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紫茎泽兰制备袋装控释肥的方法

文档序号:8243294阅读:692来源:国知局
利用紫茎泽兰制备袋装控释肥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林业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紫茎泽兰制备袋装控释肥的方 法以及紫茎泽兰的用途。
【背景技术】
[0002] 传统的肥料施用后肥效较短,而作物吸收能力有限,因此施肥后短时间内养分难 以被作物完全吸收,其后由于浇水、下雨冲淋、高温蒸发、土壤固定等原因,造成巨大的浪 费,肥料养分利用率一般在30%左右。这种现象将不仅导致肥料的用量增大,农业生产成本 提高,而且还会严重危害农业生态环境,危及食品安全。
[0003] 近年来,科研人员已经对此问题展开了探索,并开发了多种缓释肥、控释肥。"缓 释"是指养份释放速率远小于速溶性肥料施入土壤后转变为植物有效态养份的释放速率。 而"控释"是指以各种调控机制使养份释放按照设定的释放模式(释放率和释放时间)与作 物吸收养份的规律相一致。目前、市场上的缓控释肥类型较多,有机肥、无机肥都有涉及,主 要有包膜型、包裹型、合成型缓溶性肥料、化学抑制型缓效肥料和基质改良型缓效肥料。这 些肥料多为颗粒型缓释肥,其加工过程比较复杂,生产成本也比较高,普通老百姓目前暂且 难以接受高价的颗粒型缓释肥。
[0004] 可幸的是,新兴的袋装控释肥使上述难题得到了缓解,它与普通缓释肥最大的不 同在于,普通缓释肥是通过肥料颗粒外包裹生物降解膜来达到控施作用,而袋装控释肥是 利用肥料包装袋来控制养分的释放,其原理类似于"袋泡茶",在控释袋上合理分布着大小 适宜的小孔。在冬季和初春(或夜间)温度较低、雨水较少时,包装袋上的微孔会缩得很小, 养分释放较少。而此时作物根系活动较少,需要养分也较少。在春夏(或白天),随着温度 的升高和雨水的增加,微孔会不断涨大,养分释放速度逐渐加快,此时作物根系活动也不断 加快,所需养分也增加。这种肥料在作物的整个生长过程中会持续稳定地向外释放养分,养 分的供给与作物的需要有很好的同步性,可使肥料的养分利用率达到70%左右。但目前,袋 装控释肥主要是针对化肥而言,尚未见生物有机肥的袋装控释报道。
[0005] 虽然袋控缓释肥的养分利用率可高达到70%左右,但在下雨或浇水后,仍然有 30%左右的养分随水流失。如何进一步缓解下雨或浇水作业后的养分流失,成为了缓控释 肥研发的瓶颈,也是未来研宄缓控释肥的新课题。
[0006] 为此,本发明将以紫茎泽兰为主要原料,制备一种可显著减缓下雨或浇水后养分 流失的袋控缓释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以期在缓控释肥的养分利用率上有新的突破。
[0007] 紫莖泽兰(Ageratina adenophora)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原产中、南美洲 的墨西哥至哥斯达黎加一带。在20世纪40年代由缅甸传入云南省临沧地区最南部的沧 源、耿马等县,现已在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四川、广西、重庆、湖北、西藏等省区广泛分布, 并随西南风向东、北蔓延。到2012年,西南地区80%面积的土地都有紫莖泽兰分布,仅云南 省的分布面积就达250多万公顷。由于紫茎泽兰的繁殖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极强,在干 旱贫瘠的荒坡隙地、墙头、岩坎、石缝均能生长,扩散速度约为60千米/年。然而紫茎泽兰 具有较强的毒性,所到之处寸草不生,牛羊中毒,严重破坏植被群落结构,影响生态环境、园 林景观及农业生产,被称为植物界里的"杀手"、头号入侵植物。
[0008] 我国西南地区具有丰富的紫茎泽兰资源,原料充足。开展紫茎泽兰的综合利用,可 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其野生资源的肆意蔓延,减轻紫茎泽兰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而且还 可以实现变恶为宝,发挥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目前,还未见利用紫茎泽兰制备缓释 肥的报道。

【发明内容】

[0009]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紫茎泽兰制备袋装控释肥的方法。
[0010]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利用紫茎泽兰制备袋装控释肥的方 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1] a、将紫茎泽兰地上植株分为紫色茎杆原料和非紫色茎杆原料两部分;
[0012] b、将非紫色茎杆原料进行炭化,制得生物质炭;
[0013] c、将紫色茎杆原料粉碎、磨浆,然后压制成可透水的生物质袋面;
[0014] d、将生物质袋面与透明、不透水的生物降解膜制作成控释袋;控释袋的一面为生 物质袋面,控释袋的另一面为生物降解膜;
[0015] e、将生物质炭、通过有益微生物发酵腐熟的草炭、无机养分按一定比例混合,装入 控释袋封装后即得产品。
[0016] 其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一年生或以上紫茎泽兰的茎杆部分呈紫色,部 分大致呈灰色,虽然没有明显的分界线,但是本发明只需要在两者分界的区域范围内截断 即可,无需特别准确,因此可简单的将紫茎泽兰地上植株分为紫色茎杆原料和非紫色茎杆 原料两部分,根据质地的不同合理使用。另外,本发明步骤C将紫色茎杆原料粉碎、磨浆,然 后压制成可透水的生物质袋面,此处的生物质袋面其实就是生物降解膜,之所以命名为生 物质袋面一是为了与步骤d的生物降解膜明显的区分,二是因为其用途是直接作为控释袋 的袋面使用。
[0017] 其中,上述方法步骤b是先将非紫色茎杆原料粉碎至3?5cm的茎段,然后置入炭 化炉反应器,以升温速率5?10°C /min,升温至300?500°C炭化1?3小时,炭化后冷却、 粉碎至100?200目,即得生物质炭。
[0018] 其中,上述方法步骤c中,在磨浆过程中添加物料重量2?3%的生物磨浆助剂,并 且在磨浆后的浆料中添加浆料15?30%壳聚糖混合均匀,然后再进行压制。
[0019] 其中,上述方法步骤C压制成的生物质袋面具有若干孔,孔径0. 1?0. 3mm,孔间距 3?10_。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压制过程中可通过调节送料的多少和压制的压 力来控制生物质袋面的厚度以及孔的大小和间距,可无需专门进行打孔操作。
[0020] 其中,上述方法步骤e中,物料重量配比为生物质炭10?20 %、通过有益微生物发 酵腐熟的草炭60?80%、无机养份10?20%。
[0021] 其中,上述方法步骤e中,将生物质炭、通过有益微生物发酵腐熟的草炭、无机养 分按一定比例混合后,氮磷钾总养分含量大于25%。
[0022] 其中,上述方法步骤e中,草炭发酵采用的微生物菌种为Rw促腐剂。
[0023] 进一步的,所述Rw促腐剂为固体粉末,主要成份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76亿/克和曲霉菌Aspergillus flavus 0. 07亿/克,附加纤维素酶95U/g和蛋 白酶52。/^,其含水量为15%,?11为6.7。
[0024] 本发明还提供了紫茎泽兰用于制备控释袋的用途。
[0025] 本发明还提供了紫茎泽兰用于制备袋装控释肥的用途。
[002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控释肥兼具生物肥、有机肥、无机肥的优势,养份全 面、均衡,可根据作物对养份的需求同步释放养份。同时,将不透水的薄膜袋面朝下施用时, 可有效防止下雨或浇水作业后淋溶养份的流失,养分利用率比现有缓控释肥提高5-16%, 更加节约环保。此外,控释袋可大可小,能作为不同作物的基肥,施用便捷、准确、干净,还可 减少追肥,降低劳动量。本发明的袋装控释肥尤其适用于各类果树、瓜菜、园林树木以及旱 地作物的基肥应用,是现代农业的理想肥料。
【附图说明】
[0027] 图1为本发明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29] 本发明利用紫茎泽兰制备袋装控释肥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0] a、将紫茎泽兰地上植株分为紫色茎杆原料和非紫色茎杆原料两部分;
[0031] b、将非紫色茎杆原料进行炭化,制得生物质炭;
[0032] c、将紫色茎杆原料粉碎、磨浆,然后压制成可透水的生物质袋面;
[0033] d、将生物质袋面与透明、不透水的生物降解膜制作成控释袋;控释袋的一面为生 物质袋面,控释袋的另一面为生物降解膜;
[0034] e、将生物质炭、通过有益微生物发酵腐熟的草炭、无机养分按一定比例混合,装入 控释袋封装后即得产品。
[0035] 优选的,上述方法步骤b是先将非紫色茎杆原料粉碎至3?5cm的茎段,然后置入 炭化炉反应器,以升温速率5?10°C /min,升温至300?500°C炭化1?3小时,炭化后冷 却、粉碎至100?200目,即得生物质炭。本发明炭化过程产生的可燃性气体在炭化炉内燃 烧,炭化过程中产生的木焦油送入冷却回收装置冷却净化,从而使炭化过程无污染产生。
[0036] 优选的,上述方法步骤c中,在磨浆过程中添加物料重量2?3%的生物磨浆助剂, 并且在磨浆后的浆料中添加浆料15?30%壳聚糖混合均匀,然后再进行压制。
[0037] 优选的,上述方法步骤c压制成的生物质袋面具有若干孔,孔径0.1?0.3mm,孔间 距3?10mm。该袋面朝上施用时,既可透气,有利于袋内的有益微生物活动,还可使袋内的 养份缓慢释放,其释放规律与作物的养份所需基本一致。生物质袋面在土壤中于6个月后 开始降解,一年之内可完全降解。不透水的生物降解膜施入土壤3-8个月开始降解,12个月 内降解完毕;在降解之前,该袋面朝下施用可形成不透水的漏斗状结构,从而有效防止肥料 中被土壤水分淋溶的养份流失,尤其是在雨天和浇水作业后。
[0038] 优选的,上述方法步骤e中,物料重量配比为生物质炭10?20%、通过有益微生物 发酵腐熟的草炭60?80%、无机养份10?20%。
[0039] 优选的,上述方法步骤e中,将生物质炭、通过有益微生物发酵腐熟的草炭、无机 养分按一定比例混合后,氮磷钾总养分含量大于25%。可由尿素、硫酸铵、钙镁磷肥、磷酸二 氢钾、硼砂等,亦可添加4%的壳聚糖包膜尿素或6%壳聚糖包膜尿素,增加氮素的长效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