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快速恒温检测方法、引物组及试剂盒与流程

文档序号:20453549发布日期:2020-04-17 23:14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快速恒温检测方法、引物组及试剂盒与流程

本申请是2016年8月30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1610767426.9、发明名称为:“快速恒温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方法、引物及试剂盒”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该母案申请要求申请日为2015年9月2日、申请号为201510556917.4、发明名称为“快速恒温检测阪崎克罗诺杆菌的方法、引物及试剂盒”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优先权。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恒温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方法、引物及试剂盒。



背景技术: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monocytogenes)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革兰氏阳性短杆菌,在肉类、蛋类、禽类、海产品、乳制品和蔬菜中均可能存在。它能引起人类和动物李斯特菌病,感染后主要表现为败血症、脑膜炎和单核细胞增多,特别对孕妇、新生儿、老年人和免疫缺陷病人危害严重。198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列为20世纪90年代食品中四大致病菌之一;2000年,who又将其列为需要重点监测的食源性致病菌之一。

目前,国内外对于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检测主要还是培养法和血清学的检测方法,包括富集、选择性培养、生化鉴定。这些传统检测方法具有劳动强度高、耗时、费用高等缺点。更重要的是,传统方法检测灵敏度较低、特异性不足,尤其对于来源相近的菌株,传统方法很难加以区分。因此,为了确保食品安全,急需快速、简单、准确的方法来检测食品中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isothermalamplification,lamp)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恒温核酸扩增方法,该法针对靶序列的6个区域设计4条特异性引物(包括上下游外引物f3和b3以及上下游内引物fip和bip,其中fip由f1c和f2组成,bip由b1c和b2组成),利用一种具有链置换活性的dna聚合酶,在恒温条件保温约60min,即可完成核酸扩增反应,产生肉眼可见的反应副产物-白色焦磷酸镁沉淀(见文献notomit,okayamah,masubuchih,yonekawat,watanabek,aminon,haset.loop-mediatedisothermalamplificationofdna,nucleicacidsresearch,2000jun15;28(12):e63)。该技术具有不需要pcr仪或荧光定量pcr仪、恒温下即可完成,肉眼即可判断反应结果,以及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反应时间短、操作便捷、成本低等优点。

引物设计是lamp技术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常规做法是将某待检测生物的公认的特异性基因导入lamp引物设计的在线网站(http://primerexplorer.jp/e),设定相关参数生成引物组。也就是说,用户首先必须确保该靶基因为待测物种的特异序列。以发明专利zl201410632370.7和zl201310353402.5为例,它们分别针对文献报道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特异基因——hlya基因和prfa基因,采用lamp技术进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测。然而,所谓“公认的特异性基因”往往基于滞后的知识,并未基于不断增长的微生物基因组数据进行必要的更新,导致基于该靶基因序列获得的引物在实际应用中不一定能确保其通用性和/或特异性。本发明用表1展示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引物通用性不够、同时特异性也不能确保的问题。也就是说,现有技术方法中所使用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测序列实际上并非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所特有,即,有可能将非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错误地认定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同时,现有技术方法中所使用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测序列也并非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所共有,即,有可能漏检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中的部分菌株。因此,行业内亟需一种能够同时确保特异性和通用性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测方法,同时满足基层检测部门对快速、便捷的需求,能够方便地在企业生产线内部开展实时实地检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lamp技术引物设计中存在的引物通用性和特异性不足的缺陷,充分利用目前公共数据资源中丰富的微生物基因组序列信息以及相应的序列分析工具,设计用于特异性识别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引物组,并在此基础上形成高灵敏度、高特异性检测试剂盒。本发明基于genbank数据库中的微生物基因组数据资源(截至2013年8月5日数据)进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amp引物的设计,提供了一种快速恒温扩增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方法、引物组及试剂盒。采用本发明的检测方法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检测时间短,结果判定简单,操作便捷,成本低的优点。

本发明提出一种快速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菌株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从待测样品中提取基因组dna;

(2)以所述基因组dna为模板,以能扩增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基因组特异性碱基序列的引物组为引物,在酶反应体系下,进行恒温扩增反应;

(3)通过判断反应结果是否为阳性,确定待测样品中是否存在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本发明恒温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菌株的方法,从待测样品中提取基因组dna,以其为模板,以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特异性扩增引物组为引物,进行恒温扩增反应,然后,通过判断反应结果是否为阳性,确定待测样品中是否存在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其中,所述酶反应体系包括但不限于dna聚合酶反应体系。

本发明中,所述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基因组特异性碱基序列为gi号为16802048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2418389~2418620bp位序列。

本发明中,所述能扩增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基因组特异性碱基序列的引物组为所述基因组(gi号为16802048)的2418389~2418620bp位的核酸序列的一部分或其互补链的一部分。其中,所述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基因组特异性碱基序列是指仅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基因组所特有的,而其它微生物基因组所不包含的碱基序列。

其中,所述能扩增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基因组特异碱基序列的引物组包括但不限于引物组a,或与该引物组序列或其互补链序列中单条序列同源性为73.7%及以上的引物组之任意一组。

引物组a:

上游外引物f3_a:5’-tgaaaatcggggtagcaat-3’(seqidno:1);

下游外引物b3_a:5’-ggggaatcaaaacagaatcc-3’(seqidno:2);

上游内引物fip_a:5’-aacgcagaagcattagtcaccgcccgaacttgattcaat-3’(seqidno:3);

下游内引物bip_a:5’-atgcacttcgatgatgttcactggcttacaggattaactcaac-3’(seqidno:4)。

本发明中,所述能扩增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基因组特异碱基序列的引物组还可以包括与前述各引物组序列或其互补链序列中单条序列同源性为73.7%及以上的引物组,该引物组包括但不限于引物组b:

引物组b:

上游外引物f3_b:5’-gctttgaaaatcggggta-3’(seqidno:5)(与引物f3_a5’-tgaaaatcggggtagcaat-3’同源性73.7%);

下游外引物b3_b:5’-ggggaatcaaaacagaatcc-3’(seqidno:6);

上游内引物fip_b:5’-acgcagaagcattagtcaccgcccgaacttgattcaat-3’(seqidno:7);

下游内引物bip_b:5’-atgcacttcgatgatgttcactggcttacaggattaactcaac-3’(seqidno:8)。

本发明方法中,所述能扩增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基因组特异性碱基序列的引物组可以包含或不包含环引物。所述环引物可以是一条或多条,包括引物lf和/或lb。所述能扩增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基因组特异性碱基序列的引物组选自以下引物组a’,b’之任意一组;或选自与所述引物组a’,b’序列或其互补链序列中单条序列同源性为73.7%及以上的引物组之任意一组:

引物组a’:

上游外引物f3_a:5’-tgaaaatcggggtagcaat-3’;

下游外引物b3_a:5’-ggggaatcaaaacagaatcc-3’;

上游内引物fip_a:5’-aacgcagaagcattagtcaccgcccgaacttgattcaat-3’;

下游内引物bip_a:5’-atgcacttcgatgatgttcactggcttacaggattaactcaac-3’;

上游环引物lf_a:5’-gcgcattcagatattcaattggc-3’(seqidno:9);

和/或,下游环引物lb_a:5’-ccattcgttactaattcatttgccg-3’(seqidno:10);

引物组b’:

上游外引物f3_b:5’-gctttgaaaatcggggta-3’;

下游外引物b3_b:5’-ggggaatcaaaacagaatcc-3’;

上游内引物fip_b:5’-acgcagaagcattagtcaccgcccgaacttgattcaat-3’;

下游内引物bip_b:5’-atgcacttcgatgatgttcactggcttacaggattaactcaac-3’;

上游环引物lf_b:5’-gcgcattcagatattcaattggc-3’(seqidno:11)。

在具体实施方案中,例如,上述引物组a’中,可以只包含一条上游环引物,或只包含一条下游环引物,或同时包含一条上游环引物和一条下游环引物。

本发明方法中,在一具体实施方案(含环引物)中,所述恒温扩增的酶反应体系为:1×bstdna聚合酶反应缓冲液,2-9mmol/lmg2+(mgso4或mgcl2),1.0-1.6mmol/ldntp,0.8-2.0μmol/l的fip和bip引物,0.15-0.3μmol/l的f3和b3引物,0.4-1.0μmol/l的lf和/或lb引物,0.16-0.64u/μlbstdna聚合酶和0-1.5mol/l甜菜碱。在另一具体实施方案(不含环引物)中,所述恒温扩增的酶反应体系为:1×bstdna聚合酶反应缓冲液,2-9mmol/lmg2+(mgso4或mgcl2),1.0-1.6mmol/ldntp,0.8-2.0μmol/l的fip和bip引物,0.15-0.3μmol/l的f3和b3引物,0.16-0.64u/μlbstdna聚合酶和0-1.5mol/l甜菜碱。环引物有助于提高反应效率。例如,1×bstdna聚合酶反应缓冲液可以选用1×thermopol反应缓冲液,包含20mmol/ltris-hcl(ph8.8),10mmol/lkcl,10mmol/l(nh4)2so4,0.1%tritonx-100,2mmmgso4。1×bstdna聚合酶反应缓冲液中的mgso4和酶反应体系中的镁离子mg2+做合并处理。

本发明方法中,所述恒温扩增反应的反应程序为①60~65℃孵育10~90min,优选地为10~60min;②80℃终止反应2~20min。本发明不限制通过其他适宜反应程序来实现本发明检测方法。

本发明方法中,检测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电泳检测、浊度检测或显色检测等。所述电泳检测,优选为凝胶电泳检测法,可以是琼脂糖凝胶,也可以是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结果中,如电泳图呈现特征性阶梯状条带,则待测样品呈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阳性,含有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如电泳图不呈现特征性阶梯状条带,则待测样品呈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阴性。所述浊度检测,是用肉眼观察或浊度仪检测浊度,检测管出现明显混浊,则待测样品呈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阳性,含有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如未见混浊,则待测样品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阴性。也可以经离心后肉眼观察反应管底是否有沉淀,若反应管底有沉淀,则待测样品呈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阳性,含有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如反应管底没有沉淀,则待测样品呈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阴性。

所述显色检测,是在反应管中加入显色剂,包括但不限于钙黄绿素(50μm)或sybrgreeni(30-50×),或羟基萘酚蓝(即hnb,120-150μm)。当采用钙黄绿素或sybrgreeni作为显色剂时,如反应后颜色为橙色,则待测样品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阴性;如反应后颜色为绿色,则待测样品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阳性,含有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当采用羟基萘酚蓝作为显色剂时,如反应后颜色为紫罗兰色,则待测样品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阴性;如反应后颜色为天蓝色,则待测样品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阳性。所述显色检测,除了上述通过肉眼观察反应结果外,也可以通过检测仪器进行实时或终点检测反应结果,通过合理的设定阴性反应的阈值,当待测样品反应的结果低于或等于该阈值时,则待测样品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阴性;当待测样品反应的结果大于该阈值时,则待测样品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阳性。所述检测仪器包括但不限于荧光分光光度计、荧光定量pcr仪、恒温扩增微流控芯片核酸分析仪和genieii等温扩增荧光检测系统等。

所述显色检测中,若采用钙黄绿素或羟基萘酚蓝作为显色剂,可以在恒温扩增反应之前加入,也可以在恒温扩增反应完成之后加入,优选地为恒温扩增反应之前加入,可以有效的减少反应污染的可能性。若采用sybrgreeni作为显色剂,则在恒温扩增反应完成之后加入。若采用钙黄绿素作为显色剂,则在酶反应体系中加入50μm钙黄绿素的同时,加入0.6-1mm[mn2+],例如,0.6-1mm的mncl2。

本发明还提供了用于恒温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菌株的方法中的引物。所述引物包括能扩增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基因组特异碱基序列的引物组,其包括但不限于,所述引物的序列为gi号为16802048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基因组的2418389~2418620bp位的核酸序列的一部分或其互补链的一部分。

其中,所述能扩增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基因组特异性碱基序列的引物组选自以下各引物组之任意一组,或选自与所述各引物组序列或其互补链序列中单条序列同源性为73.7%及以上的任一引物组。其中,所述引物组包括但不限于引物组a。所述与前述引物组序列或其互补链序列中单条序列同源性为73.7%及以上的引物组包括但不限于引物组b。

引物组a:

上游外引物f3_a:5’-tgaaaatcggggtagcaat-3’;

下游外引物b3_a:5’-ggggaatcaaaacagaatcc-3’;

上游内引物fip_a:5’-aacgcagaagcattagtcaccgcccgaacttgattcaat-3’;

下游内引物bip_a:5’-atgcacttcgatgatgttcactggcttacaggattaactcaac-3’;

引物组b:

上游外引物f3_b:5’-gctttgaaaatcggggta-3’;

下游外引物b3_b:5’-ggggaatcaaaacagaatcc-3’;

上游内引物fip_b:5’-acgcagaagcattagtcaccgcccgaacttgattcaat-3’;

下游内引物bip_b:5’-atgcacttcgatgatgttcactggcttacaggattaactcaac-3’。

本发明用于所述恒温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方法中的引物中,所述能扩增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基因组特异性碱基序列的引物组还可以包含或不包含一条或多条环引物;所述环引物为lf和/或lb。所述能扩增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基因组特异性碱基序列的引物组选自以下引物组a’,b’之任意一组;或选自与所述引物组a’,b’序列或其互补链序列中单条序列同源性为73.7%及以上的引物组之任意一组:

引物组a’:

上游外引物f3_a:5’-tgaaaatcggggtagcaat-3’;

下游外引物b3_a:5’-ggggaatcaaaacagaatcc-3’;

上游内引物fip_a:5’-aacgcagaagcattagtcaccgcccgaacttgattcaat-3’;

下游内引物bip_a:5’-atgcacttcgatgatgttcactggcttacaggattaactcaac-3’;

上游环引物lf_a:5’-gcgcattcagatattcaattggc-3’;

和/或,下游环引物lb_a:5’-ccattcgttactaattcatttgccg-3’

引物组b’:

上游外引物f3_b:5’-gctttgaaaatcggggta-3’;

下游外引物b3_b:5’-ggggaatcaaaacagaatcc-3’;

上游内引物fip_b:5’-acgcagaagcattagtcaccgcccgaacttgattcaat-3’;

下游内引物bip_b:5’-atgcacttcgatgatgttcactggcttacaggattaactcaac-3’;上游环引物lf_b:5’-gcgcattcagatattcaattggc-3’。

在具体实施方案中,上述引物组a’中,可以只包含一条上游环引物,或只包含一条下游环引物,或同时包含一条上游环引物和一条下游环引物。在一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引物分别为fip、bip、f3、b3、lf和lb所示的引物或与前述引物序列或其互补链序列中单条引物同源性为73.7%及以上的引物。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上述恒温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菌株方法中的试剂盒,其包括所述能扩增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基因组特异碱基序列的引物组。本发明试剂盒中,所述能扩增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基因组特异性碱基序列的引物组,包括但不限于以基因组(gi号:16802048)的2418389~2418620bp位的核酸序列的一部分或其互补链的一部分作为所述引物序列;所述引物包括但不限于引物组a。还包括但不限于以与前述引物序列或其互补链序列中单条序列同源性为73.7%及以上的引物组作为引物;包括但不限于引物组b。

本发明试剂盒中,所述能扩增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基因组特异性碱基序列的引物组可以包含或不包含一条或多条环引物;环引物作为可选组分。所述环引物为lf和/或lb。包含环引物lf和/或lb的引物组包括但不限于引物组a’、b’等。在具体实施方案中,本发明试剂盒中可以包含0.4-1.0μmol/l的lf和/或lb环引物。在一具体实施方案中,引物组的序列分别为fip、bip、f3、b3、lf和lb所示的引物、或与前述序列或其互补链序列单条引物同源性为73.7%及以上的引物。

本发明试剂盒中,还包括bstdna聚合酶缓冲液、bstdna聚合酶、dntp溶液、mg2+(mgso4或mgcl2)和甜菜碱中的一种或多种。在一具体实施方案中,本发明试剂盒酶反应体系包含1×bstdna聚合酶反应缓冲液,2-9mmol/lmg2+(mgso4或mgcl2),1.0-1.6mmol/ldntp,0.8-2.0μmol/l的fip和bip引物,0.15-0.3μmol/l的f3和b3引物,0.16-0.64u/μlbstdna聚合酶和0-1.5mol/l的甜菜碱。例如,1×bstdna聚合酶反应缓冲液可以选用1×thermopol反应缓冲液,包含20mmol/ltris-hcl(ph8.8),10mmol/lkcl,10mmol/l(nh4)2so4,0.1%tritonx-100,2mmmgso4。1×bstdna聚合酶反应缓冲液中的mgso4和酶反应体系中的镁离子mg2+做合并处理。

本发明试剂盒中,还包含阳性对照模板。在一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阳性对照模板包括但不限于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全基因组dna、部分基因组dna,或包含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全基因组dna或部分基因组dna的载体。

本发明试剂盒中,还包含阴性对照模板,所述阴性对照模板包括但不限于双蒸水。

本发明试剂盒中,还包含显色剂,显色剂包括但不限于钙黄绿素,sybrgreeni或羟基萘酚蓝。当显色剂为钙黄绿素时,试剂盒中还包含[mn2+],例如,mncl2。

本发明试剂盒中,还包含双蒸水。

本发明试剂盒中,还包含核酸抽提试剂。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载体,所述载体包含选自引物组a、b、a’,b’之任意一组引物。该载体由于包含了具有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特异性的dna序列,因此可应用于微生物分类学、比较基因组学、进化等研究领域,以及微生物检测等应用领域。该载体可以是但不限于质粒载体(如pbr322、puc18、puc19、pbluescriptm13、ti质粒等)、病毒载体(如λ噬菌体等)和人造染色体载体(如细菌人造染色体bac、酵母人造染色体yac等)。例如,包含引物组a之任意一条引物的载体pbr322-a、包含引物组b之任意一条引物的载体pbr322-b、……包含引物组b’之任意一条引物的载体pbr322-b’。包含引物组a之任意一条引物的载体λ噬菌体-a、包含引物组b之任意一条引物的载体λ噬菌体-b、……包含引物组b’之任意一条引物的载体λ噬菌体-b’等。

本发明还提出了选自引物组a、b、a’,b’之任意一组的引物在恒温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出了所述试剂盒在恒温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出了所述载体在恒温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中的应用。

本发明为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简单快速灵敏的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方法、引物/引物组、检测试剂/试剂盒,对我国的食品安全具有较大意义。本发明有益效果包括:采用本发明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测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检测时间短、结果判定简单、操作便捷、成本低等优点。与目前常用检测方法相比,本发明采用的恒温扩增法,可以在恒温条件下进行,只需采用简单的恒温装置,不需要pcr实验中的昂贵仪器,不需要对扩增产物进行电泳检测等步骤,因而,非常适于广泛应用于社会各界包括基层食品安全检测部门推广使用,即使在分子生物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基础相对不足的环境下也可充分应用。基于本领域常识可将上述各优选条件进行任意组合,均属本发明保护范围。

附图说明

图1表明本发明实施例7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恒温检测方法的特异性。

图2表明本发明实施例8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测方法的灵敏度。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保护内容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在不背离发明构思的精神和范围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想到的变化和优点都被包括在本发明中,并且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为保护范围。实施本发明的过程、条件、试剂、实验方法等,除以下专门提及的内容之外,均为本领域的普遍知识和公知常识,本发明没有特别限制内容。

实施例1-6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恒温反应体系和检测方法

按照以下(1)~(3)步骤进行检测:

(1)基因组dna的提取

用于检测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菌种来源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编号cicc21635(=atcc19115)。取1ml细菌培养物使用北京天根生物工程公司的细菌核酸提取试剂盒提取基因组dna,dnaod260/od280为1.8,浓度为178.8ng/μl。

(2)以待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基因组dna为模板,分别采用自配的试剂盒(见表2,表3),并按照表3中所述条件,配制反应体系,以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特异性扩增引物组为引物,进行恒温扩增反应。实施例1~6中的引物分别为引物组a,a’(1条环引物),a’(2条环引物),b,b’,b’。

(3)按照表3中所述条件,通过电泳检测、浊度检测或显色检测,进行扩增结果确认。

由表3可以看出,本发明检测方法及其所采用的引物组及反应体系能够很好地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特异性片段进行扩增并得到检测结果。此外,当采用检测仪进行检测时,缩短反应时间至10min时也有很好的检测效果(如实施例6)。因此,本发明可以应用于检测样本中是否含有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实施例7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特异性检测

收集非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28株(表4和图1中的1~6,8~29),将这些菌株与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菌株(表4和图1中的7)分别进行培养,取1ml菌液,采用试剂盒ia,提取细菌dna,并参照实施例1的反应体系和条件,分别进行lamp扩增(引物组为a)和加入显色剂观察。

其检测结果如表4和图1所示,图1中,1~6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亚种、表皮葡萄球菌、马红球菌、蜡状芽孢杆菌、蕈状芽孢杆菌、8~29分别为英诺克李斯特氏菌、伊氏李斯特氏菌、肠沙门氏菌肠亚种、肠炎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痢疾志贺氏菌、鲍氏志贺氏菌、福氏志贺氏菌、大肠埃希氏菌(含肉毒梭菌a型基因)、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产肠毒素大肠埃希氏菌、肠产毒性大肠埃希氏菌、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阪崎克罗诺杆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假结核耶尔森氏菌、创伤弧菌、副溶血弧菌、弗氏弧菌和霍乱弧菌,ntc:阴性对照,7: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图1中,仅有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菌株扩增反应后的产物呈现为亮绿色,为阳性结果,如第7号管所示。而其他非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菌株及阴性对照扩增反应后的产物均呈现为橙色,为阴性结果,如第1~6号、8~29号管以及ntc阴性对照管所示。

由图1和表4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检测试剂盒及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菌株特异性,即,只有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菌株扩增阳性,其他非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菌株为阴性。

配制检测试剂盒,试剂盒中采用的引物分别为引物组b,引物组a’,b’,按上述特异性检测方法,分别得到同样的检测结果,即,非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菌株及阴性对照扩增反应后的产物为阴性结果,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菌株扩增反应后的产物为阳性结果。

此外,按照表1中所述方法,分别对引物组a,引物组b,引物组a’,b’的特异性进行理论分析,结果发现,在各条引物最多允许三个错配的情况下,各引物组最多同时有两条引物比对到非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上,表明各引物组的特异性均较好。

实施例8灵敏度检测

按实施例2的方法提取细菌cicc21635的dna,采用试剂盒iib,并按照50ng、5ng、500pg、50pg、5pg、500fg、50fg、5fgdna梯度加入反应体系,其他反应条件参照表3实施例2的方法分别进行lamp扩增(引物组为a’,含1条环引物lf)和加入显色剂观察。如图2所示,1-8分别为50ng、5ng、500pg、50pg、5pg、500fg、50fg和5fg,ntc:阴性对照。图2中50ng、5ng、500pg、50pg、5pg、500fg、50fg处理的反应产物呈现为亮绿色,为阳性结果,5fg处理和阴性对照的反应产物呈现为橙色,为阴性结果。检测结果表明,每个反应管中最低含50fg(约相当于15个细菌)的dna时仍可被检出,灵敏度较高。

按上述检测方法,其他步骤及条件同上,分别用引物组a,引物组b,引物组a’(2条环引物),引物组b’,每个反应管中低至500fg~50fg的dna仍可被检出,检测灵敏度较高。

实施例9通用性检测

按照表1中所述方法,分别对引物组a、引物组b、引物组a’、b’的通用性进行理论分析,结果发现,各引物组的引物区域与数据库中的两株(gi号分别为404412106、525916939)在引物区有4个错配外,与其余35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序列完全匹配,理论上可以用于上述37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菌株的检测,表明各引物组的通用性均较好。

表1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现有检测方法中引物的通用性和特异性分析

注:a)将专利中引物f3和b3间的序列与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37个基因组进行bowtie比对,确定检测区域在gi号16802048基因组中的位置。b)将检测区域序列在公共数据库资源中进行blast比对,引物区域完全匹配为通用性好。c)将检测区域序列在公共数据库资源中进行blast比对,引物区域匹配程度越高,特异性越差;不能同时比对到非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上,表明特异性好。

表2恒温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试剂盒种类及主要组成成分

表3实施例1-6本发明恒温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方法中的反应条件及检测结果

表4试验所用菌株及检测结果

注:a)cgmcc: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cicc: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mcc:中国医学细菌菌种保藏管理中心。b)+:阳性结果,-:阴性结果。

<110>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上海旺旺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120>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快速恒温检测方法、引物组及试剂盒

<160>11

<210>1

<211>19

<212>dna

<213>人工序列

<400>1

tgaaaatcggggtagcaat19

<210>2

<211>20

<212>dna

<213>人工序列

<400>2

ggggaatcaaaacagaatcc20

<210>3

<211>39

<212>dna

<213>人工序列

<400>3

aacgcagaagcattagtcaccgcccgaacttgattcaat39

<210>4

<211>43

<212>dna

<213>人工序列

<400>4

atgcacttcgatgatgttcactggcttacaggattaactcaac43

<210>5

<211>18

<212>dna

<213>人工序列

<400>5

gctttgaaaatcggggta18

<210>6

<211>20

<212>dna

<213>人工序列

<400>6

ggggaatcaaaacagaatcc20

<210>7

<211>38

<212>dna

<213>人工序列

<400>7

acgcagaagcattagtcaccgcccgaacttgattcaat38

<210>8

<211>43

<212>dna

<213>人工序列

<400>8

atgcacttcgatgatgttcactggcttacaggattaactcaac43

<210>9

<211>23

<212>dna

<213>人工序列

<400>9

gcgcattcagatattcaattggc23

<210>10

<211>25

<212>dna

<213>人工序列

<400>10

ccattcgttactaattcatttgccg25

<210>11

<211>23

<212>dna

<213>人工序列

<400>11

gcgcattcagatattcaattggc23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