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培养仪弹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51968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弹片,尤其涉及一种血液培养仪弹片。



背景技术:

血液培养仪一般通过摇晃培养瓶以加速培养瓶中的细菌繁殖。在培养瓶的摇晃过程中,需要将培养瓶安置在一弹片上,以便于培养瓶晃动之后回到原来位置。但现有的弹片长期使用后会弹性减弱,影响培养瓶复位。并且培养瓶的摇晃过程中,培养瓶相对弹片会产生移动,导致培养瓶逐渐脱离弹片,无法复位。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培养瓶复位的血液培养仪弹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血液培养仪弹片,包括一安装部及一从所述安装部延伸而出的弹性部,所述弹性部包括一本体、两加强筋及一限位部,所述两加强筋从所述本体的两侧延伸而出,所述限位部从所述本体延伸而出并位于所述两加强筋之间。

优选的,所述本体呈长方体,所述本体厚度为0.5mm。

优选的,每一所述加强筋呈条片状,所述加强筋的高度为0.7mm。

优选的,所述两加强筋相互平行。

优选的,所述限位部垂直于每一所述加强筋。

优选的,所述血液培养仪弹片还包括一底片,所述底片垂直于所述弹性部。

优选的,所述安装部包括一主体及由所述主体弯折而成的折片,所述主体与所述折片之间形成一夹持部。

优选的,所述主体平行于所述折片。

优选的,所述主体靠近所述安装部一端设有一安装孔。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血液培养仪弹片弹性部的加强筋增强了弹性部的弹力使血液培养仪弹片长期使用后还能保持足够弹力以便于培养瓶复位,限位部使培养瓶相对血液培养仪弹片定位,防止培养瓶相对血液培养仪弹片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血液培养仪弹片的一立体图。

图中:100、血液培养仪弹片;10、安装部;12、主体;120、安装孔;14、折片;16、夹持部;20、弹性部;22、加强筋;24、本体;26、限位部;30、底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一种血液培养仪弹片100包括一安装部10、一弹性部20及一底片30。

所述安装部10包括一主体12及一折片14。所述折片14由所述主体12弯折而成。所述折片14大致平行于所述主体12。所述折片14与所述主体12之间形成一夹持部16。所述主体12设有一安装孔120。

所述弹性部20包括两加强筋22、一本体24及一限位部26。所述本体24从所述主体12延伸而出。所述两加强筋22及限位部26从所述本体24延伸而出。所述两加强筋22位于所述本体24两侧,并相互平行。所述限位部26垂直于每一所述加强筋2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本体24呈长方体,所述本体24厚度为0.5mm。每一所述加强筋22呈长条状,所述加强筋22高度为0.7mm。

所述底片30固定于所述弹性部20并大致垂直于所述弹性部2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底片30由陶瓷材料制成,并呈白色,以便于一光学传感器基准值的校验。

所述血液培养仪弹片100的弹性部20的加强筋22增强了所述弹性部20的弹力使所述血液培养仪弹片100长期使用后还能保持足够弹力以便于一培养瓶复位,所述限位部26使所述培养瓶相对所述血液培养仪弹片100定位,防止所述培养瓶相对所述血液培养仪弹片100移动。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