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浮渣结块的水压式沼气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1043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沼气池,特别涉及一种防浮渣结块的水压式沼气池。



背景技术:

水压式沼气池是我国推广最早、数量最多的池形,其池体结构受力性能良好,而且充分利用特让的承载能力,所以省工省料,成本比较低,适于装填多种发酵原料,特别是大量的作物秸秆,为便于经常进料,厕所、猪圈可以建在沼气池上面,粪便随时都能打扫进池。沼气池长期处在静止状态下,就会出现分层现象。一般会分为浮渣层、清液层、活性层、沉渣层四层。浮渣层发酵原料多,沼气菌种少,原料利用不充分,另外,浮渣过厚,还会影响沼气进入气室。清液层水分多、发酵原料少,沼气细菌也少,不易产生沼气。活性层是厌氧微生物活动旺盛的场所,是产生沼气的重要部位。下部沉渣层虽然有沼气细菌,但多数原料已不具备产生沼气的条件。

现有技术主要采用搅拌的方式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但是由于产甲烷菌具有宜静不宜动的特性,搅拌过于频繁或激烈不利于产甲烷菌的生存从而影响沼气的产生,搅拌频率过低防浮渣效果又会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防浮渣结块的水压式沼气池,在防浮渣产生的同时不会影响产甲烷菌的生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防浮渣结块的水压式沼气池,包括发酵池、进料口和水压间,所述发酵池顶部设置有可开闭的密封盖和导气管,所述进料口和水压间分别与发酵池底部连通,本实用新型的防浮渣结块的水压式沼气池还包括防浮渣总成,所述防浮渣总成包括防浮渣网、升降杆和驱动转盘;

所述防浮渣网固定于所述升降杆的下端,所述升降杆竖直设置于发酵池的中心并与发酵池顶部螺纹连接,所述驱动转盘的中心固定连接于所述升降杆的上端。

进一步,所述防浮渣网向下移动的最低位置高于所述发酵池与进料口连通处及发酵池与水压间连通处的最高位置。

进一步,所述驱动转盘上设置有防滑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防浮渣结块的水压式沼气池,通过防浮渣网防止浮渣上浮结块,并且防浮渣网不用经常移动,既节省精力又在防浮渣产生的同时不会影响产甲烷菌的生存,沼气生产率高且方便进入上层存气空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防浮渣结块的水压式沼气池,包括发酵池1、进料口9和水压间6,所述发酵池顶部设置有可开闭的密封盖2和导气管5,所述进料口9和水压间6分别与发酵池1底部连通,本实施例中,水压间6和发酵池1通过底部的导管7连通,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连通,本实用新型的防浮渣结块的水压式沼气池还包括防浮渣总成,所述防浮渣总成包括防浮渣网8、升降杆3和驱动转盘4;

所述防浮渣网8固定于所述升降杆3的下端,所述升降杆3竖直设置于发酵池1的中心并与发酵池顶部螺纹连接,所述驱动转盘4的中心固定连接于所述升降杆3的上端。

防浮渣网8水平设置,发酵池1的下部为圆柱状上部为半球状,升降杆3设于发酵池1的轴线处并穿过顶部,驱动转盘4通过升降杆3带动防浮渣网8上下移动,能实现将防浮渣网8下部的浮渣下压到活性层利于提升产气量。

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浮渣网8向下移动的最低位置高于所述发酵池1与进料口9连通处及发酵池1与水压间6连通处(图中为导管7)的最高位置,防止进料口9及水压间6中的浮渣进入到防浮渣网8的上面结块。

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转盘4上设置有防滑套,方便操作驱动转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