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清除液体密封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66953发布日期:2018-09-07 22:09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溶剂型液体密封组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易清除液体密封组件。



背景技术:

液体密封组件是一种呈液体状的静密封材料,具有气密性好、耐压性高、耐水、耐机械冲击等性能,并且具有较宽的温度适用范围。与固体垫片相比,有如下的特点:由于液体密封胶有流动性,能很好的地填充密封界面的凹凸处,因而可大大减少接合面间界面泄露;密封胶对接合面具有一定的粘着力,若间隙小,即使内压大,胶液也不会流出;胶液在两接合面间形成很薄的膜,具有很好的防渗漏性等。在雷达产品中对密封要求较高的结合部位,常常采用接触型静态密封的方式,即利用密封圈产生的弹性变形,以填塞安装面的不平,消除间隙,阻断液体向外渗漏的途径。但是诸如油液类的液体具有较强的渗透力,有些问题在短期内不易察觉,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产品的渗、漏问题将会显现。因此,在密封结构设计时,为了弥补密封结构缺陷,强化密封效果,除了密封圈外,常采用液态密封组件对密封面进行辅助密封处理。

目前,市场上存在的液体密封组件,存在密封效果不佳,密封寿命短,机械性能差以及不易清除的缺陷,本发明研究的密封组件不存在机械磨损,密封效果好,固化速度快,而且极易清除,可适用不同的间隙的密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化速度快,可改善法兰面应力分布,具有多种黏度等级,易清除的液体密封组件。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丁晴橡胶12-18份,氢化丁晴橡胶13-19份,酚醛树脂12-17份,添加剂3-5份,粘结剂1-4份,助剂2-4份,促进剂1-3份,其中所述添加剂包括缓蚀剂及增稠剂,粘结剂包括松香、不饱和聚酯及氯丁胶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助剂包括滑石粉、白炭黑或石墨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促进剂包括二硫化二苯并噻唑、二苄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或1,2-亚乙基硫脲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缓蚀剂包括羟基乙叉二膦酸、聚丙烯酸或氨基三甲叉膦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增稠剂包括琼脂、脲或长链脂肪酸锂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烷基酚的聚氧乙烯醚、月桂醇聚氧乙烯醚或仲醇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聚丙烯酰胺、琥珀酸酯磺酸盐或伯烷基硫酸盐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上述易清除液体密封组件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按照丁晴橡胶12-18份,氢化丁晴橡胶13-19份,酚醛树脂12-17份,添加剂3-5份,粘结剂1-4份,助剂2-4份,促进剂1-3份的比例,将丁晴橡胶与氢化丁晴橡胶加入反应釜,在压力2MPa,温度200℃,260转/分钟的搅拌速度下,反应60分钟;(2)加入酚醛树脂、添加剂、粘结剂、助剂、促进剂,降低压力至1MPa,温度调整为160℃,搅拌速度调整为350转/分钟,继续反应5小时;(3)当反应釜中的压力和温度恢复到常压和室温后,继续搅拌2小时,反应完毕,即可得到本发明的易清除液体密封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按照重量配比,将丁晴橡胶12份与氢化丁晴橡胶13份加入反应釜,在压力2MPa,温度200℃,260转/分钟的搅拌速度下,反应60分钟;加入酚醛树脂12份,添加剂3份,粘结剂1份,助剂2份,促进剂1份,降低压力至1MPa,温度调整为160℃,搅拌速度调整为350转/分钟,继续反应5小时;当反应釜中的压力和温度恢复到常压和室温后,继续搅拌2小时,得到成品。室温下(25℃)黏度136Pa·s,耐压性42MPa。

其中添加剂为羟基乙叉二膦酸、脲、月桂醇聚氧乙烯醚、聚丙烯酰胺的组合,重量比为6:6:4:1:1;粘结剂为松香和不饱和聚酯的组合物,重量比为1:1;助剂为石墨烯;促进剂为1,2-亚乙基硫脲。

实施例2:

按照重量配比,将丁晴橡胶18份与氢化丁晴橡胶19份加入反应釜,在压力2MPa,温度200℃,260转/分钟的搅拌速度下,反应60分钟;加入酚醛树脂17份,添加剂5份,粘结剂4份,助剂4份,促进剂3份,降低压力至1MPa,温度调整为160℃,搅拌速度调整为350转/分钟,继续反应5小时;当反应釜中的压力和温度恢复到常压和室温后,继续搅拌2小时,得到成品。室温下(25℃)黏度142Pa·s,耐压性38MPa。

其中添加剂为氨基三甲叉膦酸、琼脂、月桂醇聚氧乙烯醚、聚丙烯酰胺的组合,重量比为6:6:4:1:1;粘结剂为氯丁胶;助剂为滑石粉;促进剂为二硫化二苯并噻唑。

实施例3:

照重量配比,将丁晴橡胶16份与氢化丁晴橡胶18份加入反应釜,在压力2MPa,温度200℃,260转/分钟的搅拌速度下,反应60分钟;加入酚醛树脂15份,添加剂4份,粘结剂3份,助剂2份,促进剂2份,降低压力至1MPa,温度调整为160℃,搅拌速度调整为350转/分钟,继续反应5小时;当反应釜中的压力和温度恢复到常压和室温后,继续搅拌2小时,得到成品。室温下(25℃)黏度140Pa·s,耐压性45MPa。

其中添加剂为氨基三甲叉膦酸、琼脂、月桂醇聚氧乙烯醚、聚丙烯酰胺的组合,重量比为6:6:4:1:1;粘结剂为氯丁胶;助剂为白炭黑;促进剂为二苄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