;在推导传递多少次的数量之际,把设定的暂存报文的时段最大值同报文传递的间断时段相除,且把获取的商值当成传递多少次的数量;就像,设定报文传递的间断时段是0.03秒,设定的暂存报文的时段的最大值是0.3秒,那么传递多少次的数量是设定的暂存报文的时段最大值除以报文传递的间断时段得到10,也就是传递多少次的数量是10。接着、凭借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和传递多少次的数量,认定此次传递报文的最终传递大小;在认定此次传递报文的最终传递大小之际,能把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同传递多少次的数量相除,还把获得的商值当成此次传递报文的最终传递大小;就像,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数量是300,于设定暂存的时段最大值里传递报文多少次的数量是30,那么此时传递报文的最终传递大小是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除以传递多少次的数量,也就是10,也就是此次起码要传递10个报文。因为监测终端传递的该环境的温度信息实时性需求高,要确定该环境的温度信息传递的实时,于传递该环境的温度信息之际,一次传递报文的发送大小须大一些。还有就是,监测终端发送报文的最终传递大小,也受通信网条件限制,在通信网条件不好之际,能传递的报文个数不多;在通信网条件不错之际,能传递的报文个数不少,所以,于认定此次传递报文的最终传递大小之际,还须涉及目下的通信网条件执行认定。3-4、监测终端凭借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的以前的传递时刻和最终传递大小,经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历,获得要传递的报文;要得到报文的传递状况,监测终端朝服务器传递报文之际,监测终端均会保存传递的报文信息,就像传递报文的当时时刻、传递的报文id。还有就是,要消除循环传递没用的信息,不然会使得传递效能不高,在服务器获得监测终端传递的报文,对传递的报文执行认定后,服务器会朝监测终端传递一认定消息,所述认定消息里具有被认定的报文id,监测终端获得认定消息之际,保存得到的认定消息的时刻,还凭借认定消息力的被认定的报文id,把被认定的报文经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清除掉。凭借保存的传递报文的传递时刻和所述3-3里认定的最终传递大小,监测终端在凭借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的以前的传递时刻和最终传递大小,经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里,获得要传递的报文之际,能包括如下方法:(1)凭借最终传递大小,经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里得到最终报文;因为该环境的温度信息是依照温度的采集顺序来依次形成报文,另外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也是依照温度的采集顺序来依次执行存放的,也就是用来传递的数组的头部存放着采集时刻更早的报文,用来传递的数组里的尾部存放着采集时刻更晚的报文,所以,要确保该环境的温度信息可以依照采集顺序依次被服务器得到,监测终端在凭借最终传递大小,经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里获得最终报文之际,须经用来传递的数组里的头部朝尾部依次获得。(2)认定最终报文是不是首次传递:要防止循环传递没用信息而使得传递效能不高的问题,监测终端在获得最终报文后,也把认定最终报文是不是首次传递作为一个环节;详细而言,因为监测终端上存放着传递的报文信息,所以,监测终端能凭借存放的传递的报文信息执行认定;如果监测终端经存放的传递的报文信息里检索出最终报文的报文id,就认定最终报文非首次传递;如果监测终端经存放的传递的报文信息里没检索出最终报文的报文id,就认定最终报文是首次传递;凭借对最终报文的认定,如果最终报文是首次传递,加上最终传递大小小于现时已认定的要传递的报文大小,就把最终报文当成要传递的报文;如果最终报文不是首次传递,另外还须对最终报文继续认定,在继续认定之际,须把最终报文的时段一的大小同时段二的大小执行对比,在时段二的大小小于最终报文的时段一的大小,表示最终报文的认定时段不短,这报文也许不能被服务器认定,这样如果最终传递大小小于现时已认定的要传递的报文大小,即可把最终报文充当要传递的报文;这里,时段一的大小是最终报文上一的传递时刻同现在时刻间的时段,能凭借监测终端存放的传递的报文信息执行认定;就像,监测终端存放有最终报文的上一次传递时刻是九点九分九秒,现时时刻是九点九分三十,那么时段一的大小是二十一秒;时段二的大小为服务器对报文进行确认的基准时长。时段二的大小是一个总计的时段的大小,在详细认定之际,先得到监测终端上一次传递的每个报文的往返时段的大小,接着把得到的每个往返时段的大小求均值,获取均值一,接着于得到上两次传递的每个报文的往返时段的大小,把得到的每个往返时段的大小求均值,获取均值二,凭借获得的均值一与均值二,就推出时段二的大小;详细而言,时段二的大小为八分之一乘以均值一的积加上八分之七乘以均值的积所得到的和值;在把最终报文的时段一的大小同时段二的大小执行对比期间,如果最终报文的时段一的大小小于时段二的大小,表示最终报文的认定时段的大小在许可的认定时段的大小范围里,这时能越过所述最终报文而表示通过;还有就是,在获得要传递的报文期间,如果随意一报文的传递多少次的数量抵达设定的阈值并且都没正确传递至服务器之际,要防止不利于该环境的温度信息传递的实时效果,能径直把所述报文清除掉;但是,因为在把该环境的温度信息形成报文之际,下一个报文是用上一个报文为基准来形成报文,对应的,服务器在接收之际,下一个报文一样会用上一个报文为基准执行按序排列;在该环境的温度信息里的随意一报文被清除掉,服务器在获得该环境的温度信息的报文后,不能把这报文正确按序排列。所以,要防止信息传递效果不佳,在传递该环境的温度信息的期间,在该环境的温度信息里的报文被清除后,须把所述报文同设定报文间的全部报文清除掉。设定报文是下一个该环境的温度信息的首个报文。步骤3-5、监测终端朝服务器传递要传递的报文:在传递报文的期间,通信网的频宽限制着报文的同时传递的比特个数的大小,就像,在确定不失去报文的条件下,在通信网的频宽不小之际,能同时传递若干报文;在通信网的频宽不大之际,仅可同时传递不多的报文,所以,要防止于传递期间出现失去报文的问题,监测终端在朝服务器传递要传递的报文之际,须先凭借通信网的频宽,认定报文的同时传递的比特个数,凭借同时传递的比特个数、要传递的报文和要传递的报文的传递序列,对要传递的报文执行划分,获得同时传递的比特个数对应的报文组;朝服务器按照一次传送一个比特的方式传递报文组。在到了该环境的温度信息的传递之际时,监测终端得到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另外凭借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报文传递的间断时段和设定的暂存报文的时段最大值,认定此次传递报文的最终传递大小,凭借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的以前的传递时刻和最终传递大小,经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里,获得要传递的报文,朝服务器传递要传递的报文。因为此次传递报文的最终传递大小为凭借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大小来认定的,另外只要一旦在到了该环境的温度信息的传递之际时,监测终端均会朝服务器传递报文,以此来让该环境的温度信息的传递速率恒定、顺畅,改善了同样时段里该环境的温度信息的传递效果。还有就是,在用来传递的数组里的随意一报文传递若干次都没正确传递到服务器后,监测终端就把这个报文至下一个设定报文间的报文清除掉,以此防止由于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大小不小而出现传递耗时很大,让服务器得到的该环境的温度信息带有实时性。以上以用实施例说明的方式对本发明作了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公开不限于以上描述的实施例,在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化、改变和替换。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