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热瓷器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183711发布日期:2019-03-22 21:09阅读:532来源:国知局
耐热瓷器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瓷器加工的技术领域,特指一种耐热瓷器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陶瓷[英文ceramic(或者china)],是以天然粘土以及各种天然矿物为主要原料经过粉碎混炼、成型和煅烧制得的材料的各种制品;以前人们把用陶土制作成的在专门的窑炉中高温烧制的物品称作陶瓷,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陶瓷的传统概念是指所有以粘土等无机非金属矿物为原料的人工工业产品,它包括由粘土或含有粘土的混合物经混炼,成形,煅烧而制成的各种制品,由最粗糙的土器到最精细的精陶和瓷器都属于它的范围,陶瓷产品对水有一定的吸附渗透能力,水如果被吸进陶瓷,会产生一定的膨胀,容易使陶瓷表面的釉面因膨胀而龟裂,吸水率不合格的产品,在使用中吸收水分后容易引起坯体吸湿膨胀,可能产生裂纹。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陶瓷用品的要求也越发提高,现有的热传导及抗热震性能差,无法适应各种热源,因而无法满足各种形式烹饪的需要,在急冷即热环境下,容易破裂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耐热瓷器及其制备方法,耐热瓷器大大提高了产品的致密度,提高了产品的抗污能力,又具备较好的热传导及抗热震性能,该种耐热瓷器不仅能适应各种热源,满足各种形式烹饪事务,能经受长期的急冷即热条件下的考验仍完好无损;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提高产品的良品率,能够满足使用需求,经济效益显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耐热瓷器,其包括坯体以及涂覆于坯体上的釉层,所述坯体所含原料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煅烧滑石15~30%、石英5~10%、高岭石15~30%、塑性粘土5%~8%、氧化铝5%~8%和耐热废瓷粉料10%~12%。

一种耐热瓷器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的步骤如下:

1)原料准备:按前述的原料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取制备坯体的所需原料,并将原料依次进行混合研磨、过筛、除铁和陈腐后,制成泥饼,再将泥饼进行练泥,获得坯料备用,同时,制备釉液,以做备用;

2)成型修整:将步骤1)的坯料进行加工成型并使其干燥,获得成型坯体,随后,将成型坯体进行表面修磨,使成型坯体表面平整并使其干燥,获得修坯坯体;

3)素烧喷釉:将步骤2)的修坯坯体进行高温素烧,获得素烧坯体,再将素烧坯体进行浸泡,再于素烧坯体表面均匀喷涂釉液并使其干燥,获得喷釉坯体;

4)成品烧成:步骤3)的喷釉坯体进行高温釉烧,烧成完毕后降温,再进行急冷处理,随后进行第二次降温,获得耐热瓷器的成品。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将坯料进行加工成型后,将成型的制品置于常温常压环境下自然干燥,获得成型坯体。

进一步地,步骤2)中,将成型坯体表面平整后,亦置于常温常压环境下自然干燥,获得修坯坯体。

进一步地,步骤3)中,将素烧坯体在浓度为30波美度的釉液中浸泡5秒钟后,再采用喷枪加喷浓度为60波美度的釉液,随后置于常温常压环境下自然干燥,获得喷釉坯体。

进一步地,步骤4)中,将喷釉坯体于真空环境下,以1200~1500℃的高温进行釉烧,烧成完毕后,自然降温,再进行急冷处理,随后进行第二次自然降温,获得耐热瓷器的成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其耐热瓷器具有细瓷类瓷器吸水率小于等于0.5%的特性,大大提高了产品的致密度,提高了产品的抗污能力,又具备较好的热传导及抗热震性能,该种耐热瓷器不仅能适应各种热源,满足煎、炖、煮等各种形式烹饪事务,直接用于电磁炉、微波炉、烤箱、电陶炉,也可在冰箱冷藏,经受长期的急冷即热条件下的考验仍能完好无损;制备方法制作出来的产品吸水率比原有的瓷器降低,其导热率比现有的更加先进,产品抗热震性在400℃时投入20℃水中一次不裂,具有热传导效率高,瓷体强度好的特点,大大增强了陶瓷的品质,做到使用安全;而且制备工艺简单,提高产品的良品率,能够满足使用需求,经济效益显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关于一种耐热瓷器,其包括坯体以及涂覆于坯体上的釉层,所述坯体所含原料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煅烧滑石15~30%、石英5~10%、高岭石15~30%、塑性粘土5%~8%、氧化铝5%~8%和耐热废瓷粉料10%~12%。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揭示的一种耐热瓷器,其具有细瓷类瓷器吸水率小于等于0.5%的特性,又具备较好的热传导及抗热震性能,该种耐热瓷器不仅能适应各种热源,满足煎、炖、煮等各种形式烹饪事务,直接用于电磁炉、微波炉、烤箱、电陶炉,也可在冰箱冷藏,经受长期的急冷即热条件下的考验仍能完好无损。

本发明还揭示了一种耐热瓷器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的步骤如下:

1)原料准备:按前述的原料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取制备坯体的所需原料,并将原料依次进行混合研磨、过筛、除铁和陈腐后,制成泥饼,再将泥饼进行练泥,获得坯料备用,同时,制备釉液,以做备用;

2)成型修整:将步骤1)的坯料进行加工成型并使其干燥,获得成型坯体,随后,将成型坯体进行表面修磨,使成型坯体表面平整并使其干燥,获得修坯坯体;

3)素烧喷釉:将步骤2)的修坯坯体进行高温素烧,获得素烧坯体,再将素烧坯体进行浸泡,再于素烧坯体表面均匀喷涂釉液并使其干燥,获得喷釉坯体;

4)成品烧成:步骤3)的喷釉坯体进行高温釉烧,烧成完毕后降温,再进行急冷处理,随后进行第二次降温,获得耐热瓷器的成品。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将坯料进行加工成型后,将成型的制品置于常温常压环境下自然干燥,获得成型坯体。

进一步地,步骤2)中,将成型坯体表面平整后,亦置于常温常压环境下自然干燥,获得修坯坯体。

进一步地,步骤3)中,将素烧坯体在浓度为30波美度的釉液中浸泡5秒钟后,再采用喷枪加喷浓度为60波美度的釉液,随后置于常温常压环境下自然干燥,获得喷釉坯体。

进一步地,步骤4)中,将喷釉坯体于真空环境下,以1200~1500℃的高温进行釉烧,烧成完毕后,自然降温,再进行急冷处理,随后进行第二次自然降温,获得耐热瓷器的成品。

本发明所揭示的一种耐热瓷器的制备方法,其制作出来的产品吸水率比原有的瓷器降低,其导热率比现有的更加先进,产品抗热震性在400℃时投入20℃水中一次不裂,具有热传导效率高,瓷体强度好的特点,大大增强了陶瓷的品质,做到使用安全;而且制备工艺简单,提高产品的良品率,能够满足使用需求,经济效益显著。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故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装饰,均应落入本发明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瓷器加工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耐热瓷器,其包括坯体以及涂覆于坯体上的釉层,所述坯体所含原料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煅烧滑石15~30%、石英5~10%、高岭石15~30%、塑性粘土5%~8%、氧化铝5%~8%和耐热废瓷粉料10%~12%,其制备方法为:1)原料准备;2)成型修整;3)素烧喷釉;4)成品烧成,本发明之耐热瓷器大大提高了产品的致密度,提高了产品的抗污能力,又具备较好的热传导及抗热震性能,该种耐热瓷器不仅能适应各种热源,满足各种形式烹饪事务,能经受长期的急冷即热条件下的考验仍完好无损;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提高产品的良品率,能够满足使用需求,经济效益显著。

技术研发人员:林秋杰;许旭;许日勤;詹楷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伯林陶瓷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2.07
技术公布日:2019.03.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