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淀粉糖的除菌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26102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淀粉糖制备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备淀粉糖的除菌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淀粉糖是一种利用含淀粉的粮食、薯类等为原料经过酸法、酸酶法或酶法制取的糖,包括麦芽糖、葡萄糖、果葡糖浆等,主要应用于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和化学工业。近年来我国淀粉及淀粉糖的生产发展极其迅猛,但一般企业大多只重视产量的提高,关于产品品质也只注意一般化学检测项目,而很少注意微生物污染,国标中,淀粉类制品及淀粉糖分别要求细菌总数<500和1500个/g,不得检出大肠菌群、致病菌以及沙门氏菌。

在淀粉糖的生产过程中,最终产品的除菌过滤一般采用加热消毒灭菌和化学灭菌,但其均存在操作繁琐及易导致二次污染的问题,这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滤过法除菌,其采用微孔过滤物料,通过过滤除菌,如用石棉除菌滤板、微孔滤膜等,但目前用于过滤除菌的微孔过滤物料经常由于大颗粒物质的堵塞而需进行更换拆洗,这会延长产品的生产周期,导致企业的经济效益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制备淀粉糖的除菌过滤装置,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除菌效率高,且易于清洗,提高了过滤速度和过滤效果,能可靠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制备淀粉糖的除菌过滤装置,包括预过滤器和除菌过滤器,所述除菌过滤器的内部设置至少1个滤芯,所述滤芯的顶部和底部分别通过固定板固定,所述固定板连接至所述除菌过滤器的内壁;所述除菌过滤器的中部连接进料管路,所述除菌过滤器的底部连接出料管路,所述除菌过滤器的顶部设置排空管路,所述进料管路和出料管路分别设置正冲洗水管路和反冲洗管路,所述进料管路连接至所述预过滤器的出口。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措施还包括:

优选地,所述预过滤器的入口设置软管,所述预过滤器的进口设置入口压力表,所述预过滤器的出口设置出口压力表。

优选地,所述入口压力表和出口压力表均连至压差报警装置。

优选地,所述预过滤器还设置旁路。

优选地,所述滤芯为聚醚砜滤芯,所述滤芯的精度为0.45μm。

优选地,所述预过滤器内置滤袋,所述滤袋的精度为1μm。

优选地,所述滤芯的数量为10~40个,更优选28个。

优选地,所述冲洗水管路、排空管路及预过滤器的旁路、进口和出口均设置阀门。

优选地,所述固定板与所述除菌过滤器内壁的连接方式是板材焊接。

优选地,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滤芯之间的固定方式为可拆卸连接,包括卡扣连接、螺母拧接、法兰对接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增设了预过滤器,能初步过滤进料中的杂质,防止其堵塞除菌过滤器的滤芯,保护和延长了除菌过滤器的使用寿命;预过滤器进出口均设置压力表,并将压力信号传送至压差报警装置,当预过滤器严重堵塞时,压差报警装置以进行更换预过滤器,并将流体切换至旁路进入除菌过滤器,保证了工艺流程的连续进行,保证经济效益;除菌过滤器设置正冲洗管路和反冲洗管路,以简便快速的进行除菌过滤器中滤芯的清洗,以进一步降低微生物负荷,保持无菌环境,从而保证产品中微生物指标符合国标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制备淀粉糖的除菌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为:

1、预过滤器;2、除菌过滤器;3、滤芯;4、固定板;5、进料管路;6、出料管路;7、排空管路;8、正冲洗水管路;9、反冲洗管路;10、软管;11、入口压力表;12、出口压力表;13、压差报警装置;14、旁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备淀粉糖的除菌过滤装置,其包括预过滤器1和除菌过滤器2,所述除菌过滤器2的内部设置至少1个滤芯3,所述滤芯3的顶部和底部分别通过固定板4固定,所述固定板4连接至所述除菌过滤器2的内壁;所述除菌过滤器2的中部连接进料管路5,所述除菌过滤器2的底部连接出料管路6,所述除菌过滤器2的顶部设置排空管路7,所述进料管路5和出料管路6分别设置正冲洗水管路8和反冲洗管路9,所述进料管路5连接至所述预过滤器1的出口。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物料首先经过预过滤器1内的精度为0.1μm的滤袋进行过滤,所述预过滤器1的入口设置软管10以便于拆装清洗预过滤器1,同时也可根据物料的含杂质种类及含量进行更换预过滤器1的形式,所述预过滤器1的进口和出口分别设置入口压力表11和出口压力表12,两者分别将压力信号传送至压差报警装置13,当压差超过设定值时,表明预过滤器1已严重堵塞,此时需关闭预过滤器1的进出口阀门,以进行预过滤器1的清洗及更换,并同时打开预过滤器1的旁路14上的阀门,以将物料通过旁路14直接送入除菌过滤器2;所述旁路14上也可设置另一个预过滤器,作为预过滤器1的备用滤器,保证预过滤的过滤效果,防止大颗粒杂质堵塞除菌过滤器2的滤芯3。

预过滤器1的出口或旁路14的出口连通至进料管路6从中部进入除菌过滤器,除菌过滤器2的内部设置28个精度为0.45μm的聚醚砜滤芯3,各个滤芯3的顶部和底部均采用固定板4固定,其与固定板4之间均为可拆卸的螺纹拧接,以利于实现滤芯3的拆装;所述固定板4通过板材焊接于所述除菌过滤器2的内壁,物料流体通过压力差从聚醚砜滤芯3的外部流入聚醚砜滤芯3内部的中空部分,并通过除菌过滤器2底部的出料管路6送入后续处理工序。

所述除菌过滤器2还设置视镜以观察滤芯3的堵塞情况,当滤芯3需要清洗时,关闭预过滤器1的出口阀门,关闭出料管路6上的阀门,打开正冲洗水管路8上的阀门以及除菌过滤其2顶部的排空管路7上的阀门,然后将80℃的热水经由正冲洗水管路8和进料管路5进入除菌过滤器2,当排空管路7处的阀门处有热水流出时,关闭排空管路7上的阀门,打开排污阀门对除菌过滤器2进行正冲洗30分钟进行微生物消毒,在消毒过程中保证热水充满整个除菌过滤器2;当消毒完成后,关闭正冲洗管路8上的阀门,打开反冲洗管路9上的阀门,通入已进行杀菌处理的冷水对除菌过滤器2进行反冲洗,以彻底除去积覆在滤芯3上的微生物杂质;通过上述冲洗步骤可进一步降低微生物负荷,保持无菌环境,从而保证产品中微生物指标符合国标要求,满足客户的需求。

所述除菌过滤器的数量可为2~4台,所述除菌过滤器之间为并联设置,当一台除菌过滤器需进行清洗操作时,可切换至备用除菌过滤器进行除菌过滤操作,以保证整体工艺流程的连续运行。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除菌过滤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过滤效率高,可对除菌过滤器进行正冲洗和反冲洗,以进一步降低微生物负荷,保持无菌环境,延长了除菌过滤器的使用寿命,且能保证了工艺流程的连续进行,提高了经济效益。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作为范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该实用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