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用长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24141发布日期:2018-10-09 22:33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肥料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水稻用长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是喜肥植物,水稻的生长发育可分为幼苗、分蘖、孕穗、抽穗、开花、成熟等不同时期,因此需在不同时期对其进行追肥,目前我国常使用化学肥料进行追肥,但是化学肥料容易随水流失,水稻吸收养分较低,肥料浪费多,且施用化学肥料容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环境。技术实现要素:基于
背景技术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水稻用长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营养充足,能长效释放养分,减少肥料的使用,且不会无污染环境。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水稻用长效肥料,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尿素20-24份,碳酸一铵16-24份,磷酸钾24-28份,硫酸钾12-20份,磷酸二氢铵24-28份,硅酸钠12-14份,微量元素4-6份,维生素1-2份,发酵金针菇渣15-20份,吸附剂18-22份,明胶25-30份;其中,吸附剂包括:改性壳聚糖和凹凸棒土,其中,改性壳聚糖和凹凸棒土的重量比为1:1-1.5。优选地,在改性壳聚糖的制备过程中,向壳聚糖的醋酸水溶液中滴加戊二醛3-5滴,以300-400r/min的速度搅拌混匀,陈化12-20h,依次用乙醇和水进行溶剂交换,乙醇和水均进行3次溶剂交换,每次溶剂交换3-4h,真空冷冻干燥,粉碎至200-400目得到中间体;将中间体加入硅溶胶中,溶胀24-36h,晾干得到改性壳聚糖。优选地,在改性壳聚糖的制备过程中,真空冷冻干燥温度为-60至-50℃,真空冷冻干燥时间为20-24h。优选地,在改性壳聚糖的制备过程中,壳聚糖的醋酸水溶液的浓度为0.4-0.8g/ml。优选地,在改性壳聚糖的制备过程中,醋酸水溶液中醋酸和水的体积比为0.6-1:100。优选地,在改性壳聚糖的制备过程中,硅溶胶中二氧化硅的含量为3-5wt%。优选地,在改性壳聚糖的制备过程中,中间体和硅溶胶的重量体积(g/ml)比为0.1-0.2:1。优选地,发酵金针菇渣为em菌剂发酵的金针菇渣。优选地,微量元素包括:钙、镁、铁、钼、锌、锰、铜和硼元素。本发明还提出了上述水稻用长效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向吸附剂表面喷洒水雾使其表面润湿,然后与碳酸一铵、磷酸钾、硫酸钾、磷酸二氢铵、硅酸钠、微量元素、维生素混匀得到一次颗粒;向尿素表面喷洒水雾使其表面润湿,然后与中间颗粒混匀得到二次颗粒;用明胶水溶液对二次颗粒包衣,然后与发酵金针菇渣混匀得到水稻用长效肥料。本发明根据水稻的需肥特点选用碳酸一铵、磷酸钾、硫酸钾、磷酸二氢铵、硅酸钠、微量元素、维生素、发酵金针菇渣以合适比例复配,为水稻的生长提供均衡和充足的养分;选用吸附剂对各养分进行吸附并被明胶包衣,使得本发明具有良好的缓释作用,可以减少肥料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选用壳聚糖按照特定的方法制备得到中间体为壳聚糖气凝胶,具有多孔结构,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然后在硅溶胶中溶胀得到改性壳聚糖,使得二氧化硅颗粒填充在中间体的孔道中形成许多细小的微孔管道,大大增加了壳聚糖的比表面积和吸附性,能充分吸附各种养分,使其缓慢释放;改性壳聚糖与凹凸棒土以合适比例相互配合,可以进一步增加本发明的吸附性能,并且能提高本发明的密度,使得本发明沉在水底,更有利于水稻根系对养分的吸收;经明胶包衣后与发酵金针菇渣混匀使得本发明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使得释放的养分和生长素在水稻根部富集,利于根部对养分的吸收,减少流失,提高养分的利用率,促进水稻生长;经em菌剂发酵的金针菇渣在提供养分的同时,还能改善水稻根系周围的微生物环境,促进水稻健康生长;壳聚糖、二氧化硅、明胶均可生物降解,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通过各物质相互配合,使得本发明具有均衡的养分比例,且存在水底,附着在水稻根部并缓慢释放养分,使得本发明的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和利用率,能促进水稻生长并且不会污染环境、浪费肥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水稻用长效肥料,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尿素22份,碳酸一铵20份,磷酸钾26份,硫酸钾16份,磷酸二氢铵26份,硅酸钠13份,微量元素5份,维生素1.5份,发酵金针菇渣17份,吸附剂20份,明胶27份;其中,吸附剂包括:改性壳聚糖和凹凸棒土,其中,改性壳聚糖和凹凸棒土的重量比为1:1.25。上述水稻用长效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向吸附剂表面喷洒水雾使其表面润湿,然后与碳酸一铵、磷酸钾、硫酸钾、磷酸二氢铵、硅酸钠、微量元素、维生素混匀得到一次颗粒;向尿素表面喷洒水雾使其表面润湿,然后与中间颗粒混匀得到二次颗粒;用明胶水溶液对二次颗粒包衣,然后与发酵金针菇渣混匀得到水稻用长效肥料。实施例2一种水稻用长效肥料,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尿素20份,碳酸一铵24份,磷酸钾24份,硫酸钾20份,磷酸二氢铵24份,硅酸钠14份,微量元素4份,维生素2份,发酵金针菇渣15份,吸附剂22份,明胶25份;其中,吸附剂包括:改性壳聚糖和凹凸棒土,其中,改性壳聚糖和凹凸棒土的重量比为1:1.5;在改性壳聚糖的制备过程中,向壳聚糖的醋酸水溶液中滴加戊二醛3滴,以400r/min的速度搅拌混匀,陈化12h,依次用乙醇和水进行溶剂交换,乙醇和水均进行3次溶剂交换,每次溶剂交换4h,真空冷冻干燥,粉碎至200目得到中间体;将中间体加入硅溶胶中,溶胀36h,晾干得到改性壳聚糖。上述水稻用长效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向吸附剂表面喷洒水雾使其表面润湿,然后与碳酸一铵、磷酸钾、硫酸钾、磷酸二氢铵、硅酸钠、微量元素、维生素混匀得到一次颗粒;向尿素表面喷洒水雾使其表面润湿,然后与中间颗粒混匀得到二次颗粒;用明胶水溶液对二次颗粒包衣,然后与发酵金针菇渣混匀得到水稻用长效肥料。实施例3一种水稻用长效肥料,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尿素24份,碳酸一铵16份,磷酸钾28份,硫酸钾12份,磷酸二氢铵28份,硅酸钠12份,微量元素6份,维生素1份,发酵金针菇渣20份,吸附剂18份,明胶30份;其中,吸附剂包括:改性壳聚糖和凹凸棒土,其中,改性壳聚糖和凹凸棒土的重量比为1:1;在改性壳聚糖的制备过程中,向浓度为0.8g/ml壳聚糖的醋酸水溶液中滴加戊二醛5滴,以300r/min的速度搅拌混匀,陈化20h,依次用乙醇和水进行溶剂交换,乙醇和水均进行3次溶剂交换,每次溶剂交换3h,调节温度为-50℃,真空冷冻干燥20h,粉碎至400目得到中间体,其中,醋酸水溶液中醋酸和水的体积比为0.6:100,;将中间体加入二氧化硅的含量为5wt%硅溶胶中,溶胀24h,晾干得到改性壳聚糖,其中,中间体和硅溶胶的重量体积(g/ml)比为0.2:1。上述水稻用长效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向吸附剂表面喷洒水雾使其表面润湿,然后与碳酸一铵、磷酸钾、硫酸钾、磷酸二氢铵、硅酸钠、微量元素、维生素混匀得到一次颗粒;向尿素表面喷洒水雾使其表面润湿,然后与中间颗粒混匀得到二次颗粒;用明胶水溶液对二次颗粒包衣,然后与发酵金针菇渣混匀得到水稻用长效肥料。实施例4一种水稻用长效肥料,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尿素21份,碳酸一铵22份,磷酸钾25份,硫酸钾18份,磷酸二氢铵25份,硅酸钠13.5份,微量元素4.5份,维生素1.8份,发酵金针菇渣16份,吸附剂21份,明胶26份;其中,吸附剂包括:改性壳聚糖和凹凸棒土,其中,改性壳聚糖和凹凸棒土的重量比为1:1.3;在改性壳聚糖的制备过程中,向浓度为0.4g/ml壳聚糖的醋酸水溶液中滴加戊二醛4滴,以320r/min的速度搅拌混匀,陈化18h,依次用乙醇和水进行溶剂交换,乙醇和水均进行3次溶剂交换,每次溶剂交换3.2h,调节温度为-60℃,真空冷冻干燥4h,粉碎至300目得到中间体,其中,醋酸水溶液中醋酸和水的体积比为1:100,;将中间体加入二氧化硅的含量为3wt%硅溶胶中,溶胀32h,晾干得到改性壳聚糖,其中,中间体和硅溶胶的重量体积(g/ml)比为0.1:1;发酵金针菇渣为em菌剂发酵的金针菇渣;微量元素包括:钙、镁、铁、钼、锌、锰、铜和硼元素。上述水稻用长效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向吸附剂表面喷洒水雾使其表面润湿,然后与碳酸一铵、磷酸钾、硫酸钾、磷酸二氢铵、硅酸钠、微量元素、维生素混匀得到一次颗粒;向尿素表面喷洒水雾使其表面润湿,然后与中间颗粒混匀得到二次颗粒;用明胶水溶液对二次颗粒包衣,然后与发酵金针菇渣混匀得到水稻用长效肥料。实施例5一种水稻用长效肥料,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尿素23份,碳酸一铵18份,磷酸钾27份,硫酸钾14份,磷酸二氢铵27份,硅酸钠12.5份,微量元素5.5份,维生素1.2份,发酵金针菇渣18份,吸附剂19份,明胶28份;其中,吸附剂包括:改性壳聚糖和凹凸棒土,其中,改性壳聚糖和凹凸棒土的重量比为1:1.2;在改性壳聚糖的制备过程中,向浓度为0.6g/ml壳聚糖的醋酸水溶液中滴加戊二醛4滴,以350r/min的速度搅拌混匀,陈化14h,依次用乙醇和水进行溶剂交换,乙醇和水均进行3次溶剂交换,每次溶剂交换3.5h,调节温度为-55℃,真空冷冻干燥22h,粉碎至300目得到中间体,其中,醋酸水溶液中醋酸和水的体积比为0.8:100,;将中间体加入二氧化硅的含量为4wt%硅溶胶中,溶胀30h,晾干得到改性壳聚糖,其中,中间体和硅溶胶的重量体积(g/ml)比为0.15:1;发酵金针菇渣为em菌剂发酵的金针菇渣;微量元素包括:钙、镁、铁、钼、锌、锰、铜和硼元素。上述水稻用长效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向吸附剂表面喷洒水雾使其表面润湿,然后与碳酸一铵、磷酸钾、硫酸钾、磷酸二氢铵、硅酸钠、微量元素、维生素混匀得到一次颗粒;向尿素表面喷洒水雾使其表面润湿,然后与中间颗粒混匀得到二次颗粒;用明胶水溶液对二次颗粒包衣,然后与发酵金针菇渣混匀得到水稻用长效肥料。试验例1在同一水稻试验田中,选取3片面积相同的区域,一片用实施例5施基肥作为试验组,一片用普通市售肥料施基肥作为对照组,一片不施肥作为空白组,施肥后均不再追肥,试验组、对照组施肥量相同,每组设3次重复,各组之间单排单灌,每组之间筑埂并用塑料薄膜隔开,四周设保护行,除施肥外,其他管理相同;于同一天移栽水稻幼苗,插秧根数、密度相同,至水稻成熟,其中整个试验田除草1次,防病2次,杀虫2次,统计试验结果如下:项目空白组对照组试验组成穗率%73.774.881.2每穗粒数个80.681.489.9干粒重g27.327.528.3产量kg/hm2461866017834由上表可以看出本发明具有良好的缓释作用,肥效长,可以促进水稻生长。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