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1332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反应器,尤其是生产氟里昂F22的专用反应器。
在工业生产中,氟里昂F22是通过CHCl3与HF在催化剂SbCl5的作用下在反应器反应获得的。在反应器内存在着以下三级反应该反应体系为气液相反应,反应物包括F21、F22、F23、HCl及部分HF随反应器上端的气相管进入冷凝器,以将其中的F21分离出并从回流管重新进入反应器继续反应。再通过后续的工艺即可获得较为纯净的F22。
由于该反应体系是吸热反应,要维持反应的正常进行,必须提供足够的热量,但同时反应温度也不能太高,这是因为催化剂SbCl5在120℃时就会分解成SbCl3和Cl2,从而导致催化剂失活。理想的反应温度应控制在80~85℃。
所以,现有此类反应器均为一带有夹套结构的密闭钢制容器,反应器顶端接有用以出料的气相管、用于加料的加料管、回流管,夹套两端分别接有进气管和冷凝水排出管,通过给夹套中通入蒸气使之冷凝,从而提供反应所需热量。为了测温进而控制反应的进行,反应器内还设有多个温度计。
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在于反应器内反应物温度不均匀,这对反应的进行有着不良的影响。这是因为反应器内的热量是由夹套内的蒸气提供的。显然,靠近反应器壁的反应物温度明显高于远离反应器壁的反应物温度,而要使反应物满足80~85℃的理想温度,夹套内的蒸气温度必须超过130℃,如果催化剂长时间停留在反应器壁处,将会使催化剂失活,从而使反应受严重影响。
为了解决上述不足之处,国外的同类产品也有采用了加装搅拌装置的方法,但由于反应器是个压力容器(反应器内存在着1.0MPa的压力),且反应物的腐蚀性是很强的,这对于机械密封来说是个不可小视的问题。为了避开机械密封的问题,一般该类反应器不采用搅拌装置。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应器内反应物温度较均匀的反应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为一带有夹套的钢制密封容器,它还包括从反应器顶端接入的用以出料的气相管、插入液面下用于加料的加料管、回流管、设于反应器内用于测温进而控制反应进行的多个温度计,以及夹套两端接有的通入蒸气的进气管及冷凝水排出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管顶端封死,其插入液面下的部分周边壁上均匀开孔。
由于采取了上述结构,加料管在加料的同时起到了鼓泡搅拌的效果,使得反应器中的催化剂母液形成了自然的循环,有效地均匀了反应器内反应物的湿度,不仅提高反应的速度,而且有效地提高了催化剂的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之处在于加料管插于反应器中轴线处,其顶端位于反应器的底部。
实验证明,加料管顶端的最佳位置应距反应器底300±10mm。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附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2为本实施例中加料管的示意图。
附图中各序号分别为1.夹套;2.蒸气进气管;3.反应器;4.加料管;5.气相管;6.回流管;7.汽凝水排出管。T1、T2、T3分别为上温度计、中温度计、下温度计;a.进料口;b.出料口;c.回流口;d.排污口;e.蒸气进口;f.冷凝水出口。
参见附
图1、2,附
图1所示反应器(3)为一带有夹套(1)的钢制密封容器,夹套上接有通入蒸气的进气管(2)及冷凝水排出管(7),反应器上端搪入用以出料的气相管(5)及用于加料的加料管(4),该加料管插入液面下,其顶端位于反应器的中轴线上,距反应器底300mm。该加料管顶端封死,在其液面下的部分周边壁上均匀开孔,反应器上还接有回流管(6),以将从F21等重新回流入反应器继续反应。在反应器下端还有排污口,以定期排污。本实施例运行表明最大日产达18吨,正常日产16吨,时空产率达国外先进水平;粗反应气组份提高可达98%以上;消耗水平降低每吨F22耗氯仿达1.47吨以下,耗AHF可达0.52吨以下,均达国外水平。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生产氟里昂的反应器,包括一带有夹套的钢制密封容器,它还包括从反应器顶端接入的用以出料的气相管、插入液面下用于加料的加料管、回流管、设干反应器内用于测温进而控制反应进行的多个温度计,以及夹套两端接有的通入蒸气的进气管及冷凝水排出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管顶端封死,其插入液面下的部分周边壁上均匀开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加料管插入反应器中轴线处,其顶端位于反应器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所述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管其顶端距反应器底300±10mm。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生产氟里昂的反应器为一带有夹套的钢制密封容器,它还包括用于出料的气相管、加料管、回流管、设于反应器内的温度计等,通过在出料管插入液面下的周边壁上均匀开孔,加料管在加料的同时,起到了鼓泡搅拌的效果,均匀了反应物的温度,不仅提高了反应速度,而且提高了催化剂的寿命。
文档编号C07C19/00GK2380567SQ9922885
公开日2000年5月31日 申请日期1999年7月8日 优先权日1999年7月8日
发明者李国新 申请人:江苏梅兰电化厂(集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