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咯并吡唑类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医药上的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24237385发布日期:2021-03-12 13:10阅读:7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类新的吡咯并吡唑类衍生物、其制备方法以及其本身或含有此类衍生物的药物组合物作为治疗剂特别是作为胃酸分泌抑制剂和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p-cabs)的用途。
背景技术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虽然有地区差异,但消化性溃疡发病率通常占总人口的10%~20%,是一多发病、常见病。溃疡的形成有各种因素,其中酸性胃液对黏膜的消化作用是溃疡形成的基本因素。因此,抑制胃酸分泌逐渐成为治疗消化性溃疡类疾病的首选方法。自1988年第一个质子泵抑制剂(protonpumpinhibitors,ppis)奥美拉唑上市以来,至今全球已有数个ppis产品上市,包括兰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和艾司奥美拉唑等。ppis已经成为治疗胃酸相关性疾病包括消化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和卓-艾综合征等疾病的首选药物。质子泵(protonpump)实质为h+/k+-腺苷三磷酸酶(h+/k+-atpase),它特异性的将质子(h+)泵入胃腔从而形成胃内的强酸性。质子泵抑制剂可以抑制质子泵的活性从而调节质子泵介导的胃酸分泌。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potassium-competitiveacidblockers,p-cabs)是一类新型的胃酸阻滞剂,它通过可逆的、与钾离子(k+)竞争性的结合h+/k+-atpase从而起到抑制h+/k+-atpase酶活性的作用。与ppis相比较,p-cabs具有亲脂性、弱碱性以及在酸性(低ph)条件下稳定等特点。同时,p-cabs具有起效迅速以及比较容易达到抑酸效果等优势。第一款p-cabs新药沃诺拉赞于2014年在日本上市,用于治疗胃酸相关疾病如消化性溃疡。一系列的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结构也已经被公开。但仍然需要开发结构类型多样性的具有更好成药性的新化合物。技术实现要素: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新的结构类型且具有优异的效果和作用的用于治疗胃酸相关疾病如消化性溃疡的化合物。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x选自nh或o;r1选自氢原子、卤素或烷基;r2选自氢原子、卤素、羟基或烷基;r3、r4、r5各自独立选自氢原子、卤素、氰基、任选地被取代的c1~3烷基、c1~3烷氧基、-coora或-conrbrc,ra、rb、rc各自独立选自氢原子或c1~3烷基。优选地,x选自nh或o;r1选自卤素或c1~3烷基;r2选自氢原子或卤素;r3、r4、r5各自独立选自氢原子、卤素、氰基、c1~3烷基、c1~3烷氧基、-cooh或-conh2。优选地,x选自nh或o;r1选自氟原子或甲基;r2为氢原子;r3、r4、r5各自独立选自氢原子、氟原子、氯原子、氰基、甲基、甲氧基或-cooh。优选地,所述化合物选自:2-((3-((3-(2-氟苯基)-5-甲基-5,6-二氢吡咯[3,4-c]吡唑-2(4h)-基)甲基)苯基)氨基)苯甲酸;3-((3-((3-(2-氟苯基)-5-甲基-5,6-二氢吡咯[3,4-c]吡唑-2(4h)-基)甲基)苯基)氨基)苯甲酸;n-(3-((3-(2-氟苯基)-5-甲基-5,6-二氢吡咯[3,4-c]吡唑-2(4h)-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4-甲基苯胺;2-氯-4-氟-n-(3-((3-(2-氟苯基)-5-甲基-5,6-二氢吡咯[3,4-c]吡唑-2(4h)-基)甲基)苯基)苯胺;2-氟-n-(3-((3-(2-氟苯基)-5-甲基-5,6-二氢吡咯[3,4-c]吡唑-2(4h)-基)甲基)苯基)-4-甲基苯胺;4-氟-n-(3-((3-(2-氟苯基)-5-甲基-5,6-二氢吡咯并[3,4-c]吡唑-2(4h)-基)甲基)苯基)-2-甲基苯胺;2-氯-n-(3-((3-(2-氟苯基)-5-甲基-5,6-二氢吡咯[3,4-c]吡唑-2(4h)-基)甲基)苯基)苯胺;3-氯-4-((3-((3-(2-氟苯基)-5-甲基-5,6-二氢吡咯[3,4-c]吡唑-2(4h)-基)甲基)苯基)氨基)苯甲腈;4,5-二氟-n-(3-((3-(2-氟苯基)-5-甲基-5,6-二氢吡咯[3,4-c]吡唑-2(4h)-基)甲基)苯基)-2-甲基苯胺;5-甲基-2-(3-苯氧基苄基)-3-(邻甲苯基)-2,4,5,6-四氢吡咯[3,4-c]吡唑。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药物组合物,包括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赋形剂或稀释剂。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上述药物组合物在制备胃酸分泌抑制剂中的用途。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上述药物组合物在制备h+/k+-腺苷三磷酸酶(h+/k+-atpase)抑制剂中的用途。第五方面,本发明提供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上述药物组合物在制备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p-cabs)中的用途。第六方面,本发明提供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上述药物组合物在制备药物中的用途,所述药物用于治疗和/或预防消化性溃疡、卓-艾综合征、胃炎、糜烂性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炎、症状性胃食管反流疾病、巴雷特食管炎、功能性消化不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癌、胃malt淋巴瘤、非甾体抗炎药引起的溃疡或手术后应激导致的胃酸过多或溃疡;或者抑制消化性溃疡、急性应激性溃疡、出血性胃炎或侵入性应激造成的上消化道出血。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下述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应理解,下述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限制本发明。除非有相反陈述,下列用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的术语具有下述含义。术语“烷基”指饱和的脂族烃基团,包括1至10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基团。优选含有1至5个碳原子的烷基。更优选含有1至3个碳原子的烷基,例如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各种含碳氢结构部分的碳原子含量由该部分的标有最小和最大碳原子数目的前缀表示,即前缀ci~j表示该部分的碳原子数为整数“i”至整数“j”(包括i和j)。因此,例如,c1~3烷基是指1至3个碳原子的烷基(包括1和3)。术语“烷氧基”指-o-烷基,其中所述烷基如本文所定义。术语“羟基”指-oh基团。术语“卤素”指氟、氯、溴或碘。术语“任选地被取代”是指取代是任选的,因此,其既包括未取代的原子和基团,又包括取代的原子和基团。“取代的”原子或基团表示所指定原子或基团上的任意氢均可被来自所指定取代基组的选择替换(直至所指定原子或基团上的每个氢原子均被来自所指定取代基组的选择替换),条件是不超过所指定原子或基团的正常化合价,并且所述取代产生稳定的化合物。例如,如果甲基(即,ch3)是任选取代的,则碳原子上的至多3个氢原子可被取代基替换。如果原子或基团被描述为任选地被一个或多个非氢取代基取代,则它可被至多所述原子或基团上的可取代位置的最大数的非氢取代基取代。除非特别说明,本发明中,所有出现的化合物均意在包括所有可能的异构体,例如互变异构体、对映异构体、非对映异构体、及其混合物形式。术语“本发明化合物”指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该术语还包括通式(i)化合物的各种晶型形式、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水合物或溶剂合物。术语“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指本发明化合物与酸或碱所形成的适合用作药物的盐。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包括无机盐和有机盐。一类优选的盐是本发明化合物与酸形成的盐。适合形成盐的酸包括但不限于:盐酸、氢溴酸、氢氟酸、硫酸、硝酸、磷酸等无机酸,甲酸、乙酸、丙酸、草酸、丙二酸、琥珀酸、富马酸、马来酸、乳酸、苹果酸、酒石酸、柠檬酸、苦味酸、甲磺酸、苯甲磺酸,苯磺酸等有机酸;以及天冬氨酸、谷氨酸等酸性氨基酸。术语“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表示能用于制备药物组合物的载体,它们一般是安全的、无毒性的,不是生物上或其他方面不期待的,且包括能被动物和人类药学上接受的载体。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包括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这类载体。术语“含有”、“包含”或“包括”表示各种成分可一起应用于本发明的混合物或组合物中。因此,术语“主要由...组成”和“由...组成”包含在术语“含有”中。术语“预防”例如是指在可能暴露或预先处置于疾病但尚未经历或显示疾病症状的哺乳动物中使疾病临床症状不发展。术语“治疗”可指抑制疾病,例如阻止或降低疾病或其临床症状的发展,或者缓解疾病,例如使疾病或其临床症状退化。通式(i)化合物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r1选自氢原子、卤素或烷基。优选实施方式中,r1选自卤素或c1~3烷基。更优选实施方式中,r1为氟原子或甲基。r1的取代位点优选为2位。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r2选自氢原子、卤素、羟基或烷基。优选实施方式中,r2选自氢原子或卤素。更优选实施方式中,r2为氢原子。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x选自nh或o。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r3、r4、r5各自独立选自氢原子、卤素、氰基、任选地被取代的c1~3烷基、c1~3烷氧基、-coora或-conrbrc,ra、rb、rc各自独立选自氢原子或c1~3烷基。所述任选地被取代的c1~3烷基例如是任选地被一个或多个羟基、氟原子或氨基取代的c1~3烷基。优选实施方式中,r3、r4、r5各自独立选自氢原子、卤素、氰基、c1~3烷基、c1~3烷氧基、-cooh或-conh2。更优选实施方式中,r3、r4、r5各自独立选自氢原子、氟原子、氯原子、氰基、甲基、甲氧基或-cooh。优选实施方式中,r3、r4、r5中有一者不为氢。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通式(i)化合物选自表1中所示的化合物。表1通式(i)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通式(i)化合物为下述式(ia)化合物,其制备可采用如下通用合成路线:其中,x、r1、r2、r3、r4、r5的定义如上所述。p1基可为本领域公知的氨基保护基,例如可选自苄基、对甲氧基苯基甲基、邻硝基苯基甲基等可被取代的c7-11芳烷基;乙酰基、三氟乙酰基等可被取代的c1-6烷羰基;苯甲酰基等可被取代的c6-10芳羰基;甲氧羰基、乙氧羰基、boc基(叔丁氧羰基)、cbz基(苄氧羰基)、fmoc基(芴甲氧羰基)、teoc基(三甲基甲硅烷基乙氧羰基)等可被取代的c1-6烷氧羰基;alloc基(烯丙氧羰基)等烯氧羰基;甲磺酰基等烷基磺酰基;对甲苯磺酰基等可被取代的c6-10芳基磺酰基。x1基可为本领域公知的离去基团,例如可选自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等卤素原子。x2基可选自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等卤素原子。x3基可选自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等卤素原子。x4基可为本领域公知的离去基团,例如可选自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等卤素原子。步骤(a)中,用式i-1化合物和式i-2化合物反应,得到式i-3化合物。式i-1化合物和式i-2化合物的摩尔比可为1:(0.5~3.0)。反应溶剂可为乙腈、丙酮、四氢呋喃、二氧六环、n,n-二甲基甲酰胺等。步骤(a)的反应可在碱存在下进行。所述碱可选自:碳酸铯、碳酸钾、碳酸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等。式i-1化合物与碱的摩尔比可为1:(1.0~6.0)。步骤(a)的反应温度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适当设定,例如可为0~100℃。步骤(b)中,用式i-3化合物和式i-4化合物反应,得到式i-5化合物。式i-3化合物和式i-4化合物的摩尔比可为1:(0.5~3.0)。反应溶剂可为n,n-二甲基乙酰胺、n,n-二甲基甲酰胺、甲苯、乙腈等。步骤(b)可在钯催化剂存在下进行。所述钯催化剂可选自:氯化烯丙基钯(ii)二聚物、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1,1'-双(二苯基膦基)二茂铁]二氯化钯、氯化钯等。另外,步骤(b)的反应可在碱存在下进行。所述碱可选自:乙酸钾、乙酸钠、磷酸钾、磷酸二氢钾、双三甲基硅基胺基钾、双三甲基硅基胺基钠等。式i-3化合物与碱的摩尔比可为1:(0.5~3.0)。步骤(b)的反应温度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适当设定,例如可为40~150℃。步骤(c)中,脱除p1保护基。反应条件可采用本领域常用的脱除氨基保护基的反应条件。例如,p1为boc时,可以用质子酸(例如三氟乙酸)或路易斯酸进行处理。步骤(d)中,对式i-6化合物进行氨基甲基化反应,得到式i-7化合物。该步骤可采用本领域公知的氨基甲基化反应条件。一些实施方式中,将式i-6化合物与甲醛搅拌一段时间生成席夫碱,然后加入还原剂例如醋酸硼氢化钠反应一段时间,得到式i-7化合物。步骤(e)中,将式i-7化合物中的硝基还原为氨基,得到式i-8化合物。该步骤可采用本领域公知的将硝基还原为氨基的反应条件。一些实施方式中,将式i-7化合物在raney-ni催化剂存在下与水合肼反应,得到式i-8化合物。步骤(f)中,用式i-8化合物和式i-9化合物反应,得到式ia化合物。式i-8化合物与式i-9化合物的摩尔比可为1:(0.5~3.0)。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f)可在钯催化剂存在下进行。所述钯催化剂可选自: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pd2(dba)3)、氯化烯丙基钯(ii)二聚物、[1,1'-双(二苯基膦基)二茂铁]二氯化钯、氯化钯等。反应溶剂可为二氧六环、四氢呋喃、甲苯、n,n-二甲基甲酰胺等。另外,步骤(f)的反应中还可以加入膦配体,例如2-二环己基磷-2',4',6'-三异丙基联苯(x-phos)、1,1'-联萘-2,2'-双二苯膦(binap)、4,5-双二苯基膦-9,9-二甲基氧杂蒽(xant-phos)、三环己基膦等。步骤(f)的反应可在碱存在下进行。所述碱可选自:叔丁醇钠、碳酸铯、碳酸钠、碳酸氢钠、磷酸钾等。式i-8化合物与碱的摩尔比可为1:(0.5~5.0)。步骤(f)的反应温度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适当设定,例如可为40~150℃。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将式i-8化合物中的氨基变成碘原子(例如将式i-8化合物与亚硝酸钠和碘化钾反应),再与式i-9化合物(其中x3为氨基)反应,得到式ia化合物。式(ia)化合物的制备还可采用如下通用合成路线:其中,x、r1、r2、r3、r4、r5、p1、x1、x2的定义如上所述。步骤(a)中,用式i-1化合物和式i-10化合物反应,得到式i-11化合物。式i-1化合物和式i-10化合物的摩尔比可为1:(0.5~3.0)。反应溶剂可为乙腈、丙酮、四氢呋喃、二氧六环、n,n-二甲基甲酰胺等。步骤(a)的反应可在碱存在下进行。所述碱可选自:碳酸铯、碳酸钾、碳酸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等。式i-1化合物与碱的摩尔比可为1:(1.0~6.0)。步骤(a)的反应温度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适当设定,例如可为0~100℃。步骤(b)中,用式i-11化合物和式i-12化合物反应,得到式i-13化合物。式i-11化合物和式i-12化合物的摩尔比可为1:(0.5~3.0)。反应溶剂可为n,n-二甲基乙酰胺、n,n-二甲基甲酰胺、甲苯、乙腈等。步骤(b)可在钯催化剂存在下进行。所述钯催化剂可选自:氯化烯丙基钯(ii)二聚物、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1,1'-双(二苯基膦基)二茂铁]二氯化钯、氯化钯等。另外,步骤(b)的反应可在碱存在下进行。所述碱可选自:乙酸钾、乙酸钠、磷酸钾、磷酸二氢钾、双三甲基硅基胺基钾、双三甲基硅基胺基钠等。式i-11化合物与碱的摩尔比可为1:(0.5~3.0)。步骤(b)的反应温度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适当设定,例如可为40~150℃。步骤(c)中,脱除p1保护基,得到式i-14化合物。反应条件可采用本领域常用的脱除氨基保护基的反应条件。例如,p1为boc时,可以用质子酸(例如三氟乙酸)或路易斯酸进行处理。步骤(d)中,对式i-14化合物进行氨基甲基化反应,得到式i-15化合物。该步骤可采用本领域公知的氨基甲基化反应条件。一些实施方式中,将式i-14化合物与甲醛搅拌一段时间生成席夫碱,然后加入还原剂例如醋酸硼氢化钠反应一段时间,得到式i-15化合物。步骤(e)中,将式i-15化合物与式i-16化合物反应,得到通式(ia)化合物。式i-15化合物与式i-16化合物的摩尔比可为1:(0.5~5.0)。反应溶剂可为二氧六环、四氢呋喃、甲苯、n,n-二甲基甲酰胺等。步骤(e)可在钯催化剂存在下进行。所述钯催化剂可选自: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pd2(dba)3)、氯化烯丙基钯(ii)二聚物、[1,1'-双(二苯基膦基)二茂铁]二氯化钯、氯化钯等。另外,步骤(e)的反应中还可以加入膦配体,例如2-二环己基磷-2',4',6'-三异丙基联苯(x-phos)、4,5-双二苯基膦-9,9-二甲基氧杂蒽(xant-phos)、1,1'-联萘-2,2'-双二苯膦(binap)、三环己基膦等。步骤(e)的反应可在碱存在下进行。所述碱可选自:叔丁醇钠、碳酸铯、碳酸钠、碳酸氢钠、磷酸钾等。式i-15化合物与碱的摩尔比可为1:(0.5~5.0)。步骤(e)的反应温度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适当设定,例如可为40~150℃。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通式(i)化合物为下述式(ib)化合物,其制备可采用如下通用合成路线:其中,x、r1、r2、r3、r4、r5、p1、x1、x2的定义如上所述。p2基可为本领域公知的羟基保护基,例如可选自酯类保护基、硅醚类保护基、烷基醚类保护基、烷氧基烷基醚类保护基等,其中优选烷氧基烷基醚类保护基,例如thp(四氢吡喃基)、mom(甲氧基甲基)、mtm(甲硫基甲基)等。步骤(a)中,用式i-1化合物和式i-17化合物反应,得到式i-18化合物。式i-1化合物和式i-17化合物的摩尔比可为1:(0.5~3.0)。反应溶剂可为乙腈、丙酮、四氢呋喃、二氧六环、n,n-二甲基甲酰胺等。步骤(a)的反应可在碱存在下进行。所述碱可选自:碳酸铯、碳酸钾、碳酸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等。式i-1化合物与碱的摩尔比可为1:(1.0~6.0)。步骤(a)的反应温度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适当设定,例如可为0~100℃。步骤(b)中,用式i-18化合物和式i-4化合物反应,得到式i-19化合物。式i-18化合物和式i-4化合物的摩尔比可为1:(0.5~3.0)。反应溶剂可为n,n-二甲基乙酰胺、n,n-二甲基甲酰胺、甲苯、乙腈等。步骤(b)可在钯催化剂存在下进行。所述钯催化剂可选自:氯化烯丙基钯(ii)二聚物、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1,1'-双(二苯基膦基)二茂铁]二氯化钯、氯化钯等。另外,步骤(b)的反应可在碱存在下进行。所述碱可选自:乙酸钾、乙酸钠、磷酸钾、磷酸二氢钾、双三甲基硅基胺基钾、双三甲基硅基胺基钠等。式i-18化合物与碱的摩尔比可为1:(0.5~3.0)。步骤(b)的反应温度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适当设定,例如可为40~150℃。步骤(c)中,将式i-19化合物脱除p2保护基,得到式i-20化合物。反应条件可采用本领域常用的脱除羟基保护基的反应条件。步骤(d)中,将式i-20化合物脱除p1保护基,得到式i-21化合物。反应条件可采用本领域常用的脱除氨基保护基的反应条件。也可以将式i-19化合物中的p1和p2保护基同时脱除,得到式i-21化合物。步骤(e)中,对式i-21化合物进行氨基甲基化反应,得到式i-22化合物。该步骤可采用本领域公知的氨基甲基化反应条件。一些实施方式中,将式i-21化合物与甲醛搅拌一段时间生成席夫碱,然后加入还原剂例如醋酸硼氢化钠反应一段时间,得到式i-22化合物。步骤(f)中,将式i-22化合物与式i-23化合物反应,得到式(ib)化合物。该步骤可在铜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铜催化剂例如可为醋酸铜、乙酰丙酮酸铜等。另外,该步骤可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所用碱可为三乙胺、吡啶、二异丙基乙基胺等。反应温度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适当设定,例如可为0~100℃。通式(i)化合物的应用通式(i)化合物可作为胃酸分泌抑制剂。通式(i)化合物可作为h+/k+-腺苷三磷酸酶(h+/k+-atpase)抑制剂。通式(i)化合物可作为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p-cabs)。通式(i)化合物可用于治疗和/或预防消化性溃疡、卓-艾综合征、胃炎、糜烂性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炎、症状性胃食管反流疾病、巴雷特食管炎、功能性消化不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癌、胃malt淋巴瘤、非甾体抗炎药引起的溃疡或手术后应激导致的胃酸过多或溃疡;或者抑制消化性溃疡、急性应激性溃疡、出血性胃炎或侵入性应激造成的上消化道出血。上述消化性溃疡包括但不限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或吻合口溃疡。症状性胃食管反流疾病包括但不限于非糜烂性的反流性疾病或无食管炎的胃食管反流疾病。药物组合物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包含有效量的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互变异构体、对映异构体、非对映异构体、及其混合物形式、及其可药用的盐、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赋形剂或稀释剂。“有效量”意指本发明化合物:(i)治疗特定疾病、病症或障碍,(ii)减弱、改善或消除特定疾病、病症或障碍的一或多种症状,或(iii)预防或延迟本文所述特定疾病、病症或障碍的一或多种症状发作的量。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载体部分例子有纤维素及其衍生物(如羧甲基纤维素钠、乙基纤维素钠、纤维素乙酸酯等)、明胶、滑石、固体润滑剂(如硬脂酸、硬脂酸镁)、硫酸钙、植物油(如豆油、芝麻油、花生油、橄榄油等)、多元醇(如丙二醇、甘油、甘露醇、山梨醇等)、乳化剂(如)、润湿剂(如十二烷基硫酸钠)、着色剂、调味剂、稳定剂、抗氧化剂、防腐剂、无热原水等。本发明化合物或药物组合物的施用方式没有特别限制,代表性的施用方式包括(但并不限于):口服、瘤内、直肠、肠胃外(静脉内、肌肉内或皮下)、和局部给药。本发明化合物可以单独给药,或者与其他药学上可接受的化合物联合给药。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一种抑制胃酸分泌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给予需要治疗的患者有效剂量的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互变异构体、对映异构体、非对映异构体、及其混合物形式、及其可药用的盐或其药物组合物。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一种抑制h+/k+-腺苷三磷酸酶(h+/k+-atpase)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给予需要治疗的患者有效剂量的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互变异构体、对映异构体、非对映异构体、及其混合物形式、及其可药用的盐或其药物组合物。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除非另外说明,否则百分比和份数按重量计算。化合物的结构是通过核磁共振(nmr)或质谱(ms)来确定的,化合物的纯度是通过液相高压色谱仪(hplc)测定的。nmr的测定是用brukeravance-400核磁共振仪,溶剂为氘代二甲基亚砜(dmso-d6)或氘代甲醇(meoh-d4),内标为四甲基硅烷(tms),化学位移以ppm为单位。ms的测定使用安捷伦6120质谱仪。hplc使用安捷伦1200dad高压液相色谱仪测定。实施例1:2-((3-((3-(2-氟苯基)-5-甲基-5,6-二氢吡咯[3,4-c]吡唑-2(4h)-基)甲基)苯基)氨基)苯甲酸第一步:叔丁基(e)-3-((二甲胺基)亚甲基)-4-氧代吡咯烷-1-羧酸盐将1a(500g,2.7mol)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缩醛(3.5l)中,回流搅拌5小时,lcms监测反应完全。将反应液降至室温,旋干溶剂,残留物加入环己烷(500ml),打浆,抽滤,固体再用环己烷洗涤(1l*3),40℃真空干燥4小时,得1b(444g,黄色固体,产率69%)。1hnmr(400mhz,cdcl3)δ7.31(s,1h),4.57(s,2h),3.81(s,2h),3.09(s,6h),1.48(s,9h)。msm/z(esi):241.3[m+h]。第二步:叔丁基6a-羟基-3a,4,6,6a-四氢吡咯[3,4-c]吡唑-5(1h)-羧酸盐向1b(10g,41.61mmol)的甲苯溶液(50ml)中小心滴加水合肼(2.4ml)。滴毕将反应瓶放置到45℃的油浴中反应16小时。lcms显示反应完成,将反应液恢复至室温后,有大量固体析出。抽滤,固体用环己烷洗涤(40ml*3),40℃真空干燥1小时,得1c(8.2g,淡黄色固体,产率87%)。1hnmr(400mhz,cdcl3)δ6.77(s,1h),6.05(br,1h),3.96–3.67(m,2h),3.57(d,j=11.7hz,1h),3.45-3.40(m,1h),3.37–3.27(m,1h),1.44(s,9h)。msm/z(esi):228.3[m+h]。第三步:2,6-二氢吡咯[3,4-c]吡唑-5(4h)-羧酸叔丁酯冰浴下,向1c(8.2g,36.08mmol)的二氯甲烷溶液(100ml)中,小心滴加对甲苯磺酸(0.646g)的甲醇溶液(10ml)。滴毕,自然升至室温,并搅拌过夜,lcms显示反应完成。向反应液中小心加入5%碳酸氢钠水溶液(100ml),搅拌30分钟后,静置分层,有机相再用饱和食盐水洗涤(100ml*2),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浓缩。所得残留物加入二氯甲烷(5ml),搅拌下,再缓慢加入环己烷(600ml),此时逐渐析出大量固体,抽滤,固体用环己烷洗涤(40ml*3),40℃真空干燥1小时,得1d(5.3g,黄色固体,产率71%)。1hnmr(400mhz,cdcl3)δ10.41(s,1h),7.32(s,1h),4.49(s,4h),1.52(s,9h)。msm/z(esi):210.2[m+h]。第四步:2-(3-氯苄基)-4,6-二氢吡咯[3,4-c]吡唑-5(2h)-羧酸叔丁酯将1d(20g,95.6mmol)溶于乙腈(200ml)中,加入1-(溴甲基)-3-氯苯(20g,97.3mmol)、碳酸铯(12.5g,38.3mmol),用水泵换气3次,置于85℃油浴中反应过夜。冷却至室温后将反应液过滤,滤液浓缩。得到1e(20g,黄色粉末,产率62.5%)。msm/z(esi):334[m+1]。第五步:2-(3-氯苄基)-3-(2-氟苯基)-4,6-二氢吡咯[3,4-c]吡唑-5(2h)-羧酸叔丁酯依次在1l茄型瓶中加入1e(20g,60.1mmol)、乙酸钾(35.3g,360.6mmol)、氯化烯丙基钯(ii)二聚物(2.19g,6.01mmol)、2-氟碘苯(27g,120.1mmol)、n,n-二甲基乙酰胺(60ml),油泵换气三次后置于提前升温到100℃的油浴中反应过夜。冷却至室温后将反应液直接倒入水(200ml)中,然后用乙酸乙酯(100ml*3)萃取。有机相合并后用饱和食盐水(50ml*2)洗涤,然后使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并浓缩。残留物通过柱层析分离(石油醚:乙酸乙酯=5:1)进行纯化,得到1f(8g,黄色油状物,产率23.3%)。msm/z(esi):428.3[m+1]。第六步:2-(3-氯苄基)-3-(2-氟苯基)-2,4,5,6-四氢吡咯[3,4-c]吡唑将三氟乙酸(16ml)加入到1f(8g,18.7mmol)的二氯甲烷(48ml)溶液中,室温反应1小时。反应结束后,直接浓缩得到1g(7g,黄色油状,产率110%)粗品用于下一步反应。msm/z(esi):328.1[m+1]。第七步:将甲醛水溶液(37%,4.28g,10.7mmol)加入到1g(7g,21.5mmol)的二氯甲烷/甲醇(30ml,2/1)溶液中,室温搅拌半小时。将醋酸硼氢化钠(27.2g,12.8mmol)缓慢加入反应液中,再室温反应过夜。反应液浓缩后用高压液相色谱制备(乙腈/水(含0.05%三氟乙酸)梯度冲洗)得1h(6.0g,红色油状物,产率51.3%)。msm/z(esi):342.3[m+1]。1hnmr(400mhz,cdcl3)δ7.38(dt,j=9.5,3.7hz,1h),7.17(d,j=16.1hz,1h),7.09(dd,j=22.2,12.7hz,2h),6.99–6.77(m,2h),5.15(s,2h),4.82(d,j=15.1hz,2h),4.03(dd,j=28.1,12.0hz,2h),3.04(s,4h)。第八步:2-((3-((3-(2-氟苯基)-5-甲基-5,6-二氢吡咯[3,4-c]吡唑-2(4h)-基)甲基)苯基)氨基)苯甲酸甲酯依次在茄形瓶中加入1h(200mg,0.59mmol)、碳酸铯(769mg,2.36mmol)、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54mg,0.059mmol)、2-二环己基膦-2',4',6'-三异丙基联苯(56mg,0.0178mmol)、1,4-二氧六环(5ml)及2-氨基苯甲酸甲酯(178mg,1.18mmol)。油泵换气(氩气)四次后放入提前升温到110℃的油浴中反应16小时。反应恢复至室温后,把反应液直接倒入水(10ml)中,用乙酸乙酯(10ml*3)萃取。有机相用盐水(10ml*2)洗,然后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及浓缩。所得粗品经制备板分离(二氯甲烷:甲醇=10:1)得到1i(146mg,黄色油状物,产率:54.3%)。msm/z(esi):457.2[m+h]。第九步:2-((3-((3-(2-氟苯基)-5-甲基-5,6-二氢吡咯[3,4-c]吡唑-2(4h)-基)甲基)苯基)氨基)苯甲酸依次在茄形瓶中加入1i(146mg,0.32mmol)、四氢呋喃(6ml)和水(1ml),使之溶清,再加入氢氧化锂(26mg,0.64mmol),常温搅拌5h,反应结束后,冰浴下用1n稀盐酸调整ph=4~5,二氯甲烷(10ml*3)萃取,有机相依次用水(10ml*2)和盐水(10ml*2)洗涤,然后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及浓缩。所得粗品用高压液相色谱制备(乙腈/水(含0.05%三氟乙酸)得到化合物1(三氟乙酸盐,盐系数=1.6,51.8mg,黄色固体,产率25.9%)。1hnmr(400mhz,cdcl3)δ8.01(d,j=7.6hz,1h),7.46(s,1h),7.31(d,j=8.4hz,2h),7.24–7.10(m,5h),6.84(s,1h),6.78-6.70(m,2h),5.26(s,2h),5.02-4.93(s,2h),4.03(m,2h),3.11(s,3h)。msm/z(esi):423.1[m+h]。实施例2:3-((3-((3-(2-氟苯基)-5-甲基-5,6-二氢吡咯[3,4-c]吡唑-2(4h)-基)甲基)苯基)氨基)苯甲酸依次在茄形瓶中加入1i(30mg,0.088mmol)、碳酸铯(114mg,0.0352mmol)、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8mg,0.0088mmol)、2-二环己基膦-2',4',6'-三异丙基联苯(8.3mg,0.0176mmol)、1,4-二氧六环(5ml)及3-氨基苯甲酸(24mg,0.176mmol)。油泵换气(氩气)四次后放入提前升温到110℃的油浴中反应16小时。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恢复至室温,直接倒入水(10ml)中,用乙酸乙酯(10ml*3)萃取。有机相依次用水(10ml*2)和盐水(10ml*2)洗涤,然后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及浓缩。所得粗品经制备板分离(二氯甲烷:甲醇=10:1)得到化合物2(6.8mg,黄色固体,产率:17.5%)。1hnmr(400mhz,meod)δ7.51(s,1h),7.43(d,j=7.0hz,2h),7.25-7.01(m,4h),7.04(t,j=7.6hz,1h),6.97(d,j=8.0hz,1h),6.75(d,j=10.0hz,2h),6.48(d,j=7.2hz,1h),5.22(s,2h),4.42(s,2h),4.36(s,2h),3.12(s,3h)。msm/z(esi):443.1[m+h]。实施例3:n-(3-((3-(2-氟苯基)-5-甲基-5,6-二氢吡咯[3,4-c]吡唑-2(4h)-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4-甲基苯胺在茄形瓶中依次加入1i(100mg,0.293mmol)、2-甲氧基-4-甲基苯胺(102mg,0.587mmol)、碳酸铯(382mg,1.172mmol)、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27mg,0.030mmol)、2-二环己基磷-2,4,6-三异丙基联苯(28mg,0.057mmol)、n,n-二甲基甲酰胺(4ml),油泵换气三次后置于提前升温到100℃的油浴中反应过夜。冷却至室温后将反应液直接倒入水(20ml)中,然后用乙酸乙酯(10ml*3)萃取。有机相合并后用饱和食盐水(10ml*2)洗涤,然后使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并浓缩。浓缩后用高压液相色谱制备(乙腈/水(含0.05%nh3)梯度冲洗)得到化合物3(40mg,黄色粉末,产率:31%)。1hnmr(400mhz,cdcl3)δ7.57–7.23(m,2h),7.17–7.12(m,1h),7.10–6.95(m,4h),6.92–6.82(m,1h),6.70–6.54(m,3h),6.41(t,j=13.7hz,1h),5.86(s,1h),5.10(s,2h),3.72(dd,j=33.8,9.3hz,7h),2.56(s,3h),2.23(s,3h).msm/z(esi):443.4[m+h]。实施例4:2-氯-4-氟-n-(3-((3-(2-氟苯基)-5-甲基-5,6-二氢吡咯[3,4-c]吡唑-2(4h)-基)甲基)苯基)苯胺将1i(500mg,1.47mmol)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15ml)溶液中,依次加入2-氯-4-氟苯胺(642mg,4.41mmol)、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137mg,0.15mmol)、2-二环己基磷-2',4',6'-三异丙基联苯(138mg,0.29mmol)、碳酸铯(958mg,2.94mmol),油泵换气三次后置于110℃的油浴中反应5h。反应恢复至室温后将反应液直接倒入水(20ml)中,然后用乙酸乙酯(30ml*3)萃取。有机相合并后用饱和食盐水(20ml*2)洗涤,然后使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并浓缩。反应液浓缩后用高压液相色谱(乙腈/水(含0.05%三氟乙酸)梯度冲洗)制备得化合物4(三氟乙酸盐,盐系数=0.02,含盐分子量:453.20,5mg,棕色油状物,产率1%)。1hnmr(400mhz,cdcl3)δ7.37(m,1h),7.25-7.10(m,6h),6.92-6.87(m,2h),6.68-6.62(t,2h),5.80(s,1h),5.20(s,2h),3.89-3.79(d,4h),2.67(s,3h)。msm/z(esi):451.3[m+1]。实施例5:2-氟-n-(3-((3-(2-氟苯基)-5-甲基-5,6-二氢吡咯[3,4-c]吡唑-2(4h)-基)甲基)苯基)-4-甲基苯胺依次在茄形瓶中加入1i(0.030g,0.088mmol)、碳酸铯(0.11g,0.35mmol)、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1.6mg,0.0017mmol)、2-二环己基磷-2,4,6-三异丙基联苯(1.7mg,0.0035mmol)、n,n-二甲基甲酰胺(5ml)、2-氟-4-甲基苯胺(0.022g,0.18mmol)。油泵换气(氩气)四次后放入提前升温到110℃的油浴中反应16小时。反应恢复至室温后,把反应液直接倒入水(40ml)中,用乙酸乙酯(20ml*3)萃取。有机相用盐水(20ml*2)洗,然后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浓缩。将有机层浓缩后用高压液相色谱制备(乙腈/水(含0.05%三氟乙酸)得到化合物5(三氟乙酸盐,盐系数=0.3,15mg,黄棕色油状物,产率36%)。1hnmr(400mhz,cdcl3)δ7.36–7.27(m,1h),7.17–6.99(m,5h),6.82(d,j=12.8hz,2h),6.75(d,j=8.0hz,1h),6.57(s,1h),6.48(d,j=7.5hz,1h),5.56(s,1h),5.12(s,2h),3.91(d,j=37.9hz,4h),2.68(s,3h),2.22(s,3h).。msm/z(esi):431.2[m+1]。实施例6:4-氟-n-(3-((3-(2-氟苯基)-5-甲基-5,6-二氢吡咯并[3,4-c]吡唑-2(4h)-基)甲基)苯基)-2-甲基苯胺将1i(100mg,0.29mmol)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3ml)溶液中,依次加入4-氟-2-甲基苯胺(110mg,0.88mmol)、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27mg,0.029mmol)、2-二环己基磷-2',4',6'-三异丙基联苯(28mg,0.059mmol)、碳酸铯(191mg,0.59mmol),油泵换气三次后置于110℃的油浴中反应过夜。反应冷却至室温后将反应液直接倒入水(10ml)中,然后用乙酸乙酯(30ml*3)萃取。有机相合并后用饱和食盐水(20ml*2)洗涤,然后使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并浓缩。反应液浓缩后用高压液相色谱(乙腈/水(含0.05%nh3)梯度冲洗)制备得化合物6(10mg,棕色油状物,产率8%)。1hnmr(400mhz,cdcl3)δ7.30-7.27(m,1h),7.15-6.97(m,5h),6.86(dd,1h),6.78-6.74(m,1h),6.54(d,1h),6.40(d,1h),6.31(s,1h),5.13(s,1h),5.09(s,2h),3.79-3.68(d,4h),2.58(s,3h),2.10(s,3h)。msm/z(esi):431.3[m+1]。实施例7:2-氯-n-(3-((3-(2-氟苯基)-5-甲基-5,6-二氢吡咯[3,4-c]吡唑-2(4h)-基)甲基)苯基)苯胺第一步:2-(3-硝基苄基)-4,6-二氢吡咯[3,4-c]吡唑-5(2h)-羧酸叔丁酯化合物1d(1g,4.78mmol)溶于乙腈(50ml)中,加入3-硝基溴苄(1.23g,5.74mmol),碳酸铯(4.67g,14.345mmol),在氩气气氛中于80℃反应过夜。反应液直接过滤,浓缩,残余物通过柱层析分离(石油醚/乙酸乙酯=4/1)得到粗品化合物7a(1.1g,黄色油状物)。msm/z(esi):345.2[m+1]。第二步:3-(2-氟苯基)-2-(3-硝基苄基)-4,6-二氢吡咯[3,4-c]吡唑-5(2h)-羧酸叔丁酯化合物7a(1g,2.91mmol),醋酸钾(1.71g,17.46mmol),氯化烯丙基钯(ii)二聚物(106mg,0.291mmol),邻氟碘苯(1.292g,5.82mmol),dma(30ml)依次加入反应器中,在氩气气氛中于100℃反应3小时。将反应液倒入水(80ml)中,用乙酸乙酯(30ml×3)萃取。有机相用饱和氯化钠水溶液(50ml×2)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浓缩,残余物经柱层析分离(石油醚/乙酸乙酯=2/1)得到化合物7b(300mg,黄色油状物)。第三步:3-(2-氟苯基)-2-(3-硝基苯基)-2,4,5,6tetrahydropyrrolo[3,4-c]吡唑化合物7b(300mg,0.685mmol)溶于二氯甲烷(9ml),加入三氟乙酸(3ml),室温反应2小时。将反应液浓缩得到化合物7c(220mg,棕色液体)。msm/z(esi):339.2[m+1]。第四步:3-(2-氟苯基)-5-甲基-2-(3-硝基苄基)-2,4,5,6-四氢吡咯[3,4-c]吡唑化合物7c溶于二氯甲烷/甲醇(2/1,24ml)溶液中,加入甲醛水溶液(37%,460mg,5.68mmol),室温搅拌1小时,然后加入醋酸硼氢化钠(1.2g,5.68mmol),再室温反应2小时。反应液浓缩后经高压液相制备(乙腈/水(含0.05%nh3)梯度冲洗)得到化合物7d(160mg,黄色油状液体,四步产率:9.5%)。msm/z(esi):353.3[m+1]。1hnmr(400mhz,cdcl3)δ8.00(d,j=7.9hz,1h),7.81(s,1h),7.33(dt,j=7.7,5.2hz,2h),7.27(d,j=7.6hz,1h),7.19-7.03(m,3h),5.23(s,2h),3.73(d,j=39.1hz,4h),2.57(s,3h)。第五步:3-((3-(2-氟苯基)-5-甲基-5,6-二氢吡咯[3,4-c]吡唑-2(4h)-基)甲基)苯胺将化合物7d(120mg,0.34mmol)溶解于溶剂甲醇(15ml)中,加入raney-ni催化剂(1.0ml)。反应液加热到40℃,滴加水合肼(50%,1.0ml,10mmol)。滴加完毕后,加热搅拌2小时。将反应液过滤,滤液浓缩得到化合物7e(80mg,灰白色固体)。msm/z(esi):323.2[m+h]。1hnmr(400mhz,cdcl3)δ7.36(s,1h),7.18(m,2h),7.01(m,1h),6.52(m,1h),6.46–6.10(m,2h),5.15(s,2h),3.80(d,j=42.7hz,4h),3.53(s,2h),2.64(s,3h)。第六步:3-((3-(2-氟苯基)-5-甲基-5,6-二氢吡咯[3,4-c]吡唑-2(4h)-基)甲基)苯胺将化合物7e(50mg,0.16mmol)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2ml)溶液中,依次加入邻氯碘苯(111mg,0.47mmol)、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14mg,0.016mmol)、2-二环己基磷-2',4',6'-三异丙基联苯(15mg,0.031mmol)、碳酸铯(101mg,0.31mmol),氩气气氛中于110℃反应过夜。反应液恢复至室温后倒入水(10ml)中,用乙酸乙酯(20ml×3)萃取。有机相合并后用饱和食盐水(15ml×2)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并浓缩。残留物用hplc制备(乙腈/水(含0.05%nh3)梯度冲洗)得化合物7(4mg,棕色油状物,两步产率:5.4%)。1hnmr(400mhz,cdcl3)δ7.30-7.25(m,2h),7.19-7.01(m,6h),6.93(dd,1h),6.73-6.70(m,2h),6.58(d,1h),5.95(s,1h),5.14(s,2h),3.75(d,4h),2.59(s,3h)。msm/z(esi):433.2[m+1]。实施例8:3-氯-4-((3-((3-(2-氟苯基)-5-甲基-5,6-二氢吡咯[3,4-c]吡唑-2(4h)-基)甲基)苯基)氨基)苯甲腈第一步:3-氯-4-碘苯甲腈依次在反应瓶中加入化合物8a(1g,6.6mmol),溶于30ml水中,在搅拌状态下加入3ml浓硫酸,冷却至0℃,向反应体系中加入亚硝酸钠(545mg,7.9mmol),反应1小时后,向反应体系中加入碘化钾(2g,11.9mmol),室温下搅拌至反应结束。然后把反应液倒入水(40ml)中,用乙酸乙酯(20ml×3)萃取。有机相用盐水(20ml×2)洗,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浓缩,得到化合物8b(1.2g,红棕色固体)。msm/z(esi):263.9[m+1]。第二步:3-氯-4-((3-((3-(2-氟苯基)-5-甲基-5,6-二氢吡咯[3,4-c]吡唑-2(4h)-基)甲基)苯基)氨基)苯甲腈依次在反应瓶中加入8b(0.48g,1.86mmol)、碳酸铯(1.21g,3.72mmol)、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17mg,0.019mmol)、2-二环己基磷-2,4,6-三异丙基联苯(18mg,0.037mmol)、n,n-二甲基甲酰胺(20ml)、化合物7e(0.30g,0.93mmol),在氩气气氛中于110℃中反应16小时。反应液恢复至室温后倒入水(40ml)中,用乙酸乙酯(20ml×3)萃取。有机相用盐水(20ml×2)洗,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浓缩。残留物用hplc制备(乙腈/水(含0.05%三氟乙酸)得到粗品,粗品用tlc制备板(二氯甲烷/甲醇=10/1)纯化得到化合物8(55mg,黄色油状物,产率:12.9%)。1hnmr(400mhz,cdcl3)δ7.32(ddd,j=15.1,5.3,1.8hz,1h),7.24-7.00(m,6h),6.92(d,j=8.5hz,2h),6.69(s,1h),6.63(d,j=7.6hz,1h),5.94(s,1h),5.15(s,2h),3.83(d,j=39.2hz,4h),2.63(s,3h)。msm/z(esi):458.1[m+1]。实施例9:4,5-二氟-n-(3-((3-(2-氟苯基)-5-甲基-5,6-二氢吡咯[3,4-c]吡唑-2(4h)-基)甲基)苯基)-2-甲基苯胺依次在反应瓶中加入化合物7e(150mg,0.47mmol)、1-溴-4,5-二氟-2-甲苯(289mg,1.40mmol)、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43mg,0.047mmol)、2-二环己基磷-2,4,6-三异丙基联苯(44mg,0.093mmol)、碳酸铯(303mg,0.93mmol)、n,n-二甲基甲酰胺(10ml),氩气气氛中于110℃反应过夜。反应液恢复至室温后倒入水(30ml)中,用乙酸乙酯(10ml×3)萃取。有机相合并后用饱和食盐水(10ml×2)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并浓缩。残留物用hplc制备(乙腈/水(含0.05%tfa)梯度冲洗)得化合物9(三氟乙酸盐,盐系数=1.75,含盐分子量:648.03,20mg,黄色油状物,产率:9.5%)。1hnmr(400mhz,cdcl3)δ7.45(dd,j=6,13.6hz,1h),7.24-7.14(m,4h),6.99(t,j=10.0hz,1h),6.92(dd,j=7.2,12.0hz,1h),6.76(d,j=8.0hz,1h),6.58(d,j=7.2hz,1h),6.51(s,1h),5.23(dd,j=10.4,13.6hz,2h),4.96(t,j=15.2hz,2h),4.06(q,j=13.2hz,2h),3.11(s,3h),2.16(s,3h)。msm/z(esi):449.3[m+1]。实施例10:5-甲基-2-(3-苯氧基苄基)-3-(邻甲苯基)-2,4,5,6-四氢吡咯[3,4-c]吡唑第一步:3-氯甲基苯酚冰浴下将二氯亚砜(17.8ml)滴加到3-羟甲基苯酚(20g,0.16mol)、三乙胺(34ml)、二氯甲烷(320ml)的混合物中,然后室温搅拌3小时后点板(石油醚/乙酸乙酯=1/1)发现原料消失,反应完成。反应液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100ml*3)、食盐水(100ml*2)洗,然后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后得到10b粗品(27g,淡黄色油状物,收率98%)。第二步:2-(3-氯甲基)苯氧基)四氢-2h-吡喃将二氢吡喃(31ml)加到10b(24g,0.17mol)、对甲基苯磺酸(3.8g,0.02mol)、二氯甲烷(340ml)的混合物中,然后室温搅拌3小时后点板(石油醚/乙酸乙酯=5/1)发现原料消失,反应完成。反应液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100ml*3)、食盐水(100ml*2)洗,然后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后得到10c粗品(44g,淡黄色油状物)。第三步:2-(3-((四氢-2h-吡喃-2-基)氧基)苄基)-4,6-二氢吡咯[3,4-c]吡唑-5(2h)-羧酸叔丁酯将乙腈(200ml)加入到1d(10.8g,51.6mmol)、10c(14.0g,61.9mmol)和碳酸铯(33.6g,103.2mmol)的混合物中,80度反应16小时。lcms检测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过滤,滤液浓缩后柱层析分离(石油醚/乙酸乙酯=3/1)得到10d和10d’(位置异构体)的混合物(18.5g,浅黄色油状物,90%)。msm/z(esi):400.3[m+1]。第四步:2-(3-((四氢-2h-吡喃-2-基)氧基)苄基)-3-(邻甲苯基)-4,6-二氢吡咯[3,4-c]吡唑-5(2h)-羧酸叔丁酯依次在250ml茄型瓶中加入10d(混合物,6.94g,17.4mmol)、醋酸钾(10.25g,104.4mmol)、氯化烯丙基钯(ii)二聚物(634mg,1.74mmol)、邻碘甲苯(7.60g,34.8mmol)、n,n-二甲基乙酰胺(120ml),油泵换气三次后置于提前升温到100℃的油浴中反应过夜。将反应液直接倒入水(500ml)中,然后用乙酸乙酯(150ml*3)萃取。有机相合并后用饱和食盐水(150ml*2)洗涤,然后使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并浓缩。残留物通过柱层析分离(石油醚:乙酸乙酯=2:1)进行纯化,得到10e(1.25g,黄色固体,产率15%)。msm/z(esi):490.3[m+1]。第五步:2-(3-羟基苄基)-3-(邻甲苯基)-4,6-二氢吡咯[3,4-c]吡唑-5(2h)-羧酸叔丁酯10e(1.25g,2.60mmol)溶于二氯甲烷(50ml)中,加入4-甲基苯磺酸(494mg,2.60mmol),室温反应过夜。反应结束后,反应液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40ml*2)以及饱和食盐水(50ml)洗涤,然后使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并浓缩得到10f(1.1g,黄色固体,产率104%)粗品用于下一步反应。msm/z(esi):406.3[m+1]。第六步:3-(3-(邻-甲苯基)-5,6-二氢吡咯并[3,4-c]吡唑-2(4h)-基)甲基)苯酚将三氟乙酸(2ml)加入到10f(80mg,0.20mmol)的二氯甲烷(6ml)溶液中,室温反应1小时。反应结束后,直接浓缩得到10g(60mg,黄色油状,产率99%)粗品用于下一步反应。msm/z(esi):306.3[m+1]。第七步:3-((5-甲基-3-(邻甲苯基)-5,6-二氢吡咯[3,4-c]吡唑-2(4h)-基)甲基)苯酚将甲醛水溶液(37%,130mg,1.6mmol)加入到10g(60mg,0.2mmol)的二氯甲烷/甲醇(6ml,2/1)溶液中,室温搅拌半小时。将醋酸硼氢化钠(340mg,1.6mmol)缓慢加入反应液中,再室温反应过夜。反应液浓缩后用高压液相色谱(乙腈/水(含0.05%nh3)梯度冲洗)制备得10h(35.0mg,黄色固体,产率56%)。1hnmr(400mhz,cdcl3)δ7.30(d,j=5.9hz,2h),7.25–7.16(m,2h),7.12(d,j=7.6hz,1h),7.00(t,j=7.9hz,1h),6.62(d,j=8.2hz,1h),6.44(s,1h),6.37(d,j=7.6hz,1h),5.03(s,2h),3.87(s,2h),3.70(s,2h),2.66(d,j=12.0hz,3h),2.04(d,j=11.9hz,3h)。msm/z(esi):320.2[m+1]。第八步:5-甲基-2-(3-苯氧基苄基)-3-(邻甲苯基)-2,4,5,6-四氢吡咯[3,4-c]吡唑取化合物10h(30mg,0.094mmol)、醋酸铜(20mg,0.11mmol)、三乙胺(95mg,0.94mmol)、苯硼酸(34mg,0.28mmol)、3a分子筛(50mg)、二氯甲烷(1.5ml)于反应瓶内室温搅拌16小时。将反应液过滤,滤液加入二氯甲烷(1.5ml)稀释,有机相依次用纯水(1.5ml),食盐水(1.5ml)洗涤。再将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浓缩,浓缩所得粗品通过制备板分离提纯(二氯甲烷/甲醇=10/1)得到化合物10(7mg,无色油状,产率19%)。1hnmr(400mhz,cdcl3):δ7.33-7.09(m,8h),6.93(d,j=7.6hz,2h),6.83(d,j=8.4hz,1h),6.70-6.68(d,j=7.2hz,1h),6.56(s,1h),5.06(d,j=20hz,2h),3.87、3.67(2s,4h),2.65(s,3h),2.03(s,3h)。msm/z(esi):396.3[m+1]。测试例:化合物对h+/k+atpase酶活性抑制的测定下面的实验是用来测定本发明化合物对h+/k+atpase酶活性的抑制作用。1.实验材料platereader:spectramaxm5(md)孔雀石绿(sigmaaldrich,213020-25g)钼酸铵(sigmaaldrich,277908-20g)atp(sigmaaldrich,a1852-1vl)。2.缓冲液配制酶工作液:对酶进行滴定,用缓冲液1将酶稀释,反应时,取5μl稀释液至50μl的反应体系中atp溶液:100mm的atp用无k+buffer稀释至5mm,取5μl稀释液至50μl的反应体系中,即atp的终浓度为500μmmlg显色液:将0.12%的mlg、7.5%钼酸铵、11%的tween-20按100:25:2的体积混匀,检测时每孔加入15μl缓冲液1:50mmtris-hclph6.5,5mm氯化镁(magnesiumchloride),10μm缬氨霉素(valinomycin)缓冲液2:50mmtris-hclph6.5,5mm氯化镁(magnesiumchloride),10μm缬氨霉素(valinomycin),20mmkcl匀浆缓冲液:10mmol/ltris-hcl,ph6.8,0.25m蔗糖(sucrose),1mmol/ledta7.5%ficoll分层液:匀浆缓冲液+7.5%(w/w)400(聚蔗糖400)。3.实验步骤3.1.h+/k+atp酶提取(1)分离出兔胃组织,自来水冲洗血迹,食物残留;(2)利用预冷的nacl溶液彻底清洗胃底部位,去除表面粘液;(3)将剥离的粘膜,装于样品袋或50ml离心管,迅速冻于液氮罐中;(4)取出组织,用手术剪刀剪碎,加入预冷的匀浆缓冲液(4ml/g组织),于组织匀浆机中匀浆2-10min;(5)匀浆后,如果有较大的组织颗粒,可离心(600g,10min)去除,然后将上清移至干净的离心管中,20000g离心30min后,然后将上清移至干净的离心管中,进一步离心,100000g离心90min,收集沉淀;(6)利用匀浆缓冲液重悬沉淀,吹散均匀,等比例加入7.5%ficoll分层液,100000g离心90min,收集沉淀;(7)匀浆缓冲液重悬沉淀,吹散均匀,用bradford测蛋白浓度。分管冻存于-80℃备用。3.2.h+/k+atp酶活性实验(1)每个实验孔中加入35μl反应缓冲液,再加入35μl的缓冲液1(2)全酶和缓冲液孔中,加入5μl含10%dmso的缓冲液1(3)化合物孔中,加入5μl10x化合物工作液混匀(4)缓冲液孔中加入5μl的缓冲液1(5)其余孔中,加入5μl10x酶工作液混匀于37℃孵育30min(6)向所有实验孔中加入5μl10xatp工作液,并混匀于37℃孵育20min(7)向所有实验孔中加入15μlmlg显色液,并混匀于室温孵5-30min(8)m5仪器检测620nm的读数。4.数据分析抑制率用以下公式计算:抑制率(ic50)=【od(样品孔)-od(含氯化钾的全酶孔)】/【(od(含氯化钾的全酶孔)-(od(不含氯化钾的全酶孔)】×100%5.实验结果各实施例化合物的抑制率(ic50)在表2中示出表2化合物编号ic50(μm)实施例10.6487实施例21.041实施例30.6716实施例40.3262实施例50.8327实施例60.0789实施例70.0288实施例80.146实施例90.8526实施例100.7906从表2可以看出,本发明化合物具有优异的h+/k+atpase酶抑制活性,可用于制备胃酸分泌抑制剂。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