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离煤制芳烃副产干气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061328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离煤制芳烃副产干气的方法与制造工艺
本发明涉及干气处理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分离煤制芳烃副产干气的方法。
背景技术
:煤制芳烃副产干气(简称MTA干气)来自于煤制芳烃装置,其中通常含有大量的乙烯、乙烷、芳烃组分,不宜销售,利用较为困难。如果将MTA干气中的碳二组分回收,返回煤制芳烃装置做原料,可以降低芳烃生产成本和原煤消耗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明显。目前,从干气中回收乙烷、乙烯组分的方法主要有深冷分离法、变压吸附法、浅冷油吸收法等,各种方法各具特点。深冷分离法工艺成熟,乙烯回收率高,但投资大,用于稀乙烯回收能耗较高;变压吸附法操作简单,能耗较低,但产品纯度低,乙烯回收率低,占地面积大。浅冷油吸收法主要是利用吸收剂对气体中各组分的溶解度不同来分离气体混合物,一般先利用吸收剂吸收C2和C2以上的重组分,分离出甲烷、氢气等不凝气,再用精馏法分离吸收剂中的各组分。该方法具有C2C3回收率高,生产安全,运行可靠,对原料气的适应性强等特点,是目前具有竞争力的技术之一。但是浅冷油吸收工艺需要设置汽油吸收塔,用汽油作为吸收剂来回收甲烷氢尾气中夹带的碳四吸收剂,因此需要从界区外引入一股汽油吸收剂。US5502971公开了一种回收C2及更重烃类的低压低温工艺。该工艺取消了传统的高压方案,采用低压技术,这样回收温度就可以保持在硝酸树脂生成的温度之上,避免了危险的潜在可能性,同时还可以保持较高的烯烃收 率。虽然该工艺采用了低压方案,但温度仍低达-100℃,仍属于深冷分离工艺的一种,因此投资较大,能耗较高。CN101063048A公开了一种采用中冷油吸收法分离干气的方法,该工艺由压缩、脱除酸性气体、干燥及净化、吸收、解吸、冷量回收和粗分等步骤组成,具有吸收剂成本低廉,损失低等优点。但该工艺中需要将干气冷却到-30℃至-40℃进行吸收,属于中冷分离工艺,投资较大,能耗较高。CN103087772A公开了一种油吸收法分离干气的装置及方法,该方法由碳四吸收、碳四解吸、汽油吸收等步骤组成,采用碳四作为吸收剂,回收干气中的碳二碳三馏分,再采用汽油吸收剂回收尾气中的碳四。该工艺乙烯回收率高,碳四吸收剂损失少,但需从界区外引入一股汽油吸收剂。CN104557387A公开了一种炼厂混合干气回收系统,包括吸收塔、解吸塔、净化装置、粗分塔、汽油吸收塔和汽油解吸塔。该工艺通过一套碳四吸收-解吸来回收干气中的碳二组分,再通过一套汽油吸收-解吸来回收夹带的碳四吸收剂。该工艺可以循环利用碳四吸收剂和汽油吸收剂,吸收剂用量少,损失少,但汽油吸收剂会被甲烷氢燃料气带走一部分,因此仍然需要从界区外补充汽油。综上所述,现有的分离干气中碳二组分的方法,存在着投资大、能耗高、需要从外界引入汽油吸收剂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分离干气的方法中存在的投资大、能耗高、需要从外界引入汽油吸收剂的问题,提供一种分离煤制芳烃副产干气的方法,该方法流程简单,投资小,能耗低,C2组分回收率高,而且可以利用回收得到的干气中的芳烃组分作为汽油吸收剂,不需从外界引入汽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离煤制芳烃副产干气的方法, 该方法包括:将煤制芳烃副产干气依次进行压缩处理、冷却处理和碳四吸收剂吸收处理,然后将碳四吸收剂吸收处理得到的气相物料和液相物料分别进行汽油吸收剂吸收处理和碳四解吸处理,回收碳四解吸处理得到的气相物料,抽出至少部分碳四解吸处理得到的液相物料后将剩余液相物料返回至碳四吸收剂吸收处理,将汽油吸收剂吸收处理得到的液相物料和抽出的至少部分碳四解吸处理得到的液相物料进行汽油稳定处理,得到不凝气、液相碳四物料和贫汽油吸收剂,并将液相碳四物料和贫汽油吸收剂分别返回至碳四吸收剂吸收处理和汽油吸收剂吸收处理。本发明的分离煤制芳烃副产干气的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将含芳烃较多的MTA干气中的芳烃馏分利用起来用作汽油吸收剂,完全不用从外界引入汽油,避免了随之引入各种杂质和金属离子的问题。(2)本发明的方法中,用于回收煤制芳烃副产干气中C2C3馏分的碳四吸收剂,原料容易获得,成本低廉。(3)本发明的方法中,碳四解吸处理得到的气相物料(即碳二提浓气)中的甲烷含量小于5%,可有效降低煤制芳烃装置的能耗。(4)本发明的方法中,工艺系统的最低操作温度不低于0℃,设备和管线可采用普通低温钢,节省了大量投资。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中分离煤制芳烃副产干气采用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干气压缩机;2汽油稳定塔;3干气冷却器;4碳四吸收塔;5碳四 解吸塔;6碳四冷却器;7汽油吸收塔;8汽油冷却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离煤制芳烃副产干气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煤制芳烃副产干气依次进行压缩处理、冷却处理和碳四吸收剂吸收处理,然后将碳四吸收剂吸收处理得到的气相物料和液相物料分别进行汽油吸收剂吸收处理和碳四解吸处理,回收碳四解吸处理得到的气相物料,抽出至少部分碳四解吸处理得到的液相物料后将剩余液相物料返回至碳四吸收剂吸收处理,将汽油吸收剂吸收处理得到的液相物料和抽出的至少部分碳四解吸处理得到的液相物料进行汽油稳定处理,得到不凝气、液相碳四物料和贫汽油吸收剂,并将液相碳四物料和贫汽油吸收剂分别返回至碳四吸收剂吸收处理和汽油吸收剂吸收处理。本发明的方法中,优选情况下,抽出的至少部分碳四解吸处理得到的液相物料为碳四解吸处理得到的液相物料总重量的0.1-10wt%。本发明的方法中,煤制芳烃副产干气可以为来自煤制芳烃装置的MTA干气,其中含0-60mol%的氢气、15-60mol%的甲烷、10-50mol%的碳二组分、0.5-15mol%的芳烃组分,各组分含量之和不超过100mol%,未注明组分为杂质,如氮气等。为了方便进行后续处理,优选情况下,压缩处理的方法包括:将煤制芳烃副产干气的压力提高至3-5MPaG;进一步优选地,压缩处理为多段压缩处理。其中,对于压缩处理的段数没有特别的规定,例如可以为二段压缩处理或三段压缩处理。本发明的方法中,优选情况下,冷却处理的条件包括:将压缩处理得到的物料冷却至0-20℃,进一步优选为5-15℃。更进一步优选地,冷却处理采 用的制冷剂为冷水、丙烯或液氨。再进一步优选地,冷水为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制备的冷水。本发明的方法中,优选情况下,将剩余的碳四解吸处理得到的液相物料冷却至0-20℃,进一步优选为5-15℃后返回至碳四吸收剂吸收处理。另外,有少量碳四吸收剂会随芳烃产品送出界区。本发明的方法中,优选情况下,碳四吸收剂吸收处理的方法包括:将冷却处理得到的物料供给至碳四吸收塔内使其与碳四吸收剂接触,碳四吸收塔的理论板数为25-50,操作压力为3-5MPaG,塔顶温度为10-40℃,塔釜温度为90-160℃。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将冷却处理得到的物料供给至碳四吸收塔内使其与碳四吸收剂接触的实施方式可以为:将碳四吸收剂从碳四吸收塔顶部喷入,与从碳四吸收塔中部进入的干气物料逆流接触,碳四吸收剂吸收物料中的C2馏分及更重组分,然后将来自碳四吸收塔塔顶的气相物料(主要为未被吸收的甲烷氢气体)供给至汽油吸收塔回收其中夹带的碳四吸收剂,将来自碳四吸收塔塔釜的液相物料(即富碳四吸收剂)供给至碳四解吸塔进行碳四解吸处理。由于有少量碳四吸收剂会随芳烃产品送出界区,为了以保证系统中碳四吸收塔的碳四吸收剂流量,优选地,在进行碳四吸收剂吸收处理时,向碳四吸收塔内补充新鲜碳四吸收剂。对补充的新鲜碳四吸收剂本身的温度没有特别要求,只要供给至碳四吸收塔时的温度为0-20℃,优选5-15℃即可。为了方便操作,优选地,将补充的新鲜碳四吸收剂与来自碳四解吸塔塔釜的液相物料混合后一并进行冷却,然后送至碳四吸收塔。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中的碳四吸收剂为在碳四吸收塔中在进行碳四吸收剂吸收处理时用于吸收干气物料中的C2馏分及更重组分的各种吸收剂。具体地,对于碳四吸收剂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为本领域常用的各种碳四馏分,优选情况下,碳四吸收剂为来自炼厂的含有碳四馏分的 物料(包括混合碳四馏分、醚后碳四馏分或其他以碳四为主的馏分),进一步优选为来自炼厂的正丁烷。对于碳四吸收剂的用量没有特别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此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在此不再赘述。本发明的方法中,优选情况下,碳四解吸处理的方法包括:将碳四吸收剂吸收处理得到的液相物料供给至碳四解吸塔内,碳四解吸塔的理论板数为20-50,操作压力为1.5-2.8MPaG,塔顶温度为15-70℃,塔釜温度为100-200℃。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将碳四吸收剂吸收处理得到的液相物料供给至碳四解吸塔内的实施方式可以为将来自碳四吸收塔塔釜的液相物料供给至碳四解吸塔中部,在碳四解吸塔塔顶得到的气相物料为碳二提浓气,在碳四解吸塔塔釜得到的液相物料为贫碳四吸收剂,抽出至少部分贫碳四吸收剂后将剩余贫碳四吸收剂冷却至0-20℃优选为5-15℃后返回至碳四吸收塔循环使用。得到的碳二提浓气中主要含有60-95摩尔%的乙烯和乙烷,剩余组分为杂质,如甲烷、丙烷、丁烷等,可供给至煤制芳烃装置作为原料。本发明的方法中,优选情况下,汽油吸收剂吸收处理的方法包括:将碳四吸收剂吸收处理得到的气相物料供给至汽油吸收塔内使其与汽油吸收剂接触,汽油吸收塔的理论板数为15-30,操作压力为2.5-4.5MPaG(操作压力低于碳四吸收塔),塔顶温度为10-40℃,塔釜温度为20-60℃,汽油吸收剂为汽油稳定处理得到的贫汽油吸收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将碳四吸收剂吸收处理得到的气相物料供给至汽油吸收塔内使其与汽油吸收剂接触的实施方式可以为:将来自碳四吸收塔塔顶的气相物料(主要为未被吸收的甲烷氢气体)供给至汽油吸收塔底部,将汽油稳定处理得到的贫汽油吸收剂(即汽油稳定塔塔釜得到的液相物料)作为汽油吸收剂从塔顶进入,使气相物料与汽油吸收剂接触,汽油吸 收剂吸收气相物料中夹带的碳四吸收剂,汽油吸收塔塔顶和塔釜分别得到气相物料和液相物料(即富汽油吸收剂),将气相物料送出界区,将液相物料供给至汽油稳定塔。优选地,本发明的方法还包括:将汽油吸收剂吸收处理得到的气相物料供给至燃料气储存单元。汽油吸收剂吸收处理中使用的汽油吸收剂为来自汽油稳定塔塔釜的、汽油稳定处理得到的贫汽油吸收剂,是以苯、甲苯为主的芳烃,是干气原料中的芳烃被碳四吸收剂吸收下来、并经汽油稳定塔解吸后的产物。对于汽油吸收剂的用量没有特别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此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在此不再赘述。本发明方法中,优选情况下,汽油稳定处理的方法包括:将汽油吸收剂吸收处理得到的液相物料和抽出的至少部分碳四解吸处理得到的液相物料供给至汽油稳定塔内,汽油稳定塔的理论板数为10-60,操作压力为0.4-2MpaG,回流比为0.2-10。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汽油稳定塔主要通过精馏的方式将碳四馏分和汽油馏分分开。具体地,将汽油吸收剂吸收处理得到的液相物料和抽出的至少部分碳四解吸处理得到的液相物料供给至汽油稳定塔内的实施方式可以为将来自汽油吸收塔塔釜的液相物料(即富汽油吸收剂)和来自碳四解吸塔塔釜的部分液相物料(即贫碳四吸收剂)供给至汽油稳定塔中部,在汽油稳定塔塔顶设置分凝器,来自汽油稳定塔塔顶的物料经冷却后进行气液分离得到不凝气和液相碳四物料,在汽油稳定塔塔釜得到贫汽油吸收剂,将不凝气供给至燃料气储存单元,将液相碳四物料返回至碳四吸收塔循环使用,将贫汽油吸收剂冷却后返回至汽油吸收塔循环使用,并抽出一股贫汽油吸收剂作为芳烃产品送出界区,优选地,抽出的贫汽油吸收剂为汽油稳定处理得到的贫汽油吸收剂总重量的0.1-10wt%。本发明的方法中,碳四吸收塔塔釜、碳四解吸塔塔釜和汽油稳定塔塔釜 均设置有再沸器,其中,碳四吸收塔塔釜设置有再沸器以保证碳四吸收塔塔釜甲烷、氢气等轻组分降到设定要求以下。碳四吸收塔塔釜再沸器和碳四解吸塔塔釜再沸器的加热介质可以采用低压蒸汽(温度可以为150℃以上、压力可以为0.4MPaG以上),也可以采用热油或者热水,优选采用低压蒸汽或者来自MTA装置的110℃以上的热水加热,既能充分利用MTA装置富裕的低温余热,也能降低工艺能耗。汽油稳定塔塔釜再沸器加热介质优选采用180℃以上、1MPaG以上的中压蒸汽。实施例以下将结合图1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并不因此限制本发明。以下实施例中,来自煤制芳烃装置的MTA干气的组成如表1所示。表1MTA干气温度,℃65压力,MPaG0.8质量流量,t/h30组成,mol%H20.53N21.69CH436.58C2H638.90C2H48.40C3H86.17C3H60.66C4H103.79C4H80.21C6H61.55C7H81.52实施例1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分离煤制芳烃副产干气的方法。将来自煤制芳烃装置的压力为0.8MPaG的MTA干气供给至干气压缩机1,经过二段压缩处理将干气压力提高至4MPaG。然后将增压后的干气经干气冷却器3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制备的5℃冷水冷却到15℃,并供给至碳四吸收塔4的中部。在碳四吸收塔4中,采用来自炼厂的正丁烷作为碳四吸收剂(流量为93t/h),从碳四吸收塔4的塔顶喷入与干气逆流接触。其中,碳四吸收塔4的理论板数为40,操作压力为3.8MPaG,塔顶温度为23℃,塔釜温度为110℃。碳四吸收塔4采用低压(压力为0.4MPaG,温度为150℃)蒸汽加热。将来自碳四吸收塔4塔釜的液相物料(即富碳四吸收剂)供给至碳四解吸塔5处理,将来自碳四吸收塔4塔顶的气相物料(气相物料主要为未被吸收的甲烷氢气体)供给至汽油吸收塔7。将来自碳四吸收塔4塔釜的液相物料靠压差供给至碳四解吸塔5中部。碳四解吸塔5的理论板数为40,操作压力为2.1MPaG,塔顶温度为42℃,塔釜温度为120℃。碳四解吸塔5采用低压(压力为0.4MPaG,温度为150℃)蒸汽加热,碳四解吸塔5塔顶得到碳二提浓气,送出界区。从来自碳四解吸塔5塔釜的液相物料中抽出6wt%的液相物料(即碳四物料,也即贫碳四吸收剂)供给至汽油稳定塔2,并将剩余液相物料经碳四冷却器6冷却至15℃后返回至碳四吸收塔4循环使用,同时在剩余液相物料中引入新鲜的来自炼厂的正丁烷供给至碳四吸收塔4作为补充。将来自碳四吸收塔4塔顶的气相物料靠压差供给至汽油吸收塔7底部,与从塔顶喷入的汽油吸收剂(流量16t/h)接触,该汽油吸收剂为来自汽油稳定塔2塔釜的经过汽油冷却器8冷却至13℃的液相物料(即贫汽油吸收剂)。其中,汽油吸收塔的理论板数为20,操作压力为3.5MPaG,塔顶温度 为23℃,塔釜温度为39℃。将来自汽油吸收塔7塔釜的液相物料(即富汽油吸收剂)供给至汽油稳定塔2,将来自汽油吸收塔7塔顶的未被吸收的甲烷氢气体供给至燃料气管网。将来自汽油吸收塔7塔釜的液相物料和来自碳四解吸塔5塔釜的抽出碳四液相物料一起供给至汽油稳定塔2中部。汽油稳定塔的理论板数为40,操作压力为0.5MPaG,回流比为0.25。汽油稳定塔2采用中压(压力为1.1MPaG,温度为190℃)蒸汽加热,并在汽油稳定塔2塔顶设置分凝器,塔顶气经冷却至15℃后进行气液分离,得到不凝气和液相碳四物料,将不凝气供给至燃料气管网,将液相碳四物料返回至碳四吸收塔4循环使用,将汽油稳定塔2塔釜得到液相物料(即贫汽油吸收剂)经汽油冷却器8冷却至13℃后返回至汽油吸收塔7循环使用,并从汽油稳定塔2塔釜得到液相物料中抽出4wt%的贫汽油吸收剂作为芳烃产品送出界区。本实施例的方法中,碳二提浓气的组成见表2,C2回收率为93.83%。表2碳二提浓气温度,℃13.0压力,MPaG2.10质量流量,t/h16.1组成,mol%H20.00CH41.36C2H671.79C2H415.94C3H87.02C3H60.79C4H102.94C4H80.16H2O0.00实施例2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分离煤制芳烃副产干气的方法。将来自煤制芳烃装置的压力为0.8MPaG的MTA干气供给至干气压缩机1,经过二段压缩处理将干气压力提高至3MPaG。然后将增压后的干气经干气冷却器3用丙烯制冷压缩机制备的2℃丙烯冷却到5℃,并供给至碳四吸收塔4的中部。在碳四吸收塔4中,采用来自炼厂的正丁烷作为碳四吸收剂(流量为100t/h),从碳四吸收塔4的塔顶喷入与干气逆流接触。其中,碳四吸收塔4的理论板数为50,操作压力为3MPaG,塔顶温度为20℃,塔釜温度为95℃。碳四吸收塔4采用来自MTA装置的110℃热水加热。将来自碳四吸收塔4塔釜的液相物料(即富碳四吸收剂)供给至碳四解吸塔5处理,将来自碳四吸收塔4塔顶的气相物料(气相物料主要为未被吸收的甲烷氢气体)供给至汽油吸收塔7。将来自碳四吸收塔4塔釜的液相物料靠压差供给至碳四解吸塔5中部。碳四解吸塔5的理论板数为50,操作压力为1.5MPaG,塔顶温度为50℃,塔釜温度为100℃。碳四解吸塔5采用来自MTA装置的110℃热水加热,碳四解吸塔5塔顶得到碳二提浓气,送出界区。从来自碳四解吸塔5塔釜的液相物料中抽出2wt%的液相物料(即碳四物料,也即贫碳四吸收剂)供给至汽油稳定塔2,并将剩余液相物料经碳四冷却器6冷却至5℃后返回至碳四吸收塔4循环使用,同时在剩余液相物料中引入新鲜的来自炼厂的正丁烷供给至碳四吸收塔4作为补充。将来自碳四吸收塔4塔顶的气相物料靠压差供给至汽油吸收塔7底部,与从塔顶喷入的汽油吸收剂(流量16t/h)接触,该汽油吸收剂为来自汽油稳定塔2塔釜的经过汽油冷却器8冷却至5℃的液相物料(即贫汽油吸收剂)。其中,汽油吸收塔的理论板数为25,操作压力为2.5MPaG,塔顶温度为20 ℃,塔釜温度为30℃。将来自汽油吸收塔7塔釜的液相物料(即富汽油吸收剂)供给至汽油稳定塔2,将来自汽油吸收塔7塔顶的未被吸收的甲烷氢气体供给至燃料气管网。将来自汽油吸收塔7塔釜的液相物料和来自碳四解吸塔5塔釜的抽出碳四液相物料一起供给至汽油稳定塔2中部。汽油稳定塔的理论板数为20,操作压力为1MPaG,回流比为2.0。汽油稳定塔2采用中压(压力为1.1MPaG,温度为190℃)蒸汽加热,并在汽油稳定塔2塔顶设置分凝器,塔顶气经冷却至13℃后进行气液分离,得到不凝气和液相碳四物料,将不凝气供给至燃料气管网,将液相碳四物料返回至碳四吸收塔4循环使用,将汽油稳定塔2塔釜得到液相物料(即贫汽油吸收剂)经汽油冷却器8冷却至5℃后返回至汽油吸收塔7循环使用,并从汽油稳定塔2塔釜得到液相物料中抽出5wt%的贫汽油吸收剂作为芳烃产品送出界区。本实施例的方法中,碳二提浓气的组成见表3,C2回收率为91.86%。表3碳二提浓气温度,℃13压力,MPaG1.5质量流量,t/h16.9组成,mol%H20.00CH41.38C2H670.43C2H413.84C3H86.98C3H60.78C4H106.43C4H80.16H2O0.00实施例3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分离煤制芳烃副产干气的方法。将来自煤制芳烃装置的压力为0.8MPaG的MTA干气供给至干气压缩机1,经过三段压缩处理将干气压力提高至5MPaG。然后将增压后的干气经干气冷却器3用氨制冷压缩机制备的5℃液氨冷却到10℃,并供给至碳四吸收塔4的中部。在碳四吸收塔4中,采用来自炼厂的正丁烷作为碳四吸收剂(流量为73t/h),从碳四吸收塔4的塔顶喷入与干气逆流接触。其中,碳四吸收塔4的理论板数为25,操作压力为4.5MPaG,塔顶温度为20℃,塔釜温度为117℃。碳四吸收塔4采用来自界区外的140℃热油加热。将来自碳四吸收塔4塔釜的液相物料(即富碳四吸收剂)供给至碳四解吸塔5处理,将来自碳四吸收塔4塔顶的气相物料(气相物料主要为未被吸收的甲烷氢气体)供给至汽油吸收塔7。将来自碳四吸收塔4塔釜的液相物料靠压差供给至碳四解吸塔5中部。碳四解吸塔5的理论板数为25,操作压力为2.8MPaG,塔顶温度为20℃,塔釜温度为130℃。碳四解吸塔5采用来自界区外的140℃热油加热,碳四解吸塔5塔顶得到碳二提浓气,送出界区。从来自碳四解吸塔5塔釜的液相物料中抽出8wt%的液相物料(即碳四物料,也即贫碳四吸收剂)供给至汽油稳定塔2,并将剩余液相物料经碳四冷却器6冷却至10℃后返回至碳四吸收塔4循环使用,同时在剩余液相物料中引入新鲜的来自炼厂的正丁烷供给至碳四吸收塔4作为补充。将来自碳四吸收塔4塔顶的气相物料靠压差供给至汽油吸收塔7底部,与从塔顶喷入的汽油吸收剂(流量14t/h)接触,该汽油吸收剂为来自汽油稳定塔2塔釜的经过汽油冷却器8冷却至10℃的液相物料(即贫汽油吸收剂)。其中,汽油吸收塔的理论板数为15,操作压力为4.5MPaG,塔顶温度 为20℃,塔釜温度为30℃。将来自汽油吸收塔7塔釜的液相物料(即富汽油吸收剂)供给至汽油稳定塔2,将来自汽油吸收塔7塔顶的未被吸收的甲烷氢气体供给至燃料气管网。将来自汽油吸收塔7塔釜的液相物料和来自碳四解吸塔5塔釜的抽出碳四液相物料一起供给至汽油稳定塔2中部。汽油稳定塔的理论板数为60,操作压力为1.5MPaG,回流比为10。汽油稳定塔2采用中压(压力为1.1MPaG,温度为190℃)蒸汽加热,并在汽油稳定塔2塔顶设置分凝器,塔顶气经冷却至10℃后进行气液分离,得到不凝气和液相碳四物料,将不凝气供给至燃料气管网,将液相碳四物料返回至碳四吸收塔4循环使用,将汽油稳定塔2塔釜得到液相物料(即贫汽油吸收剂)经汽油冷却器8冷却至10℃后返回至汽油吸收塔7循环使用,并从汽油稳定塔2塔釜得到液相物料中抽出7wt%的贫汽油吸收剂作为芳烃产品送出界区。本实施例的方法中,碳二提浓气的组成见表4,C2回收率为93.17%。表4碳二提浓气温度,℃13压力,MPaG2.8质量流量,t/h15.1组成,mol%H20.00CH41.18C2H674.32C2H416.27C3H87.39C3H60.84C4H100.00H2O0.00本发明的分离煤制芳烃副产干气的方法,流程简单,投资小,能耗低, C2组分回收率高,而且可以利用回收得到的干气中的芳烃组分作为汽油吸收剂,不需从外界引入汽油。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