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从桑叶中提取制备1-脱氧野尻霉素的工艺方法

文档序号:3588421阅读:8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从桑叶中提取制备1-脱氧野尻霉素的工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桑叶中提取制备I-脱氧野尻霉素的工艺方法;属于从天然产物中提取分离药理活性成分的技术。
背景技术
桑叶为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 L.)的叶子,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之一,中医理论认为它具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凉血止血等功效。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桑叶中含有矿物质、维生素、氨基酸、黄酮类、生物碱类、多糖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降血糖、降血压、抗衰老、抗菌、抗病毒等生理作用;尤其是桑叶中的多羟基生物碱类成分,表 现出较强的降血糖活性,是近年来桑叶中研究较为热点的组分之一,此类多羟基生物碱中具有代表性的为I-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rimycin, 1-DNJ),它可竞争性的抑制小肠粘膜上的α-糖苷酶活性,降低餐后血糖浓度,从而发挥治疗糖尿病的作用;另外研究表明I-DNJ还具有抗病毒、抗肿瘤、抑菌等多种生物活性;因此I-DNJ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如专利申请号201110148433. 8“延缓α -糖苷酶抑制剂吸收及增强降糖药效的口服制剂”以I-DNJ (或者其他α-糖苷酶抑制剂)和一定比例的辅料混合来制备口服降血糖制剂;专利申请号200910303534. 0“药物组合物”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非肠道使用的含有I-DNJ的抗病毒药物组合;专利申请号200510026787.X “ 1_脱氧野尻霉素在制备治疗糖尿病肾病药物中的应用”公开了一种I-DNJ在治疗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现有的关于桑叶中提取I-DNJ的专利也有很多,其中专利申请号03101988. 9“一种含有桑叶总碱浸膏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在桑叶提取液中加入絮凝剂,再经过阳离子树脂,最后得到的浸膏中I-DNJ含量在50%以上;专利申请号200710067498. 3“一种从桑叶中提取I-脱氧野尻霉素的方法”将桑叶提取液冷却沉淀后直接过阳离子树脂,其I-DNJ的纯度仅在10%以上;专利申请号200810122998. 7 “一种从桑叶总生物碱中分离1_脱氧野尻霉素单体的方法”以I-DNJ含量在40%以上的桑叶总生物碱为原料,通过阳离子树脂后,还需要经过多次的重结晶得到I-DNJ的单体。该专利对于制备I-DNJ原料的要求较高,且工艺也比较复杂;专利申请号200910167602. 5 “天然产物中提取分离高纯1_脱氧野尻霉素的方法”以桑叶、桑枝、桑葚、蚕沙等为原料,通过阴离子树脂,阳离子树脂,氯仿萃取、正丁醇萃取,乙醇结晶,最后经凝胶柱层析得到单体1-DNJ,工艺过程更加繁琐复杂;专利申请号201110021131. 4“桑叶中1_脱氧野尻霉素的制备方法”采用高压脉冲电场提取,再经阳离子树脂、乙酸乙酯萃取、活性炭处理、最后再乙醇重结晶得到I-DNJ单体。脉冲电场提取,对于设备的要求较为苛刻;专利申请号201110186498. I “一种利用膜分离技术制备I-脱氧野尻霉素的方法”采用了膜分离技术制备1-DNJ,纯度在80%左右,但在膜分离的技术流程中,膜孔不可避免的会被栓塞,会被污染,需要定期的清洗检查等,且成本较高。从上述中,可以发现现有的专利技术在制备I-脱氧野尻霉素存在着诸多问题,并且也没有对最终的I-DNJ产品进行有机溶剂残留的检测控制。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从桑叶中提取制备分离I-DNJ的工艺流程,通过该工艺流程可从桑叶中得到纯度在70%以上的I-DNJ产品,并且该工艺过程所得I-DNJ产品无有机溶剂残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从桑叶中提取制备I-脱氧野尻霉素的工艺方法,制备含量在70%以上的I-脱氧野尻霉素产品,并且解决了最终产品在溶剂残留方面的问题。本发明一种从桑叶中提取制备I-脱氧野尻霉素的工艺方法,经过以下步骤实现I)将桑叶粉碎,过10 30目筛网,根据I-脱氧野尻霉素的极性较大和水溶性的特点,选用水或者含水的乙醇回流提取,制得桑叶提取液;2)将所述的桑叶提取液浓缩,得A液,所述的A液的体积以升为单位与所述桑叶质量以千克为单位的数值比为O. 5:1 2:1 ;再向A液中加入体积百分比浓度为95%以上的乙醇,静置10 18小时,过滤或离心除去沉淀物,母液再次浓缩,浓缩方法采用旋转蒸发仪 或者浓缩罐内进行,浓缩时真空度在O. 05 O. 09MPa,温度在60°C 90°C,至和A液相同体积,得B液;所述乙醇的加入体积为A液体积的I 4倍;;此环节可有效的除去提取液中乙醇不溶的多糖、蛋白等杂质,减少后续环节中样品的处理量提高I-脱氧野尻霉素含量;3)将所述的B液加入到装有预处理过的大孔吸附树脂的层析柱内,静置吸附2 4小时后,用去离子水洗脱至无色,将所得水洗脱液浓缩,浓缩至所述B液体积的的O. 5 I倍,得C液;所述大孔吸附树脂的用量为B液质量的I 3倍;所述的大孔吸附树脂型号为D101、AB-8、HPD-722等非极性或者弱极性大孔吸附树脂。该类型号的树脂可有效的吸附弱极性和非极性成分,除去提取液中非极性和小极性的色素等杂质;4)将所述的C液加入到装有活化预处理过的阳离子吸附树脂层析柱内,静置吸附2 4小时,先用水洗脱至无色后,再用O. 5 3mol/L的氨水或二乙胺的水溶液洗脱至无色,收集碱洗脱液,浓缩至干固体状,称为A固体;所述阳离子吸附树脂的用量为C液质量的I 4倍;所述的阳离子吸附树脂的型号为732型、JK-008、001X7等强酸性阳离子树脂;5)将所述A固体用一定量甲醇溶解,不溶固体过滤除去后,再向过滤母液中加入
I.5 4倍于A固体质量的硅胶,适当搅拌后,回收溶剂至干粉状,即得干样;所述甲醇的用量体积以毫升为单位与A固体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数值比在50:1 100:1之间;此工艺过程是为了使样品均匀的吸附在硅胶上,为后续的上样做准备;6)将所述干样加入到装有硅胶的层析柱内,采用混合溶剂并在混合溶剂中加入其体积分数O. 5% 1%的乙二胺或三乙胺进行梯度洗脱,所述的硅胶用量为A固体质量的10 50倍,所述的混合溶剂为甲醇与氯仿、二氯甲烷、丙酮或乙酸乙酯中一种溶剂的混合,所述梯度洗脱按照甲醇的体积百分比由低到高逐步洗脱,依据下表中进行溶剂的比例(甲醇的体积百分比%)溶剂的用量(溶剂体积ml/硅胶柱体积ml)
50.5 2
10I 3
122 6
153 6
184 10
203 8·252 5薄层色谱展开剂用甲醇-乙酸乙酯-乙酸(8:4:2),显色剂采用O. 3%茚三酮的乙醇溶液,根据薄层色谱检测结果,分别浓缩,将含有I-脱氧野尻霉素的组分回收溶剂,真空干燥;即得I-脱氧野尻霉素产品。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如上所述的一种从桑叶中提取制备I-脱氧野尻霉素的工艺方法,所述的回流提取重复2 3次,温度在85°C 100°C,每次I 2小时。如上所述的一种从桑叶中提取制备I-脱氧野尻霉素的工艺方法,所述的浓缩是将回流得到的提取液放入旋转蒸发仪或者浓缩罐内浓缩,浓缩时真空度O. 05 O. 09MPa,温度在60 90°C。如上所述的一种从桑叶中提取制备I-脱氧野尻霉素的工艺方法,所述的静置是在5°C 20°C的温度条件下放置。如上所述的一种从桑叶中提取制备I-脱氧野尻霉素的工艺方法,所述的预处理过的大孔吸附树脂是指将大孔吸附树脂用I 4倍重量的乙醇浸泡I 6小时,反复3次,醇洗除杂后,再用水洗除去残留在大孔吸附树脂的乙醇,至无醇味,最后湿法装柱入层析柱内,整个装柱过程尽量避免气泡,以保持一个较好的吸附交换面积。如上所述的一种从桑叶中提取制备I-脱氧野尻霉素的工艺方法,所述的活化预处理后的阳离子吸附树脂是指将阳离子吸附树脂首先湿法装柱入层析柱内,先用树脂体积3 8倍的质量分数为5% 8%的盐酸洗脱,再换去离子水洗脱至洗脱液中性。然后再用树脂体积3 6倍的质量分数3% 6%的氢氧化钠洗脱后,再次用水洗脱至洗脱液中性,最后以树脂体积2 6倍质量分数5% 8%盐酸将树脂转化成H型,并用去离子水将流出液洗至中性。如上所述的一种从桑叶中提取制备I-脱氧野尻霉素的工艺方法,其所述的真空干燥是指温度在45°C 65°C,真空度为O. 07 O. IMPa,干燥时间在3 8小时。有益效果I本发明所述的工艺方法,可从桑叶中有效的分离制得纯度在70%以上的I-脱氧野尻霉素,且无有机溶剂残留。2本发明所述的工艺方法中,在柱层析填料方面,大孔树脂和阳离子树脂都可以反复的利用,而且均为国产型号成本较低,硅胶也属于较为低廉的填料,有机溶剂也可回收重复使用,在总体上降低了成本。3本发明所述的工艺流程中无特殊设备要求,各个环节操作较为简单。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实施例I桑叶Ikg粉碎,过20目筛网,分别用IOkg去离子水提取2次,温度控制在95°C左右,提取2次,第一次提取2小时,第二次I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浓缩至800ml左右,得 A液;然后在A液中加入95%乙醇3000ml,放置18小时,过滤除去沉淀物,母液放入旋转蒸发仪内浓缩,调节水浴温度60°C,真空度在O. 05MPa以上,回收乙醇,浓缩至800ml,即得B液。大孔吸附树脂IOOOg先用4000ml的乙醇浸泡6小时,再换3000ml乙醇浸泡3小时,2000ml乙醇浸泡2小时,醇洗除杂后,再用水洗除去残留在大孔树脂的乙醇,至无醇味,最后湿法装柱入层析柱(径X高,80mmX650mm)内。将B液加入到处理后的AB-8大孔吸附树脂层析柱内,静置吸附2小时后,再用去离子水洗脱至无色,收集水洗脱液,合并,放入浓缩罐内真空度O. 09MPa,温度90°C,浓缩至500ml,即得C液。732型阳离子吸附树脂IOOOg,首先湿法装柱入层析柱(径X高,80mmX 800mm)内,先用3000ml的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洗脱,再用去离子水洗脱至洗脱液呈中性,然后用树脂体积6000ml的质量分数3%的氢氧化钠的水溶液洗脱,碱洗脱后再次用水洗脱至洗脱液中性,最后以2000ml质量分数8%盐酸将树脂转化成H型,用去离子水再洗至中性。将C液继续上样到处理后的732阳离子吸附树脂层析柱内,静置吸附4小时,水洗脱至无色后,用O. 5mol/L的氨水洗脱,收集氨水洗脱液,直至无色,合并氨水洗脱液,浓缩至干固体状,共得6. 8gA固体。将6. 8g的A固体,用340ml甲醇超声溶解,不溶物过滤除去,母液中加入100 200目硅胶13g,回收溶剂,至样品呈干粉状。称取200 300目硅胶68g加入玻璃层析柱(径X高,20mmX 200mm)中,真空抽实,加入拌好的样品,然后用体积百分数为O. 5%的二乙胺的乙酸乙酯溶液压实,再依次用不同比例的甲醇-乙酸乙酯的混合溶剂且在每一组混合溶剂中加入其自身体积O. 5%的二乙胺(保持各个比例的洗脱液中二乙胺的体积分数在O. 5%)梯度洗脱,按照甲醇-乙酸乙酯(5:95)500ml、甲醇-乙酸乙酯(10:90) 1000ml、甲醇-乙酸乙酯(12:88) 2000ml、甲醇-乙酸乙酯(15:85)4500ml、甲醇-乙酸乙酯(18:82)6000ml、甲醇-乙酸乙酯(20:80)3000ml、甲醇-乙酸乙酯(25:75)2000ml进行,每250ml —个流分,薄层色谱展开剂用甲醇-乙酸乙酯-乙酸(8:4:2),显色剂采用O. 3%茚三酮的乙醇溶液,根据薄层色谱检测结果,分别浓缩,浓缩干样品放入真空烘箱内,55°C干燥,真空度在O. lMPa,3小时,称重O. 36g ;经检测其中I-脱氧野尻霉素含量70. 8%,气相色谱测定无甲醇和乙酸乙酯残留。实施例2
桑叶800g粉碎,过30目筛网,分别用12kg的20%乙醇回流提取3次,温度控制在85°C左右,第一次提取2小时,第二次I小时,第三次I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浓缩至1600ml左右,得A液;然后在A液中加入无水乙醇1600ml,放置10小时,离心除去沉淀物,母液放入旋转蒸发仪内浓缩,调节水浴温度60°C,真空度在O. 05MPa以上,回收乙醇,浓缩至1600ml,即得B液。1600g大孔吸附树脂先用3000ml的乙醇浸泡5小时,再换2000ml乙醇浸泡3小时,1600ml乙醇浸泡I小时,醇洗除杂后,再用水洗除去残留在大孔树脂的乙醇,至无醇味,最后湿法装柱入层析柱(径X高,60mmX 900mm)内。将B液加入到处理好的DlOl大孔吸附树脂层析柱内,静置吸附4小时后,用去离子水洗脱至无色,收集水洗脱液,合并后放入旋转蒸发仪内浓缩,调节温度65°C左右,真空度在O. 09MPa,浓缩至1000ml,即得C液。JK-008阳离子吸附树脂1600g,首先湿法装柱入层析柱(径X高,85mmX 750mm)内,先用8000ml的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洗脱,再换去离子水洗脱至洗脱液呈中性。然后再 用树脂体积3000ml的质量分数6%的氢氧化钠洗脱,碱洗后再次用水洗脱至洗脱液中性,最后以6000ml质量分数5%盐酸将树脂转化成H型,用去离子水再洗至中性。将C液继续上柱到处理好的JK-008阳离子吸附树脂层析柱内,静置吸附2小时,水洗脱至无色后,用3mol/L的二乙胺洗脱,收集碱水洗脱液,直至无色,合并碱水洗脱液,浓缩至干固体状,共得5. 5g的A固体。将5. 5g的A固体,用550ml甲醇溶解,不溶物过滤除去,过滤母液中加入100 200目硅胶22g,回收溶剂,至样品呈干粉状。称取100 200目硅胶275g加入玻璃层析柱(径X高,25_X 300_)中,真空抽实,加入拌好的样品,然后用体积百分数为1%的三乙胺的二氯甲烷溶液压实,再依次用不同比例的甲醇-二氯甲烷的混合溶剂且每一个比例的混合溶剂中加入其自身体积1%三乙胺(保持各个比例的洗脱液中三乙胺的体积分数在1%)梯度洗脱,按照甲醇-二氯甲烷(5:95)1600ml、甲醇-二氯甲烷(10:90)2000ml、甲醇-二氯甲烷(12:88)3000ml、甲醇-二氯甲烷(15:85)48001111、甲醇-二氯甲烷(18:82)60001111、甲醇-二氯甲烷(20:80)40001111、甲醇-二氯甲烷(25:75)3000ml进行,每250ml —个流分,薄层色谱展开剂采用甲醇-乙酸乙酯-乙酸(8:4:2),显色剂采用O. 3%茚三酮的乙醇溶液,根据薄层色谱检测结果,分别浓缩,浓缩干样品放入真空烘箱内,65°C干燥,真空度在O. 07MPa,8小时,称重O. 27g ;经检测其中I-脱氧野尻霉素含量72. 6%,气相色谱测定无甲醇和二氯甲烷残留。实施例3桑叶400g粉碎,过20目筛网,分别用6kg去离子水提取两次,温度控制在90°C左右,第一次提取2小时,第二次I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浓缩至800ml,然后在浓缩液中加入95%乙醇3200ml,放置12小时,过滤除去沉淀物,母液放入旋转蒸发仪内浓缩,调节水浴温度75°C,真空度在O. 07MPa,回收乙醇,浓缩至800ml,即得B液。1200g大孔吸附树脂先用4000ml的乙醇浸泡4小时,再换2000ml乙醇浸泡2小时,1500ml乙醇浸泡I小时,醇洗除杂后,再用水洗除去残留在大孔树脂的乙醇,至无醇味,最后湿法装柱入层析柱(径X高,80mmX 650mm)内。将A液加入到处理好的HPD-722大孔吸附树脂层析柱内,静置吸附3小时后,用去离子水洗脱至无色,收集水洗脱液,合并后放入旋转蒸发仪内浓缩,调节温度65°C,真空度在O. 08MPa以上,浓缩至400ml,即得C液。
001X7型阳离子吸附树脂1600g,首先湿法装柱入层析柱(径X高,80mmX750mm)内,先用5000ml的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洗脱,再换去离子水洗脱至洗脱液呈中性。然后再用树脂体积5000ml的质量分数6%的氢氧化钠洗脱,碱洗后再次用水洗脱至洗脱液中性,最后以2000ml质量分数8%盐酸将树脂转化成H型,用去离子水再洗至中性。将C液继续上柱到处理好的001X7型阳离子吸附树脂层析柱内,静置吸附2小时,水洗脱至无色后,用lmol/L的氨水洗脱,收集氨水洗脱液,直至无色,合并氨水洗脱液,浓缩至干固体状,共得2. 5g的A固体。将2. 5g的A固体,用300ml甲醇溶解,不溶物过滤除去,母液中加入200 300目硅胶10g,回收溶剂,至样品呈干粉状。称取300 400目娃胶50g加入玻璃层析柱(径X高,12mmX400mm)中,真空抽实,加入拌好的样品,然后用体积百分数为O. 8%的二乙胺的丙酮溶液压实,再依次用不同比例的甲醇-丙酮的混合溶剂且在混合溶剂中加入其自身体积O. 8%的二乙胺(保持各个比例 的洗脱液中二乙胺的体积分数在O. 8%)梯度洗脱,按照甲醇-丙酮(5:95) 600ml、甲醇-丙酮(10:90) 1200ml、甲醇-丙酮(12:88) 2400ml、甲醇-丙酮(15:85) 2400ml、甲醇-丙酮(18:82)4000ml、甲醇-丙酮(20:80)3200ml、甲醇-丙酮(25:75)2000ml 进行,每 150ml 一个流分,薄层色谱展开剂用甲醇-乙酸乙酯-乙酸(8:4:2),显色剂采用O. 3%茚三酮的乙醇溶液,根据薄层色谱检测结果,分别浓缩,浓缩干样品放入真空烘箱内,55°C干燥,真空度在O. lMPa,6小时,称重O. 16g ;经检测其中1_脱氧野尻霉素含量75. 4%,气相色谱测定无甲醇和丙酮残留。实施例4桑叶I. 5kg粉碎,过40目筛网,分别用20kg的去离子水提取两次,温度控制在100°C左右保持沸腾,第一次提取2小时,第二次I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母液放入浓缩罐浓缩,浓缩时调节温度65°C,真空度在O. 09MPa以上,浓缩至1500ml,然后在浓缩液中加入95%乙醇3000ml,放置16小时,过滤除去沉淀物,母液回收乙醇,浓缩至I. 5L,即得B液。2500g大孔吸附树脂先用5000ml的乙醇浸泡4小时,再换3000ml乙醇浸泡2小时,2500ml乙醇浸泡I小时,醇洗除杂后,再用水洗除去残留在大孔树脂的乙醇,至无醇味,最后湿法装柱入层析柱(径X高,70mmX650mm)内。将B液加入到处理好的AB-8大孔吸附树脂层析柱内,静置吸附3小时后,用去离子水洗脱至无色,收集水洗脱液,合并,浓缩至1500ml,即得C液。JK-008型阳离子吸附树脂3000g,首先湿法装柱入层析柱(径X高,90mmX 850mm)内,先用30000ml的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洗脱,再换去离子水洗脱至洗脱液呈中性,然后再用树脂体积8000ml的质量分数6%的氢氧化钠洗脱,碱洗后再次用水洗脱至洗脱液中性,最后以6000ml质量分数8%盐酸将树脂转化成H型,用去离子水再洗至中性。将C液继续上柱到处理好的JK-008阳离子吸附树脂层析柱内,静置吸附2小时,先水洗脱至无色后,再用I. 5mol/L的氨水洗脱,收集氨水洗脱液,直至无色,合并氨水洗脱液,浓缩至干固体状,共得11. 5g的A固体。将11. 5g的A固体,用650ml甲醇溶解,不溶物过滤除去,母液中加入100 200目硅胶20g,回收溶剂,至样品呈干粉状。称取300 400目硅胶350g加入玻璃层析柱(径X高,22mmX 500mm)中,真空抽实,加入拌好的样品,然后用体积百分数为1%的二乙胺的氯仿溶液压实,再依次用不同比例的甲醇-氯仿的混合溶剂且在混合溶剂中加入其自身体积1%的二乙胺(保持各个比例的洗脱液中二乙胺的体积分数在1%)梯度洗脱,按照甲醇-氯仿(5:95) 1000ml、甲醇-氯仿(10:90) 2000ml、甲醇-氯仿(12:88) 4000ml、甲醇-氯仿(15:85) 5000ml、甲醇-氯仿(18:82)7000ml、甲醇-氯仿(20:80)5000ml、甲醇-氯仿(25:75)4000ml 进行,每 250ml 一个流分,薄层色谱展开剂用甲醇-乙酸乙酯-乙酸(8:4:2),显色剂采用O. 3%茚三酮的乙醇溶液,根据薄层色谱检测结果,分别浓缩。浓缩干样品放入真空烘箱内,60°C干燥,真空度在 O. lMPa,4小时,称重0.61g;经检测其中1_脱氧野尻霉素含量73. 7%,气相色谱测定无甲醇和氯仿残留。
权利要求
1.一种从桑叶中提取制备I-脱氧野尻霉素的工艺方法,其特征是经过以下步骤实现 1)将桑叶粉碎,过10 30目筛网,用水或者含水的乙醇进行回流提取,得到桑叶提取液; 2)将所述的桑叶提取液浓缩,得A液,所述的A液的体积以升为单位与所述桑叶质量以千克为单位的数值比为O. 5:1 2:1 ;再向A液中加入体积百分比浓度为95%以上的乙醇,静置10 18小时,过滤或离心除去沉淀物,母液再次浓缩,至和A液相同体积,得B液;所述乙醇的加入体积为A液体积的I 4倍; 3)将所述的B液加入到装有预处理过的大孔吸附树脂的层析柱内,静置吸附2 4小时后,用去离子水洗脱至无色,将所得水洗脱液浓缩,浓缩至所述B液体积的的O. 5 I倍,得C液;所述大孔吸附树脂的用量为B液质量的I 3倍; 4)将所述的C液加入到装有活化预处理过的阳离子吸附树脂层析柱内,静置吸附2 4小时,先用水洗脱至无色后,再用O. 5 3mol/L的氨水或二乙胺的水溶液洗脱至无色,收集碱洗脱液,浓缩至干固体状,称为A固体;所述阳离子吸附树脂的用量为C液质量的I 4倍; 5)将所述A固体用一定量甲醇溶解,不溶固体过滤除去后,再向过滤母液中加入I.5 4倍于A固体质量的硅胶,适当搅拌后,回收溶剂至干粉状,即得干样;所述甲醇的用量体积以毫升为单位与A固体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数值比在50:1 100:1之间; 6)将所述干样加入到装有硅胶的层析柱内,采用混合溶剂且在混合溶剂中加入其自身体积O. 5% 1%的乙二胺或三乙胺进行梯度洗脱,所述的硅胶用量为A固体质量的10 50倍,所述的混合溶剂为甲醇与氯仿、二氯甲烷、丙酮或乙酸乙酯中一种的混合,所述梯度洗脱按照甲醇的体积百分比由低到高逐步洗脱,依据下表中进行 溶剂的比例(甲醇的体积百分比%)溶剂的用量(溶剂体积ml/碎胶柱体积ml)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从桑叶中提取制备I-脱氧野尻霉素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流提取重复2 3次,温度在85°C 100°C,每次I 2小时;所述的水或者含水的乙醇的用量为所用桑叶质量的10 15倍。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从桑叶中提取制备I-脱氧野尻霉素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浓缩是将回流提取得到的提取液放入旋转蒸发仪或者浓缩罐内浓缩,浓缩时真空度O. 05 O. 09MPa,温度在60 90°C。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从桑叶中提取制备I-脱氧野尻霉素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2)中所述的静置是在5°C至20°C的温度条件下放置。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从桑叶中提取制备I-脱氧野尻霉素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处理过的大孔树脂是指用I 4倍于大孔树脂体积的乙醇浸泡I 6小时,反复3次,醇洗除杂,再用水洗除去残留在大孔树脂的乙醇,至无醇味,最后湿法装柱入层析柱内。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从桑叶中提取制备I-脱氧野尻霉素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化预处理过的阳离子吸附树脂是指将阳离子吸附树脂首先湿法装柱入层析柱内,先用树脂体积3 8倍的质量分数为5% 8%的盐酸洗脱,再用去离子水洗脱至洗脱液中性;然后再用树脂体积3 6倍的质量分数3% 6%的氢氧化钠洗脱,再次用水洗脱至洗脱液中性,最后以树脂体积2 6倍质量分数5% 8%盐酸将树脂转化成H型,并用去离子水将流出液洗至中性。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从桑叶中提取制备I-脱氧野尻霉素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孔吸附树脂型号为D101、AB-8、HPD-722中的一种;所述的阳离子吸附树脂为732 型、001X7、JK-008 中的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从桑叶中提取制备I-脱氧野尻霉素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真空干燥是指在温度45°C 65°C,真空度为O. 07 O. IMPa,干燥时间在3 8小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桑叶中提取制备1-脱氧野尻霉素的工艺方法,是一种从桑叶中提取分离含量在70%以上的1-脱氧野尻霉素的工艺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桑叶的水提醇沉,大孔树脂的除杂,阳离子富集桑叶生物碱成分,硅胶柱层析的梯度洗脱,真空干燥,最后得1-脱氧野尻霉素产品。本发明工艺过程简单,所得产品无有机溶剂残留,所用柱层析填料价格低廉且可重复利用,降低了成本,整个工艺流程无需特殊的设备,操作简单易行,非常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文档编号C07D211/46GK102875450SQ201210411230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5日
发明者王济强, 王小峰, 殷妮, 张菁, 赵嵩, 朱桂秀 申请人:上海丝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天伟纺织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