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电力通信控制柜用电力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3153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计算机电力通信控制柜用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包含有多根铜合金导线及防护套,铜合金导线相互平行放置,每根铜合金导线外层均利用防护套包覆,防护套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甲基MQ硅树脂16~20份、卤化丁基橡胶14~18份、三聚氰胺甲醛树脂14~18份、丙酸乙酯12~16份、菜籽油14~18份、醋酸丁酯14~18份、大豆油12~16份、二氯异氰脲酸钠14~18份、氟喹诺酮14~18份、过硼酸钠12~16份、磺胺嘧啶银12~16份、铬酸锌12~16份、硅胶粉14~18份、硅酸钾粉末12~16份、硅酸镁粉末10~14份、硅酸盐水泥14~18份、硅藻土12~16份、过氧化钡10~14份、海藻碘盐12~16份、磷酸三甲酯10~14份、三氯乙基磷酸酯10~14份、钛酸钾晶须增强体12~16份、多聚磷酸铵12~16份、二亚乙基三胺12~16份、二盐基硫酸铅12~16份、二乙胺12~16份、二乙二醇丁醚醋酸酯12~16份、二乙烯基苯12~16份、二乙烯三胺五甲叉膦酸12~16份、二异戊醚10~14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电力通信控制柜用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电力通信控制柜用电力电缆防护套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甲基MQ硅树脂16份、卤化丁基橡胶14份、三聚氰胺甲醛树脂14份、丙酸乙酯12份、菜籽油14份、醋酸丁酯14份、大豆油12份、二氯异氰脲酸钠14份、氟喹诺酮14份、过硼酸钠12份、磺胺嘧啶银12份、铬酸锌12份、硅胶粉14份、硅酸钾粉末12份、硅酸镁粉末10份、硅酸盐水泥14份、硅藻土12份、过氧化钡10份、海藻碘盐12份、磷酸三甲酯10份、三氯乙基磷酸酯10份、钛酸钾晶须增强体12份、多聚磷酸铵12份、二亚乙基三胺12份、二盐基硫酸铅12份、二乙胺12份、二乙二醇丁醚醋酸酯12份、二乙烯基苯12份、二乙烯三胺五甲叉膦酸12份、二异戊醚1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至2所述的计算机电力通信控制柜用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电力通信控制柜用电力电缆防护套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甲基MQ硅树脂18份、卤化丁基橡胶16份、三聚氰胺甲醛树脂16份、丙酸乙酯14份、菜籽油16份、醋酸丁酯16份、大豆油14份、二氯异氰脲酸钠16份、氟喹诺酮16份、过硼酸钠14份、磺胺嘧啶银14份、铬酸锌14份、硅胶粉16份、硅酸钾粉末14份、硅酸镁粉末12份、硅酸盐水泥16份、硅藻土14份、过氧化钡12份、海藻碘盐14份、磷酸三甲酯12份、三氯乙基磷酸酯12份、钛酸钾晶须增强体14份、多聚磷酸铵14份、二亚乙基三胺14份、二盐基硫酸铅14份、二乙胺14份、二乙二醇丁醚醋酸酯14份、二乙烯基苯14份、二乙烯三胺五甲叉膦酸14份、二异戊醚12份。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所述的计算机电力通信控制柜用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电力通信控制柜用电力电缆防护套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甲基MQ硅树脂20份、卤化丁基橡胶18份、三聚氰胺甲醛树脂18份、丙酸乙酯16份、菜籽油18份、醋酸丁酯18份、大豆油16份、二氯异氰脲酸钠18份、氟喹诺酮18份、过硼酸钠16份、磺胺嘧啶银16份、铬酸锌16份、硅胶粉18份、硅酸钾粉末16份、硅酸镁粉末14份、硅酸盐水泥18份、硅藻土16份、过氧化钡14份、海藻碘盐16份、磷酸三甲酯14份、三氯乙基磷酸酯14份、钛酸钾晶须增强体16份、多聚磷酸铵16份、二亚乙基三胺16份、二盐基硫酸铅16份、二乙胺16份、二乙二醇丁醚醋酸酯16份、二乙烯基苯16份、二乙烯三胺五甲叉膦酸16份、二异戊醚14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电力通信控制柜用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电力通信控制柜用电力电缆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所述质量份数的甲基MQ硅树脂、卤化丁基橡胶、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丙酸乙酯、菜籽油、醋酸丁酯、大豆油、二氯异氰脲酸钠、氟喹诺酮、过硼酸钠、磺胺嘧啶银、铬酸锌、硅胶粉、硅酸钾粉末、硅酸镁粉末、硅酸盐水泥、硅藻土、过氧化钡、海藻碘盐、磷酸三甲酯予以混合,超声高速分散,超声波频率为20~40KHz,分散速度约5000~5400r/min,分散时间为30~60min左右;

(2)加入所述质量份数的三氯乙基磷酸酯、钛酸钾晶须增强体、多聚磷酸铵、二亚乙基三胺、二盐基硫酸铅,超声高速分散,超声波频率为20~35KHz,分散速度为约4800~5200r/min,分散时间为30~50min左右;

(3)加入所述质量份数的二乙胺、二乙二醇丁醚醋酸酯、二乙烯基苯、二乙烯三胺五甲叉膦酸、二异戊醚,超声高速分散,超声波频率为20~30KHz,分散速度为约4600~4800r/min,分散时间为20~40min左右;混合均匀后制得混合物料;

(4)将步骤(3)获得的混合物料予以热熔,热熔温度为290~300℃,再利用设置有通孔的模具挤出制备出符合要求的防护套,随后在室温下予以过水冷却降温,并在60~70℃下进行干燥处理,即获得成品。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