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倾倒式改良细胞培养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02291发布日期:2018-12-18 21:49阅读:6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倾倒式改良细胞培养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细胞培养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倾倒式改良细胞培养瓶。



背景技术:

细胞培养是一种常用生物医学技术,在生命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细胞培养操作过程中,已知的细胞瓶,不利于细胞培养液体的倾倒,主要使用移液器设备,繁琐而又增加了人力和物力的消耗,当需要倾倒操作时,普通培养瓶会残留液体在瓶内和瓶口,既不利于培养液体的移动和贴壁细胞的消化,又增加了污染的机会。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倾倒式改良细胞培养瓶,既具有细胞培养的功能,又能够在培养液体和细胞的转移过程中,方便的倾倒转移和去除液体,减少残留和污染。

一种倾倒式改良细胞培养瓶,包括瓶身、瓶颈和连接瓶身和瓶颈的过渡部,所述瓶身包括底壁、顶壁和侧壁,所述过渡部与底壁衔接的内侧面和与该内侧面衔接的瓶颈内侧面位于同一直线上。

本实用新型倾倒式改良细胞培养瓶,在普通细胞培养瓶的基础上,改进了瓶口的设计,让瓶中的液体在倾倒过程中,迅速离开培养瓶,残留量较少,此过程优越于移液器设备操作,并为细胞培养自动化提供设备支持。

优选地,所述瓶身为矩形瓶身,包括一个底壁、一个顶壁和三个侧壁,所述过渡部与其中的底壁、顶壁及两对的两个侧壁衔接。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瓶身上设置刻度线。

对于瓶口的第一个改进设计,过渡部沿直线延伸连接瓶颈到瓶口,不出现转折,有利于液体去除。

优选地,所述过渡部与瓶身底壁的衔接处呈160~165°夹角。

作为瓶口的另一个改进设计,所述瓶颈的端口为瓶口,瓶口处设为呈弧形且向外翻的喇叭口。

瓶口离顶沿1mm处呈弧行向外形成小喇叭口,口径不超过瓶颈螺纹大小,这将有利于大部分液体迅速离开瓶口,残留液体一般不会到瓶外,当瓶子站立时残留液体会大部分回到瓶内,减少污染机会。

本实用新型的细胞培养瓶在原有细胞培养瓶上的上端收缩部分和瓶口进行改良,完成瓶中液体顺利倾倒功能。

优选地,所述瓶颈为圆柱形。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瓶颈上设有外螺纹。

进一步优选地,瓶颈长为1.5~2.5cm,瓶口直径为1~2cm,喇叭口最大直径处的直径大于瓶口直径0.15~0.25cm且小于外螺纹最大直径。

更进一步优选,颈长4cm,瓶口直径1.5cm,外口端喇叭最大直径1.7cm。瓶体长*宽*高=5cm*4cm*2cm,其中长宽可以随机变动。

进一步优选地,还包括与瓶颈螺纹配合的瓶盖。

本实用新型将缩短细胞培养操作时间,不需要移液器设备使用,间接的减少了部分枪头、吸管等消耗,相应的消毒工作等,也减少了细胞暴露开放环境时间,液体残留影响贴壁细胞消化,和瓶口液体残留接触外界污染隐患,同时有利于大规模的机械自动化细胞培养倾倒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培养瓶简化了细胞培养的部分操作过程,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消耗,并减少了污染,促进了细胞培养技术的进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中所示附图标记如下:

1-瓶身 2-过渡部 3-瓶颈

11-底壁 12-侧壁 13-顶壁

31-瓶口 32-外螺纹 33-喇叭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一种改良细胞培养瓶,包括瓶身1、过渡部2和瓶颈3,过渡部2衔接瓶身1和瓶颈3,瓶身1沿过渡部2逐步收缩至瓶口31。

瓶身1为矩形瓶身,包括底壁11、顶部13和三个侧壁12,其中底壁、顶壁已经相对的两个侧壁构成瓶身的主体并与过渡部衔接,过渡部包括四个与瓶身一体成型的侧面,其中衔接底壁的内侧面和与该内侧面衔接的瓶颈内侧面呈直线延伸直到瓶口处,无转折,即位于同一直线上,过渡部其他三个侧面与瓶颈衔接处呈一定弧度,过渡部与底壁成160~165°夹角。

瓶口31且距离顶沿1mm左右出设置一个向外翻呈弧形的喇叭口33,喇叭口最大直径处小于外螺纹直径。

瓶颈3为圆柱形,并设置外螺纹32,瓶盖(图中未示出)与瓶颈螺纹配合,瓶颈长为1.5~2.5cm,瓶口直径为1~2cm,喇叭口最大直径处的直径大于瓶口直径的0.15~0.25cm,本实施方式中,最优选地,颈长2cm,瓶口直径1.5cm,外口端喇叭最大直径1.7cm。瓶体长*宽*高=5cm*4cm*2cm,其中长宽可以随机变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专利的具体实施案例,但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