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药生物培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37775发布日期:2018-08-24 07:31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药生物培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医药生物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生物制药行业兴起于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和基因工程技术的突破,这个行业颠覆了传统化学制药行业的研究理念,从出现伊始就被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并在争议、波折、风险中前行。

与世界生物技术药物发展方向一样,未来5-10年重组蛋白药物仍将是中国生物技术药物市场的主流。靶向性药物研究方面,国外治疗型单抗领域一片繁荣的现状将带动国内的欣欣向荣。同样处于冉冉上升阶段的领域还有治疗型疫苗,像当初的治疗型单抗一样,该领域的研发一直在争议中前行。但不可否认,这类技术以其优异的治疗原理将成为未来生物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也许,这将是中国产生世界性突破的地方。

基因工程技术包括基因重组、分子克隆、表达纯化等核心生物技术。简单理解,这些技术能够解决以下问题:如果某段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分子具有人们需要的功能活性时,可将人们需要的有用基因放到可控的环境中进行大量的扩增,然后将这些基因转化成相对应高纯度有活性的蛋白质,生物制药业的发展可以说与生物技术的科技革新息息相关。从1973年发明基因工程技术到1990年启动人类基因组计划,再到2001年后人类基因组测序完成之后的后基因组计划发展,经历了三次主要的生物技术革新。

医药生物通常需要对微生物进行培养,现有培养装置结构较为单一,难以形成较佳的密闭效果,并且培养时的方位调节不便,难以对多个培养装置进行便捷的安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药生物培养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培养装置结构较为单一,难以形成较佳的密闭效果,并且培养时的方位调节不便,难以对多个培养装置进行便捷的安装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药生物培养装置,包括培养装置主体和缓冲架,所述培养装置主体的内侧顶端安装有培养板,且培养板的底侧设置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的两端通过安装架和培养装置主体内壁相连接,所述缓冲架镶嵌于缓冲板的底侧,且缓冲架的下方安置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的两侧固定有加固杆,所述加固杆的底端连接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的下方设置有记录板,所述培养装置主体的外壁两侧镶嵌有连接杆,且培养装置主体的外部底端安装有固定底座,所述培养装置主体的背面设置有耐磨板,且耐磨板的底端安装有橡胶条,所述培养装置主体的背面中部镶嵌有连接通孔,所述加固杆的底端两侧镶嵌有卡块,且卡块的底端设置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通过防位移板和隔离板,所述连接杆的末端固定有组装凹槽,且组装凹槽的外壁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外侧开设有限位通孔,所述隔离板的内部两侧安装有通风筛网,且隔离板的正面两端固定有震动传导杆,所述隔离板的内侧中部固定有吸附层。

优选的,所述培养板的内侧呈凹槽状结构,且培养板的长度小于培养装置主体的内侧宽度。

优选的,所述缓冲架呈交叉状设计,且缓冲架和培养板之间为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密封槽设置有两个,且密封槽关于培养装置主体中轴线对称。

优选的,所述隔离板的长度和培养装置主体的内侧宽度相等,且隔离板的内侧呈凹槽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通过螺母和培养装置主体相连接,且连接杆的长度为培养装置主体宽度的三分之一。

优选的,所述固定底座和培养装置主体之间为一体式结构,且固定底座的外壁呈磨砂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连接通孔的内侧呈螺纹状结构,且连接通孔设置有两个。

优选的,所述限位通孔设置有两个,且限位通孔关于连接杆的水平中轴线对称。

优选的,所述吸附层和隔离板之间为粘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医药生物培养装置,通过连接杆能够对培养装置主体的位置进行便捷的安装,减少培养过程中产生的晃动,其培养板的内侧呈凹槽状结构,且培养板的长度小于培养装置主体的内侧宽度,能够对培养的生物进行放置,避免在培养时微生物因震动而掉出培养板,缓冲架呈交叉状设计,且缓冲架和培养板之间为活动连接,能够对培养板产生的压力进行分散,确保培养过程的稳定,其密封槽设置有两个,且密封槽关于培养装置主体中轴线对称,能够对其进行放置,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并且隔离板的长度和培养装置主体的内侧宽度相等,且隔离板的内侧呈凹槽状结构,能够通过隔离板对培养装置主体内部的空间进行隔离,适用于不同情况下的使用需求,其限位通孔设置有两个,且限位通孔关于连接杆的水平中轴线对称,能够进一步限定培养的位置,大大提高了医药生物培养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医药生物培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医药生物培养装置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医药生物培养装置的加固杆连接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医药生物培养装置的限位通孔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医药生物培养装置的隔离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培养装置主体,2、培养板,3、安装架,4、缓冲板,5、缓冲架,6、密封槽,7、加固杆,8、隔离板,9、连接杆,10、记录板,11、固定底座,12、耐磨板,13、橡胶条,14、连接通孔,15、卡块,16、固定轴,17、防位移板,18、组装凹槽,19、连接板,20、限位通孔,21、通风筛网,22、震动传导杆,23、吸附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医药生物培养装置,包括培养装置主体1、培养板2、安装架3、缓冲板4、缓冲架5、密封槽6、加固杆7、隔离板8、连接杆9、记录板10、固定底座11、耐磨板12、橡胶条13、连接通孔14、卡块15、固定轴16、防位移板17、组装凹槽18、连接板19、限位通孔20、通风筛网21、震动传导杆22和吸附层23,培养装置主体1的内侧顶端安装有培养板2,且培养板2的底侧设置有缓冲板4,培养板2的内侧呈凹槽状结构,且培养板2的长度小于培养装置主体1的内侧宽度,缓冲板4的两端通过安装架3和培养装置主体1内壁相连接,缓冲架5镶嵌于缓冲板4的底侧,且缓冲架5的下方安置有密封槽6,密封槽6设置有两个,且密封槽6关于培养装置主体1中轴线对称,缓冲架5呈交叉状设计,且缓冲架5和培养板2之间为活动连接,密封槽6的两侧固定有加固杆7,加固杆7的底端连接有隔离板8,隔离板8的长度和培养装置主体1的内侧宽度相等,且隔离板8的内侧呈凹槽状结构,隔离板8的下方设置有记录板10,培养装置主体1的外壁两侧镶嵌有连接杆9,且培养装置主体1的外部底端安装有固定底座11,固定底座11和培养装置主体1之间为一体式结构,且固定底座11的外壁呈磨砂状结构,培养装置主体1的背面设置有耐磨板12,且耐磨板12的底端安装有橡胶条13,培养装置主体1的背面中部镶嵌有连接通孔14,连接通孔14的内侧呈螺纹状结构,且连接通孔14设置有两个,加固杆7的底端两侧镶嵌有卡块15,且卡块15的底端设置有固定轴16,固定轴16通过防位移板17和隔离板8,连接杆9的末端固定有组装凹槽18,且组装凹槽18的外壁设置有连接板19,连接杆9通过螺母和培养装置主体1相连接,且连接杆9的长度为培养装置主体1宽度的三分之一,连接板19的外侧开设有限位通孔20,限位通孔20设置有两个,且限位通孔20关于连接杆9的水平中轴线对称,隔离板8的内部两侧安装有通风筛网21,且隔离板8的正面两端固定有震动传导杆22,隔离板8的内侧中部固定有吸附层23,吸附层23和隔离板8之间为粘接。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该医药生物培养装置,在使用时先通过连接杆9能够对培养装置主体1的位置进行便捷的安装,减少培养过程中产生的晃动,其培养板2的内侧呈凹槽状结构,且培养板2的长度小于培养装置主体1的内侧宽度,能够对培养的生物进行放置,避免在培养时微生物因震动而掉出培养板2,缓冲架5呈交叉状设计,且缓冲架5和培养板2之间为活动连接,能够对培养板2产生的压力进行分散,确保培养过程的稳定,其密封槽6设置有两个,且密封槽6关于培养装置主体1中轴线对称,能够对其进行放置,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并且隔离板8的长度和培养装置主体1的内侧宽度相等,且隔离板8的内侧呈凹槽状结构,能够通过隔离板8对培养装置主体1内部的空间进行隔离,适用于不同情况下的使用需求,其限位通孔20设置有两个,且限位通孔20关于连接杆9的水平中轴线对称,能够进一步限定培养的位置,大大提高了医药生物培养装置的实用性。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