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酸性染料用无醛固色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432743发布日期:2018-12-28 20:15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纺织染整助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酸性染料用无醛固色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酸性染料色泽鲜艳、色谱齐全,主要用于羊毛、呢绒、蚕丝和锦纶等面料的染色,但染色后湿摩擦牢度及耐水洗牢度往往较差。目前,酸性染料色牢度提升的主要方法之一是使用固色剂,但专用的真丝酸性染料固色剂相对较少,这类固色剂有的合成设备及工艺复杂,有的色牢度提高不明显或对织物色光及手感有影响。因此,研究符合生态环保、无甲醛的新型高效的酸性染料用固色剂具有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酸性染料用无醛固色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固色剂能更好提高织物湿摩擦牢度和耐洗色牢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酸性染料用无醛固色剂,主要由下述质量份数配比的原料组分制成:

所述含氨基结构的丙烯酸酯为丙烯酸氨基乙酯、丙烯酸氨基丙酯、丙烯酸氨基丁酯、甲基丙烯酸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氨基丙酯、甲基丙烯酸氨基丁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以任意比混合的混合物。

所述不饱和羧酸酯基单体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正己酯、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三氯乙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以任意比混合的混合物。

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铵、过硫酸钠和过硫酸钾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以任意比混合的混合物。

一种酸性染料用无醛固色剂的制备方法,通过如下步骤实现:

(1)向搅拌式聚合反应器中加入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含氨基结构的丙烯酸酯、不饱和羧酸酯基单体、除盐水,开启搅拌,并开始加热升温;

(2)当搅拌式聚合反应器内的温度升至95℃~130℃时,开始滴加质量浓度为1~10%的引发剂溶液,此引发剂溶液由所述引发剂和部分所述除盐水配制而成,滴加时间控制在3~6小时;

(3)滴加完后保持温度继续反应1~3小时,降温出料,即得所述固色剂。

所述含氨基结构的丙烯酸酯为丙烯酸氨基乙酯、丙烯酸氨基丙酯、丙烯酸氨基丁酯、甲基丙烯酸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氨基丙酯、甲基丙烯酸氨基丁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以任意比混合的混合物。

所述不饱和羧酸酯基单体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正己酯、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三氯乙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以任意比混合的混合物。

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铵、过硫酸钠和过硫酸钾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以任意比混合的混合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显著效果:

1、通过几种单体的聚合,使制备出来的固色剂含有羟基、酯基、氨基、季铵盐等基团,在纤维与染料之间起“架桥”作用,可与染料分子的磺酸基团、羧基、纤维素分子上的羟基交联,形成高度多元化交联系统,使染料与纤维结合的更加牢固,从而能显著改善酸性染料的干摩擦牢度、湿摩擦牢度和耐洗色牢度,而且不影响产品的色光和手感。

2、所制备的固色剂具有染色牢度高,能提高干湿牢度、水洗色牢度,对敏感色色光影响小,用量少等优点,固色时基本不产生色相变化,且无甲醛污染,有效降低了织物甲醛含量,提升织物的质量,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阐述。

本发明的一种酸性染料用无醛固色剂,由下述质量份数配比的原料组分制成:

所述含氨基结构的丙烯酸酯为丙烯酸氨基乙酯、丙烯酸氨基丙酯、丙烯酸氨基丁酯、甲基丙烯酸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氨基丙酯、甲基丙烯酸氨基丁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以任意比混合的混合物。

所述不饱和羧酸酯基单体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正己酯、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三氯乙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以任意比混合的混合物。

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铵、过硫酸钠和过硫酸钾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以任意比混合的混合物。

本发明一种酸性染料用无醛固色剂的制备方法,通过如下步骤实现:

(1)向搅拌式聚合反应器中加入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含氨基结构的丙烯酸酯、不饱和羧酸酯基单体、除盐水,开启搅拌,并开始加热升温;

(2)当搅拌式聚合反应器内的温度升至95℃~130℃时,开始滴加质量浓度为1~10%的引发剂溶液,此引发剂溶液由所述引发剂和部分所述除盐水配制而成,滴加时间控制在3~6小时;

(3)滴加完后保持温度继续反应1~3小时,降温出料,即得所述固色剂。

下面以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1

本发明的一种酸性染料用无醛固色剂,由下述质量份数配比的原料组分制成:

本发明一种酸性染料用无醛固色剂的制备方法,通过如下步骤实现:

(1)向搅拌式聚合反应器中加入23.5份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1.5份丙烯酸氨基乙酯、1.2份丙烯酸甲酯、63.8份除盐水,开启搅拌,并开始加热升温;

(2)当搅拌式聚合反应器内的温度升至97℃时,开始滴加质量浓度为9.3%的过硫酸铵溶液,此过硫酸铵溶液由0.93份过硫酸铵和9.07份除盐水配制而成,滴加时间控制在3.3小时;

(3)滴加完后保持温度继续反应1.3小时,降温出料,即得所述固色剂。

实施例2

本发明的一种酸性染料用无醛固色剂,由下述质量份数配比的原料组分制成:

本发明一种酸性染料用无醛固色剂的制备方法,通过如下步骤实现:

(1)向搅拌式聚合反应器中加入25份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3份丙烯酸氨基丙酯、3.1份丙烯酸乙酯、58.9份除盐水,开启搅拌,并开始加热升温;

(2)当搅拌式聚合反应器内的温度升至103℃时,开始滴加质量浓度为3.3%的过硫酸铵溶液,此过硫酸铵溶液由0.33份过硫酸铵和9.67份除盐水配制而成,滴加时间控制在5小时;

(3)滴加完后保持温度继续反应1.7小时,降温出料,即得所述固色剂。

实施例3

本发明的一种酸性染料用无醛固色剂,由下述质量份数配比的原料组分制成:

本发明一种酸性染料用无醛固色剂的制备方法,通过如下步骤实现:

(1)向搅拌式聚合反应器中加入27份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5.5份丙烯酸氨基丁酯、5.3份丙烯酸丙酯、52.2份除盐水,开启搅拌,并开始加热升温;

(2)当搅拌式聚合反应器内的温度升至117℃时,开始滴加质量浓度为4.5%的过硫酸钠溶液,此过硫酸钠溶液由0.45份过硫酸钠和9.55份除盐水配制而成,滴加时间控制在5.3小时;

(3)滴加完后保持温度继续反应2.5小时,降温出料,即得所述固色剂。

实施例4

本发明的一种酸性染料用无醛固色剂,由下述质量份数配比的原料组分制成:

本发明一种酸性染料用无醛固色剂的制备方法,通过如下步骤实现:

(1)向搅拌式聚合反应器中加入30份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7.1份甲基丙烯酸氨基乙酯、7.2份丙烯酸丁酯、45.7份除盐水,开启搅拌,并开始加热升温;

(2)当搅拌式聚合反应器内的温度升至127℃时,开始滴加质量浓度为6.2%的过硫酸钠溶液,此过硫酸钠溶液由0.62份过硫酸钠和9.38份除盐水配制而成,滴加时间控制在5.7小时;

(3)滴加完后保持温度继续反应2.2小时,降温出料,即得所述固色剂。

实施例5

本发明的一种酸性染料用无醛固色剂,由下述质量份数配比的原料组分制成:

本发明一种酸性染料用无醛固色剂的制备方法,通过如下步骤实现:

(1)向搅拌式聚合反应器中加入33份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9.5份甲基丙烯酸氨基丙酯、9份丙烯酸2-乙基己酯、38.5份除盐水,开启搅拌,并开始加热升温;

(2)当搅拌式聚合反应器内的温度升至116℃时,开始滴加质量浓度为8.1%的过硫酸钾溶液,此过硫酸钾溶液由0.81份过硫酸钾和9.19份除盐水配制而成,滴加时间控制在4.6小时;

(3)滴加完后保持温度继续反应1.8小时,降温出料,即得所述固色剂。

实施例6

本发明的一种酸性染料用无醛固色剂,由下述质量份数配比的原料组分制成:

其中,含氨基结构的丙烯酸酯采用甲基丙烯酸氨基丙酯和甲基丙烯酸氨基丁酯的混合物,且甲基丙烯酸氨基丙酯和甲基丙烯酸氨基丁酯的质量比为1:1,即,甲基丙烯酸氨基丙酯和甲基丙烯酸氨基丁酯的用量均为5.8份。

不饱和羧酸酯基单体采用甲基丙烯酸苄酯和甲基丙烯酸三氯乙酯的混合物,且甲基丙烯酸苄酯和甲基丙烯酸三氯乙酯的质量比为1:3,即,甲基丙烯酸苄酯和甲基丙烯酸三氯乙酯的用量分别为2.95份和8.85份。

引发剂采用过硫酸铵和过硫酸钠的混合物,且过硫酸铵和过硫酸钠的质量比为1:4,即,过硫酸铵和过硫酸钠的用量分别为0.05份和0.2份。

本发明一种酸性染料用无醛固色剂的制备方法,通过如下步骤实现:

(1)向搅拌式聚合反应器中加入35份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5.8份含甲基丙烯酸氨基丙酯、5.8份甲基丙烯酸氨基丁酯、2.95份甲基丙烯酸苄酯、8.85份甲基丙烯酸三氯乙酯、31.6份除盐水,开启搅拌,并开始加热升温;

(2)当搅拌式聚合反应器内的温度升至118℃时,开始滴加质量浓度为2.5%的引发剂溶液,此引发剂溶液由0.05份过硫酸铵、0.2份过硫酸钠和9.75除盐水配制而成,滴加时间控制在4.1小时;

(3)滴加完后保持温度继续反应1.3小时,降温出料,即得所述固色剂。

将上述实施例1~6合成的固色剂分别处理弱酸性红fg染色后的织物,固色工艺为:固色剂用量为30g/l,ph为6~7,织物在温度为60℃下固色30min,烘干后,在150℃下焙烘3min,浴比1:20。织物固色后的主要性能指标如表1所示。

表1织物经上述实施例1~6固色处理后的主要性能指标

备注:

1.摩擦牢度测试方法按gb/t3920-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方法测定;

2.皂洗牢度测试方法按gb/t3921-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洗色牢度》方法测定;

3.汗浸牢度测试方法按gb/t5713-2013《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除盐水色牢度》方法测定。

4.固色剂7为市售酸性染料固色剂afn。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