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便捷管状支架细胞接种培养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02742阅读:693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便捷管状支架细胞接种培养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高效便捷管状支架细胞接种培养皿。



背景技术:

现代生物技术一般认为包括基因工程技术、细胞工程技术、酶工程技术和组织工程技术,而这些技术的发展几乎都与细胞培养有密切关系,特别是在医药领域的发展,细胞培养更具有特殊的作用和价值。比如基因工程药物或疫苗在研究生产过程中很多是通过细胞培养来实现的。基因工程乙肝疫苗很多是以CHO细胞作为载体;细胞工程中更是离不细胞培养,杂交瘤单克隆抗体,完全是通过细胞培养来实现的,既使是现在飞速发展的基因工程抗体也离不开细胞培养。正在倍受重视的基因治疗、体细胞治疗也要经过细胞培养过程才能实现,组织工程中种子细胞是其三大要素之一。总之,细胞培养在整个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中起到了关键的核心作用。传统上像各种3D打印管状支架上接种细胞因为材料自身疏水性、接种器皿空间过大、细胞无法短时间内粘附结合在支架表面等原因,常常需要耗费大量细胞,细胞接种效率低下。为此接种之后需要将支架与接种细胞在体外培养很长的一段时间才能使得支架上细胞量达到理想值,整个过程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

综上所述,亟需一种高效便捷管状支架细胞接种培养皿。但是目前关于此类技术还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细胞接种培养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效便捷管状支架细胞接种的立式培养皿。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便捷管状支架细胞接种的卧式培养皿。

为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的管状支架装配包括立式培养皿底座、立式培养皿盖、管状支架和带柄实心棒;所述的立式培养皿底座上端开放,所述的立式培养皿盖下端开放并扣合在立式培养皿底座上;所述的立式环型套管布置在立式培养皿底座内部,立式环型套管下底部与立式培养皿底座密封连接,立式环型套管的上端部呈开放式,其高度低于立式培养皿底座的高度;所述的布置在立式培养皿底座内的立式环型套管数量大于2只,并在立式培养皿底座内规则布置。

所述的管状支架是3D打印的圆柱体环状镂空结构;所述的带柄实心棒为圆柱形结构,其下端有圆形底托,上端有把手,所述的带柄实心棒插入在管状支架的内孔中至圆形底托与管状支架的下端部接触,并与管状支架一同放置在立式环形套管中,操作时可通过捏住带柄实心棒的上端把手进行操作;

所述的立式培养皿底座、立式培养皿盖和带柄实心棒采用玻璃材料制成。

为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的卧式培养皿包括卧式培养皿底座、卧式培养皿盖、C型管状支架和带凸台实心棒;所述的卧式培养皿底座上端开放,所述的卧式培养皿盖下端开放并扣合在卧式培养皿底座上;所述的卧式半圆型沉槽布置在卧式培养皿底座内部,卧式半圆型沉槽下底部与卧式培养皿底座连接,卧式半圆型沉槽的上端部呈开放式,其高度低于卧式培养皿底座的高度;所述的布置在卧式培养皿底座内的卧式半圆型沉槽数量大于2只,并在卧式培养皿底座内规则布置。

所述的C型管状支架是3D打印的圆柱体环状镂空结构,其圆柱体的表面沿轴线方向剖切贯穿开口槽;所述的带凸台实心棒为圆柱形表面沿轴线方向设有长条形的凸台的异形结构;装配时,将带凸台实心棒插入C型管状支架中,且凸台与开口槽相配合,起到相互定位的作用。

所述的卧式培养皿底座、卧式培养皿盖和带凸台实心棒采用玻璃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1、可将管状支架置于相对狭小的空间中,减少了管状支架周围的空间,使得管状支架接种细胞只需较少的培养液,相同细胞数量下可以使得细胞悬液中细胞密度大大提高,从而增加管状支架表面细胞粘附数量,缩短接种之后体外培养时间。

2、结合胶原接种细胞,可使管状支架表面形成一层厚度均匀的凝胶细胞层,同时保证支架管腔通畅。

【附图说明】

附图1是立式培养皿合盖状态示意图。

附图2是立式培养皿开盖状态示意图。

附图3是立式培养皿装入管状支架装配的分解示意图。

附图4是卧式培养皿合盖状态示意图。

附图5是卧式培养皿开盖状态示意图。

附图6是卧式培养皿装入C型管状支架装配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1.立式培养皿底座 2.立式培养皿盖

3.管状支架 4.带柄实心棒

5.卧式培养皿底座 6.卧式培养皿盖

7.带凸台实心棒 8.C型管状支架

11.立式环形套管 41.圆型底托

42.把手 51.卧式半圆型沉槽

71.凸台 81.开口槽

实施例1

请参看图1和图2,所述的图1是立式培养皿合盖状态示意图。图2是立式培养皿开盖状态示意图。所述的立式培养皿包括立式培养皿底座1和立式培养皿盖2。所述的立式培养皿底座1上端开放,所述的立式培养皿盖2下端开放并扣合在立式培养皿底座1上。所述的立式环型套管11布置在立式培养皿底座1内部,立式环型套管11下底部与立式培养皿底座1密封连接,立式环型套管11的上端部呈开放式,其高度低于立式培养皿底座1的高度。所述的布置在立式培养皿底座1内的立式环型套管11数量大于2只,并在立式培养皿底座1内规则布置。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立式培养皿底座1和立式培养皿盖2采用玻璃材料制成。

请参看图3,图3是立式培养皿装入管状支架装配的分解示意图。所述的管状支架装配包括立式培养皿底座1、立式培养皿盖2、管状支架3和带柄实心棒4。所述的管状支架3是3D打印的圆柱体环状镂空结构。所述的带柄实心棒4为圆柱形结构,其下端有圆形底托41,上端有把手42,所述的带柄实心棒7插入在管状支架3的内孔中至圆形底托41与管状支架3的下端部接触,并与管状支架3一同放置在立式环形套管11中,操作时可通过捏住带柄实心棒4的上端把手42进行操作。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带柄实心棒4采用玻璃材料制成。

将管状支架3装入带柄实心棒4,并通过带柄实心棒4装入立式环形套管11后,减少了管状支架3周围的空间大小,使得管状支架3接种细胞只需较少的培养液,相同细胞数量下可以使得细胞悬液中细胞密度大大提高,从而增加支架表面细胞粘附数量,缩短接种之后体外培养时间。如果同时结合胶原接种细胞,可以使管状支架表面形成一层厚度均匀的凝胶细胞层,同时保证支架管腔通畅。

实施例2

请参看图4和图5,所述的图4是卧式培养皿合盖状态示意图。图5是卧式培养皿开盖状态示意图。所述的卧式培养皿包括卧式培养皿底座5和卧式培养皿盖6。所述的卧式培养皿底座5上端开放,所述的卧式培养皿盖6下端开放并扣合在卧式培养皿底座5上。所述的卧式半圆型沉槽51布置在卧式培养皿底座5内部,卧式半圆型沉槽51下底部与卧式培养皿底座5连接,卧式半圆型沉槽51的上端部呈开放式,其高度低于卧式培养皿底座5的高度。所述的布置在卧式培养皿底座5内的卧式半圆型沉槽51数量大于2只,并在卧式培养皿底座5内规则布置。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卧式培养皿底座5和卧式培养皿盖6采用玻璃材料制成。

请参看图6,图6是卧式培养皿装入C型管状支架的分解示意图。所述的C型管状支架装配包括卧式培养皿底座5、卧式培养皿盖6、C型管状支架8和带凸台实心棒7。所述的C型管状支架8是3D打印的圆柱体环状镂空结构,其圆柱体的表面沿轴线方向剖切贯穿开口槽81。所述的带凸台实心棒7为圆柱形表面沿轴线方向设有长条形的凸台71的异形结构。装配时,将带凸台实心棒7插入C型管状支架8中,且凸台71与开口槽81相配合,起到相互定位的作用。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带凸台实心棒7采用玻璃材料制成。

将C型管状支架8装入带凸台实心棒7,并装入卧式半圆型沉槽51后,减少了C型管状支架8周围的空间大小,使得C型管状支架8接种细胞只需较少的培养液,相同细胞数量下可以使得细胞悬液中细胞密度大大提高,从而增加C型管状支架8表面细胞粘附数量,缩短接种之后体外培养时间。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