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68305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蛋白回收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谷物加工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蛋白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玉米淀粉通常使用湿磨法生产,先将玉米洗净,在通过浸泡、脱胚、精磨洗涤分离、预浓缩等步骤后,进一步使用主分离机分离出淀粉和麸质水,淀粉能够继续进行深加工程序,由于麸质水内含有较多的玉米黄粉,也就是蛋白颗粒,工业生产中,往往直接将麸质水通过污水管道排出。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将麸质水收集在沉淀池内,经过长时间的沉淀,部分大蛋白颗粒会沉淀在池底,而小蛋白颗粒依然处于麸质水中,无法被分离出麸质水,将沉淀后的麸质水直接通过污水管排出,会严重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蛋白回收系统,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蛋白的回收率的蛋白回收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蛋白回收系统,该系统包括:

混合部,混合部包括进料部、进气部、混合装置和混合槽,混合装置分别连接于进料部和进气部,用于将进料部进入的蛋白液和进气部进入的气体混合,得到混合液,混合槽连接于混合装置,用于存储混合液;

分离部,分离部包括分离槽和多个排料部,混合槽连接于分离槽,并将混合液排入分离槽内,分离槽具有表层区域、中间区域和底层区域,混合液能够分离出小蛋白颗粒、大蛋白颗粒和废水,小蛋白颗粒停留在表层区域,废水停留在中间区域,大蛋白颗粒停留在底层区域,多个排料部包括第一排料部、第二排料部和第三排料部,第一排料部设置在表层区域,用于排出小蛋白颗粒,第二排料部设置在中间区域,用于排出废水,第三排料部设置在底层区域,用于排出大蛋白颗粒。

优选地,混合装置包括气浮泵和射流器,气浮泵的一端连接于进料部,另一端连接于射流器,射流器连接于混合槽,进气部分别连接于气浮泵和射流器,用于向气浮泵和射流器输入气体。

优选地,第一排料部包括排料板、排料轮和排料管,排料板设置在表层区域,排料管连接于排料板,排料轮设置在排料板的上部,用于将小蛋白颗粒拨入第一排料管内。

优选地,第二排料部包括排水管和处理装置,排水管的一端设置在中间区域,另一端连接于处理装置,用于排出分离槽内的废水。

优选地,第三排料部包括沉淀槽和排料阀,沉淀槽的一端连接于分离槽的底部,并与分离槽相互连通,另一端连接于排料阀,用于排出大蛋白颗粒。

优选地,支撑架,支撑架设置在分离槽的底部,用于支撑分离槽。

优选地,沉淀槽的形状为倒圆锥体。

优选地,驱动部,驱动部连接于混合装置,用于驱动混合装置产生混合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混合部包括进料部、进气部、混合装置和混合槽,混合装置分别连接于进料部和进气部,用于将进料部进入的蛋白液和进气部进入的气体混合,得到混合液,混合槽连接于混合装置,用于存储混合液;分离部包括分离槽和多个排料部,混合槽连接于分离槽,并将混合液排入分离槽内,分离槽具有表层区域、中间区域和底层区域,混合液能够分离出小蛋白颗粒、大蛋白颗粒和废水,小蛋白颗粒停留在表层区域,废水停留在中间区域,大蛋白颗粒停留在底层区域,多个排料部包括第一排料部、第二排料部和第三排料部,第一排料部设置在表层区域,用于排出小蛋白颗粒,第二排料部设置在中间区域,用于排出废水,第三排料部设置在底层区域,用于排出大蛋白颗粒,需要提取蛋白时,先将蛋白液和气体通入混合装置中,混合装置将蛋白液和气体进行混合,在将混合后的混合液排入混合槽中,混合液中的气体会形成气泡,并向混合液的液面移动,再将混合液缓慢排入到分离槽内,气泡内会携带小蛋白颗粒向分离槽的表层区域移动,气泡会停留在表层区域,在通过第一排料部将表层区域的气泡和小蛋白颗粒排出混合液,大蛋白颗粒的重力大于混合液的浮力,大蛋白颗粒会移动至底层区域,在通过第三排料部将大蛋白颗粒排出混合液,相对于现有技术,将麸质水收集在沉淀池内,经过长时间的沉淀,部分大蛋白颗粒会沉淀在池底,而小蛋白颗粒依然处于麸质水中,无法被分离出麸质水,将沉淀后的麸质水直接通过污水管排出,会严重污染环境,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混合装置将蛋白液和气体进行混合,再排入分离槽中,使混合液在浮力的作用下,将小蛋白颗粒和大蛋白颗粒从混合液中分离出来,进而达到了提高蛋白的回收效率的技术效果,同时,降低了废水中的有机物含量,进而提高了废水处理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蛋白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蛋白回收系统,包括:混合部1,混合部1包括进料部11、进气部12、混合装置13和混合槽14,混合装置13分别连接于进料部11和进气部12,用于将进料部11进入的蛋白液和进气部12进入的气体混合,得到混合液,混合槽14连接于混合装置13,用于存储混合液;分离部2,分离部2包括分离槽21和多个排料部22,混合槽14连接于分离槽21,并将混合液排入分离槽21内,分离槽21具有表层区域211、中间区域212和底层区域213,混合液能够分离出小蛋白颗粒、大蛋白颗粒和废水,小蛋白颗粒停留在表层区域211,废水停留在中间区域212,大蛋白颗粒停留在底层区域213,多个排料部22包括第一排料部221、第二排料部222和第三排料部223,第一排料部221设置在表层区域211,用于排出小蛋白颗粒,第二排料部222设置在中间区域212,用于排出废水,第三排料部223设置在底层区域213,用于排出大蛋白颗粒。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混合部1包括进料部11、进气部12、混合装置13和混合槽14,混合装置13分别连接于进料部11和进气部12,用于将进料部11进入的蛋白液和进气部12进入的气体混合,得到混合液,混合槽14连接于混合装置13,用于存储混合液;分离部2包括分离槽21和多个排料部22,混合槽14连接于分离槽21,并将混合液排入分离槽21内,分离槽21具有表层区域211、中间区域212和底层区域213,混合液能够分离出小蛋白颗粒、大蛋白颗粒和废水,小蛋白颗粒停留在表层区域211,废水停留在中间区域212,大蛋白颗粒停留在底层区域213,多个排料部22包括第一排料部221、第二排料部222和第三排料部223,第一排料部221设置在表层区域211,用于排出小蛋白颗粒,第二排料部222设置在中间区域212,用于排出废水,第三排料部223设置在底层区域213,用于排出大蛋白颗粒,需要提取蛋白时,先将蛋白液和气体通入混合装置13中,混合装置13将蛋白液和气体进行混合,在将混合后的混合液排入混合槽14中,混合液中的气体会形成气泡,并向混合液的液面移动,再将混合液缓慢排入到分离槽21内,气泡内会携带小蛋白颗粒向分离槽21的表层区域211移动,气泡会停留在表层区域211,在通过第一排料部221将表层区域211的气泡和小蛋白颗粒排出混合液,大蛋白颗粒的重力大于混合液的浮力,大蛋白颗粒会移动至底层区域213,在通过第三排料部223将大蛋白颗粒排出混合液,相对于现有技术,将麸质水收集在沉淀池内,经过长时间的沉淀,部分大蛋白颗粒会沉淀在池底,而小蛋白颗粒依然处于麸质水中,无法被分离出麸质水,将沉淀后的麸质水直接通过污水管排出,会严重污染环境,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混合装置13将蛋白液和气体进行混合,再排入分离槽21中,使混合液在浮力的作用下,将小蛋白颗粒和大蛋白颗粒从混合液中分离出来,进而达到了提高蛋白的回收效率的技术效果,同时,降低了废水中的有机物含量,进而提高了废水处理的效率。

上述混合部1包括进料部11、进气部12、混合装置13和混合槽14,混合装置13分别连接于进料部11和进气部12,用于将进料部11进入的蛋白液和进气部12进入的气体混合,得到混合液,也就是说,混合装置13的作用是将蛋白液和气体进行混合,并得到混合液,混合装置13可以采用气液泵,可以采用射流器132,或者其他的混合设备,只要能够将蛋白液和气体进行混合即可,上述气体通常采用空气;混合槽14连接于混合装置13,用于存储混合液;分离部2包括分离槽21和多个排料部22,混合槽14连接于分离槽21,并将混合液排入分离槽21内,分离槽21具有表层区域211、中间区域212和底层区域213,混合液能够分离出小蛋白颗粒、大蛋白颗粒和废水,小蛋白颗粒停留在表层区域211,废水停留在中间区域212,大蛋白颗粒停留在底层区域213,也就是说,将混合液排入分离槽21后,混合液中的气体会形成气泡,气泡向混合液的液面移动,并将混合液中的小蛋白颗粒带向液面,也就是将小蛋白颗粒带向分离槽21的表层区域211,大蛋白颗粒的重力大于浮力,会向分离槽21的底层区域213移动,并停留在底层区域213,第一排料部221设置在表层区域211,将处于表层区域211的小蛋白颗粒排出,第二排料部222设置在中间区域212,将分离槽21中的废水排出,第三排料部223设置在底层区域213,将处于低层区域的大蛋白颗粒排出,进而达到了提高蛋白的回收效率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混合装置13包括气浮泵131和射流器132,气浮泵131的一端连接于进料部11,另一端连接于射流器132,射流器132连接于混合槽14,进气部12分别连接于气浮泵131和射流器132,用于向气浮泵131和射流器132输入气体。本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混合装置13,混合装置13包括气浮泵131和射流器132,气浮泵131的一端连接于进料部11,另一端连接于射流器132,进气部12分别连接于气浮泵131和射流器132,进气部12将气体先通入气浮泵131,进料部11将蛋白液通入气浮泵131,气体和蛋白液在气浮泵131能进行混合,然后,气浮泵131将混合液通入射流器132,进气部12再向射流器132内通入气体,使气体再次和混合液进行充分混合,射流器132再将二次混合的混合液排入混合槽14中,通过两次通入气体,进而达到了充分将气体和蛋白液混合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第一排料部221包括排料板2211、排料轮2212和排料管2213,排料板2211设置在表层区域211,排料管2213连接于排料板2211,排料轮2212设置在排料板2211的上部,用于将小蛋白颗粒拨入第一排料管2213内。本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第一排料部221,第一排料部221包括排料板2211、排料轮2212和排料管2213,排料板2211设置在表层区域211,排料轮2212设置在排料板2211的上部,排料板2211的作用是引导气泡向排料轮2212的方向移动,并且阻隔大蛋白颗粒向排料轮2212移动,排料轮2212通过转动将处于表层区域211的气泡和小蛋白颗粒输送至排料管2213中,进而达到了将小蛋白颗粒排出混合液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第二排料部222包括排水管2221和处理装置2222,排水管2221的一端设置在中间区域212,另一端连接于处理装置2222,用于排出分离槽21内的废水。本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了第二排料部222,第二排料部222的作用是排出废水,通过分离槽21将小蛋白颗粒和大蛋白颗粒分离出混合液后,混合液中含有其他的杂质,或者少部分的蛋白颗粒,分离后的混合液通过排水管2221排入处理装置2222,并对分离后的混合液进行处理,再排放至室外,通过处理装置2222将分离后的混合液进行处理后再排出,降低了废水中的有机物含量,进而达到了降低了混合液对环境的污染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第三排料部223包括沉淀槽2231和排料阀2232,沉淀槽2231的一端连接于分离槽21的底部,并与分离槽21相互连通,另一端连接于排料阀2232,用于排出大蛋白颗粒。本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第三排料部223,第三排料部223包括沉淀槽2231和排料阀2232,沉淀槽2231设置在分离槽21的底部,并且沉淀槽2231与分离槽21相互连通,混合液进入分离槽21后,会直接进入沉淀槽2231内,大蛋白颗粒会始终处于沉淀槽2231内,不会上浮至分离槽21,通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大蛋白颗粒向排料阀2232聚集,需要使用大蛋白颗粒时,打开排料阀2232,将沉淀槽2231内的大蛋白颗粒排出,通过在分离槽21的底部设置沉淀槽2231,降低了大蛋白颗粒与小蛋白颗粒重新混合的可能性,进而达到了提高分离小蛋白颗粒的分离效率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增加了支撑架3,支撑架3设置在分离槽21的底部,用于支撑分离槽21。本实施例中,增加了支撑架3,为了方便将大蛋白颗粒从排料阀2232中取出,同时,也为了支撑分离槽21和沉淀槽2231,在分离槽21的底部设置支撑架3,通过支撑架3将分离槽21和沉淀槽2231架高,方便工人打开排料阀2232,并将大蛋白颗粒排出。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沉淀槽2231的形状为倒圆锥体。本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了沉淀槽2231,沉淀槽2231的形状为倒置的圆锥体,倒置的圆锥体的底部与分离槽21相互连通,排料阀2232设置在倒置的圆锥体的顶部,大蛋白颗粒在沉淀的过程中,会沿着圆锥体的内壁向排料阀2232运动,进而达到方便排出大蛋白颗粒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增加驱动部4,驱动部4连接于混合装置13,用于驱动混合装置13产生混合液。本实施例中,增加驱动部4,驱动部4的作用是为混合装置13提供电力,驱动部4可以采用传统的发电机,也可以采用固定电源,只要能够为混合装置13提供电力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