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高产蛋白的小球藻及其培养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1081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株小球藻,命名为小球藻(Chlorella sorokiniana)BL-ch1,已于2016年11月8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地址:武汉市武昌珞珈山,其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16626。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球藻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为:将藻株接种至培养基上,接种量为5-15%,装液量为400-800mL/L,初始pH为6.0-8.0,培养温度28℃-3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的组成为:在朱氏10号培养基中添加1‰葡萄糖、0.1‰磷酸氢二钾、0.1‰尿素和0.1‰甘氨酸。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接种量为10%,装液量为600mL/L,初始pH为7.0。

5.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球藻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包括降解污水中的总氮、总磷和氨氮。

7.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球藻在蛋白生产中的应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应用方法为: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球藻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培养方法进行培养,得到藻液;将藻液离心,浓缩,干燥,即得含有蛋白的藻粉。

9.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球藻在制备水产动物开口饵料和/或鱼粉替代品中的应用。

10.一种生产蛋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球藻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培养方法进行培养4-6天,得到藻液;将藻液离心,浓缩,干燥。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