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蓖麻粗毒蛋白的提取方法

文档序号:3567125阅读:176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蓖麻粗毒蛋白的提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蛋白质的提取方法,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蓖麻粗毒蛋白
的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蓖麻毒蛋白(Ricin)是一种核糖体失活蛋白,最早是在1887年由Dixson从蓖麻 籽中分离出来,其分子量在64, 000 80, 000左右,目前已发现的结晶型有BI型、TL型、CI 型和D型,其中以D型毒性最强。分子量为64, 000的Ricin是由A、 B两条肽链以二硫键 共价连接的,其A链(RTA)在B链(RTB)的协助下,容易穿过细胞膜,破坏核蛋白体60S亚 单位,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导致细胞死亡。Ricin的一级结构表明,A链由263个氨基酸残 基组成,分子量为32,000,是活性链,第10个残基天门冬酰胺(Asn)已糖基化,接有(Glc Nac)2(Man)4寡糖链。A链中只有两个赖氨酸(Lys)残基, 一个位于N端第四位,另一个位于 C端附近,它们对A链的毒性作用至关重要。B链是由25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序列,含有 两个寡糖链(Glc Nac)2(Man)s和(GlcNac)2(Man)7,分别与第93位和第133位上的两个Asn 残基相连,分子量为32, 000。不同品种的蓖麻及其变种的毒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不完全相同。
Ricin是蓖麻毒素中毒性最强的一种,比剧毒的氢氰酸还毒(1kg氢氰酸可毒死 1. 6万人,而1kg Ricin可毒死360万人),对人体致命量相当于眼镜蛇毒液致命量的2倍。 它对多种哺乳动物都有毒性,牛、羊这类反刍动物虽然抵抗力较强,但亦能致死。对兔(肌 肉注射)的半数致死剂量LDs。为4. lul/kg。由于蓖麻毒蛋白的毒性,蓖麻毒蛋白已逐步应 用于医药和生物农药方面,是一种新型的很有潜力的抗癌药物和新型的生物农药。
Ricin为白色粉末或结晶型固体,无味,不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甲苯等有机溶剂, 溶于稀酸或盐类水溶液,在饱和的硫酸铵溶液中能沉淀析出。在沸水中或者加压蒸汽处理 均可使Ricin凝固变性,失去毒性,但在干热的情况下则很难变性。现已报道的粗提方法有 乙酸溶液提取法、磷酸缓冲溶液提取法、硫酸铵沉淀法和透析法。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 展,也已经能利用基因克隆的方法来获得Ricin,如Tagge等利用土壤杆菌属介导的基因转 导,把编码前体Ricin的基因植入烟草细胞,从可溶性的细胞提取物中得到Ricin。但上述 这些方法步骤较为繁琐,所需时间较长,提取效率低,制备成本高,难以产业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易快速的蓖麻粗毒蛋白的提取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蓖麻粗毒蛋白的提取方法,包括
以下步骤 1)对蓖麻籽进行去壳或榨油处理,去壳后得到的蓖麻仁或榨油后得到的蓖麻饼粕 备用; 2)取所得的蓖麻仁或蓖麻饼粕,加入溶媒进行研磨; 3)离心,除去油脂层和杂蛋白沉淀,收集清液,得到蓖麻粗毒蛋白溶液;
4)采用等电点沉淀法对所得的蓖麻粗毒蛋白溶液进行分离纯化,得到蓖麻粗毒蛋 白。 在上述步骤2)中,所述的溶媒是质量百分比为0. 01 % -20 %的无机盐溶液,包括 NaCl水溶液、KCl水溶液等;蓖麻仁或蓖麻饼粕与溶媒的质量比为1 : 3-1 : 30。
在上述步骤3)中,离心是在-2(TC至7(TC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的,离心转速为 2000rmp-20000rmp,离心时间为4min-40min。 在上述步骤4)中,所述的等电点沉淀法是通过pH值为3-6. 8的醋酸-醋酸盐缓 冲液或者PH值为2. 5-6. 8的磷酸盐缓冲液,将蓖麻粗毒蛋白溶液的pH值调节至蓖麻毒蛋 白的等电点(即PI6. 7和PI6. 1),然后在-20。C至5(TC下,以2000rmp-20000rmp的转速离 心4min-40min,弃上清液,所得沉淀物即为所述的蓖麻粗毒蛋白。
在本发明中,所选用的蓖麻籽可以是不同产地的不同品种。 本发明所述的蓖麻粗毒蛋白的提取方法具有以下优点操作简单,所需试剂无毒、 与环境友好且廉价易得,适于工业化生产;以NaCl水溶液等无机盐溶液为溶媒提取蓖麻毒 蛋白,能够很好地保持蓖麻毒蛋白的生物活性;此外,将提取得到的蓖麻粗毒蛋白溶解于 NaCl水溶液中,也有助于蓖麻粗毒蛋白的储存和应用。


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蓖麻粗毒蛋白的高效液相色谱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的蓖麻粗毒蛋白的质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选取新鲜的蓖麻籽,将去壳后得到的蓖麻仁或者榨油后得到的蓖麻饼粕放入研钵 或胶体磨或捣碎机中;按照蓖麻仁或蓖麻饼粕与溶媒的质量比为1 : 3,加入质量百分比为 20%的NaCl水溶液作为溶媒进行研磨;随后,在-2(TC下进行离心(20000rmp,4min),除去 油脂层和杂蛋白沉淀,收集清液,得到蓖麻粗毒蛋白溶液。采用等电点沉淀法,通过PH值为 4. 6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液将蓖麻粗毒蛋白溶液的pH值调节至蓖麻毒蛋白的等电点(即 PI6. 7和PI6. 1),然后在-2(TC下进行离心(20000rmp,4min)使蓖麻毒蛋白沉淀,弃上清液, 取所得沉淀物即为蓖麻粗毒蛋白。
实施例二 选取新鲜的蓖麻籽,将去壳后得到的蓖麻仁或者榨油后得到的蓖麻饼粕放入研钵 或胶体磨或捣碎机中;按照蓖麻仁或蓖麻饼粕与溶媒的质量比为1 : 30,加入质量百分比 为15X的NaCl水溶液作为溶媒进行研磨;随后,在(TC下进行离心(20000rmp, 4min),除去 油脂层和杂蛋白沉淀,收集清液,得到蓖麻粗毒蛋白溶液。采用等电点沉淀法,通过PH值为 6. 0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液将蓖麻粗毒蛋白溶液的pH值调节至蓖麻毒蛋白的等电点(即 PI6. 7和PI6. l),然后在(TC下进行离心(20000rmp,4min)使蓖麻毒蛋白沉淀,弃上清液,取 所得沉淀物即为蓖麻粗毒蛋白。
实施例三 选取新鲜的蓖麻籽,将去壳后得到的蓖麻仁或者榨油后得到的蓖麻饼粕放入研钵或胶体磨或捣碎机中;按照蓖麻仁或蓖麻饼粕与溶媒的质量比为1 : 3,加入质量百分比 为20%的NaCl水溶液作为溶媒进行研磨;随后,在2(TC下进行离心(20000rmp,4min),除 去油脂层和杂蛋白沉淀,收集清液,得到蓖麻粗毒蛋白溶液。采用等电点沉淀法,通过pH值 为5. 0的磷酸二氢钠缓冲液将蓖麻粗毒蛋白溶液的pH值调节至蓖麻毒蛋白的等电点(即 PI6. 7和PI6. 1),然后在20。C下进行离心(20000rmp,4min)使蓖麻毒蛋白沉淀,弃上清液, 取所得沉淀物即为蓖麻粗毒蛋白。
实施例四 选取新鲜的蓖麻籽,将去壳后得到的蓖麻仁或者榨油后得到的蓖麻饼粕放入研钵 或胶体磨或捣碎机中;按照蓖麻仁或蓖麻饼粕与溶媒的质量比为1 : 3,加入质量百分比 为10%的NaCl水溶液作为溶媒进行研磨;随后,在4(TC下进行离心(20000rmp,4min),除 去油脂层和杂蛋白沉淀,收集清液,得到蓖麻粗毒蛋白溶液。采用等电点沉淀法,通过pH值 为6. 5的磷酸二氢钠缓冲液将蓖麻粗毒蛋白溶液的pH值调节至蓖麻毒蛋白的等电点(即 PI6. 7和PI6. 1),然后在40。C下进行离心(20000rmp,4min)使蓖麻毒蛋白沉淀,弃上清液, 取所得沉淀物即为蓖麻粗毒蛋白。
实施例五 选取新鲜的蓖麻籽,将去壳后得到的蓖麻仁或者榨油后得到的蓖麻饼粕放入研钵 或胶体磨或捣碎机中;按照蓖麻仁或蓖麻饼粕与溶媒的质量比为1 : 3,加入质量百分比 为5%的NaCl水溶液作为溶媒进行研磨;随后,在-2(TC下进行离心(20000rmp,4min),除 去油脂层和杂蛋白沉淀,收集清液,得到蓖麻粗毒蛋白溶液。采用等电点沉淀法,通过pH值 为5. 8的磷酸二氢钠缓冲液将蓖麻粗毒蛋白溶液的pH值调节至蓖麻毒蛋白的等电点(即 PI6. 7和PI6. 1),然后在-2(TC下进行离心(20000rmp,4min)使蓖麻毒蛋白沉淀,弃上清液, 取所得沉淀物即为蓖麻粗毒蛋白。
实施例六 选取新鲜的蓖麻籽,将去壳后得到的蓖麻仁或者榨油后得到的蓖麻饼粕放入研钵 或胶体磨或捣碎机中;按照蓖麻仁或蓖麻饼粕与溶媒的质量比为1 : 20,加入质量百分比 为10%的NaCl水溶液作为溶媒进行研磨;随后,在7(TC下进行离心(20000rmp,4min),除 去油脂层和杂蛋白沉淀,收集清液,得到蓖麻粗毒蛋白溶液。采用等电点沉淀法,通过pH值 为5. 0的磷酸二氢钠缓冲液将蓖麻粗毒蛋白溶液的pH值调节至蓖麻毒蛋白的等电点(即 PI6. 7和PI6. 1),然后在5(TC下进行离心(20000rmp,4min)使蓖麻毒蛋白沉淀,弃上清液, 取所得沉淀物即为蓖麻粗毒蛋白。
实施例七 选取新鲜的蓖麻籽,将去壳后得到的蓖麻仁或者榨油后得到的蓖麻饼粕放入研钵 或胶体磨或捣碎机中;按照蓖麻仁或蓖麻饼粕与溶媒的质量比为1 : 30,加入质量百分比 为1%的NaCl水溶液作为溶媒进行研磨;随后,在-2(TC下进行离心(20000rmp,4min),除 去油脂层和杂蛋白沉淀,收集清液,得到蓖麻粗毒蛋白溶液。采用等电点沉淀法,通过pH值 为5. 0的磷酸二氢钠缓冲液将蓖麻粗毒蛋白溶液的pH值调节至蓖麻毒蛋白的等电点(即 PI6. 7和PI6. 1),然后在-2(TC下进行离心(20000rmp,4min)使蓖麻毒蛋白沉淀,弃上清液, 取所得沉淀物即为蓖麻粗毒蛋白。
实施例八
选取新鲜的蓖麻籽,将去壳后得到的蓖麻仁或者榨油后得到的蓖麻饼粕放入研钵 或胶体磨或捣碎机中;按照蓖麻仁或蓖麻饼粕与溶媒的质量比为1 : 30,加入质量百分比 为20%的NaCl水溶液作为溶媒进行研磨;随后,在3(TC下进行离心(20000rmp, 10min),除 去油脂层和杂蛋白沉淀,收集清液,得到蓖麻粗毒蛋白溶液。采用等电点沉淀法,通过pH值 为5. 0的磷酸二氢钠缓冲液将蓖麻粗毒蛋白溶液的pH值调节至蓖麻毒蛋白的等电点(即 PI6. 7和PI6. 1),然后在30。C下进行离心(20000rmp,10min)使蓖麻毒蛋白沉淀,弃上清液, 取所得沉淀物即为蓖麻粗毒蛋白。
实施例九 选取新鲜的蓖麻籽,将去壳后得到的蓖麻仁或者榨油后得到的蓖麻饼粕放入研钵 或胶体磨或捣碎机中;按照蓖麻仁或蓖麻饼粕与溶媒的质量比为1 : 30,加入质量百分比 为10%的NaCl水溶液作为溶媒进行研磨;随后,在7(TC下进行离心(20000rmp, 10min),除 去油脂层和杂蛋白沉淀,收集清液,得到蓖麻粗毒蛋白溶液。采用等电点沉淀法,通过pH值 为5. 0的磷酸二氢钠缓冲液将蓖麻粗毒蛋白溶液的pH值调节至蓖麻毒蛋白的等电点(即 PI6. 7和PI6. 1),然后在50。C下进行离心(20000rmp,10min)使蓖麻毒蛋白沉淀,弃上清液, 取所得沉淀物即为蓖麻粗毒蛋白。
实施例十 选取新鲜的蓖麻籽,将去壳后得到的蓖麻仁或者榨油后得到的蓖麻饼粕放入研钵 或胶体磨或捣碎机中;按照蓖麻仁或蓖麻饼粕与溶媒的质量比为1 : io,加入质量百分比 为10%的NaCl水溶液作为溶媒进行研磨;随后,在7(TC下进行离心(2000rmp,40min),除 去油脂层和杂蛋白沉淀,收集清液,得到蓖麻粗毒蛋白溶液。采用等电点沉淀法,通过pH值 为5. 0的磷酸二氢钠缓冲液将蓖麻粗毒蛋白溶液的pH值调节至蓖麻毒蛋白的等电点(即 PI6. 7和PI6. 1),然后在5(TC下进行离心(2000rmp,40min)使蓖麻毒蛋白沉淀,弃上清液, 取所得沉淀物即为蓖麻粗毒蛋白。
实施例i^一 选取新鲜的蓖麻籽,将去壳后得到的蓖麻仁或者榨油后得到的蓖麻饼粕放入研钵 或胶体磨或捣碎机中;按照蓖麻仁或蓖麻饼粕与溶媒的质量比为1 : io,加入质量百分比 为5%的NaCl水溶液作为溶媒进行研磨;随后,在4(TC下进行离心(2000rmp, 30min),除去 油脂层和杂蛋白沉淀,收集清液,得到蓖麻粗毒蛋白溶液。采用等电点沉淀法,通过pH值 为5. 0的磷酸二氢钠缓冲液将蓖麻粗毒蛋白溶液的pH值调节至蓖麻毒蛋白的等电点(即 PI6. 7和PI6. 1),然后在40。C下进行离心(2000rmp,30min)使蓖麻毒蛋白沉淀,弃上清液, 取所得沉淀物即为蓖麻粗毒蛋白。
实施例十二 选取新鲜的蓖麻籽,将去壳后得到的蓖麻仁或者榨油后得到的蓖麻饼粕放入研钵 或胶体磨或捣碎机中;按照蓖麻仁或蓖麻饼粕与溶媒的质量比为1 : io,加入质量百分比 为2%的NaCl水溶液作为溶媒进行研磨;随后,在(TC下进行离心(2000rmp, 20min),除去 油脂层和杂蛋白沉淀,收集清液,得到蓖麻粗毒蛋白溶液。采用等电点沉淀法,通过pH值 为5. 0的磷酸二氢钠缓冲液将蓖麻粗毒蛋白溶液的pH值调节至蓖麻毒蛋白的等电点(即 PI6. 7和PI6. l),然后在(TC下进行离心(2000rmp,20min)使蓖麻毒蛋白沉淀,弃上清液,取 所得沉淀物即为蓖麻粗毒蛋白。
实施例十三 选取新鲜的蓖麻籽,将去壳后得到的蓖麻仁或者榨油后得到的蓖麻饼粕放入研钵 或胶体磨或捣碎机中;按照蓖麻仁或蓖麻饼粕与溶媒的质量比为1 : io,加入质量百分比 为2%的NaCl水溶液作为溶媒进行研磨;随后,在-2(TC下进行离心(2000rmp, 10min),除 去油脂层和杂蛋白沉淀,收集清液,得到蓖麻粗毒蛋白溶液。采用等电点沉淀法,通过pH值 为5. 0的磷酸二氢钠缓冲液将蓖麻粗毒蛋白溶液的pH值调节至蓖麻毒蛋白的等电点(即 PI6. 7和PI6. 1),然后在-2(TC下进行离心(2000rmp,10min)使蓖麻毒蛋白沉淀,弃上清液, 取所得沉淀物即为蓖麻粗毒蛋白。
实施例十四 选取新鲜的蓖麻籽,将去壳后得到的蓖麻仁或者榨油后得到的蓖麻饼粕放入研钵 或胶体磨或捣碎机中;按照蓖麻仁或蓖麻饼粕与溶媒的质量比为1 : 20,加入质量百分比 为0. 01%的NaCl水溶液作为溶媒进行研磨;随后,在70。C下进行离心(2000rmp, 20min), 除去油脂层和杂蛋白沉淀,收集清液,得到蓖麻粗毒蛋白溶液。采用等电点沉淀法,通过pH 值为5.0的磷酸二氢钠缓冲液将蓖麻粗毒蛋白溶液的pH值调节至蓖麻毒蛋白的等电点 (即PI6. 7和PI6. 1),然后在5(TC下进行离心(2000rmp,20min)使蓖麻毒蛋白沉淀,弃上清 液,取所得沉淀物即为蓖麻粗毒蛋白。
实施例十五 选取新鲜的蓖麻籽,将去壳后得到的蓖麻仁或者榨油后得到的蓖麻饼粕放入研钵 或胶体磨或捣碎机中;按照蓖麻仁或蓖麻饼粕与溶媒的质量比为1 : 18,加入质量百分比 为1 %的NaCl水溶液作为溶媒进行研磨;随后,在4(TC下进行离心(2000rmp, 20min),除去 油脂层和杂蛋白沉淀,收集清液,得到蓖麻粗毒蛋白溶液。采用等电点沉淀法,通过pH值 为5. 0的磷酸二氢钠缓冲液将蓖麻粗毒蛋白溶液的pH值调节至蓖麻毒蛋白的等电点(即 PI6. 7和PI6. 1),然后在40。C下进行离心(2000rmp,20min)使蓖麻毒蛋白沉淀,弃上清液, 取所得沉淀物即为蓖麻粗毒蛋白。
实施例十六 选取新鲜的蓖麻籽,将去壳后得到的蓖麻仁或者榨油后得到的蓖麻饼粕放入研钵 或胶体磨或捣碎机中;按照蓖麻仁或蓖麻饼粕与溶媒的质量比为1 : io,加入质量百分比 为1 %的KC1水溶液作为溶媒进行研磨;随后,在3(TC下进行离心(2000rmp, 20min),除去 油脂层和杂蛋白沉淀,收集清液,得到蓖麻粗毒蛋白溶液。采用等电点沉淀法,通过pH值 为5. 0的磷酸二氢钾缓冲液将蓖麻粗毒蛋白溶液的pH值调节至蓖麻毒蛋白的等电点(即 PI6. 7和PI6. 1),然后在30。C下进行离心(2000rmp,20min)使蓖麻毒蛋白沉淀,弃上清液, 取所得沉淀物即为蓖麻粗毒蛋白。
实施例十七 选取新鲜的蓖麻籽,将去壳后得到的蓖麻仁或者榨油后得到的蓖麻饼粕放入研钵 或胶体磨或捣碎机中;按照蓖麻仁或蓖麻饼粕与溶媒的质量比为1 : io,加入质量百分比 为10%的KC1水溶液作为溶媒进行研磨;随后,在3(TC下进行离心(5000rmp,30min),除去 油脂层和杂蛋白沉淀,收集清液,得到蓖麻粗毒蛋白溶液。采用等电点沉淀法,通过pH值 为5. 0的磷酸二氢钾缓冲液将蓖麻粗毒蛋白溶液的pH值调节至蓖麻毒蛋白的等电点(即 PI6. 7和PI6. 1),然后在30。C下进行离心(5000rmp,30min)使蓖麻毒蛋白沉淀,弃上清液,取所得沉淀物即为蓖麻粗毒蛋白。
实施例十八 选取新鲜的蓖麻籽,将去壳后得到的蓖麻仁或者榨油后得到的蓖麻饼粕放入研钵 或胶体磨或捣碎机中;按照蓖麻仁或蓖麻饼粕与溶媒的质量比为1 : io,加入质量百分比 为0. 5%的KC1水溶液作为溶媒进行研磨;随后,在l(TC下进行离心(20000rmp,20min),除 去油脂层和杂蛋白沉淀,收集清液,得到蓖麻粗毒蛋白溶液。采用等电点沉淀法,通过pH值 为5. 0的磷酸二氢钾缓冲液将蓖麻粗毒蛋白溶液的pH值调节至蓖麻毒蛋白的等电点(即 PI6. 7和PI6. l),然后在l(TC下进行离心(20000rmp,20min)使蓖麻毒蛋白沉淀,弃上清液, 取所得沉淀物即为蓖麻粗毒蛋白。
实施例十九 选取新鲜的蓖麻籽,将去壳后得到的蓖麻仁或者榨油后得到的蓖麻饼粕放入研钵 或胶体磨或捣碎机中;按照蓖麻仁或蓖麻饼粕与溶媒的质量比为1 : io,加入质量百分比 为0. 1%的KC1水溶液作为溶媒进行研磨;随后,在Ot:下进行离心(10000rmp,30min),除 去油脂层和杂蛋白沉淀,收集清液,得到蓖麻粗毒蛋白溶液。采用等电点沉淀法,通过pH值 为5. 0的磷酸二氢钾缓冲液将蓖麻粗毒蛋白溶液的pH值调节至蓖麻毒蛋白的等电点(即 PI6. 7和PI6. l),然后在(TC下进行离心(10000rmp,30min)使蓖麻毒蛋白沉淀,弃上清液, 取所得沉淀物即为蓖麻粗毒蛋白。
实施例二十 选取新鲜的蓖麻籽,将去壳后得到的蓖麻仁或者榨油后得到的蓖麻饼粕放入研钵 或胶体磨或捣碎机中;按照蓖麻仁或蓖麻饼粕与溶媒的质量比为1 : 8,加入质量百分比为 5%的KC1水溶液作为溶媒进行研磨;随后,在3(TC下进行离心(6000rmp, 40min),除去油脂 层和杂蛋白沉淀,收集清液,得到蓖麻粗毒蛋白溶液。采用等电点沉淀法,通过pH值为5.0 的磷酸二氢钾缓冲液将蓖麻粗毒蛋白溶液的PH值调节至蓖麻毒蛋白的等电点(即PI6. 7 和PI6. 1),然后在3(TC下进行离心(6000rmp,40min)使蓖麻毒蛋白沉淀,弃上清液,取所得 沉淀物即为蓖麻粗毒蛋白。
蓖麻粗毒蛋白的检测和生物活性 采用液-质联用技术,对上述任一实施例提取得到的蓖麻粗毒蛋白进行检测,检 测结果如图l和图2所示。 取上述任一实施例提取得到的蓖麻粗毒蛋白溶液O. Olml 1. 0ml,对50只实验小 鼠进行肌注和灌胃试验,实验小鼠均在5h 100h内死亡。
8
权利要求
一种蓖麻粗毒蛋白的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蓖麻籽进行去壳或榨油处理,去壳后得到的蓖麻仁或榨油后得到的蓖麻饼粕备用;2)取所得的蓖麻仁或蓖麻饼粕,加入溶媒进行研磨;3)离心,除去油脂层和杂蛋白沉淀,收集清液,即得到蓖麻粗毒蛋白溶液。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4) 采用等电点沉淀法对所得的蓖麻粗毒蛋白溶液进行分离纯化,得到蓖麻粗毒蛋白。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的溶媒是质 量百分比为0. 01% _20%的无机盐溶液。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机盐溶液包括NaCl水溶液 和KC1水溶液。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蓖麻仁或蓖麻饼 粕与溶媒的质量比为1:3-1: 30。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离心是在-2(TC至 70°C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的,离心转速为2000rmp-20000rmp,离心时间为4min-40min。
7.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所述的等电点沉淀法 是通过醋酸-醋酸盐缓冲液或者磷酸盐缓冲液,将蓖麻粗毒蛋白溶液的pH值调节至蓖麻毒 蛋白的等电点,然后进行离心,弃上清液,所得沉淀物即为所述的蓖麻粗毒蛋白。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醋酸-醋酸盐缓冲液的pH值 为3-6. 8,所述的磷酸盐缓冲液的pH值为2. 5-6. 8。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离心是在-2(TC至5(rC的温度范围 内进行的,离心转速为2000rmp-20000rmp,离心时间为4min-40min。
10. 由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取方法制得的蓖麻粗毒蛋白。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简易快速的蓖麻粗毒蛋白的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蓖麻籽进行去壳或榨油处理,去壳后得到的蓖麻仁或榨油后得到的蓖麻饼粕备用;2)取所得的蓖麻仁或蓖麻饼粕,加入溶媒进行研磨;3)离心,除去油脂层和杂蛋白沉淀,收集清液,得到蓖麻粗毒蛋白溶液;4)采用等电点沉淀法对所得的蓖麻粗毒蛋白溶液进行分离纯化,得到蓖麻粗毒蛋白。该提取方法操作简单,所需试剂无毒、与环境友好且廉价易得,适于工业化生产;以NaCl水溶液等无机盐溶液为溶媒提取蓖麻毒蛋白,能够很好地保持蓖麻毒蛋白的生物活性;此外,将提取得到的蓖麻粗毒蛋白溶解于NaCl水溶液中,也有助于蓖麻粗毒蛋白的储存和应用。
文档编号C07K14/415GK101759769SQ20101010326
公开日2010年6月3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27日
发明者孙媚华, 宋光泉, 张越华, 梁关生, 胡良成, 陈迁 申请人: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州城市职业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