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肝素钠提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07702发布日期:2018-07-24 21:40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肝素钠提取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可提高肝素钠收率的提取装置。



背景技术:

肝素钠作为一种天然抗凝血物质,是世界上最有效和临床用量最大的抗凝血药物,在抗凝血、促进脂蛋白酶释放和补体溶细胞体系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活性。其是目前世界上迄今为止已经的分子结构最复杂的化合物,短期内无法人工化学合成,目前只有源于猪、牛肠粘膜的肝素钠能够用于临床治疗。

肝素钠粗品是制造肝素钠药物的重要原料,其提取源自健康生猪的小肠粘膜,由于含有大量杂质蛋白、杂质核酸、微生物等杂质,需经过物理和化学提取分离过程,定向获取天然结构基团完整的肝素,从而制得肝素钠粗品。

在利用猪小肠提取肝素钠粗品的工艺过程中,首先需要从小肠中刮制出粘膜,传统的粘膜刮制方法有两种:

第一种是人工刮制,由操作人员采用刮刀在小肠外顺同一方向反复刮擦挤压小肠内壁的粘膜层,将肠粘膜挤压出小肠;该种方式对人员的熟练度要求很高,用力过小肠粘膜出不来,用力过大易造成小肠破损,因此,该种方式人工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且肠粘膜产率不稳定;

第二种是机械刮制,采用的是刮肠机(肠衣机),机器刮制效率较高,粘膜产率相对传统人工刮制更高、更稳定;但刮肠机对小肠的规格一致性要求较高,且小肠必须通过人工一一排列整齐放入刮肠机,因此,常常出现将肠衣弄破的现象。

此外,上述传统的人工和机械刮制均是采用肠外刮制的方式,即采用刮刀或刮肠辊在小肠外挤压小肠内壁的粘膜层,利用浸漂好的小肠三层初步分离,进而将肠粘膜刮制出来;该方式对于刮制前的浸漂工序要求很高,要求小肠在浸漂后各层之间有很好的分离度,浸漂时间较长。

因此,研发一种浸漂时间短、粘膜产率高且能够避免肠衣破损的肠粘膜刮制装置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浸漂时间短、粘膜产率高且能够避免肠衣破损的肝素钠提取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肝素钠提取装置,其创新点在于:包括一环刀座,该环刀座包括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第一座体为一设有外台阶的环形体,在所述外台阶环形体的自身轴线方向上,该外台阶环形体的外表面依次设有一个小直径外环形面和一个大直径外环形面,小直径外环形面和大直径外环形面之间形成垂直于外台阶环形体轴线的外台阶面;所述外台阶环形体的内表面为一内环形面,该内环形面与小直径外环形面之间设置有一个环刀气腔接头安装孔以及数个刮刀连接沉孔;限定外台阶环形体中靠近小直径外环形面的一侧为第一端,靠近大直径外环形面的一侧为第二端,所述外台阶环形体的第一端端面上钻有数个座体螺纹孔,在外台阶环形体的内环形面上设置内螺纹结构;第二座体为一平面环形体,该平面环形体的内圈直径与外台阶环形体的内环形面直径相同,该平面环形体的外圈直径与外台阶环形体的大直径外环形面直径相同,限定平面环形体在其自身轴线方向上的一端为第三端,另一端为第四端,在平面环形体的第三端端面上钻有与座体螺纹孔对应的座体沉孔,在平面环形体的内圈上设置内螺纹结构;所述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通过穿过座体沉孔并与座体螺纹孔螺纹连接的螺钉连接固定组成环刀座,所述第一座体的外台阶面、第一座体的小直径外环形面与第二座体的第四端端面配合形成一个用于安装环形刮刀的环形槽,该环形槽的高度记做H,宽度记做L,H:L≥2;一环形刮刀,该环形刮刀套装在环刀座的环形槽内,所述环形刮刀包括硬质内圈、弹性橡胶层和刮筋,硬质内圈外设环形弹性橡胶层,该弹性橡胶层的侧边通过胶黏剂与硬质内圈粘接密封形成一个密闭的环刀气腔,在弹性橡胶层的外表面设有若干沿弹性橡胶层圆周方向分布的刮筋,在硬质内圈上钻有一个可与环刀气腔接头安装孔对应的通孔以及数个可与刮刀连接沉孔对应的螺纹盲孔;环形刮刀通过穿过刮刀连接沉孔并与螺纹盲孔螺纹连接的螺钉固定在环刀座的环形槽内;环刀气腔接头安装孔内螺纹连接有环刀气腔接头,该环刀气腔接头的一端穿过硬质内圈的通孔与环形刮刀的环刀气腔导通,环刀气腔接头的另一端伸出第一座体的内环形面;一导肠管,限定导肠管在其自身轴线方向上的一端为第五端,另一端为第六端,导肠管在其自身轴线方向上自第六端向第五端依次设置有第一环刀座连接段、过渡段、变径段、储存段和握持段,在储存段与握持段之间设置有限位环,第一环刀座连接段为一外径与平面环形体的内圈直径匹配的外螺纹结构,导肠管的第一环刀座连接段与环刀座的平面环形体通过内、外螺纹结构连接固定;过渡段的外径与平面环形体的外圈直径、外台阶环形体的大直径外环形面直径相同;第一环刀座连接段的外径记做R1,过渡段的外径记做R2,储存段的外径记做R3,持段的外径记做R4,R2>R3=R4>R1;在导肠管的握持段内置一加压罐,该加压罐为一中心可容水管穿过的环形结构,在加压罐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气管接头,该第一气管接头通过软管与环刀气腔接头的另一端连通,在加压罐的另一端设置有带接头帽的第二气管接头;在加压罐的侧面开有一开口区域,该开口区域覆盖有弹性密封层;在导肠管的握持段开有一与加压罐开口区域对应的按钮安装孔,在该按钮安装孔内安装有加压按钮,该加压按钮的外端伸出导肠管外表面,加压按钮的内端抵住弹性密封层;在导肠管的第五端螺纹连接有端盖,该端盖的中心设有一个外喷水接头;一导肠头,该导肠头为一圆台结构,该圆台结构的下底面设置一第二环刀座连接段,该第二环刀座连接段为一外径与外台阶环形体的内环形面直径匹配的外螺纹结构;导肠头的第二环刀座连接段与环刀座的平面环形体通过内、外螺纹结构连接固定;圆台结构的下底面中心具有一圆形凹腔,该圆形凹腔中心钻有一沿圆台轴线方向延伸的第二盲孔,所述第二盲孔的外端侧设置有内螺纹段,内端侧为光孔段,在所述第二盲孔的内螺纹段上螺纹连接内喷水接头,内喷水接头通过穿过加压罐中心的另一软管与端盖中心的外喷水接头连通,并在第二盲孔的光孔段内置有钢球和复位弹簧;圆台结构上还均匀分布有若干垂直于圆台轴线且呈辐射形分布的喷水通道,各喷水通道的一端与第二盲孔的光孔段连通,另一端延伸至圆台结构的侧表面。

优选的,所述加压按钮的内端为弧形面或球形面。

优选的,所述平面环形体的第三端端面与导肠管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外台阶环形体的第二端端面与导肠头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中的肝素钠提取装置在刮取肠粘膜时,操作人员将猪小肠的一端套在具有圆台结构的导肠头上,并将猪小肠向导肠管方向拉动,使得猪小肠的各部分先被导肠头扩张后再通过环形刮刀,利用环形刮刀上沿弹性橡胶层圆周方向分布的刮筋刮制猪小肠的内壁,将内壁的肠粘膜刮下,实现肠粘膜的提取;

相较传统的肠外挤压刮制,采用内部直接刮制的方式,能够得到更高的肠粘膜产率,且在刮制工序前的浸漂工序中,可降低浸漂的时间,缩短整个工艺的周期;

被导肠头扩张后的猪小肠带有一定的弹力包覆在环形刮刀上,并结合可充气调整外径的环形刮刀,使得环形刮刀的刮筋能够以合适的压力直接刮制猪小肠内壁,既能够很好的刮制肠粘膜,又不易造成猪小肠的破损,提高猪小肠的整体附加值;

在导肠头上设置喷水通道,利用喷水通道对即将接触环形刮刀的猪小肠内壁喷水,起到润滑的作用,以便提高刮制的顺畅度和效率,避免小肠破损;

导肠管采用变径结构,其过渡段外径大于储存段外径,能够有效抑制在储存段上积聚过多的猪小肠反向向过渡段回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肝素钠提取装置外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肝素钠提取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环刀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环刀座的第一座体主视图。

图5为图4中沿A-A线剖视图。

图6为图4中沿B-B线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环刀座的第二座体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环形刮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环形刮刀与环形刀座连接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导肠管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加压罐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沿C-C线剖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加压罐、端盖与导肠管安装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中导肠头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肝素钠提取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肝素钠提取装置包括环刀座1、环形刮刀2、导肠管3、导肠头4、加压罐5和端盖6,环刀座1上套装有环形刮刀2,环刀座1一端安装导肠管3,另一端安装导肠头4,导肠管3内置有加压罐5,在导肠管3的另一端连接端盖6。

如图3所示,环刀座1包括第一座体11、第二座体12,以及连接第一座体11和第二座体12的螺钉13,

第一座体11为一设有外台阶的环形体,如图4、5所示,在外台阶环形体的自身轴线方向上,该外台阶环形体的外表面依次设有一个小直径外环形面和一个大直径外环形面,小直径外环形面和大直径外环形面之间形成垂直于外台阶环形体轴线的外台阶面;外台阶环形体的内表面为一内环形面,该内环形面与小直径外环形面之间设置有一个环刀气腔接头安装孔111以及数个刮刀连接沉孔112;限定外台阶环形体中靠近小直径外环形面的一侧为第一端,靠近大直径外环形面的一侧为第二端,如图6所示,外台阶环形体的第一端端面上钻有数个座体螺纹孔113,在外台阶环形体的内环形面上设置内螺纹结构;

第二座体12为一平面环形体,如图7所示,该平面环形体的内圈直径与外台阶环形体的内环形面直径相同,该平面环形体的外圈直径与外台阶环形体的大直径外环形面直径相同,限定平面环形体在其自身轴线方向上的一端为第三端,另一端为第四端,在平面环形体的第三端端面上钻有与座体螺纹孔113对应的座体沉孔121,在平面环形体的内圈上设置内螺纹结构;

第一座体11和第二座体12通过穿过座体沉孔121并与座体螺纹孔113螺纹连接的螺钉13连接固定组成环刀座,第一座体11的外台阶面、第一座体11的小直径外环形面与第二座体12的第四端端面配合形成一个用于安装环形刮刀的环形槽14(参见图3);该环形槽的高度记做H,宽度记做L,H:L≥2。

如图8所示,环形刮刀2套装在环刀座1的环形槽14内,环形刮刀2包括硬质内圈21、弹性橡胶层22和刮筋23,硬质内圈21外设环形弹性橡胶层22,该弹性橡胶层22的侧边通过胶黏剂与硬质内圈21粘接密封形成一个密闭的环刀气腔24,在弹性橡胶层22的外表面设有若干沿弹性橡胶层22圆周方向分布的刮筋23,在硬质内圈21上钻有一个可与环刀气腔接头安装孔111对应的通孔25以及数个可与刮刀连接沉孔112对应的螺纹盲孔26;

如图9所示,环形刮刀2通过穿过刮刀连接沉孔112并与螺纹盲孔26螺纹连接的螺钉27固定在环刀座1的环形槽14内;环刀气腔接头安装孔111内螺纹连接有环刀气腔接头28,该环刀气腔接头28的一端穿过硬质内圈21的通孔25与环形刮刀2的环刀气腔24导通,环刀气腔接头28的另一端伸出第一座体11的内环形面。

如图10所示,限定导肠管3在其自身轴线方向上的一端为第五端,另一端为第六端,导肠管3在其自身轴线方向上自第六端向第五端依次设置有第一环刀座连接段31、过渡段32、变径段33、储存段34和握持段35,在储存段34与握持段35之间设置有限位环36,第一环刀座连接段31为一外径与平面环形体的内圈直径匹配的外螺纹结构,导肠管3的第一环刀座连接段31与环刀座的平面环形体通过内、外螺纹结构连接固定;过渡段32的外径与平面环形体的外圈直径、外台阶环形体的大直径外环形面直径相同;第一环刀座连接段31的外径记做R1,过渡段32的外径记做R2,储存段34的外径记做R3,握持段的外径记做R4,R2>R3=R4>R1;

在导肠管3的握持段35内置有一加压罐5,如图11、12所示,该加压罐5的罐体51为一中心可容水管穿过的环形结构,在罐体5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气管接头52在罐体5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气管接头53,该第二气管接头53用于对加压罐5进行气体补充或调整,并在第二气管接头53的外端套装接头帽55;在罐体的侧面开有一开口区域,该开口区域覆盖有弹性密封层54。

如图13所示,加压罐5两端通过卡簧固定在导肠管3的握持段35内,在导肠管3的握持段35表面开有一正对加压罐开口区域的按钮安装孔37,该按钮安装孔37采用倒T形结构,在该按钮安装孔37内安装有加压按钮38,该加压按钮38的内端为弧形面或球形面,加压按钮38的外端伸出导肠管3外表面,加压按钮38的内端抵住加压罐5的弹性密封层54。

在导肠管3的第五端螺纹连接有端盖6,该端盖6的中心设有一个外喷水接头61。

如图14所示,导肠头4为一圆台结构41,该圆台结构41的下底面设置一第二环刀座连接段42,该第二环刀座连接段42为一外径与外台阶环形体的内环形面直径匹配的外螺纹结构;导肠头4的第二环刀座连接段42与环刀座1的平面环形体通过内、外螺纹结构连接固定;

圆台结构41的下底面中心具有一圆形凹腔43,该圆形凹腔43中心钻有一沿圆台轴线方向延伸的第二盲孔44,第二盲孔44的外端侧设置有内螺纹段,内端侧为光孔段,在第二盲孔44的内螺纹段上螺纹连接内喷水接头45,并在第二盲孔44的光孔段内置有钢球46和复位弹簧47;圆台结构41上还均匀分布有若干垂直于圆台轴线且呈辐射形分布的喷水通道48,各喷水通道48的一端与第二盲孔44的光孔段连通,另一端延伸至圆台结构41的侧表面。

如图15所示,加压罐5的第一气管接头52通过软管7与环刀气腔接头28的另一端连通,内喷水接头45通过穿过加压罐5中心的另一软管8与端盖6中心的外喷水接头61连通。此外,为减少提取出的肠粘膜液进入提取装置内部造成肠粘膜变质,平面环形体的第三端端面与导肠管3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9,外台阶环形体的第二端端面与导肠头4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10。

工作原理:

使用前,通过第二气管接头53在加压罐5内充入一定压力的气体,把外喷水接头61接入供水管;

操作人员将新鲜猪小肠的一端套在具有圆台结构的导肠头4上,并将猪小肠向导肠管方向拉动,使得猪小肠的各部分被导肠头4扩张后依次通过环刀座1上的环形刮刀2,在猪小肠经过环形刮刀2时,利用环形刮刀2上沿弹性橡胶层22圆周方向分布的刮筋23刮制猪小肠的内壁,将内壁上的肠粘膜刮下;

在猪小肠的直径有较大幅度的变化时,操作人员通过握住或松开加压按钮38,通过弹性密封层54挤压加压罐5内的空气,进而控制与加压罐5连通的环刀气腔24,进而控制环形刮刀2的外径,使得环形刮刀2的外径更好的适应当前一段的猪小肠,在确保不损坏小肠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肠粘膜;

而猪小肠在经过环形刮刀2前,供水管内的清洁用水通过外喷水接头61、软管8、内喷水接头45后从导肠头4的各喷水通道48喷洒至猪小肠内壁,便于更好的刮制肠粘膜;

猪小肠在通过环形刮刀2后,依次经过导肠管3的过渡段32、变径段33后移动至储存段34,且移动至储存段34的猪小肠再次收缩;较长的猪小肠在限位环36的限制下不断在储存段34积聚、储存,直到一根猪小肠全部完成肠粘膜刮制后,再取下猪小肠。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