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培养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10935发布日期:2020-09-04 14:50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物培养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培养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生物培养瓶。



背景技术:

目前,生物科学人员对海洋微生物的培养过程中,培养瓶体是必不可少的器具之一,通过培养瓶体对各种海洋微生物进行培养实验,现有的培养瓶体一般由瓶体和瓶盖组成,由于在培养微生物时需要透气,所以在瓶盖上设置透气孔,但是为了防止外部空气中的灰尘或细菌等物质经透气孔进入培养瓶体中,引起被培养物实验结果不准确,所以一般在瓶口处铺设一层透气性好的无纺布,虽然这种结构可以短时间内防止外部物质进入培养瓶体,但长时间使用会出现封堵无纺布透气孔的现象,这样需要打开瓶盖,更换无纺布,容易造成培养瓶体内的被培养物污染,严重影响试验效果;另外,实验人员需要不时的记录培养瓶体内的温度和其他变化,而在测量温度时需要打开瓶盖,这样不仅容易交叉感染,而且易造成被培养物污染,影响培养效果,增加工作人员的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现有难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在保证透气的同时不仅能有效防止外部污染物进入,从而防止被培养物污染,保证培养效果,而且可方便测量和记录培养瓶体内温度和湿度的生物培养瓶体。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一种生物培养瓶,包括培养瓶体、温度显示存储装置、湿度显示存储装置、标签放置件、供氧装置、过滤防尘式瓶塞,所述温度显示存储装置设于培养瓶体外侧壁上,所述温度显示存储装置可以对培养瓶体中生物的生长温度进行实时的检测并记录,所述湿度显示存储装置设于培养瓶体外侧壁上,所述湿度显示存储装置可以对培养瓶体中生物的生长湿度进行实时的检测并记录,所述标签放置件设于培养瓶体外侧壁上,所述标签放置件设于温度显示存储装置和湿度显示存储装置之间且设于温度显示存储装置和湿度显示存储装置正上方,所述标签放置件可以放置培养生物的自身信息,所述供氧装置设于培养瓶体上且与培养瓶体贯通相连,所述过滤防尘式瓶塞设于培养瓶体中,所述过滤防尘式瓶塞可以培养瓶体进行封闭的同时对污染物及尘埃进行过滤,防止其影响培养生物的生长。

进一步地,所述温度显示存储装置包括温度显示固定框、温度显示屏、温度感应模块、温度存储器和温度数据传输接口,所述温度显示固定框设于培养瓶体外侧壁上,所述温度显示屏设于温度显示固定框上,所述温度感应模块设于温度显示固定框内,所述温度存储器设于温度显示固定框内,所述温度存储器与温度感应模块和温度显示屏通信连接,所述温度数据传输接口设于温度显示固定框上且与温度存储器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湿度显示存储装置包括湿度显示固定框、湿度显示屏、湿度感应模块、湿度存储器和湿度数据传输接口,所述湿度显示固定框设于培养瓶体外侧壁上,所述湿度显示屏设于湿度显示固定框上,所述湿度感应模块设于湿度显示固定框内,所述湿度存储器设于湿度显示固定框内,所述湿度存储器与湿度感应模块和湿度显示屏通信连接,所述湿度数据传输接口设于湿度显示固定框上且与湿度存储器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供氧装置包括输气管道、输气控制阀和控制旋钮,所述输气管道设于培养瓶体上且与培养瓶体贯通相连,所述输气控制阀设于输气管道上且与输气管道贯通相连,所述控制旋钮设于输气控制阀上且设于输气管道的外侧,转动控制旋钮可对输气量进行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培养瓶体本体上方设有瓶口,所述瓶口呈圆形设置,所述过滤防尘式瓶塞设于瓶口中,所述过滤防尘式瓶塞的外径等于瓶口的内径。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防尘式瓶塞包括排风件、密封件和过滤件,所述过滤件设于密封件内,所述排风件设于密封件上方,所述密封件呈上下开口的圆柱形中空腔体设置,所述密封件的外径等于瓶口的内径,所述密封件可设于瓶口中。

进一步地,所述排风件呈圆柱形中空腔体设置,所述排风件上下壁之间设有排风口,所述排风口均匀排列设于排风件上,所述排风口与排风件贯通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标签放置件呈上方开口的矩形腔体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培养瓶体采用双层玻璃材质,透明性好且便于观察。

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在保证透气的同时不仅能有效防止外部污染物进入,从而防止被培养物污染,保证培养效果,而且可方便测量和记录培养瓶体内温度和湿度的生物培养瓶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生物培养瓶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培养瓶体,2、温度显示存储装置,3、湿度显示存储装置,4、标签放置件,5、供氧装置,6、过滤防尘式瓶塞,7、温度显示固定框,8、温度显示屏,9、温度感应模块,10、温度存储器,11、温度数据传输接口,12、湿度显示固定框,13、湿度显示屏,14、湿度感应模块,15、湿度存储器,16、湿度数据传输接口,17、输气管道,18、输气控制阀,19、控制旋钮,20、瓶口,21、排风件,22、密封件,23、过滤件,24、排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特征或连接关系没有进行详细描述的部分均为采用的现有技术。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生物培养瓶,包括培养瓶体1、温度显示存储装置2、湿度显示存储装置3、标签放置件4、供氧装置5、过滤防尘式瓶塞6,所述温度显示存储装置2设于培养瓶体1外侧壁上,所述温度显示存储装置2可以对培养瓶体1中生物的生长温度进行实时的检测并记录,所述湿度显示存储装置3设于培养瓶体1外侧壁上,所述湿度显示存储装置3可以对培养瓶体1中生物的生长湿度进行实时的检测并记录,所述标签放置件4设于培养瓶体1外侧壁上,所述标签放置件4设于温度显示存储装置2和湿度显示存储装置3之间且设于温度显示存储装置2和湿度显示存储装置3正上方,所述标签放置件4可以放置培养生物的自身信息,所述供氧装置5设于培养瓶体1上且与培养瓶体1贯通相连,所述过滤防尘式瓶塞6设于培养瓶体1中,所述过滤防尘式瓶塞6可以培养瓶体1进行封闭的同时对污染物及尘埃进行过滤,防止其影响培养生物的生长。

所述温度显示存储装置2包括温度显示固定框7、温度显示屏8、温度感应模块9、温度存储器10和温度数据传输接口11,所述温度显示固定框7设于培养瓶体1外侧壁上,所述温度显示屏8设于温度显示固定框7上,所述温度感应模块9设于温度显示固定框7内,所述温度存储器10设于温度显示固定框7内,所述温度存储器10与温度感应模块9和温度显示屏8通信连接,所述温度数据传输接口11设于温度显示固定框7上且与温度存储器10相连。

所述湿度显示存储装置3包括湿度显示固定框12、湿度显示屏13、湿度感应模块14、湿度存储器15和湿度数据传输接口16,所述湿度显示固定框12设于培养瓶体1外侧壁上,所述湿度显示屏13设于湿度显示固定框12上,所述湿度感应模块14设于湿度显示固定框12内,所述湿度存储器15设于湿度显示固定框12内,所述湿度存储器15与湿度感应模块14和湿度显示屏13通信连接,所述湿度数据传输接口16设于湿度显示固定框12上且与湿度存储器15相连。

所述供氧装置5包括输气管道17、输气控制阀18和控制旋钮19,所述输气管道17设于培养瓶体1上且与培养瓶体1贯通相连,所述输气控制阀18设于输气管道17上且与输气管道17贯通相连,所述控制旋钮19设于输气控制阀18上且设于输气管道17的外侧,转动控制旋钮19可对输气量进行控制。

所述培养瓶体1本体上方设有瓶口20,所述瓶口20呈圆形设置,所述过滤防尘式瓶塞6设于瓶口20中,所述过滤防尘式瓶塞6的外径等于瓶口20的内径。

所述过滤防尘式瓶塞6包括排风件21、密封件22和过滤件23,所述过滤件23设于密封件22内,所述排风件21设于密封件22上方,所述密封件22呈上下开口的圆柱形中空腔体设置,所述密封件22的外径等于瓶口20的内径,所述密封件22可设于瓶口20中。

所述排风件21呈圆柱形中空腔体设置,所述排风件21上下壁之间设有排风口24,所述排风口24均匀排列设于排风件21上,所述排风口24与排风件21贯通设置。

所述标签放置件4呈上方开口的矩形腔体设置。

所述培养瓶体1采用双层玻璃材质,透明性好且便于观察。

具体使用时,用户将待培养生物的信息标签放置在标签放置件4中,握住过滤防尘式瓶塞6将其从瓶口20中拔出,将待培养的生物放进去,转动控制旋钮19调节输气量,气体沿着输气管道17进入培养瓶体1本体中以供生物生长,产生的废气则通过过滤件23并沿着排风口24排出,可将温度外接记录装置插入温度数据传输接口11进行数据存储,温度感应模块9实时对培养瓶体1本体中的温度进行感应并将数据传输给温度存储器10,经温度存储器10处理后通过温度显示屏8进行实时显示,便于人员对温度进行实时观察,可将湿度外接记录装置插入湿度数据传输接口16进行数据存储,湿度感应模块14实时对培养瓶体1本体中的湿度进行感应并将数据传输给湿度存储器15,经湿度存储器15处理后通过湿度显示屏13进行实时显示,便于人员对湿度进行实时观察,以上便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的工作流程,下次使用时重复此步骤即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