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油生产工艺用脱蜡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679000发布日期:2019-01-19 00:12阅读:1094来源:国知局
一种食用油生产工艺用脱蜡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食用油生产工艺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食用油生产工艺用脱蜡方法。



背景技术:

食用油也称为“食油”,是指在制作食品过程中使用的,动物或者植物油脂。常温下为液态。由于原料来源、加工工艺以及品质等原因,常见的食用油多为植物油脂,包括粟米油、菜籽油、花生油、火麻油、玉米油、橄榄油、山茶油、棕榈油、芥花子油、葵花子油、大豆油、芝麻油、亚麻籽油、葡萄籽油、核桃油、牡丹籽油等等。现有的食用油的生产工艺中,生产加工系统中结晶模块内部体积较小的蜡结晶不便去除,同时过滤板上的油渣不能实现回收利用,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食用油生产工艺用脱蜡方法。本发明主要用于分离体积较小的蜡结晶和实现油渣的回收利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食用油生产工艺用脱蜡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食用油脱蜡系统中结晶框的顶部设置有导料管,导料管的上端延伸至结晶框的外部,导料管的下端与结晶模块连通,导料管用于向结晶模块内部导入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用于使结晶模块内部的蜡结晶再次强化结晶,表面活性剂可与结晶模块内部的蜡结晶吸附而形成更大体积的蜡结晶,起到助晶的作用,从而便于体积小而粘附在结晶模块内部的蜡结晶从结晶模块中沉降,便于全面清理蜡结晶,增强清理的效果;

s2:s1中强化结晶后的蜡结晶和少量油渣沉淀在过滤板上,人工将过滤板上的蜡结晶和油渣放入离心机中,离心机用于对蜡结晶和油渣进行分离,油渣回收利用;

s3:s2中离心机的外壁设置电加热器,利用电加热器将离心机加热至80℃左右,每百斤油渣加入60-70℃饱和盐水3斤,通过低速转动离心机,实现对油渣和盐水混合物的搅拌,再利用电加热器将离心机升温到100-110℃,当上层出现浮油时,停止电加热器和离心机,停放两天可取出浮油,使得油渣中的浮油能回收利用,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

其中,s1中采用的食用油脱蜡系统包括搅拌框、结晶框、过滤板、过滤器、油泵与储油罐,所述结晶框的顶部固联有搅拌框,且搅拌框成漏斗状结构,并且搅拌框的底端延伸至结晶框的内部;所述搅拌框的内部贯穿有转轴,转轴通过电机驱动,转轴的顶端通过联轴器与气缸的缸杆连接,转轴的外部固联有搅拌浆,搅拌浆的顶部均匀开设有多个进油孔,且搅拌浆的顶部位于每个进油孔的上方位置处均通过弹簧与空心球连接,转轴的底部通过转动杆与叶轮片连接,搅拌框的内部位于叶轮片的下方位置处固联有隔板,且转动杆贯穿隔板;所述搅拌框的外侧位于隔板的上方位置处开设有第二进油口,搅拌框的外侧位于隔板的下方位置处开设有出油口;所述搅拌框的顶部分别开设有第一进油口和进料口;所述结晶框的外部设有冷却模块,结晶框的右下方侧壁开设有进水口,结晶框左上方侧壁开设有出水口;所述结晶框的内部位于搅拌框的下方位置处设有过滤板,结晶框的底部连通有输油管,过滤器、油泵与储油罐依次通过输油管连通;所述结晶框的外部设有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控制气缸与电机的工作。

工作时,先从进水口将冷却水通入结晶框的内部,直至保证冷却时能从出水口流出,将食用油从第一进油口倒入搅拌框的内部,同时通过控制器控制电机和气缸工作,电机带动转轴转动,并带动搅拌浆搅拌,气缸带动转轴上下升降,从而带动搅拌浆上下升降,接着将硅藻土从进料口的内部倒入,搅拌桨搅拌使得食用油与硅藻土充分混合,同时搅拌浆在电机和气缸的双重作用下旋转升降时,空心球随着旋转升降,在进油孔的上方对食用油与硅藻土的混合物进一步搅拌,增强了搅拌效果,同时搅拌桨上升时,搅拌桨与搅拌框之间的间隙增大,食用油与硅藻土混合物从搅拌桨与搅拌框的间隙流下,加快了下流的速度,同时空心球下降时,驱动打开进油孔,进一步加快了食用油与硅藻土混合物下流的速度,由于搅拌框位于冷却水的内部,能对食用油与硅藻土混合物进行预冷,与此同时,转轴带动转动杆转动,从而带动叶轮片转动,叶轮片下方的压力增大,挤压食用油与硅藻土混合物通过第二进油口进入冷却模块内部,食用油与硅藻土混合物流动时受到周围低温水的快速冷却作用,形成蜡的结晶,充分结晶后的食用油通过出油口流出,此时控制器控制气缸停止工作,电机继续工作,食用油通过过滤板进行初步过滤,接着在油泵的抽动下,抽动食用油经过过滤器进行二次过滤,完成所有过滤工序的食用油最终通过输油管输送至储油罐中贮存。

所述冷却模块由外螺旋形油管与内螺旋形油管组成,外螺旋形油管与内螺旋形油管均呈倒锥形结构,内螺旋形油管的底端与第二进油口连通,外螺旋形油管的底端与出油口连通,且外螺旋形油管顶端与内螺旋形油管顶端通过连接管连通。食用油与硅藻土混合物通过第一进油口首先进入内螺旋形油管的内部,进行一次冷却结晶,接着被挤压至内螺旋形油管的顶部并通过连接管进入外螺旋形的内部,使得食用油经过二次冷却结晶,加快了结晶的速度,进一步提高了脱蜡质量。

所述过滤板的一端卡合于结晶框的内侧壁上,过滤板的另一端贯穿结晶框的内侧壁并与密封板连接。便于将过滤板拆卸,提高过滤效率。

所述结晶框的内部通过多个弹簧与支撑座连接,支撑座的顶部呈圆弧形结构。支撑座位于过滤板的下方位置处,不仅能对过滤板起到支撑的作用,提高过滤板的稳定性,同时当过滤板插入结晶框的内部进行安装时,由于支撑座的顶部成圆弧形结构,可对过滤板起到过渡的作用,便于安装。

所述结晶框的内侧壁位于进水口的上方位置处固联有连接件,连接件的一端自上而下依次转动连接有连接杆与挡板,且连接杆通过两个伸缩弹簧分别与外螺旋形油管与内螺旋形油管固联。挡板位于进水口的一侧,当冷却水从进水口进入时,对挡板造成冲击,挡板振动,带动连接杆振动,在伸缩弹簧的作用下,带动外螺旋形油管与内螺旋形油管振动,提高了食用油的冷却速率,进一步提高结晶速率。

所述转动杆的外侧底端位置处固联有清理杆,清理杆的底部设有清理毛刷。控制器控制气缸停止工作,电机继续工作,使得转轴转动带动转动杆进行转动,从而带动清理杆进行转动,使得清理毛刷对过滤板的顶部进行清理,防止过滤板的顶部产生堵塞的现象,使得过滤板下料的速度更快,进一步提高了过滤效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食用油生产工艺用脱蜡方法,通过向结晶模块的内部导入表面活性剂对蜡结晶实现再次强化结晶,便于蜡结晶的清理,同时在脱蜡系统的外部设置离心机,对蜡结晶和油渣混合物进行分离,并对油渣实现回收利用,减小资源浪费,增大了资源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食用油脱蜡系统的主视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2中b-b剖视图;

图中:过滤板1、搅拌框2、转轴21、电机22、气缸23、搅拌浆24、进油孔241、空心球242、转动杆25、清理杆251、清理毛刷252、叶轮片26、隔板27、结晶框3、第一进油口31、进料口32、冷却模块33、外螺旋形油管331、内螺旋形油管332、连接管333、进水口34、出水口35、第二进油口36、出油口37、连接件38、连接杆381、挡板382、伸缩弹簧383、支撑座39、过滤器4、油泵5、储油罐6、输油管7。

具体实施方式

使用如图1-图4对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食用油生产工艺用脱蜡方法进行如下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食用油生产工艺用脱蜡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食用油脱蜡系统中结晶框的顶部设置有导料管,导料管的上端延伸至结晶框的外部,导料管的下端与结晶模块连通,导料管用于向结晶模块内部导入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用于使结晶模块内部的蜡结晶再次强化结晶,表面活性剂可与结晶模块内部的蜡结晶吸附而形成更大体积的蜡结晶,起到助晶的作用,从而便于体积小而粘附在结晶模块内部的蜡结晶从结晶模块中沉降,便于全面清理蜡结晶,增强清理的效果;

s2:s1中强化结晶后的蜡结晶和少量油渣沉淀在过滤板上,人工将过滤板上的蜡结晶和油渣放入离心机中,离心机用于对蜡结晶和油渣进行分离,油渣回收利用;

s3:s2中离心机的外壁设置电加热器,利用电加热器将离心机加热至80℃左右,每百斤油渣加入60-70℃饱和盐水3斤,通过低速转动离心机,实现对油渣和盐水混合物的搅拌,再利用电加热器将离心机升温到100-110℃,当上层出现浮油时,停止电加热器和离心机,停放两天可取出浮油,使得油渣中的浮油能回收利用,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

其中,s1中采用的食用油脱蜡系统包括搅拌框2、结晶框3、过滤板1、过滤器4、油泵5与储油罐6,所述结晶框3的顶部固联有搅拌框2,且搅拌框2成漏斗状结构,并且搅拌框2的底端延伸至结晶框3的内部;所述搅拌框2的内部贯穿有转轴21,转轴21通过电机22驱动,转轴21的顶端通过联轴器与气缸23的缸杆连接,转轴21的外部固联有搅拌浆24,搅拌浆24的顶部均匀开设有多个进油孔241,且搅拌浆24的顶部位于每个进油孔241的上方位置处均通过弹簧与空心球242连接,转轴21的底部通过转动杆25与叶轮片26连接,搅拌框2的内部位于叶轮片26的下方位置处固联有隔板27,且转动杆25贯穿隔板27;所述搅拌框2的外侧位于隔板27的上方位置处开设有第二进油口36,搅拌框2的外侧位于隔板27的下方位置处开设有出油口37;所述搅拌框2的顶部分别开设有第一进油口31和进料口32;所述结晶框3的外部设有冷却模块33,结晶框3的右下方侧壁开设有进水口34,结晶框3左上方侧壁开设有出水口35;所述结晶框3的内部位于搅拌框2的下方位置处设有过滤板1,结晶框3的底部连通有输油管7,过滤器4、油泵5与储油罐6依次通过输油管7连通;所述结晶框3的外部设有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控制气缸23与电机22的工作。

工作时,先从进水口34将冷却水通入结晶框3的内部,直至保证冷却时能从出水口35流出,将食用油从第一进油口31倒入搅拌框2的内部,同时通过控制器控制电机22和气缸23工作,电机22带动转轴21转动,并带动搅拌浆24搅拌,转轴的21的顶端通过联轴器与气缸23的缸杆连接,联轴器只改变拉力不改变扭矩,使得气缸23带动转轴21上下升降,从而带动搅拌浆24上下升降,接着将硅藻土从进料口32的内部倒入,搅拌桨24搅拌使得食用油与硅藻土充分混合,同时搅拌浆24在电机22和气缸23的双重作用下旋转升降时,空心球242随着旋转升降,在进油孔241的上方对食用油与硅藻土的混合物进一步搅拌,增强了搅拌效果,同时搅拌桨24上升时,搅拌桨24与搅拌框2之间的间隙增大,食用油与硅藻土混合物从搅拌桨24与搅拌框2的间隙流下,加快了下流的速度,同时空心球242下降时,驱动打开进油孔241,进一步加快了食用油与硅藻土混合物下流的速度,由于搅拌框2位于冷却水的内部,能对食用油与硅藻土混合物进行预冷,与此同时,转轴21带动转动杆25转动,从而带动叶轮片26转动,叶轮片26下方的压力增大,挤压食用油与硅藻土混合物通过第二进油口36进入冷却模块33内部,食用油与硅藻土混合物流动时受到周围低温水的快速冷却作用,形成蜡的结晶,充分结晶后的食用油通过出油口37流出,此时控制器控制气缸23停止工作,电机22继续工作,食用油通过过滤板1进行初步过滤,接着在油泵5的抽动下,抽动食用油经过过滤器4进行二次过滤,完成所有过滤工序的食用油最终通过输油管7输送至储油罐6中贮存。

如图2所示,所述冷却模块33由外螺旋形油管331与内螺旋形油管332组成,外螺旋形油管331与内螺旋形油管332均呈倒锥形结构,内螺旋形油管332的底端与第二进油口36连通,外螺旋形油管331的底端与出油口37连通,且外螺旋形油管331顶端与内螺旋形油管332顶端通过连接管333连通。食用油与硅藻土混合物通过第一进油口31首先进入内螺旋形油管332的内部,进行一次冷却结晶,接着被挤压至内螺旋形油管332的顶部并通过连接管333进入外螺旋形的内部,使得食用油经过二次冷却结晶,加快了结晶的速度,进一步提高了脱蜡质量。

如图2与图4所示,所述过滤板1的一端卡合于结晶框3的内侧壁上,过滤板1的另一端贯穿结晶框3的内侧壁并与密封板连接。便于将过滤板1拆卸,提高过滤效率。

如图2与图4所示,所述结晶框3的内部通过多个弹簧与支撑座39连接,支撑座39的顶部呈圆弧形结构。支撑座39位于过滤板1的下方位置处,不仅能对过滤板1起到支撑的作用,提高过滤板1的稳定性,同时当过滤板1插入结晶框3的内部进行安装时,由于支撑座39的顶部成圆弧形结构,可对过滤板1起到过渡的作用,便于安装。

如图2所示,所述结晶框3的内侧壁位于进水口34的上方位置处固联有连接件38,连接件38的一端自上而下依次转动连接有连接杆381与挡板382,且连接杆381通过两个伸缩弹簧383分别与外螺旋形油管331与内螺旋形油管332固联。挡板382位于进水口34的一侧,当冷却水从进水口34进入时,对挡板382造成冲击,挡板382振动,带动连接杆381振动,在伸缩弹簧383的作用下,带动外螺旋形油管331与内螺旋形油管332振动,提高了食用油的冷却速率,进一步提高结晶速率。

如图2所示,所述转动杆25的外侧底端位置处固联有清理杆251,清理杆251的底部设有清理毛刷252。控制器控制气缸23停止工作,电机22继续工作,使得转轴21转动带动转动杆25进行转动,从而带动清理杆251进行转动,使得清理毛刷252对过滤板1的顶部进行清理,防止过滤板1的顶部产生堵塞的现象,同时通过清理杆251的搅动,使得过滤板1下料的速度更快,进一步提高了过滤效率。

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工作时,先从进水口34将冷却水通入结晶框3的内部,直至保证冷却时能从出水口35流出,将食用油从第一进油口31倒入搅拌框2的内部,同时通过控制器控制电机22和气缸23启动,电机22带动转轴21转动,并带动搅拌浆24搅拌,气缸23带动转轴21上下升降,从而带动搅拌浆24上下升降,接着将硅藻土从进料口32的内部倒入,搅拌桨24搅拌使得食用油与硅藻土充分混合,同时搅拌浆24在电机22和气缸23的双重作用下旋转升降时,空心球242随着旋转升降,在进油孔241的上方对食用油与硅藻土的混合物进一步搅拌,增强了搅拌效果,同时搅拌桨24上升时,搅拌桨24与搅拌框2之间的间隙增大,食用油与硅藻土混合物从搅拌桨24与搅拌框2的间隙流下,加快了下流的速度,同时空心球242下降时,驱动打开进油孔241,进一步加快了食用油与硅藻土混合物下流的速度,由于搅拌框2位于冷却水的内部,能对食用油与硅藻土混合物进行预冷,与此同时,转轴21带动转动杆25转动,从而带动叶轮片26转动,叶轮片26的外部形成负压,挤压食用油与硅藻土混合物通过第二进油口36进入冷却模块33内部,食用油与硅藻土混合物流动时受到周围低温水的快速冷却作用,形成蜡的结晶,充分结晶后的食用油通过出油口37流出,此时控制器控制气缸23停止工作,电机22继续工作,食用油通过过滤板1进行初步过滤,接着在油泵5的抽动下,抽动食用油经过过滤器4进行二次过滤,完成所有过滤工序的食用油最终通过输油管7输送至储油罐6中贮存包装。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披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