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别岱衢族大黄鱼和闽-粤东族大黄鱼的方法及其用途与流程

文档序号:14468293阅读:316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鉴别岱衢族大黄鱼和闽-粤东族大黄鱼的方法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大黄鱼(pseudosciaenacrocea(richardson)),隶属鲈形目(perciformes)鲈亚目(percoidei)石首鱼科(sciaenidae)黄鱼属(pseudosciaena),属于亚热带集群性近海鱼类,分布于黄海中部以南至琼州海峡以东的中国大陆近海及朝鲜西海岸,雷州半岛以西也偶有发现。根据大黄鱼的外部形态和生态地理学特征,我国沿海大黄鱼分为3个地理种群。其中,岱衢族,分布于黄海南部至东海中部,包括吕泗洋、岱衢洋、猫头洋、洞头洋至福建嵛山岛附近;闽-粤东族,主要分布在东海南部、台湾海峡和南海北部(嵛山岛以南至珠江口)。

因岱衢族大黄鱼在体色、体型、营养价值和风味方面等方面的优势,在市场上价格要比闽-粤东族大黄鱼高;在养殖方面,其生长速度、成活率、发病率、饵料系数和抗寒能力等方面也强于福建的闽-粤东族大黄鱼。而在宁波、舟山地区养殖的大黄鱼绝大部分为闽-粤东族大黄鱼,其在外观上与岱衢族大黄鱼很相似,采用传统的性状观察,主观性强,也很难进行有效区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一种鉴别时间短,可有效避免假阴性结果,准确率高的鉴别岱衢族大黄鱼和闽-粤东族大黄鱼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将鉴别岱衢族大黄鱼和闽-粤东族大黄鱼的方法用于快速准确地鉴别岱衢族大黄鱼和闽-粤东族大黄鱼,克服了形态特征鉴定的缺陷,解决了种质混杂的问题,为种质保护、合理利用以及种质的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

本发明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为:鉴别岱衢族大黄鱼和闽-粤东族大黄鱼的方法,鉴定引物为:

j1:f1:5’-ggcatttacacacatggac-3’;r1:5’-gggatcacaacagagcgg-3’

j2:f2:5’-cattcccttccgcgctagt-3’;r2:5’-ggctgcaagttcctgac-3’。充分利用两种地理种群大黄鱼基因的高频差异位点,同时兼顾引物的二级结构,利用引入错配碱基的方法,设计出的本发明的鉴定引物。设计得到的鉴定引物特异性强,pcr扩增效率高,相较于现有技术,鉴别时间更短,准确率更高。

鉴别岱衢族大黄鱼和闽-粤东族大黄鱼的方法,具体操作步骤:

1)采用标准酚-氯仿法提取大黄鱼总dna作为模板dna,琼脂电泳检测dna质量,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dna浓度,并设计鉴定引物:

j1:f1:5’-ggcatttacacacatggac-3’;r1:5’-gggatcacaacagagcgg-3’

j2:f2:5’-cattcccttccgcgctagt-3’;r2:5’-ggctgcaagttcctgac-3’;

2)配置pcr扩增体系,总体积为25μl,各成分及终浓度为buffer10mm,dntp0.2mm,mgcl21.5mm,4种引物每种0.2mm,taq1u,大黄鱼dna50ng,用双蒸水补齐到25μl。pcr扩增,95℃预变性5min,然后95℃变性20s,60℃退火20s,72℃延伸1min,进行30个循环,最后72℃延伸5min。上述pcr扩增条件能使两对引物的pcr扩增同步进行。取扩增得到的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并采用紫外凝胶成像系统观察、照相,琼脂糖凝胶的浓度为1%-1.5%。将电泳结果与标准图谱对比,若图谱中1000~1500bp区间内仅有一条1250bp的条带,则为岱衢族大黄鱼;若图谱中1000~1500bp区间内仅有一条1085bp的条带,则为闽-粤东族大黄鱼。仅仅通过观察凝胶电泳图就可以鉴别岱衢族大黄鱼和闽-粤东族大黄鱼,既省去了繁琐复杂的形态鉴定程序,又节约了成本,更重要的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优化上述方案,所采取的措施为:配置pcr扩增体系,总体积为25μl,各成分及终浓度为buffer10mm,dntp0.2mm,mgcl21.5mm,4种引物每种0.2mm,taq1u,大黄鱼dna50ng,再加入1.6ng2-氯-5-硝基苯甲酸和0.1ng二苯基甲醇,用双蒸水补齐到25μl。pcr扩增,95℃预变性5min,然后95℃变性20s,60℃退火20s,72℃延伸1min,进行30个循环,最后72℃延伸5min。2-氯-5-硝基苯甲酸、二苯基甲醇和镁离子具有协同作用,不仅能够极大地激活taq聚合酶的活性,提高扩增反应效率,缩短鉴别的时间,而且能够钝化dna模板所含有的pcr抑制物,避免了假阴性结果的出现,使鉴别结果更加准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充分利用两种地理种群大黄鱼基因的高频差异位点,同时兼顾引物的二级结构,利用引入错配碱基的方法,设计出的本发明的鉴定引物。设计得到的鉴定引物特异性强,pcr扩增效率高,相较于现有技术,鉴别时间更短,准确率更高。仅仅通过观察凝胶电泳图就可以鉴别岱衢族大黄鱼和闽-粤东族大黄鱼,既省去了繁琐复杂的形态鉴定程序,又节约了成本,更重要的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鉴别岱衢族大黄鱼和闽-粤东族大黄鱼的方法,具体操作步骤:

1)采用标准酚-氯仿法提取大黄鱼总dna作为模板dna,琼脂电泳检测dna质量,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dna浓度,并设计鉴定引物:

j1:f1:5’-ggcatttacacacatggac-3’;r1:5’-gggatcacaacagagcgg-3’

j2:f2:5’-cattcccttccgcgctagt-3’;r2:5’-ggctgcaagttcctgac-3’;

2)配置pcr扩增体系,总体积为25μl,各成分及终浓度为buffer10mm,dntp0.2mm,mgcl21.5mm,4种引物每种0.2mm,taq1u,大黄鱼dna50ng,用双蒸水补齐到25μl。pcr扩增,95℃预变性5min,然后95℃变性20s,60℃退火20s,72℃延伸1min,进行30个循环,最后72℃延伸5min。上述pcr扩增条件能使两对引物的pcr扩增同步进行。取扩增得到的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并采用紫外凝胶成像系统观察、照相,琼脂糖凝胶的浓度为1%-1.5%。将电泳结果与标准图谱对比,若图谱中1000~1500bp区间内仅有一条1250bp的条带,则为岱衢族大黄鱼;若图谱中1000~1500bp区间内仅有一条1085bp的条带,则为闽-粤东族大黄鱼。

实施例2:

鉴别岱衢族大黄鱼和闽-粤东族大黄鱼的方法,具体操作步骤:

1)采用标准酚-氯仿法提取大黄鱼总dna作为模板dna,琼脂电泳检测dna质量,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dna浓度,并设计鉴定引物:

j1:f1:5’-ggcatttacacacatggac-3’;r1:5’-gggatcacaacagagcgg-3’

j2:f2:5’-cattcccttccgcgctagt-3’;r2:5’-ggctgcaagttcctgac-3’;

2)配置pcr扩增体系,总体积为25μl,各成分及终浓度为buffer10mm,dntp0.2mm,mgcl21.5mm,4种引物每种0.2mm,taq1u,大黄鱼dna50ng,再加入1.6ng2-氯-5-硝基苯甲酸和0.1ng二苯基甲醇,用双蒸水补齐到25μl。pcr扩增,95℃预变性5min,然后95℃变性20s,60℃退火20s,72℃延伸1min,进行30个循环,最后72℃延伸5min。上述pcr扩增条件能使两对引物的pcr扩增同步进行。取扩增得到的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并采用紫外凝胶成像系统观察、照相,琼脂糖凝胶的浓度为1%-1.5%。将电泳结果与标准图谱对比,若图谱中1000~1500bp区间内仅有一条1250bp的条带,则为岱衢族大黄鱼;若图谱中1000~1500bp区间内仅有一条1085bp的条带,则为闽-粤东族大黄鱼。

本发明的操作步骤中的常规操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进行赘述。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原则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补充或类似方式替代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序列表

<110>浙江海洋大学

<120>鉴别岱衢族大黄鱼和闽-粤东族大黄鱼的方法及其应用

<160>4

<170>siposequencelisting1.0

<210>1

<211>19

<212>dna

<213>大黄鱼(pseudosciaenacrocea)

<400>1

ggcatttacacacatggac19

<210>2

<211>18

<212>dna

<213>大黄鱼(pseudosciaenacrocea)

<400>2

gggatcacaacagagcgg18

<210>3

<211>19

<212>dna

<213>大黄鱼(pseudosciaenacrocea)

<400>3

cattcccttccgcgctagt19

<210>4

<211>17

<212>dna

<213>大黄鱼(pseudosciaenacrocea)

<400>4

ggctgcaagttcctgac17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