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酵母造粒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19652阅读:461来源:国知局
一种酵母造粒罐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酵母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酵母造粒罐。



背景技术:

酵母提取物加工过程中,发酵分离后的酵母需要加水酶解,制取酵母提取物,然后蒸馏浓缩,接着将酵母提取液制粒后进行流化干燥,制得成品。传统的酵母提取液制粒是将温度较高的酵母提取液通过制粒喷头发散式喷入低压环境中,液体自身通过张力和遇到的阻力断裂,形成液珠,液珠中的水分在浓缩液自身的温度和低压环境作用下蒸发,形成颗粒状酵母。但是,液珠中的水分在浓缩液自身的温度作用下的蒸发量少,蒸发效率低,制得的颗粒水分含量高,收集通入流化干燥设备的过程中容易粘结,导致后续干燥不充分。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分蒸发量大、蒸发效率高的酵母造粒罐。

其技术方案为:

一种酵母造粒罐,包括罐体、抽吸口、造粒喷头和出料阀,所述罐体内部上端设置有造粒喷头,罐体上端设置有抽吸口,罐体侧面下端设置有出料阀;

还包括圆柱体、加热棒、螺旋下落板、接料盘、旋转分散筒和电机,所述罐体内的造粒喷头下方设置有圆柱体,圆柱体内部设置有加热棒,圆柱体与罐体内壁之间设置有螺旋下落板,所述圆柱体下方的罐体内壁上固定设置有接料盘,接料盘中部下方通过轴承连接着旋转分散筒,旋转分散筒侧面设置有细孔,旋转分散筒下端连接着电机,电机设置在罐体底部内。

抽吸口上连接有抽真空泵,将罐体内部抽至近真空环境。造粒喷头将高温的酵母提取液喷入罐体内部,同时圆柱体内的加热棒加热,提高罐体内的温度。此时造粒喷头喷出的酵母提取液中的水分迅速蒸发,并形成颗粒状,飘落在螺旋下落板上。酵母颗粒沿着螺旋下落板旋转落下,这个过程中,酵母颗粒中的水分持续挥发,并让酵母颗粒滚圆定型,形成细小的球状颗粒,而且酵母颗粒滚落过程不易与附近的酵母颗粒粘结。酵母颗粒从旋转下落板落下后,经过接料盘进入旋转分散筒中,同时电机工作,带动旋转分散筒旋转。旋转分散筒中的酵母颗粒受到离心力向筒的侧面汇集,酵母颗粒符合大小标准的从细孔内排出,落在罐体底部,最终从出料阀排出。而不符合大小标准的酵母颗粒或粘结的酵母颗粒则会相互碰撞摩擦,直到能通过细孔为止。

进一步,所述罐体内部底面上设置有圆台凸起,所述旋转分散筒设置在圆台凸起上方。从旋转分散筒中排出的酵母颗粒会沿着圆台凸起落在罐体底面四周,方便酵母颗粒排出。

进一步,所述造粒喷头与圆柱体上端之间的罐体内壁上设置有防粘涂层,防止造粒喷头喷出的酵母液体形成颗粒后吸附于罐体内壁上。

进一步,所述圆柱体上端设置为半球状,防止酵母颗粒落在圆柱体上端。

进一步,所述圆柱体表面设置有防粘层,防止酵母颗粒附于圆柱体表面,圆柱体侧面设置有螺旋散热槽,加热棒产生的热量能从螺旋散热槽内排出,不会受防粘层制约。

进一步,所述旋转分散筒内壁设置有散料条,能快捷高效的分散摩擦不符合大小标准的酵母颗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合酵母提取液的高温和罐体内的高温高效蒸水分,避免酵母颗粒粘结;再通过旋转下落板增加酵母在罐体内的下落行程,酵母颗粒内的水分大量蒸发,使制得的酵母颗粒放置在一起也不会粘结,提高后续流回干燥的效果;酵母颗粒经过旋转分散筒的细孔后,颗粒均匀,保证了成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酵母造粒罐结构示意图;

图2为旋转分散筒的示意图;

其中,1-罐体,2-抽吸口,3-造粒喷头,4-出料阀,5-圆柱体,6-加热棒,7-螺旋散热槽,8-螺旋下落板,9-接料盘,10-旋转分散筒,101-细孔,102-散料条,11-电机,12-圆台凸起,13-防粘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酵母造粒罐,包括罐体1、抽吸口2、造粒喷头3和出料阀4,所述罐体1内部上端设置有造粒喷头3,罐体1上端设置有抽吸口2,罐体1侧面下端设置有出料阀4;

还包括圆柱体5、加热棒6、螺旋下落板8、接料盘9、旋转分散筒10和电机11,所述罐体1内的造粒喷头3下方设置有圆柱体5,圆柱体5内部设置有加热棒6,圆柱体5与罐体1内壁之间设置有螺旋下落板8,所述圆柱体5下方的罐体1内壁上固定设置有接料盘9,接料盘9中部下方通过轴承连接着旋转分散筒10,旋转分散筒10侧面设置有细孔101,旋转分散筒10下端连接着电机11,电机11设置在罐体1底部内。

所述罐体1内部底面上设置有圆台凸起12,所述旋转分散筒10设置在圆台凸起12上方。

所述造粒喷头3与圆柱体5上端之间的罐体1内壁上设置有防粘涂层13。

所述圆柱体5上端设置为半球状。

所述圆柱体5表面设置有防粘层,圆柱体5侧面设置有螺旋散热槽7。

所述旋转分散筒10内壁设置有散料条102。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