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乳化癸二酸二辛酯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803632发布日期:2018-11-02 21:38阅读:57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化合物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乳化癸二酸二辛酯的方法。

背景技术

癸二酸二辛酯为无色或微黄色油状液体,隶属于二元脂肪酸酯类增塑剂,是塑料工业中的增塑剂,其增塑效率高,挥发性低,既具有优良的耐寒性,又有较好的耐热性、耐光性和电绝缘性,而且加热时具有良好的润滑性,使制品外观、手感良好,特别适用于制作耐寒电线电缆料、人造革、薄膜等制品,亦可用作润滑油和合成橡胶软化剂。但癸二酸二辛酯与天然胶乳的相容性较差,耐油性不佳,迁移性较大,易被烃类抽出,耐水性也不太理想,因此,常与邻苯二甲酸酯类并用,而不能直接加入到天然胶乳中。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乳化癸二酸二辛酯的方法,有效解决癸二酸二辛酯不能直接加入到天然胶乳中的问题,且采用本发明的癸二酸二辛酯,增塑效果更明显。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乳化癸二酸二辛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依序将癸二酸二辛酯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混合,加热至60℃~80℃,搅拌5min~10min使其溶解,溶解后保持转速不变,在常温条件下边搅拌边加入25℃~35℃的水,使癸二酸二辛酯的质量分数在20%~40%,然后继续搅拌60min~90min。

优选的,所述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包括司盘60和吐温60。

优选的,所述的司盘60和吐温60的质量比为0.3~0.45:0.55~0.7。

优选的,所述的司盘60和吐温60的质量比为0.45:0.55。

优选的,癸二酸二辛酯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3~5:1。

优选的,搅拌速度为500r/min~3500r/min。

优选的,加水的时间为3min~5min内加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将癸二酸二辛酯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混合,加热,并在常温下加水搅拌,成功乳化癸二酸二辛酯。采用本发明方法,乳化后的癸二酸二辛酯产品稳定、均一,放置12个月后仍未出现浮油和分层现象。将本发明产品与天然橡胶混炼,硫化加工成硫化胶后,物理性能产生一定的变化。邵尔a型硬度为40~43度,拉伸强度为16.15~18.10mpa,拉断伸长率达到800%~830%,相对于对比例,采用本发明乳化后的癸二酸二辛酯,增塑效果明显,癸二酸二辛酯与胶乳相容性良好,无发汗现象(相容性不足时,增塑剂会从树脂中分离出来,表现为渗出发汗等现象)。采用实施例1的癸二酸二辛酯,增塑效果更明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所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常温为25~35℃。

实施例1:

依序将癸二酸二辛酯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加入搅拌罐中,加热至75℃,搅拌10min使其溶解,转速为2000r/min。溶解后保持转速不变,在常温下边搅拌边加入30℃的纯水,使癸二酸二辛酯的质量分数在25%,3min~5min内加完。然后继续搅拌80min,成功乳化癸二酸二辛酯。其中,癸二酸二辛酯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4:1,所述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司盘60和吐温60的混合物,司盘60和吐温60的质量比为0.45:0.55。

实施例2:

依序将癸二酸二辛酯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加入搅拌罐中,加热80℃的温度,搅拌10min使其溶解,转速为3500r/min。溶解后保持转速不变,在常温下边搅拌边加入35℃的纯水,使癸二酸二辛酯的质量分数在40%,3min~5min内加完。然后继续搅拌90min,成功乳化癸二酸二辛酯。其中,癸二酸二辛酯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3:1,所述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司盘60和吐温60的混合物,司盘60和吐温60的质量比为0.45:0.55。

实施例3:

依序将癸二酸二辛酯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加入搅拌罐中,加热60℃的温度,搅拌5min使其溶解,转速为500r/min。溶解后保持转速不变,在常温下边搅拌边加入25℃的纯水,使癸二酸二辛酯的质量分数在20%,3min~5min内加完。然后继续搅拌60min,成功乳化癸二酸二辛酯。其中癸二酸二辛酯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5:1,所述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司盘60和吐温60的混合物,司盘60和吐温60的质量比为0.3:0.7。

实施例4:

依序将癸二酸二辛酯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加入搅拌罐中,加热80℃的温度,搅拌10min使其溶解,转速为500r/min。溶解后保持转速不变,在常温下边搅拌边加入25℃的纯水,使癸二酸二辛酯的质量分数在40%,3min~5min内加完。然后继续搅拌90min,成功乳化癸二酸二辛酯。其中癸二酸二辛酯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4:1。所述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司盘60和吐温60的混合物,司盘60和吐温60的质量比为0.3:0.7。

实施例5:

实施例5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将司盘60和吐温60替换为司盘20和吐温20。

实施例6:

实施例6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将司盘60和吐温60替换为司盘80和吐温80。

试验例1:

将实施例1~6的乳化样品分别保存24h和12个月后观察是否存在浮油和分层现象,结果见表1。

表1

从表1可知,采用本发明方法,乳化后的癸二酸二辛酯产品稳定、均一,放置12个月后仍未出现浮油和分层现象。

对比例1:

依序将癸二酸二辛酯、质量比为0.2:0.8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司盘60和吐温60,加入搅拌罐中,搅拌10min使其溶解,转速为2000r/min。溶解后保持转速不变,在常温下边搅拌边加入30℃的纯水,使癸二酸二辛酯的质量分数在10%,3min~5min内加完。然后继续搅拌80min。其中癸二酸二辛酯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2:1。

对比例2:

依序将癸二酸二辛酯、质量比为0.6:0.4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司盘60和吐温60,加入搅拌罐中,加热至90℃,搅拌10min使其溶解,转速为2000r/min。溶解后保持转速不变,在常温下边搅拌边加入30℃的纯水,使癸二酸二辛酯的质量分数在50%,10min加完。然后继续搅拌80min。其中癸二酸二辛酯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6:1。

试验例2:增塑剂对硫化胶物理性能的影响

实施例1~6与对比例1~2的样品按混炼配方(重量份):天然橡胶100份,氧化锌6份,硬脂酸0.5份,促进剂m0.5份,增塑剂10份,硫磺3.5份,进行混炼,得到混炼胶,混炼胶进行硫化处理,得到硫化胶样品,按照gb/t528-2009测定力学性能,拉伸速率为500mm·min-1。表2为各硫化胶样品的物理性能。

表2硫化胶物理性能

从表2可以看出,各硫化胶物理性能产生一定的变化,采用本发明方法,邵尔a型硬度为40~43度,拉伸强度为16.15~18.10mpa,拉断伸长率达到795%~830%,相对于对比例,采用本发明乳化后的癸二酸二辛酯,增塑效果明显,癸二酸二辛酯与胶乳相容性良好,无发汗现象(相容性不足时,增塑剂会从树脂中分离出来,表现为渗出发汗等现象)。采用实施例1的癸二酸二辛酯,增塑效果更明显。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