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可吸收的有效成份。施用棉花秸杆有机肥,能减少化肥施用对环境的压力以及农业 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0046]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的说明,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 限制本发明的范围。若未特别指明,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 常规手段,所用原料均为市售商品。
[0047] 以下实施例中,刺孢吸水链霉菌菌剂、淡紫拟青霉菌剂和枯草芽孢杆菌菌剂的制 备过程如下:
[0048] I.刺孢吸水链霉菌菌剂的制备:
[0049]斜面培养:将刺孢吸水链霉菌原种在无菌操作下接种斜面培养基上,28°C培养4-5d;
[0050] 摇床培养:将步骤a培养的菌种用无菌水洗脱至种子培养基中,28-30°C,120-140r/min 摇床培养20-24h;
[0051] 发酵罐培养:将步骤b培养的菌种在无菌操作下接种于液体发酵培养基,罐压 0.04-0.06Mpa,通气量1:0.6-0.8,培养98-108h,终止发酵,将所得发酵液过蝶式离心机离 心,3000r/min,收集离心后的滤渣,加一定量(根据菌剂要求来做稀释)的统糠混匀后干燥 即得刺孢吸水链霉菌菌剂;
[0052] 其中,上述步骤a中使用的斜面培养基配方如下:葡萄糖15g、蛋白胨5g、酵母膏5g、 琼脂15g、水1000mL自然pH;步骤b中使用的种子培养基配方如下:葡萄糖10g、牛肉膏5g、酵 母粉5g、淀粉10g、都饼粉5g、磷酸二氢钾0.5g、硫酸镁0.2g、水1 OOOmL;步骤c中使用的液体 发酵培养基配方如下:玉米粉40g、豆饼粉25g、硫酸铵6g、葡萄糖15g、酵母粉4g、蛋白胨3g、 水1 OOOmL自然pH;
[0053] Π .淡紫拟青霉菌剂的制备:
[0054]斜面培养:将淡紫拟青霉原种在无菌操作下接种斜面培养基上,28 °C培养4-5d;
[0055] 摇床培养:将步骤d培养的菌种用无菌水洗脱至种子培养基中,28-30°C,120-140r/min 摇床培养20-24h;
[0056] 发酵罐培养:将步骤e培养的菌种在无菌操作下接种于液体发酵培养基,罐压 0.04-0.06Mpa,通气量1:0.6-0.8,培养84-96h,终止发酵,将所得发酵液过蝶式离心机离 心,3000r/min,收集离心后的滤渣,加一定量(根据菌剂要求来做稀释)的统糠混匀后干燥 即得淡紫拟青霉菌剂;
[0057]其中,上述步骤d中使用的斜面培养基配方如下:麸皮10g、玉米粉5g、七水硫酸镁 2.5g水、琼脂15g、1000mL自然pH;步骤e中使用的种子培养基配方如下:葡萄糖10g、磷酸二 氢钠5g、磷酸氢二钠5g、硫酸铵2.5g、水1000mL;步骤f中使用的液体发酵培养基配方如下: 麸皮1 〇g、玉米粉5g、磷酸二氢钠5g、磷酸氢二钠5g、七水硫酸镁2.5g、水1 OOOmL自然pH;
[0058] m.枯草芽孢杆菌菌剂的制备:
[0059] 斜面培养:将枯草芽孢杆菌原种在无菌操作下接种斜面培养基上,37 °C培养20h;
[0060] 摇床培养:将步骤g培养的菌种接种至种子培养基中,32-35°C,120-140r/min摇床 培养 16-18h;
[0061] 发酵罐培养:将步骤h培养的菌种在无菌操作下接种于液体发酵培养基,罐压 0.04-0.06Mpa,通气量1:0.6-0.8,培养33-48h,活菌数大于5.0 X 109cfu/mL,终止发酵,将 所得发酵液过蝶式离心机离心,3000r/min,收集离心后的滤渣,加一定量(根据菌剂要求来 做稀释)的统糠混匀后干燥即得枯草芽孢杆菌菌剂;
[0062]其中,上述步骤g中使用的斜面培养基配方如下:蛋白胨10g、牛肉膏5g、氯化钠5g、 琼脂15g、水1 OOOmL,pH 7.0;步骤h中使用的培养基配方如下:蛋白胨10g、牛肉膏5g、氯化钠 5g、水1000mL,pH 7.0;步骤i中使用的培养基配方如下:葡萄糖10g、牛肉膏5g、酵母粉5g、豆 柏粉20g、玉米粉10g、硫酸镁0 · 2g、水1 OOOmL,pH 7 · 0。
[0063] 虽然上文提供了刺孢吸水链霉菌菌剂、淡紫拟青霉菌剂和枯草芽孢杆菌菌剂的一 般制备方法,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上述方法参数范围内,经具体调整,组合可制 备出如实施例1-5所述活菌数在不同范围的刺孢吸水链霉菌菌剂、淡紫拟青霉菌剂和枯草 芽孢杆菌菌剂。
[0064] 实施例1
[0065]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棉花秸杆有机肥,利用含有刺孢吸水链霉菌、淡紫拟青霉、枯 草芽孢杆菌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将棉花秸杆混合物堆腐发酵32天而成;所述棉花秸杆混合物 包括以下重量份计原料: 棉花裙秆粉 40份 羊粪 20份
[0066] 菜籽粕 5份 牛粪 25份
[0067] 本实施例中,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的用量为4份,其中,刺孢吸水链霉菌20亿cfu/ g、淡紫拟青霉1 〇亿cfu/g、枯草芽孢杆菌70亿cfu/g,余量为统糠。
[0068] 本实施例同时还提供了上述的棉花秸杆有机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69] (1)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制备
[0070] 将刺孢吸水链霉菌菌剂、淡紫拟青霉菌剂、枯草芽孢杆菌菌剂与统糠混合,即得复 合微生物菌剂;
[0071] (2)棉花秸杆的粉碎
[0072]用粉碎机将棉花秸杆粉碎成0.5-lcm长度棉花秸杆粉;
[0073] (3)堆置发酵
[0074]将步骤(2)粉碎的棉花秸杆、羊粪、菜籽柏与牛粪按比例混合后,加入所述复合微 生物菌剂,均匀混合,调节含水量为55 % -60 %,堆置高度1.0-1.2m,堆置发酵32天;
[0075]当堆体温度超过60°C时开始翻堆,控制温度不超过70°C,开始发酵,发酵过程中每 两天测定堆体含水量,适当补水使得发酵堆水分维持在50 %以上;待32天后,发酵堆颜色变 黑褐色,臭味消失,同时发酵堆温度降至40°C以下,水分在30%以下结束发酵,将发酵好有 机肥粉碎、过筛,即得。
[0076] 实施例2
[0077]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棉花秸杆有机肥,利用含有刺孢吸水链霉菌、淡紫拟青霉、枯 草芽孢杆菌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将棉花秸杆混合物堆腐发酵40天而成;所述棉花秸杆混合物 包括以下重量份计原料: 棉花秸秆粉 30份 羊粪 20份
[0078] 菜籽粕 2份 牛粪 30份
[0079] 本实施例中,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的用量为2份,其中,刺孢吸水链霉菌菌剂10亿 cf u/g,淡紫拟青霉菌剂5亿cfu/g,枯草芽孢杆菌菌剂40cfu/g,余量为统糠或海泡石和统糠 的混合物(各菌剂原料中含有统糠)。
[0080] 制备方法同实例1。
[0081 ] 实施例3
[008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棉花秸杆有机肥,利用含有刺孢吸水链霉菌、淡紫拟青霉、枯 草芽孢杆菌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将棉花秸杆混合物堆腐发酵30天而成;所述棉花秸杆混合物 包括以下重量份计原料: 棉花梧抒粉 50份 羊粪 28份
[0083] 菜籽粕 15份 牛粪 40份
[0084] 本实施例中,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的用量为5份,其中,刺孢吸水链霉菌30亿cfu/ g、淡紫拟青霉15亿cfu/g、枯草芽孢杆菌80亿cfu/g,余量为统糠。
[0085]制备方法同实例1。
[0086] 实施例4
[0087]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棉花秸杆有机肥,利用含有刺孢吸水链霉菌、淡紫拟青霉、枯 草芽孢杆菌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将棉花秸杆混合物堆腐发酵34天而成;所述棉花秸杆混合物 包括以下重量份计原料: 棉花秸杆粉 45份 羊粪 25份
[0088] 菜籽粕 12份 牛粪 35份
[0089] 本实施例中,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的用量为3份,其中,刺孢吸水链霉菌20亿cfu/ g、淡紫拟青霉10亿cfu/g、枯草芽孢杆菌60亿cfu/g,余量为统糠或海泡石和统糠的混合物 (各菌剂原料中含有统糠)。
[0090]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0091] 实施例5
[009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棉花秸杆有机肥,利用含有刺孢吸水链霉菌、淡紫拟青霉、枯 草芽孢杆菌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将棉花秸杆混合物堆腐发酵36天而成;所述棉花秸杆混合物 包括以下重量份计原料: 棉花秸秆粉 35份
[0093] 羊粪 23份 菜抒粕 10份
[0094] 牛粪 33份
[0095] 本实施例中,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的用量为3份,其中,刺孢吸水链霉菌25亿cfu/ g、淡紫拟青霉8亿cfu/g、枯草芽孢杆菌50亿cfu/g,余量为统糠。
[0096]实验例1棉花秸杆有机肥肥效田间试验 [0097] 1.试验目的:
[0098]验证棉花秸杆有机肥对小白菜生长及品质提升的显著效果。
[0099] 2.试验材料:
[0100]品种:揭农4号小白菜(市售)
[0101 ]肥料:棉花秸杆有机肥(有机质大于2 45%,氮、磷、钾总养分2 5% )),市售有机肥 (有机质2 45%、氮磷钾总养分2 5% ),市售三元复合肥(氮磷钾含量15-15-15)
[0102] 试验地点: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北盛镇三里村。供试土壤主要农化特性见表1,前 茬作物为玉米。
[0103] 3.试验设计
[0104] 3.1试验分6组,每组做3个平行试验,每个试验种植面积30m2,各处理随机排列,小 区之间留50cm隔离带。
[0105] 试验组A:每组分别施用实施例1中制备的棉花秸杆有机肥2.7kg做基肥,其中翻地 前撒施1.8kg,然后翻地,剩余0.9kg面施。其它常规施肥按生产指导进行。
[0106] 试验组B:每组分别施用实施例2中制备的棉花秸杆有机肥2.7kg做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