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籽晶绳和重锤的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3290发布日期:2019-01-13 16:06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一种籽晶绳和重锤的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机械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籽晶绳和重锤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单晶硅是一种比较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晶体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新材料发展的前沿,因此被人们关注。

单晶硅棒的制作的过程中,将籽晶放置在籽晶夹持装置中,籽晶夹持装置通过籽晶绳连接单晶炉顶部的提拉装置。其中,籽晶夹持装置包括两部分:重锤部分和籽晶放置部分,重锤部分通过电焊方式直接与籽晶绳相连。

上述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籽晶绳会与重锤发生摩擦,容易发生断裂,从而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籽晶绳和重锤的连接装置,包括:抗磨损结构和承重结构;

所述抗磨损结构与所述承重结构连接在一起;

所述抗磨损结构与所述承重结构连接后,形成缠绕路径;

籽晶绳沿着所述缠绕路径缠绕,以使所述抗磨损结构包裹所述籽晶绳。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抗磨损结构为含有第一通孔的第一圆柱体;

所述承重结构为含有第二通孔的第二圆柱体。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通孔贯穿所述第一圆柱体的上下底面。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二通孔贯穿所述第二圆柱体的侧面,且其竖直轴线与所述第二圆柱体的竖直轴线垂直。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圆柱体的竖直轴线所在平面垂直于所述第二圆柱体的竖直轴线所在平面;

所述第一圆柱体的侧面与所述第二圆柱体的侧面相连。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承重结构,包括:凹槽;

所述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二圆柱体的侧面上,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通孔的下端口,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通孔的上端口,以形成所述缠绕路径。

通过本申请提出的连接装置能够带来如下有益效果:抗磨损结构与承重结构形成缠绕路径,当籽晶绳在缠绕路径上缠绕时,籽晶绳被抗磨损结构包裹,以避免籽晶绳与重锤摩擦,从而降低了籽晶绳因磨损而断裂的可能性,进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此外,以电焊方式与籽晶绳直接相连的籽晶绳一旦断裂,整条籽晶绳都无法再使用,只能向籽晶绳的供应商买进新的籽晶绳,或由籽晶绳的生产商派人对剩余的籽晶绳重新焊接。而本申请提供的示例中,籽晶绳是以缠绕的方式实现与重锤的连接,因此当籽晶绳发生断裂时,只要将剩余的籽晶绳缠绕在缠绕路径上,依然可以实现籽晶绳与重锤的连接,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籽晶绳和重锤的连接装置的剖面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籽晶绳和重锤的连接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缠绕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申请的整体构思,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本申请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籽晶绳和重锤的连接装置,图1为连接装置的正向剖面视图,如图1所示,连接装置主要由抗磨损结构(1)和承重结构(2)组成,抗磨损结构和承重结构均为圆柱体,抗磨损结构为第一圆柱体,承重结构为第二圆柱体,其中,第一圆柱的竖直轴线与垂直于水平面;第二圆柱体倒放在水平面上,且其竖直轴线所在平面垂直于第一圆柱的竖直轴线所在平面。第一通孔(3)贯穿第一圆柱体的上下底面,第二通孔(5)贯穿第二圆柱体的侧面。图中用两个同心圆表征承重结构的整体结构,其中,小圆的圆周代表凹槽(4)的底面,小圆圆周与大圆圆周之间区域代表凹槽的侧面。凹槽,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形成缠绕途经,籽晶绳通过缠绕路径的顺序为,第一通孔—凹槽—第二通孔。籽晶绳与重锤连接时,籽晶绳会通过第一通孔,此时抗磨损结构将籽晶绳包裹起来,以阻止籽晶绳与重锤发生摩擦,从而降低了籽晶绳因磨损而发生断裂的可能性。

本申请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籽晶绳连接重锤时的缠绕途经,如图3所示,下面结合图2进行具体的说明,设定通孔的上端口A,通孔的下端口为B,连接时籽晶绳首先从第一通孔的上端口(3A)进入连接装置,再从第一通孔的下端口(3B)进入凹槽(4);籽晶绳沿着凹槽经过3/4个圆周后,进入第二通孔上端口(5A),最后从第二通孔下端口(5B)穿出连接装置。由于重锤的重量,籽晶绳进入缠绕路径后,会牢固地缠绕在凹槽中,使得连接装置中的籽晶绳不会与重锤发生摩擦,进一步降低了籽晶绳因而断裂的可能性。

使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装置,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籽晶绳与重锤的安装,通过防止籽晶绳与重锤发生摩擦,降低了籽晶绳因磨损而发生断裂的可能性。此外,籽晶绳放生断裂时,将剩余的籽晶绳按照缠绕路径重新缠绕,就能重新将籽晶绳和重锤连接到一起,而不用更新或重新焊接籽晶绳,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