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掺镁铌酸锂单晶的生长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22835984发布日期:2020-11-06 16:29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掺镁铌酸锂单晶的生长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掺镁铌酸锂单晶的生长方法及装置,具体涉及一种ф6~12英寸掺镁铌酸锂单晶的生长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掺镁铌酸锂(mgo:linbo3或mg:ln)单晶是一种优良的多功能单晶材料,相比传统铌酸锂(linbo3)具有的优势是:(1)更高的抗激光损伤阈值,能传输处理较高功率密度的光信号,适合制作大功率光电子器件;(2)更低的极化反转电压,适合制作高密度铁电存储器、大厚度的中红外激光器等;(3)更低的体电阻率,热释电效应减弱,基于mg:ln光电子器件的生产过程免受静电危害,成品率高,器件使用过程热噪声低;(4)更宽的通光范围。

表1为mg:ln与ln性能对比:

因此,mg:ln晶体被誉为“中国晶体之星”“光学硅”,广泛用于高效率绿色激光器、中红外激光器、波长转换器、光波导调制器、太赫兹、铁电存储、射频滤波等。

现有mg:ln单晶尺寸主要是3英寸、4英寸,随着it器件的半导体平面工艺的进一步集成、器件的频率的进一步提高,要求单晶片在大尺寸高精度的平面工艺设备上流片,随即对掺镁铌酸锂的晶棒直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6-12英寸规格的掺镁铌酸锂单晶片将成为主流尺寸规格。

而mg:ln单晶生长一般采用提拉法,加热方式有:电阻加热(mosi2棒,坩埚仅作为原料盛装容器)、感应加热(坩埚既是原料盛装容器,也是感应发热体)。

表2为两种加热方式用于生长mg:ln单晶的优缺点比较:

电阻加热:mosi2或sic棒高温易老化性导致温场稳定性、对称性差;mosi2或sic棒高温挥发物多容易污染原料,导致光透过率低;保温层厚重,导致热场滞后性明显,单晶原料熔体容易形成长周期温度波动,导致生长层严重。

感应加热:采用高纯贵金属pt坩埚,高温损耗大,运行成本高;大尺寸坩埚要保证单晶原料充分熔融,坩埚承受更大的热功率负荷,损耗更大;坩埚自身发热,直接对单晶熔体传导热能,熔体内自然对流强烈,生长界面受热冲击激烈,导致单晶热应力高、位错密度高。

而生长直径为6~12英寸大尺寸mg:ln单晶需要更大的热场,如何构建适宜的温场,以及采用合理的生长工艺参数是生长高品质mg:ln单晶(热应力低、位错密度低、光透过率高、生长条纹轻)的必备条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其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掺镁铌酸锂单晶的生长方法及装置,已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而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掺镁铌酸锂单晶的生长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掺镁铌酸锂多晶的制备:选用优于99.99%的mgo或mgco3、优于99.995%的nb2o5和li2co3为原料,将所述原料按重量配比为mgo或mgco3:nb2o5:li2co3=16-23g:1000g:261-265g在混料机中进行混料20-30h,再用液压或等静压进行压料,形成圆柱形块料,将块料升温至1225-1235℃并保温2-4h进行煅烧;

(2)单晶的生长:将煅烧后的块料置于圆形坩埚中,用提拉法生长单晶;所述圆形坩埚尺寸及装料量分别是,6英寸的圆形坩埚尺寸为直径210-240*高100-130*厚1.0-1.2mm,装料量为10-13kg;8英寸的圆形坩埚尺寸为直径300-320*高130-160*厚1.2-1.4mm,装料量为15-20kg;12英寸的圆形坩埚尺寸为直径450-465*高160-200*厚1.4-1.8mm,装料量为30-35kg;所述提拉法生长的参数是,提拉速度:0.5-1.5mm/h,籽晶旋转速度:1-15r/min;生长气氛为流动高纯的o2、n2,流量为100ml/min,轴向温度梯度为35~45℃/cm,得到单晶毛重为装料量的1/3~1/2;

(3)退火、极化:将步骤(2)中得到的单晶退火和极化处理,将单晶加热依次由30℃至200℃、升温时间170-190min,200℃至1100℃、升温时间1070-1090min,1100℃至1230℃±5℃、升温时间为390-410min,之后保温550-650min,再经过170-190min降至1170℃±10℃,保温230-250min,之后再经1650-1750min降至950℃,再经410-430min降至600℃;所述退火过程中在单晶加热至1230℃±5℃时通电极化25~35min,z轴晶体的极化电流=1.9625*晶体直径(cm)*晶体长度(cm)ma;y、x轴晶体的极化电流=1.9625*晶体直径(cm)*晶体长度(cm)ma;

(4)晶体检测,得到成品单晶:将退火、极化后的单晶两端用切割机定向切出z面,两端抛光,用激光器扫描单晶内部,目测内部是否有生长层、散射颗粒、裂纹、脉理条纹等;用锥光干涉仪检查单晶应力十字干涉图;切取单晶头、尾部各一片0.5mm晶片,双面抛光,置于hf中浸泡腐蚀5小时,用100倍金相显微镜下观察并计数腐蚀位错,计算位错密度,采用5点取样法,计算平均位错密度;得到成品单晶。

一种掺镁铌酸锂单晶的生长方法用的装置,包括保温帽,所述保温帽内设有生长腔内衬,生长腔内衬下侧设有圆形坩埚,圆形坩埚外侧设有导电圆筒和保温层,导电圆筒置于保温层内,所述保温层外侧设有保温锅,保温锅外侧设有感应线圈。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所述的装置兼具电阻加热和感应加热的优点,具有热响应快,贵金属损耗低,温场稳定的特点;

2.本发明所述的方法所生长出的单晶内部生长层少,脉理条纹少,散射颗粒少,应力小,头尾成分偏差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是本发明温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十字消光锥光干涉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紫外-可见光透过谱。

具体实施例

一种掺镁铌酸锂单晶的生长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掺镁铌酸锂多晶的制备:选用优于99.99%的mgo或mgco3、优于99.995%的nb2o5和li2co3为原料,将所述原料按重量配比为mgo或mgco3:nb2o5:li2co3=16-23g:1000g:261-265g在混料机中进行混料20-30h,再用液压或等静压进行压料,形成圆柱形块料,将块料升温至1225-1235℃并保温2-4h进行煅烧;

(2)单晶的生长:将煅烧后的块料置于圆形坩埚10中,用提拉法生长单晶;所述圆形坩埚10尺寸及装料量分别是,6英寸的圆形坩埚10尺寸为直径210-240*高100-130*厚1.0-1.2mm,装料量为10-13kg;8英寸的圆形坩埚10尺寸为直径300-320*高130-160*厚1.2-1.4mm,装料量为15-20kg;12英寸的圆形坩埚10尺寸为直径450-465*高160-200*厚1.4-1.8mm,装料量为30-35kg;所述提拉法生长的参数是,提拉速度:0.5-1.5mm/h,籽晶旋转速度:1-15r/min;生长气氛为流动高纯的o2、n2,流量为100ml/min,轴向温度梯度为35~45℃/cm,得到单晶毛重为装料量的1/3~1/2;

(3)退火、极化:将步骤(2)中得到的单晶退火和极化处理,将单晶加热依次由30℃至200℃、升温时间170-190min,200℃至1100℃、升温时间1070-1090min,1100℃至1230℃±5℃、升温时间为390-410min,之后保温550-650min,再经过170-190min降至1170℃±10℃,保温230-250min,之后再经1650-1750min降至950℃,再经410-430min降至600℃;所述退火过程中在单晶加热至1230℃±5℃时通电极化25~35min,z轴晶体的极化电流=1.9625*晶体直径(cm)*晶体长度(cm)ma;y、x轴晶体的极化电流=1.9625*晶体直径(cm)*晶体长度(cm)ma;

(4)晶体检测,得到成品单晶:将退火、极化后的单晶两端用切割机定向切出z面,两端抛光,用激光器扫描单晶内部,目测内部是否有生长层、散射颗粒、裂纹、脉理条纹等;用锥光干涉仪检查单晶应力十字干涉图;切取单晶头、尾部各一片0.5mm晶片,双面抛光,置于hf中浸泡腐蚀5小时,用100倍金相显微镜下观察并计数腐蚀位错,计算位错密度,采用5点取样法,计算平均位错密度;得到成品单晶。

一种掺镁铌酸锂单晶的生长方法用的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保温帽2,所述保温帽2内设有生长腔内衬3,生长腔内衬3下侧设有圆形坩埚10,圆形坩埚10外侧设有导电圆筒5和保温层6,导电圆筒5置于保温层6内,所述保温层6外侧设有保温锅11,保温锅11外侧设有感应线圈4。

所述圆形坩埚10为高纯度铂金圆形坩埚。

所述导电圆筒5为pt-rh圆筒、sic圆筒。

所述保温层6内部填充为保温粉或保温棉。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如图1-图3所示,首先布置好mg:ln单晶生长温场结构装置,将高纯度铂金的圆形坩埚处于热场中心,其外围同心设置导电圆筒,如pt-rh圆筒、sic圆筒,导电圆筒外围同心设置保温圆形坩埚,保温圆形坩埚外围同心设置感应加热线圈,高纯度铂金圆形坩埚底部设置锅底保温层(保温粉或保温棉);铂金圆形坩埚与导电圆筒间,以及导电圆筒与保温圆形坩埚之间填充保温粉或保温棉。

实施例1

(1)生长6英寸mg:ln单晶:

按原料重量配比:mgo:nb2o5:li2co3=17.5g:1000g:264g,配置10kg原料,混合25h,等静压成圆柱形块料,在1230℃下经3h煅烧后,置于铂金圆形坩埚中,用于提拉法生长单晶;其生长参数如下:

铂金圆形坩埚尺寸φ230x120mm;

导电圆筒为材质pt-rh,尺寸为φ260mmx120mmx0.5mm;

生长方向:c轴(00.1);

提拉速度:1.0毫米/小时;

旋转速度:8转/分钟;

生长气氛:流动高纯氮气、氧气(体积比例o2/n2=23/77),流量100ml/min;

冷却速度≤50℃/小时;

原生晶体尺寸为φ155x60mm;

(2)退火、极化工艺为:将单晶加热依次由30℃至200℃升温时间180min,200℃至1100℃升温时间1080min,1100℃至1230℃升温时间为400min,保温时间600min,单晶体两端通直流电流580ma,恒温恒流60min,再以10℃/h降温速度降至1000℃,撤电单晶体两端的电场,以60℃/h降温速度降至600℃,关掉加热电源,自然冷却至室温出炉。

(3)将单晶两端用切割机定向切出z面,两端抛光,用激光器扫描单晶内部,目测内部是否有生长层、散射颗粒、裂纹、脉理条纹等;用锥光干涉仪检查单晶应力十字干涉图;切取单晶头、尾部各一片0.5mm晶片,双面抛光,置于hf中浸泡腐蚀5小时,用100倍金相显微镜下观察并计数腐蚀位错,计算位错密度,采用5点取样法,计算平均位错密度。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材行业标准jc/t2146-2012《准相位匹配用掺镁铌酸锂晶体》测试li及mg均匀性的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试单晶头尾片的紫外吸收边,确认头尾成分变化,采用5点取样法,计算平均紫外吸收边,推算li成分均匀性。再用icp-ms原子吸收光谱仪测试头尾mg含量平均值变化。

铌酸锂晶体的物理性能强烈地依赖于晶体的成分,当晶体的li含量在计量比附近时,晶体的紫外吸收边和li含量存在一定的函数关系;实验所得的公式为:

λ15=321.9-1597x-5.745x2.....................(1)

cli=x+48.38...............................(2)

式中:λ15——表示吸收α为15cm-1时的紫外吸收边波长,单位为纳米(nm);

x——表示中间变量;

cli——表示晶体中li含量,单位为摩尔百分数(mol%)。

根据透过谱线数据得到紫外吸收边波长λ15,并带入公式(1)和(2)即可算出晶体中li的含量,然后用晶体顶部和底部的li含量之差的绝对值与晶体长度的比值来表示晶体的li成分均匀性。

li成分均匀性:根据b.1和b.2公式计算,头片平均li含量:49.740051mol%,尾片平均li含量:49.734307mol%,则头尾li成分均匀性=(49.740051-49.734307)/6cm=0.000957mol%/cm,mgo成分含量均匀性:头部5.77mol%,尾部5.53mol%,均匀性0.04mol%/cm成分均匀性数据远远优于符合标准jc/t2146-2012的性能要求。

实施例2

(1)生长8英寸mg:ln单晶:

按原料重量配比:mgo:nb2o5:li2co3=17.5g:1000g:264g,配置20kg原料,混合25h,等静压成园柱形块料,在1230℃下经3h煅烧后,置于铂金圆形坩埚中,用于提拉法生长单晶;其生长参数如下:

铂金圆形坩埚尺寸φ310x150mm;

导电圆筒为材质pt-rh,尺寸为φ340mmx150mmx0.5mm;

生长方向:c轴(00.1);

提拉速度:0.6毫米/小时;

旋转速度:5转/分钟;

生长气氛:流动高纯氮气、氧气(体积比例o2/n2=23/77),流量100ml/min;

冷却速度≤40℃/小时;

原生晶体尺寸为φ205x60mm;

(2)退火、极化工艺为:将单晶加热依次由30℃至200℃升温时间180min,200℃至1100℃升温时间1080min,1100℃至1230℃升温时间为400min,保温时间600min,单晶体两端通直流电流980ma,恒温恒流60min,再以7℃/hr降温速度降至1000℃,撤电单晶体两端的电场,以40℃/hr降温速度降至600℃,关掉加热电源,自然冷却至室温出炉;

(3)将单晶两端用切割机定向切出z面,两端抛光,用激光器扫描单晶内部,目测内部是否有生长层、散射颗粒、裂纹、脉理条纹等;用锥光干涉仪检查单晶应力十字干涉图;切取单晶头、尾部各一片0.5mm晶片,双面抛光,置于hf中浸泡腐蚀5小时,用100倍金相显微镜下观察并计数腐蚀位错,计算位错密度,采用5点取样法,计算平均位错密度。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材行业标准jc/t2146-2012《准相位匹配用掺镁铌酸锂晶体》测试li及mg均匀性的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试单晶头尾片的紫外吸收边,确认头尾成分变化,采用5点取样法,计算平均紫外吸收边,推算li成分均匀性。再用icp-ms原子吸收光谱仪测试头尾mg含量平均值变化。

铌酸锂晶体的物理性能强烈地依赖于晶体的成分,当晶体的li含量在计量比附近时,晶体的紫外吸收边和li含量存在一定的函数关系;实验所得的公式为:

λ15=321.9-1597x-5.745x2.....................(1)

cli=x+48.38...............................(2)

式中:λ15——表示吸收α为15cm-1时的紫外吸收边波长,单位为纳米(nm);

x——表示中间变量;

cli——表示晶体中li含量,单位为摩尔百分数(mol%)。

根据透过谱线数据得到紫外吸收边波长λ15,并带入公式(1)和(2)即可算出晶体中li的含量,然后用晶体顶部和底部的li含量之差的绝对值与晶体长度的比值来表示晶体的li成分均匀性。

li成分均匀性:根据b.1和b.2公式计算,头片平均li含量:49.745918mol%,尾片平均li含量:49.740051mol%,则头尾li成分均匀性=(49.745918-49.740051)/6cm=0.000978mol%/cm,mgo成分含量均匀性:头部5.70mol%,尾部5.42mol%,均匀性0.047mol%/cm成分均匀性数据远远优于符合标准jc/t2146-2012的性能要求。

实施例3

(1)生长12英寸mg:ln单晶:

按原料重量配比:mgo:nb2o5:li2co3=17.5g:1000g:264g,配置30kg原料,混合25h,等静压成园柱形块料,在1230℃下经3h煅烧后,置于铂金圆筒坩埚中,用于提拉法生长单晶;其生长参数如下:

铂金圆形坩埚尺寸为φ460x180mm;

导电圆筒为材质pt-rh,尺寸为φ490mmx180mmx0.5mm;

生长方向:c轴(00.1);

提拉速度:0.5毫米/小时;

旋转速度:3转/分钟;

生长气氛:流动高纯氮气、氧气(体积比例o2/n2=23/77),流量100ml/min;

冷却速度≤30℃/小时;

原生晶体尺寸为φ305x48mm;

(2)退火、极化工艺为:将单晶加热依次由30℃至200℃升温时间180min,200℃至1100℃升温时间1080min,1100℃至1230℃升温时间为400min,保温时间600min,单晶体两端通直流电流2100ma,恒温恒流60min,再以4℃/hr降温速度降至1000℃,撤电单晶体两端的电场,以20℃/hr降温速度降至600℃,关掉加热电源,自然冷却至室温出炉;

(3)将单晶两端用切割机定向切出z面,两端抛光,用激光器扫描单晶内部,目测内部是否有生长层、散射颗粒、裂纹、脉理条纹等;用锥光干涉仪检查单晶应力十字干涉图;切取单晶头、尾部各一片0.5mm晶片,双面抛光,置于hf中浸泡腐蚀5小时,用100倍金相显微镜下观察并计数腐蚀位错,计算位错密度,采用5点取样法,计算平均位错密度;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材行业标准jc/t2146-2012《准相位匹配用掺镁铌酸锂晶体》测试li及mg均匀性的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试单晶头尾片的紫外吸收边,确认头尾成分变化,采用5点取样法,计算平均紫外吸收边,推算li成分均匀性。再用icp-ms原子吸收光谱仪测试头尾mg含量平均值变化。

铌酸锂晶体的物理性能强烈地依赖于晶体的成分,当晶体的li含量在计量比附近时,晶体的紫外吸收边和li含量存在一定的函数关系;实验所得的公式为:

λ15=321.9-1597x-5.745x2.....................(1)

cli=x+48.38...............................(2)

式中:λ15——表示吸收α为15cm-1时的紫外吸收边波长,单位为纳米(nm);

x——表示中间变量;

cli——表示晶体中li含量,单位为摩尔百分数(mol%)。

根据透过谱线数据得到紫外吸收边波长λ15,并带入公式(1)和(2)即可算出晶体中li的含量,然后用晶体顶部和底部的li含量之差的绝对值与晶体长度的比值来表示晶体的li成分均匀性。

li成分均匀性:根据b.1和b.2公式计算,头片平均li含量:49.740051mol%,尾片平均li含量:49.734307mol%,则头尾li成分均匀性=0,mgo成分含量均匀性:头部5.68mol%,尾部5.03mol%,均匀性0.13mol%/cm成分均匀性数据优于符合标准jc/t2146-2012的性能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