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学膜用PVA原料的纯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160160发布日期:2020-03-24 20:56阅读:76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聚乙烯醇纯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学膜用pva原料的纯化方法。



背景技术:

聚乙烯醇(pva)是一种无色、无毒、无腐蚀性、可生物降解的水溶性有机高分子聚合物,以聚乙烯醇为原料制作的光学膜是制造偏光片的核心功能材料,pva光学膜与二色性色素的碘或者二色性染料染色、取向、上下覆膜后制成对光线有偏振作用的偏光片,偏光片是液晶显示装置(lcd)的基本构成要素。

光学膜用的pva对原料要求较高,需要pva聚合度在1700以上,皂化度在98摩尔百分比以上,且挥发性杂质含量尽量低。但是市场上此类pva原料由于加工工艺的限制,其醋酸钠含量普遍偏高,约在7000ppm左右,并且有机挥发成分含量也较高,甲醇为2-3%(质量)无法满足光学膜用pva原料的品质要求,因此,通常需要对聚乙烯醇原料进行纯化。

目前,为了降低醋酸钠的含量,通常采用的纯化方法为水溶醇法:先将pva在水中充分溶解,其中的醋酸钠也会溶解于水中,再将此溶液倒入适量乙(甲)醇溶液中析出,再搅拌、过滤、干燥、粉碎获得醋酸钠含量较少的pva。但是采用此方法不仅pva损失大,而且乙(甲)醇消耗大,使得加工成本提高,后期乙(甲)醇去除困难,导致成品中挥发性杂质含量升高,产品品质无法得到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光学膜用pva原料的纯化方法,以解决现有的pva纯化方法存在的pva损失大以及成品中由于乙(甲)醇去除困难,导致的挥发性杂质含量高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光学膜用pva原料的纯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pva原料的预处理:将pva原料置于预处理容器内,升温并搅拌;

步骤(2):pva原料的洗涤:将预处理后的pva原料进行搅拌水洗;

步骤(3):出料:将洗涤后的pva原料从洗涤装置中出料,脱水后送入料仓备用。

本技术方案的原理及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方案中,在对pva原料进行纯化洗涤前,增加了对pva原料的预处理工艺,通常为了除去成品中的乙(甲)醇等挥发性杂质,大多采用的是在原料制备后,后期精制的过程中再去除,后期去除的效果是影响成品质量的决定性因素,而本技术方案通过将pva原料置于预处理容器内,在对容器进行升温的同时搅拌容器内的pva原料,以除去原料中的挥发性组分,是在制备前端则预先去除甲醇等挥发性物质,在前端就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及时去除效果不佳,也还有补救的余地,能够最大可能的保证产品的质量。其中,升温过程能够增加容器内的温度,从而加快原料中挥发性组分的挥发的速率,同时通过搅拌能够提高pva原料中挥发性组分在挥发后的排出速率,达到原料洗涤前端除去挥发性杂质的目的。此外,在纯化pva原料的过程中,采用搅拌水洗的方式,能够使醋酸钠被洗涤到水中,达到降低pva原料中醋酸钠含量的目的,同时,能够保证pva原料只溶胀不溶解,避免了传统的处理方法pva原料损失大的问题。且过程中不涉及倒入甲醇溶液以使醋酸钠析出的过程,没有引入额外的挥发性杂质,避免了成品中挥发性组分超标的问题。

进一步,步骤(1)中,升温操作是向预处理容器底部通入加热后的气体。

通过通入加热后的气体实现对预处理容器的加温处理,一方面能够实现对预处理容器以及pva原料升温,以加快挥发性组分的挥发;另一方面,加热后的气体密度较小,具有上浮的特性,将热的气体通入到容器的底部后,热气体的上浮流动性能够带动会发出来的挥发性组分随之上浮,排出预处理容器。

进一步,步骤(1)中,气体的加热温度为38~42℃。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气体的加热温度设置为38~42℃,在加速挥发性组分挥发的同时,还能够避免因温度过高而对pva原料造成热损伤。

进一步,步骤(2)中,洗涤水的温度为38~42℃。

本技术方案中,在洗涤过程中,通过将洗涤水的温度设置为38~42℃,在加快醋酸钠溶解的同时还能够保证pva原料只溶胀不溶解,减少pva原料的损失。

进一步,步骤(2)中,搅拌水洗的时间为50~70min。

本技术方案中,水洗时间过短,pva溶胀不充分,洗涤效果不佳;而洗涤到后期再增加洗涤的时间对洗涤的效果影响不大,反而会降低了水洗的效率,综合考虑,将搅拌水洗的时间确定为50~70min。

进一步,步骤(2)中,搅拌水洗的次数≥2次。

单次洗涤,聚乙烯醇中的小分子物质以及其他杂质无法彻底清除,本技术方案通过多次洗涤,能够增加洗涤的效果。

进一步,步骤(2)中,搅拌水洗过程中pva与水的质量比例为1:5~40。

本技术方案中,将搅拌水洗过程中原料与水的料液比确定为1:5~40,加水太少则洗涤效果不佳,加水过多则会造成水洗成本的增加。

进一步,pva原料的粒径为0.3mm-7.0mm,pva原料的纯度>95%。

在对pva原料进行的粒径及纯度限定,能够从源头上保证纯化后的pva原料的质量,使得其能够用于光学膜的制备。

进一步,步骤(3)中,在将脱水后的pva原料送入料仓的过程中在惰性气体氛围条件下进行。

在将脱水后的聚乙烯醇传送到料仓的过程中,惰性气体起到保护和隔离的作用,能避免聚乙烯醇物料与氧气以及其他杂质接触,保证管道输送时聚乙烯醇物料的洁净,不被污染。

进一步,惰性气体为氮气。

氮气中两个氮原子形成键能非常大的氮氮三键,所以氮气的化学性质很稳定,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此外氮气在大气中分布广泛,且氮气本身无毒无害,不会直接对人体产生伤害。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实施例1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比例1~对比例5为本发明的对比例,其中气体温度表示为在预处理过程中通入的气体的加热温度,洗涤料液比表示为在搅拌水洗过程中pva原料与洗涤水的质量比,氮气环境是指在将脱水后的聚乙烯醇送入料仓的过程中,是否是在氮气氛围下进行的,“√”表示是在氮气氛围下进行的,“×”表示不是在氮气氛围下进行的,各实施例与对比例中各原料的添加量及操作条件如表1所示。

以实施例1为例详细阐述本发明一种光学膜用pva原料的纯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pva原料的预处理:将粒径为1mm、纯度为96%的pva原料置于预处理容器内,本实施例的预处理容器为广口瓶,而后向广口瓶的瓶底通入温度为40℃的气体,同时对pva原料进行搅拌;

步骤(2):pva原料的洗涤:将预处理后的pva原料进行搅拌水洗,搅拌水洗时的料液比为1:5,洗涤水(去离子水)的温度为38℃,搅拌水洗的时间为50min,在上述条件下洗涤2次;

步骤(3):出料:将洗涤后的pva原料从洗涤装置中出料,脱水后送入料仓备用,在将脱水后的pva原料送入料仓的过程中在氮气氛围条件下进行。

按照上述各实施例及对比例对聚乙烯醇进行洗涤,对洗涤后的pva原料中的醋酸钠的含量、挥发性物质(甲醇)含量以及洗涤后的pva的损失率进行测定,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由表2可知,本发明实施例1~实施例11制备得到的pva醋酸钠含量均在1000ppm以下,pva的损失量均≤3.2%,甲醇含量均≤0.39%,较未经纯化过的pva各项杂质均下降明显,且损失率很低。而对比例1~对比例5,未进行预处理工艺或预处理工艺不全所得到的pva甲醇含量明显偏高;对比例4、5仅经过一次洗涤,虽然pva损失量有所降低,但其醋酸钠含量接近2000ppm。本技术方案中,醋酸钠的含量与洗涤次数、洗涤料液比明显相关,在设定洗涤温度及洗涤时间范围内,存在一定相关性。洗涤次数增加,洗涤料液比减小,洗涤温度升高,洗涤时间延长,均有利于醋酸钠的洗出和甲醇的洗出,但pva的损失率也会随之增加。综合考虑各方因素,采用pva预处理工艺,洗涤过程中适当控制洗涤次数、洗涤料液比、洗涤温度、洗涤时间可有效降低pva原料中的醋酸钠和甲醇含量。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技术方案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