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山茶油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40306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油制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原生山茶油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油茶是山茶科山茶属木本油料作物。它起源于中国,在我国有上千年的种植历史,与油橄榄、油棕、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作物,与乌柏、油桐和核桃并称为我国四大木本油料作物。油茶果由油茶蒲和油茶籽组成,其中,油茶蒲为油茶果外果皮,约占鲜果重60%左右。油茶籽加工而成的山茶油有“东方橄榄油”之美誉,己被国际粮农组织列为重点推广的健康食用油。山茶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80%以上,且主要是油酸,饱和脂肪酸与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相对较低,烟点显著高于橄榄油,油脂稳定性好。山茶油中除了脂肪酸还含有许多抗氧化物质,十分有益于健康。

在油茶产区,传统的茶油制取方法大多采用作坊式的压榨工艺,成本高、出油率低,而且由于茶籽中含有较多的还原糖类,在压榨过程中受高温影响而易发生褐变使油脂色泽加深,使得油质量下降而影响售价。在较大型的茶油生产工厂,茶油的提取采用传统的高温蒸炒、热榨技术。高温可导致一系列聚合、分解等化学反应,使制取的毛油色泽深、口感差。无论是压榨法还是浸出法生产出来的茶油,都称其为毛茶油,都必须经过化学和高温精炼,精炼过程茶油中许多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特殊营养成分也随着有害成分的除去而一起损失,同时还会附带一些有害无益的化学物质,从而降低了油茶籽油的营养和保健功能。

本发明研发出一种新的加工工艺,在较低温度条件下直接得到高品质茶油,不需化学和高温精炼,追求茶油成品的原生态化,最大限度保全其各种营养功能成分,并使之产业化,对茶油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原生山茶油的制备工艺。

本发明提供一种原生山茶油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预处理:将油茶籽除杂,干燥,剥壳,壳仁分离,粉碎,过筛,得到油茶籽仁粉末;

(2)提取油脂:将油茶籽仁粉末与水混合均匀,进行提取,得到提取液;

(3)固液分离:将提取液中固相与液相分离开来,收集液相;

(4)油水分离:将液相进行油水分离,收集油相;

(5)真空破乳及真空脱水:将油相真空破乳后,进行真空脱水;

(6)过滤:将脱水后的油相冷冻后过滤,即得。

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原生山茶油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预处理:将油茶籽除杂,干燥,剥壳,壳仁分离,粉碎,过筛,得到油茶籽仁粉末;

(2)微波辐照:将油茶籽仁粉末进行微波辐照;

(3)提取油脂:将微波辐照后的油茶籽仁粉末与水混合均匀,进行提取,得到提取液;

(4)固液分离:将提取液中固相与液相分离开来,收集液相;

(5)油水分离:将液相进行油水分离,收集油相;

(6)真空破乳及真空脱水:将油相真空破乳后,进行真空脱水;

(7)过滤:将脱水后的油相冷冻后过滤,即得。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原生山茶油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预处理:选取成熟的油茶籽,除去粉尘和铁杂;将除杂后的油茶籽在60-80℃干燥2-5小时,经剥壳机剥去外壳,通过风力分选进行壳仁分离,得到油茶籽仁;将油茶籽仁粉碎,过20-30目筛,得到油茶籽仁粉末;

(2)微波辐照:将油茶籽仁粉末在微波辐照功率20-25kw、微波辐照频率915-2450mhz的条件下微波辐照60-90秒;

(3)提取油脂:将微波辐照后的油茶籽仁粉末与水以固液比1:(2-5)(g/ml)混合均匀,于85-90℃提取45-70分钟,得到提取液;

(4)固液分离:将提取液采用三足沉降式离心分离机以2000-3000转/分钟的转速进行分离,直至液相中含渣量小于0.5-1%,收集液相ⅰ;将液相ⅰ继续采用澄清型管式离心分离机以12000-15000转/分钟的转速进行分离,直至液相中含渣量小于0.3-0.5%,收集液相ⅱ;

(5)油水分离:将液相ⅱ采用油水分离管式离心机以13000-15000转/分钟的转速进行油水分离,直至水相中含油量小于0.2-0.5%,收集油相;

(6)真空破乳及真空脱水:将油相升温到80-85℃,开启真空系统,使真空度保持在88-90kpa,使油相破乳;将真空破乳后的油相于真空度0.90-0.95kpa、85-90℃的条件下脱水30-40分钟;

(7)过滤:将脱水后的油相在2-5℃放置8-12小时后,采用100-200目滤布过滤,即得。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原生山茶油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预处理:选取成熟的油茶籽,除去粉尘和铁杂;将除杂后的油茶籽在60-80℃干燥2-5小时,经剥壳机剥去外壳,通过风力分选进行壳仁分离,得到油茶籽仁;将油茶籽仁粉碎,过20-30目筛,得到油茶籽仁粉末;

(2)微波辐照:将油茶籽仁粉末在微波辐照功率20-25kw、微波辐照频率915-2450mhz的条件下微波辐照60-90秒;

(3)提取油脂:将微波辐照后的油茶籽仁粉末与水以固液比1:(2-5)(g/ml)混合均匀,于85-90℃提取45-70分钟,得到提取液;

(4)固液分离:将提取液采用三足沉降式离心分离机以2000-3000转/分钟的转速进行分离,直至液相中含渣量小于0.5-1%,收集液相ⅰ;将液相ⅰ继续采用澄清型管式离心分离机以12000-15000转/分钟的转速进行分离,直至液相中含渣量小于0.3-0.5%,收集液相ⅱ;

(5)油水分离:将液相ⅱ采用油水分离管式离心机以13000-15000转/分钟的转速进行油水分离,直至水相中含油量小于0.2-0.5%,收集油相;

(6)真空破乳及真空脱水:将油相升温到80-85℃,开启真空系统,使真空度保持在88-90kpa,使油相破乳;将真空破乳后的油相于真空度0.90-0.95kpa、85-90℃的条件下脱水30-40分钟;

(7)过滤:将脱水后的油相在2-5℃放置8-12小时后,采用100-200目滤布过滤,收集滤液;

(8)在滤液中添加滤液重量0.01-0.03%的功能因子,混合均匀,即得。

优选地,提取油脂过程中油茶籽仁粉末与水的固液比为1:3(g/ml)。

所述功能因子为油茶蒲提取物、杏鲍菇子实体提取物、杏鲍菇菌丝体提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物。优选地,所述功能因子为油茶蒲提取物和杏鲍菇菌丝体提取物的组合物,其中油茶蒲提取物和杏鲍菇菌丝体提取物的质量比为1:(1.5-3.5)。

所述油茶蒲提取物的制备过程为:将油茶蒲粉碎后,过40-60目筛,得到油茶蒲粉末;向油茶蒲粉末中加入油茶蒲粉末重量10-15倍的水,混合后于25-30℃超声提取20-40分钟,超声功率为300-500w,超声频率为25-40khz,得到提取液;将提取液以4000-5000转/分钟的转速离心10-20分钟,取上清液;将上清液于50-60℃、真空度0.07-0.08mpa的条件下干燥12-18小时,得到所述油茶蒲提取物。

所述杏鲍菇子实体提取物的制备过程为:将杏鲍菇子实体粉碎后,过40-60目筛,得到杏鲍菇子实体粉末;向杏鲍菇子实体粉末中加入杏鲍菇子实体粉末重量5-10倍的水,于50-60℃以200-30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40-60分钟,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以2000-4000转/分钟的转速离心15-20分钟,弃上清液,收集固体;将固体与质量分数为0.6-1%的氢氧化钠溶液以固液比1:(40-50)(g/ml)混合均匀,于90-100℃提取2-3小时,得到提取液;将提取液采用200-300目纱布过滤,取滤液;将滤液于45-55℃、真空度0.06-0.07mpa的条件下浓缩2-3小时,得到浓缩液;向浓缩液中加入无水乙醇,浓缩液与无水乙醇的体积比为(2-3):1,混合后以3000-4000转/分钟的转速离心10-20分钟,取沉淀;将沉淀于30-40℃、真空度0.06-0.08mpa的条件下干燥20-30小时,得到所述杏鲍菇子实体提取物。

所述杏鲍菇菌丝体提取物的制备过程为:将杏鲍菇菌丝体粉碎后,过40-60目筛,得到杏鲍菇菌丝体粉末;向杏鲍菇菌丝体粉末中加入杏鲍菇菌丝体粉末重量5-10倍的水,于50-60℃以200-30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40-60分钟,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以2000-4000转/分钟的转速离心15-20分钟,弃上清液,收集固体;将固体与质量分数为0.6-1%的氢氧化钠溶液以固液比1:(40-50)(g/ml)混合均匀,于90-100℃提取2-3小时,得到提取液;将提取液采用200-300目纱布过滤,取滤液;将滤液于45-55℃、真空度0.06-0.07mpa的条件下浓缩2-3小时,得到浓缩液;向浓缩液中加入无水乙醇,浓缩液与无水乙醇的体积比为(2-3):1,混合后以3000-4000转/分钟的转速离心10-20分钟,取沉淀;将沉淀于30-40℃、真空度0.06-0.08mpa的条件下干燥20-30小时,得到所述杏鲍菇菌丝体提取物。

在山茶油的制备过程中,油茶蒲提取物通常被丢弃,但实际上,油茶蒲提取物中的活性成分具有抑制前脂肪细胞分化,减少细胞内甘油三酯、促进脂肪分解的能力。杏鲍菇具有杏仁味和鲍鱼味,脆嫩鲜美,多糖含量丰富,具有清理肠胃、美容、抗氧化等作用。杏鲍菇子实体提取物和杏鲍菇菌丝体提取物中的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增强免疫活性、抗肿瘤的功能。

本发明提供一种原生山茶油,使得使用者无需通过给药的方式,即可以实现分解脂肪细胞中的脂肪,抑制脂肪生成的目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山茶油的稳定性,延长其保质期。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是提供一种原生山茶油。

本发明所述原生山茶油,采用上述任一项原生山茶油的制备工艺制备而成。

本发明所述原生山茶油的制备工艺,采用水融合辅以离心机分离制油工艺技术,制备工艺简单可行,不需要进行化学和高温的精炼,最大限度地保留各种营养成分及微量元素,具有降三高、减肥、降酯的保健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按照常规方法和条件,或按照商品说明书选择。

下述实施例中,

油茶籽,购自祁门县新安乡志忠油坊。

除尘风机,购自上海全风实业有限公司,型号为lyx-94-3-25kw。

油茶籽烘干机,购自巩义市国信机械厂,型号为gx-1.5*7m。

平板烘干机,由郑州威力特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提供,型号为lph。

剥壳机,购自郑州郑兴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型号为500。

多功能食品粉碎机,购自上海烨昌食品机械有限公司,型号为wn-200。

微波萃取器,购自江阴辰欧微波能系统设备有限公司,型号为50升。

三足沉降式离心分离机,购自无锡富一阳光科技有限公司,型号为sd450。

澄清型管式离心分离机,购自辽阳市太子河区天兴制药机械设备厂,型号为gqlb125。

油水分离管式离心机,购自广州富一液体分离技术有限公司,型号为gf105。

油茶蒲,是油茶果中包裹在油茶籽外面的部分。实施例中采用的油茶蒲购自浙江省常山县油坊。

无水乙醇,食品级,购自上海翔圣化工有限公司。

杏鲍菇子实体由河南省安阳市食用菌研究所提供。

杏鲍菇菌丝体由河南省安阳市食用菌研究所提供。

实施例1

原生山茶油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成熟的油茶籽,采用除尘风机除去粉尘和永磁滚筒除去铁杂;将除杂后的油茶籽采用平板烘干机在60℃干燥3小时,经剥壳机剥去外壳,通过风力分选进行壳仁分离,得到油茶籽仁;采用多功能食品粉碎机将油茶籽仁粉碎,过30目筛,得到油茶籽仁粉末;

(2)将油茶籽仁粉末与水以固液比1:3(g/ml)混合均匀,采用微波萃取器于90℃提取60分钟,得到提取液;其中微波萃取器的微波输出功率为300w,微波频率为2450mhz;

(3)将提取液采用三足沉降式离心分离机以2000转/分钟的转速进行分离,直至液相中含渣量小于1%,收集液相ⅰ;将液相ⅰ继续采用澄清型管式离心分离机以15000转/分钟的转速进行分离,直至液相中含渣量小于0.5%,收集液相ⅱ;

(4)将液相ⅱ采用油水分离管式离心机以15000转/分钟的转速进行油水分离,直至水相中含油量小于0.5%,收集油相;

(5)将油相升温到80℃,开启真空系统,使真空度保持在88kpa,使油相破乳;将真空破乳后的油相于真空度0.95kpa、85℃的条件下脱水30分钟;

(6)将脱水后的油相在5℃放置8小时后,采用100目滤布过滤,即得。

实施例2

原生山茶油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成熟的油茶籽,采用除尘风机除去粉尘和永磁滚筒除去铁杂;将除杂后的油茶籽采用平板烘干机在60℃干燥3小时,经剥壳机剥去外壳,通过风力分选进行壳仁分离,得到油茶籽仁;采用多功能食品粉碎机将油茶籽仁粉碎,过30目筛,得到油茶籽仁粉末;

(2)将油茶籽仁粉末在微波辐照功率20kw、微波辐照频率2450mhz的条件下微波辐照60秒;

(3)将微波辐照后的油茶籽仁粉末与水以固液比1:3(g/ml)混合均匀,采用微波萃取器于90℃提取60分钟,得到提取液;其中微波萃取器的微波输出功率为300w,微波频率为2450mhz;

(4)将提取液采用三足沉降式离心分离机以2000转/分钟的转速进行分离,直至液相中含渣量小于1%,收集液相ⅰ;将液相ⅰ继续采用澄清型管式离心分离机以15000转/分钟的转速进行分离,直至液相中含渣量小于0.5%,收集液相ⅱ;

(5)将液相ⅱ采用油水分离管式离心机以15000转/分钟的转速进行油水分离,直至水相中含油量小于0.5%,收集油相;

(6)将油相升温到80℃,开启真空系统,使真空度保持在88kpa,使油相破乳;将真空破乳后的油相于真空度0.95kpa、85℃的条件下脱水30分钟;

(7)将脱水后的油相在5℃放置8小时后,采用100目滤布过滤,即得。

实施例3

实施例3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步骤(2)中油茶籽仁粉末与水的固液比1:2(g/ml)。

实施例4

实施例4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步骤(2)中油茶籽仁粉末与水的固液比1:4(g/ml)。

对实施例1-4的原生山茶油的油脂提取率进行测定。油脂提取率的计算公式为:油脂提取率(%)=山茶油的重量/油茶籽含油量×100%。油茶籽含油量的测定参考gb/t5009.6-2003第一法测定。具体测试结果见表1。

表1:油脂提取率测试结果表

从表1可知,实施例2将油茶籽仁粉末微波辐照后再进行提取,油脂提取率得到提升,这大概是因为微波辐照后的油茶籽仁细胞破裂,细胞内脂体自由流出,即经微波辐照后的油茶籽仁脂体自由度获得大幅改善,这有利于显著提高山茶油提取率。实施例2-4对步骤(2)中油茶籽仁粉末与水的固液比进行调整,结果发现,当油茶籽仁粉末与水的固液比1:2(g/ml)时,油脂提取率仅有86.35%,这可能是因为提取用水较少,很难将油茶籽仁粉末充分浸润,料液黏稠粘附严重,效果较差;但是实施例4相较于实施例2,提取用水增加,但是油脂提取率却随之下降,推测其原因可能是油茶籽仁中含有皂素,皂素在水溶液中的乳化作用使得在水料比较高时,对形成稳定乳状液更有利,从而抑制油脂提取,山茶油提取率下降。

实施例5

原生山茶油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成熟的油茶籽,采用除尘风机除去粉尘和永磁滚筒除去铁杂;将除杂后的油茶籽采用平板烘干机在60℃干燥3小时,经剥壳机剥去外壳,通过风力分选进行壳仁分离,得到油茶籽仁;采用多功能食品粉碎机将油茶籽仁粉碎,过30目筛,得到油茶籽仁粉末;

(2)将油茶籽仁粉末在微波辐照功率20kw、微波辐照频率2450mhz的条件下微波辐照60秒;

(3)将微波辐照后的油茶籽仁粉末与水以固液比1:3(g/ml)混合均匀,采用微波萃取器于90℃提取60分钟,得到提取液;其中微波萃取器的微波输出功率为300w,微波频率为2450mhz;

(4)将提取液采用三足沉降式离心分离机以2000转/分钟的转速进行分离,直至液相中含渣量小于1%,收集液相ⅰ;将液相ⅰ继续采用澄清型管式离心分离机以15000转/分钟的转速进行分离,直至液相中含渣量小于0.5%,收集液相ⅱ;

(5)将液相ⅱ采用油水分离管式离心机以15000转/分钟的转速进行油水分离,直至水相中含油量小于0.5%,收集油相;

(6)将油相升温到80℃,开启真空系统,使真空度保持在88kpa,使油相破乳;将真空破乳后的油相于真空度0.95kpa、85℃的条件下脱水30分钟;

(7)将脱水后的油相在5℃放置8小时后,采用100目滤布过滤,收集滤液;

(8)在滤液中添加滤液重量0.03%的油茶蒲提取物,混合均匀,即得。

所述油茶蒲提取物的制备过程为:将油茶蒲粉碎后,过40目筛,得到油茶蒲粉末;向油茶蒲粉末中加入油茶蒲粉末重量12倍的水,混合后于30℃超声提取20分钟,超声功率为300w,超声频率为40khz,得到提取液;将提取液以4000转/分钟的转速离心15分钟,取上清液;将上清液于55℃、真空度0.07mpa的条件下干燥16小时,得到所述油茶蒲提取物。

实施例6

原生山茶油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成熟的油茶籽,采用除尘风机除去粉尘和永磁滚筒除去铁杂;将除杂后的油茶籽采用平板烘干机在60℃干燥3小时,经剥壳机剥去外壳,通过风力分选进行壳仁分离,得到油茶籽仁;采用多功能食品粉碎机将油茶籽仁粉碎,过30目筛,得到油茶籽仁粉末;

(2)将油茶籽仁粉末在微波辐照功率20kw、微波辐照频率2450mhz的条件下微波辐照60秒;

(3)将微波辐照后的油茶籽仁粉末与水以固液比1:3(g/ml)混合均匀,采用微波萃取器于90℃提取60分钟,得到提取液;其中微波萃取器的微波输出功率为300w,微波频率为2450mhz;

(4)将提取液采用三足沉降式离心分离机以2000转/分钟的转速进行分离,直至液相中含渣量小于1%,收集液相ⅰ;将液相ⅰ继续采用澄清型管式离心分离机以15000转/分钟的转速进行分离,直至液相中含渣量小于0.5%,收集液相ⅱ;

(5)将液相ⅱ采用油水分离管式离心机以15000转/分钟的转速进行油水分离,直至水相中含油量小于0.5%,收集油相;

(6)将油相升温到80℃,开启真空系统,使真空度保持在88kpa,使油相破乳;将真空破乳后的油相于真空度0.95kpa、85℃的条件下脱水30分钟;

(7)将脱水后的油相在5℃放置8小时后,采用100目滤布过滤,收集滤液;

(8)在滤液中添加滤液重量0.03%的杏鲍菇子实体提取物,混合均匀,即得。

所述杏鲍菇子实体提取物的制备过程为:将杏鲍菇子实体粉碎后,过40目筛,得到杏鲍菇子实体粉末;向杏鲍菇子实体粉末中加入杏鲍菇子实体粉末重量5倍的水,于50℃以30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60分钟,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以2000转/分钟的转速离心15分钟,弃上清液,收集固体;将固体与质量分数为0.8%的氢氧化钠溶液以固液比1:50(g/ml)混合均匀,于100℃提取2小时,得到提取液;将提取液采用300目纱布过滤,取滤液;将滤液于50℃、真空度0.06mpa的条件下浓缩3小时,得到浓缩液;向浓缩液中加入无水乙醇,浓缩液与无水乙醇的体积比为3:1,混合后以4000转/分钟的转速离心15分钟,取沉淀;将沉淀于40℃、真空度0.07mpa的条件下干燥25小时,得到所述杏鲍菇子实体提取物。

实施例7

原生山茶油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成熟的油茶籽,采用除尘风机除去粉尘和永磁滚筒除去铁杂;将除杂后的油茶籽采用平板烘干机在60℃干燥3小时,经剥壳机剥去外壳,通过风力分选进行壳仁分离,得到油茶籽仁;采用多功能食品粉碎机将油茶籽仁粉碎,过30目筛,得到油茶籽仁粉末;

(2)将油茶籽仁粉末在微波辐照功率20kw、微波辐照频率2450mhz的条件下微波辐照60秒;

(3)将微波辐照后的油茶籽仁粉末与水以固液比1:3(g/ml)混合均匀,采用微波萃取器于90℃提取60分钟,得到提取液;其中微波萃取器的微波输出功率为300w,微波频率为2450mhz;

(4)将提取液采用三足沉降式离心分离机以2000转/分钟的转速进行分离,直至液相中含渣量小于1%,收集液相ⅰ;将液相ⅰ继续采用澄清型管式离心分离机以15000转/分钟的转速进行分离,直至液相中含渣量小于0.5%,收集液相ⅱ;

(5)将液相ⅱ采用油水分离管式离心机以15000转/分钟的转速进行油水分离,直至水相中含油量小于0.5%,收集油相;

(6)将油相升温到80℃,开启真空系统,使真空度保持在88kpa,使油相破乳;将真空破乳后的油相于真空度0.95kpa、85℃的条件下脱水30分钟;

(7)将脱水后的油相在5℃放置8小时后,采用100目滤布过滤,收集滤液;

(8)在滤液中添加滤液重量0.03%的杏鲍菇菌丝体提取物,混合均匀,即得。

所述杏鲍菇菌丝体提取物的制备过程为:将杏鲍菇菌丝体粉碎后,过40目筛,得到杏鲍菇菌丝体粉末;向杏鲍菇菌丝体粉末中加入杏鲍菇菌丝体粉末重量5倍的水,于50℃以30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60分钟,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以2000转/分钟的转速离心15分钟,弃上清液,收集固体;将固体与质量分数为0.8%的氢氧化钠溶液以固液比1:50(g/ml)混合均匀,于100℃提取2小时,得到提取液;将提取液采用300目纱布过滤,取滤液;将滤液于50℃、真空度0.06mpa的条件下浓缩3小时,得到浓缩液;向浓缩液中加入无水乙醇,浓缩液与无水乙醇的体积比为3:1,混合后以4000转/分钟的转速离心15分钟,取沉淀;将沉淀于40℃、真空度0.07mpa的条件下干燥25小时,得到所述杏鲍菇菌丝体提取物。

实施例8

原生山茶油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成熟的油茶籽,采用除尘风机除去粉尘和永磁滚筒除去铁杂;将除杂后的油茶籽采用平板烘干机在60℃干燥3小时,经剥壳机剥去外壳,通过风力分选进行壳仁分离,得到油茶籽仁;采用多功能食品粉碎机将油茶籽仁粉碎,过30目筛,得到油茶籽仁粉末;

(2)将油茶籽仁粉末在微波辐照功率20kw、微波辐照频率2450mhz的条件下微波辐照60秒;

(3)将微波辐照后的油茶籽仁粉末与水以固液比1:3(g/ml)混合均匀,采用微波萃取器于90℃提取60分钟,得到提取液;其中微波萃取器的微波输出功率为300w,微波频率为2450mhz;

(4)将提取液采用三足沉降式离心分离机以2000转/分钟的转速进行分离,直至液相中含渣量小于1%,收集液相ⅰ;将液相ⅰ继续采用澄清型管式离心分离机以15000转/分钟的转速进行分离,直至液相中含渣量小于0.5%,收集液相ⅱ;

(5)将液相ⅱ采用油水分离管式离心机以15000转/分钟的转速进行油水分离,直至水相中含油量小于0.5%,收集油相;

(6)将油相升温到80℃,开启真空系统,使真空度保持在88kpa,使油相破乳;将真空破乳后的油相于真空度0.95kpa、85℃的条件下脱水30分钟;

(7)将脱水后的油相在5℃放置8小时后,采用100目滤布过滤,收集滤液;

(8)在滤液中添加滤液重量0.03%的功能因子,所述功能因子为油茶蒲提取物和杏鲍菇菌丝体提取物以质量比为1:1.5混合而成的组合物,混合均匀,即得。

所述油茶蒲提取物的制备过程为:将油茶蒲粉碎后,过40目筛,得到油茶蒲粉末;向油茶蒲粉末中加入油茶蒲粉末重量12倍的水,混合后于30℃超声提取20分钟,超声功率为300w,超声频率为40khz,得到提取液;将提取液以4000转/分钟的转速离心15分钟,取上清液;将上清液于55℃、真空度0.07mpa的条件下干燥16小时,得到所述油茶蒲提取物。

所述杏鲍菇菌丝体提取物的制备过程为:将杏鲍菇菌丝体粉碎后,过40目筛,得到杏鲍菇菌丝体粉末;向杏鲍菇菌丝体粉末中加入杏鲍菇菌丝体粉末重量5倍的水,于50℃以30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60分钟,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以2000转/分钟的转速离心15分钟,弃上清液,收集固体;将固体与质量分数为0.8%的氢氧化钠溶液以固液比1:50(g/ml)混合均匀,于100℃提取2小时,得到提取液;将提取液采用300目纱布过滤,取滤液;将滤液于50℃、真空度0.06mpa的条件下浓缩3小时,得到浓缩液;向浓缩液中加入无水乙醇,浓缩液与无水乙醇的体积比为3:1,混合后以4000转/分钟的转速离心15分钟,取沉淀;将沉淀于40℃、真空度0.07mpa的条件下干燥25小时,得到所述杏鲍菇菌丝体提取物。

测试例1

选择雄性sd大鼠(体重120±5g,由苏州格瑞斯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喂普通饲料(购自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7天,使其适应饲养环境。随后将小鼠随机分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称体重,饲喂高脂饲料,高脂饲料的组成为:基础饲料82.5%、猪油15%、胆固醇2%、脱氧胆酸钠0.5%。实验组每天佐餐饲喂原生山茶油10mg/每只大鼠,对照组饲喂等量的蒸馏水。

大鼠饲养环境:温度22℃,湿度70%,大鼠自由进食和饮水。

饲养40天后,各组大鼠禁食12小时,称量体重,眼眶采血,收集血清。

其中体重变化率计算公式如下:体重变化率(%)=(终体重-初始体重)/初始体重×100%。具体测试结果表见表2。

表2:大鼠体重变化率测试结果表

测试例2

将大鼠眼眶取血得到的血清以3000转/分钟的转速离心15分钟,然后采用检测试剂盒在全自动生化仪上进行血清胆固醇、血清甘油三酯的测定。

血清胆固醇的测定:chod-pap法。胆固醇试剂盒购自上海科欣生物技术研究所。

血清甘油三酯的测定:gk-gpo-pap法。甘油三酯试剂盒购自上海科欣生物技术研究所。

具体测试结果见表3。

表3:降血脂效果测试结果表

在山茶油的制备过程中,油茶蒲提取物通常被丢弃,但实际上,油茶蒲提取物中的活性成分具有抑制前脂肪细胞分化,减少细胞内甘油三酯、促进脂肪分解的能力。实施例5在山茶油中添加油茶蒲提取物,得到的山茶油具有减肥降酯、抑制三高的保健功能。实施例6-7可以看出,在山茶油中添加杏鲍菇子实体提取物或者杏鲍菇菌丝体提取物,提取物中的活性成分可以分解脂肪细胞中的脂肪,抑制脂肪生成。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