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米糠油皂脚制取酸化油的制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9791354发布日期:2022-04-23 17:43阅读:500来源:国知局
一种米糠油皂脚制取酸化油的制取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酸化油制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米糠油皂脚制取酸化油的制取方法。


背景技术:

2.米糠在经过压榨、溶剂浸出后可以得到毛米糠油,而毛米糠油的主要成分为米糠油、游离脂肪酸、谷维素和糠蜡等,因此工厂在生产谷维素时,会向毛米糠油内加入碱,从而中和毛米糠油中的游离脂肪酸并生成皂脚,然后将皂脚酸化得到含有脂肪酸的酸化液和含有硫酸钠的废水,而谷维素就留在脂肪酸内。
3.现有的米糠油皂脚制取酸化油的方法一般是间歇酸化法,将皂脚通入酸化罐内,先用水蒸气重返,在加入稀硫酸搅拌均匀,随后静置2小时以上使得液体分层,上层为酸化油,下层为含有硫酸钠的废水。但是该制取酸化油的方法整体过程需要6小时,每次才能处理10吨左右的皂脚,制取效率相对低下。且由于皂脚内的钠离子的分布并不均匀,为了保证能够充分的进行反应,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的搅拌反应,如此就导致反应所需的时间变长,制取效率也严重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通过米糠油皂脚制取酸化油的制取方法,其通过喷射引流器配合循环泵对均质罐内的皂脚进行打散重组,使得皂脚能够得到有效的均质,使得后续硫酸和皂脚可快速彻底的发生反应,有效的缩短了反应的时间,提高了反应效率,且通过设有油水分离罐内对混合液进行静置的,和均质罐内的均质运动互不影响。在含有酸化油的混合液于油水分离罐静置分层的过程中,可于均质罐内进行打散重组动作,极大提升了生产效率。
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米糠油皂脚制取酸化油的制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皂脚进料:在一个安装有喷射引流器的均质罐内通入皂脚,直至均质罐内的皂脚填充至预设高度;s2、分散重组:持续于均质罐内通入皂脚,同时打开加热器对皂脚进行加热并打开循环泵将均质罐内的皂脚抽送至喷射引流器内并经由喷射引流器喷射至安装于罐体内部的分散转盘上,再经由分散转盘旋转打散重新回落至均质罐内;且所述均质罐内皂脚达到额定量时停止进料并持续对皂脚进行抽送加热;s3、酸化反应:同步关停循环泵与加热器,随后启动输送泵将均质罐内的皂脚抽送至进料罐内,并于进料罐上的硫酸管内通入硫酸以配合进料罐内的皂脚进行酸化反应;当硫酸配合皂脚进行酸化反应后的流体流入与进料罐相连通的动静态混合器的壳体内部后,通过安装于动静态混合器的壳体内部的搅拌叶轮对流体进行搅拌得到含有酸化油的混合液;s4、静置分离:将含有酸化油的混合液导入于内部预设有金属波纹填料的油水分
离罐内静置2小时以上,使得混合液上下分层以得到位于金属波纹填料下方废液及位于金属波纹填料上方的酸化油,最后抽取出酸化油完成制取。
6.在进一步的方案中,s3还包括以下步骤:关停输送泵并停止硫酸的进料;随后于进料罐上通入所述废液冲洗进料罐的内壁,冲洗进料罐的内壁所得到的流体同样经由动静态混合器的壳体内部的搅拌叶轮进行搅拌得到含有酸化油的混合液。
7.通过对进料罐的内壁进行冲洗避免有物料残留于进料罐的内壁上,减少了皂脚和硫酸的浪费。且冲洗进料罐的内壁的液体为静置后得到的废液,废物利用,节省了成本。
8.在进一步的方案中,s3中于启动输送泵将均质罐内的皂脚抽送至进料罐内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对均质罐内的皂脚进行取样并测量其中的钠离子含量从而确实后续引入硫酸的用量,通入进料罐内的硫酸为浓度为5~50%的稀硫酸,所述稀硫酸由浓度为98%的浓硫酸与所述废液混合而成。
9.由于每一批皂脚中纳的含量会有所差异,在皂脚于均质罐内均质后取样测量其纳的含量就可以得到整批皂脚中纳的含量。从而确实后续引入硫酸的用量。避免硫酸过少无法反应完全,也避免硫酸过多导致浪费。
10.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喷射引流器包括喷射管及用于将流体喷射至喷射管内的喷嘴,所述喷嘴设置在喷射管内中下部居中的位置,所述喷射管的顶部管口与所述分散转盘相对;所述s2中同时打开加热器对皂脚进行加热并打开循环泵将均质罐内的皂脚抽送至喷射引流器内并经由喷射引流器喷射至安装于罐体内部的分散转盘上的具体步骤如下:同时打开加热器对皂脚进行加热并打开循环泵将均质罐内的皂脚抽送至喷射引流器内并经由喷射引流器中的喷嘴喷出至喷射管内,使得喷嘴外的下方形成负压区从而将均质罐体内的皂脚往上吸引并且一同从喷射管的顶部管口喷射至安装于罐体内部的分散转盘上。
11.由于喷嘴设置在喷射管内中下部居中的位置,在皂脚由喷嘴喷出时,必然会于喷管的上方形成负压,那么喷管的下方就相对的形成高压区,就会将均质罐体内的皂脚往上吸引并且一同从喷射管的顶部管口喷射至安装于罐体内部的分散转盘上,加快均质罐内皂脚的循环流动,提高分散重组的效率。
12.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喷射管上部内壁的多个引流棱板,每一个引流棱板均纵向设置在喷射管内;引流棱板由喷射管内壁延伸至靠近喷射口中心位置处且相互之间留有间隔,引流棱板将喷射管的顶部管口分隔为形成于两两相邻的引流棱板之间的第一流体通道以及位于顶部管口中心位置处的第二流体通道;引流棱板位于喷射口中心位置处的这端形成尖端,所述尖端为由上到下设置的导流棱线,该导流棱线由上到下逐渐靠近喷射管内壁并呈弧形过渡;所述s2中的具体步骤如下:持续于均质罐内通入皂脚,同时打开加热器对皂脚进行加热并打开循环泵将均质罐内的皂脚抽送至喷射引流器内并经由喷射引流器中的喷嘴喷出至喷射管内,使得喷嘴外的下方形成负压区从而将均质罐体内的皂脚往上吸引并且一通涌至喷射管的顶部管口处,并由形成于两两相邻的引流棱板之间的第一流体通道以及位于顶部管口中心位置处的第二流体通道分为多个喷射方向喷射至安装于罐体内部的分散转盘上。
13.由于引流棱板将喷射管的顶部管口分隔为形成于两两相邻的引流棱板之间的第一流体通道以及位于顶部管口中心位置处的第二流体通道这样又展了皂脚的喷射方向,使得喷射角度及方向更广,更进一步利于流体的冲击与分散;再进一步说,引流棱板位于顶部
管口中心位置处的这端形成的导流棱线,该导流棱线由上到下逐渐靠近喷射管内壁并呈弧形过渡,使得引流棱板下方对流体形成进一步顺滑导引利于引出顶部管口。
14.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喷射管的管径沿高度方向从下往上逐渐减小,且所述喷射管底端设有用于辅助引导皂脚进入喷射管的引流罩,且引流罩的内径从下往上逐渐减小。
15.由于喷射管的管径沿高度方向从下往上逐渐减小,使得流体喷射时压力压强逐渐增大。且通过设置有引流罩使得流体汇集并方便引入喷射管内。
16.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喷射管下部内侧壁的设置有多个引流槽。
17.在进一步的方案中,分散转盘包括伞状转盘、从上往下均布在伞状转盘内的若干个环形凸块,且多个环形凸块的直径由上往下逐渐增大,且伞状转盘在安装在均质罐顶部的电机驱动下转动。扩大了分散转盘与皂脚的接触面积,且能够使得被分散转盘分散的皂脚由中央向四周一圈一圈的坠落下去与其他皂脚混合,从而能够扩大下落皂脚与其他皂脚之间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了皂脚均质的效率。
18.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加热器为列管加热器,所述列管加热器安装于所述均质罐的罐外,且列管加热器的入料口通过皂脚送料管与所述循环泵连通,所述列管加热器的出料口与所述喷射引流器连通;所述s2中同时打开加热器对皂脚进行加热并打开循环泵将均质罐内的皂脚抽送至喷射引流器内并经由喷射引流器喷射至安装于罐体内部的分散转盘上的具体步骤如下:打开列管加热器通过列管加热器上的蒸汽管通入用于加热的蒸汽,并打开循环泵将均质罐内的皂脚进行抽送,皂脚途经列管加热器经由蒸汽进行加热后输送至喷射引流器内并经由喷射引流器喷射至安装于罐体内部的分散转盘上。
19.在输送泵对皂脚进行循环输送的过程中,途经列管加热器对皂脚进行加热,节省了加热的时间,且能够使得皂脚均匀快速的受热升温。
20.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动静态混合器的壳体内部沿流体的流动方向于搅拌叶片前设置有动态导流板,所述动态导流板上设有导流孔,所述导流孔相对于流体的流动方向倾斜设置;所述s3中当硫酸配合皂脚进行酸化反应后的流体流入与进料罐相连通的动静态混合器的壳体内部后,通过安装于动静态混合器的壳体内部的搅拌叶轮对流体进行搅拌得到含有酸化油的混合液的具体步骤如下:当硫酸配合皂脚进行酸化反应后的流体流入与进料罐相连通的动静态混合器的壳体内部后,通过安装于动静态混合器的壳体内部的导流孔迫使流体冲击搅拌叶轮使得搅拌叶轮转动,搅拌叶轮对流体进行搅拌得到含有酸化油的混合液。
21.通过设置有导流孔,通过导流孔来时的流体冲击搅拌叶轮使得搅拌叶轮转动搅拌,搅拌叶轮不需要其他的驱动组件进行驱动。且只要有流体经过,搅拌叶轮就会持续转动,没有流体经过,搅拌叶轮也会自动停止转动。
22.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的设计出发点、理念及有益效果是:1、通过打开循环泵将均质罐内的皂脚抽送至喷射引流器内并经由喷射引流器喷射至安装于罐体内部的分散转盘上,再经由分散转盘旋转打散重新回落至均质罐内,使得皂脚能够得到有效的均质,并且配合加热器的加热能够使得皂脚得到充分均匀的加热,从而为后续硫酸能够和皂脚快速充分反应做好准备,使得后续硫酸和皂脚可快速彻底的发生反应,有效的缩短了反应的时间,提高了反应效率。
23.2、由于皂脚进入进料罐内与硫酸反应时是通过输送泵抽送的,皂脚和硫酸高速地碰撞混合在一起,有效的提高了反应的效率。且后续通过搅拌叶轮对皂脚和硫酸混合后的流体进行搅拌使得未反应的皂脚和硫酸能够充分彻底的参与反应,从而极大的提高了酸化率,减少了皂脚和硫酸的浪费。
24.3、油水分离罐内的金属波纹填料能够保证酸化液和废水彻底的分离开来,防止有酸化液随着废水被排掉,进而极大的提高了酸化液的生产率。
25.4、由于混合液是流入油水分离罐内静置的,和均质罐内的运动互不影响。在含有酸化油的混合液于油水分离罐静置分层的过程中,可于均质罐内重复s1和s2的操作也互不影响,极大提升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26.图1是米糠油皂脚制取酸化油的装置的正视图;图2是米糠油皂脚制取酸化油的装置的正视剖视图;图3是分散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分散单元的正视剖视图;图5是喷射引流器的顶部结构示意图;图6是酸化反应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酸化反应单元的正视剖视图;图8是米糠油皂脚制取酸化油的制取方法的流程图。
27.各附图标记为:1-皂脚均质单元,101-均质罐,102-循环泵,103-加热单元,1031-加热器本体,1032-蒸汽管,104-分散单元,1041-喷射引流器,10411-喷射管,10412-喷嘴,10413-引流罩,1042-分散转盘,10421-伞状转盘,10422-环形凸块,105-皂脚出料管,106-横管,107-皂脚送料管,108-第二皂脚进料管,2-酸化反应单元,201-酸化反应器,2011-进料罐,2012-混合罐,2013-硫酸管,202-动静态混合器,2021-壳体,2022-动态导流板,2023-搅拌叶轮,2024-静态混合腔,3-油水分离器,301-分离器本体,302-金属波纹填料,303-废水管,4-输送泵,5-第一皂脚进料管,6-反应液输送管,7-硫酸罐,8-引流棱板 ,9-第一流体通道,10-第二流体通道,11-导流棱线,12-引流槽。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9.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30.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实施例:如图1-7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米糠油皂脚制取酸化油的装置,包括用于对皂脚进行均质的皂脚均质单元1、用于硫酸和皂脚混合反应的酸化反应单元2、用于将反应产物中的酸化油和废水分离的油水分离器3,皂脚均质单元1包括均质罐101、带动均质
罐101内皂脚循环流动的循环泵102、用于为皂脚加热的加热单元103和用于将皂脚分散重组的分散单元104,均质罐101的顶部连通有进料管。
31.如图1和图2所示,循环泵102的输入端通过皂脚出料管105和横管106与均质罐101底部相连通,且横管106的另一端与输送泵4的输入端相连通,且横管106上相对于皂脚出料管105对称安装有两个电磁阀,其中一个电磁阀安装于横管106位于皂脚出料管105与循环泵101之间管路上用于控制横管106与皂脚出料管105与循环泵(101)之间管路的开闭,另一该电磁阀安装于横管106位于皂脚出料管105与输送泵4之间管路上用于控制横管106于皂脚出料管105与输送泵4之间管路的开闭。循环泵102的输出端通过皂脚送料管107与加热单元103进料口相连通,且加热单元103出料口通过第二皂脚进料管108与均质罐101侧面相连通,循环泵102能够使得位于均质罐101内的皂脚处于循环流动状态,从而使得皂脚能够被充分的均质,同时也能使得皂脚充分均匀的受热,从而为后续的反应做好准备。
32.加热单元103为列管加热器,且加热单元103包括加热器本体1031、与加热器本体1301相连通的蒸汽管1032、安装在均质罐101上的测温计103,且蒸汽管1032上安装有整齐阀门,列管加热器能够使得皂脚均匀快速的受热升温,节省了加热的时间,并且通过设置的测温计103,能够可靠的控制皂脚的温度处于所需的温度范围。同时加热器本体1031上的进料口与皂脚送料管107连通,加热器本体1031上的出料口则与第二皂脚进料管108连通。
33.如图2所示,分散单元104包括喷射引流器1041、位于喷射引流器1041正上方的分散转盘1042,且分散转盘1042由安装在均质罐101顶部的电机驱动,电机带动分散转盘1042快速的转动能够将被喷射到分散转盘1042底部的皂脚充分的分散开来,然后皂脚向下落入其他皂脚内,使得皂脚被彻底的打散重组,再打散再重组,如此不断的循环,从而极大的提高了皂脚均质的效果,并且节约了皂脚均质的时间。
34.请参阅图3-5,喷射引流器1041包括固定连接在均质罐101内的喷射管10411、固定连接在喷射管10411内的喷嘴10412,喷射管10411的管径由下至上逐步减小,且喷嘴10412的底端与第二皂脚进料管108相连通,喷射管1041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用于辅助引导皂脚进入喷射管10411的引流罩10413,引流罩10413的内径从下往上逐渐减小。且均质罐101、喷射管10411和喷嘴10412的轴线相重合。
35.同时,本方案中喷嘴10412设置在喷射管10411内中下部居中的位置;所述喷射管10411内形成有用于调节喷射管10411内流体压力的引流机构,所述的引流机构包括位于喷射管10411顶部管口处的喷射单元,喷射单元为均匀连接在喷射管10411上部内壁的多个引流棱板8,每一个引流棱板8均纵向设置在喷射管10411内;具体的说,引流棱板8与喷射管10411为一体加工成型,引流棱板8的横截面为扇形,引流棱板8的弧形面处在喷射管10411内壁位置并与喷射管10411内壁重合。且在径向方向上,引流棱板8由喷射管10411内壁延伸至靠近喷射口中心位置处且相互之间留有间隔,引流棱板8将所述喷射口分隔为形成于两两相邻的引流棱板8之间的第一流体通道9以及位于喷射口中心位置处的第二流体通道10;引流棱板8位于喷射口中心位置处的这端形成尖端,所述尖端为由上到下设置的导流棱线11,该导流棱线11由上到下逐渐靠近喷射管10411内壁并呈弧形过渡。
36.如图4所示,引流机构3还包括位于喷射管10411底部的引流单元,该引流单元为沿周向均匀凹设在喷射管10411下部内侧壁的多个引流槽12;如图4所示,该引流槽12的宽度和深度均沿着喷射管10411长度方向由下至上逐渐减小,且引流槽12顶部与喷射管10411内
壁之间形成平滑过渡,引流槽12顶部与喷射管10411内壁之间的边界线为弧线。
37.如图3所示,分散转盘1042包括伞状转盘10421、从上往下均布在伞状转盘10421内的若干个环形凸块10422,且多个环形凸块10422的直径由上往下逐渐增大,且伞状转盘10421在安装在均质罐101顶部的电机驱动下转动,能够使得被分散转盘1042分散的皂脚由中央向四周一圈一圈的坠落下去与其他皂脚混合,从而能够扩大下落皂脚与其他皂脚之间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了皂脚均质的效率。
38.如图6和图7所示,酸化反应单元2包括用于引入硫酸以配合皂脚发生反应的酸化反应器201,及与酸化反应器201连通并用于接收酸化反应器201反应所得到的流体的的动静态混合器202,使得在酸化反应器201中反应后产生的物料能够进入动静态混合器202内进行深度的混合,从而保证反应能够彻底充分的进行,极大的提高了酸化率。
39.具体的,酸化反应器201上包括进料罐2011、与进料罐2011相连通的混合罐2012,且进料罐2011上连通有硫酸管2013,且硫酸管2013的另一端连通有硫酸罐7,进料罐2011靠近喷射混合罐2012的部分为内径逐渐减小的圆锥体形,且第一皂脚进料管5靠近酸化反应器201的一端延伸至喷射混合罐2012内部,且喷射混合罐2012与动静态混合器202相连通,使得皂脚在从第一皂脚进料管5被高速喷出时,能够带动从硫酸管2013处进入的硫酸一同高速的射入喷射混合罐2012中,从而使得皂脚和硫酸能够高速碰撞混合在一起,如此即可有效的提高混合反应的效率。
40.动静态混合器202包括壳体2021、固定连接在壳体2021内侧壁之间的动态导流板2022,动态导流板2022上密布有多个倾斜设置的导流孔,且导流孔的两端高度为左端高右端低,导流孔相对于流体流动方向倾斜设置。壳体2021内壁之间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杆,两个固定杆之间转动连接有搅拌叶轮2023,位于搅拌叶轮2023右侧的空腔为静态混合腔2024,使得反应后产生的物料在流经动态导流板2022时,其内部可能含有的未反应的皂脚和硫酸继续进行混合反应,并且在通过动态导流板2022后会冲击搅拌叶轮2023并带动搅拌叶轮2023转动,从而对物料进行搅拌,使得可能含有的未反应的皂脚和硫酸进行进一步的混合反应,然后物料流入静态混合腔2024内静置一端时间,保证物料内部可能含有的未反应的皂脚和硫酸彻底的能够彻底的进行混合反应,从而极大的提高了酸化率,减少了皂脚和硫酸的浪费。
41.油水分离器3包括分离器本体301、设于分离器本体301内部的金属波纹填料302、与分离器本体301底部连通的废水管303和与分离器本体301连通的酸化液管304,废水管303的出水端高度为分离器本体301四分之三高度处,通过设置的金属波纹填料302能够有效的将酸化油和废水分离,同时废水管303的出水端高度设置的较高,能够使得分离器本体301内的废水处于稳定的高度,保证后续进入的物料中的酸化油能够在金属波纹填料302的作用下被分离出来,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分离的效果。
42.皂脚均质单元1通过输送泵4、第一皂脚进料管5与酸化反应单元2相连通,酸化反应单元2通过反应液输送管6与油水分离器3相连通。
43.工作时,先将皂脚通入均质罐101中,然后启动循环泵102对均质罐101内的皂脚进行抽送。皂脚依次通过皂脚出料管105、横管106、皂脚送料管107、加热器本体1031、第二皂脚进料管108和分散单元104进行循环流动,蒸汽管1032将蒸汽送入加热器本体1031内,从而能够对流经加热器本体1031的皂脚进行快速均匀的加热,同时通过温度计1033监测皂脚
的温度,保证皂脚温度处于合适的范围内。
44.进入分散单元104内的皂脚通过喷嘴10412被高速喷入喷射管10411中,此时喷射管10411的顶端就会形成负压,相对的,喷射管10411的底端就会形成高压区。在喷射管10411的高低压差下将引流罩10413内及附近的皂脚吸入喷射管10411内,然后被喷射向伞状转盘10421的底部。且由于由于引流槽12的存在,使得加大了进液面积,皂脚更容易导引至喷射管10411内。同样,引流棱板8的存在缩小了喷射口的面积,提高了喷射压力,同时对皂脚进行了喷射方向的导引,使皂脚形成中央的喷射柱以及位于喷射柱四周且方向更分散的喷射分支。
45.与此同时伞状转盘10421在电机的带动下高速的转动,从而配合环形凸块10422将喷至伞状转盘10421处的皂脚充分的分散,然后这些分散的皂脚重新回路至均质罐内。如此重复上述操作将皂脚不断的打散重组、再打散再重组,循环往复使得皂脚被充分均质,保证皂脚内部钠离子也能处于均匀分布状态,然后关闭循环泵102并开启输送泵4,将均质好的皂脚通过输送泵4、第一皂脚进料管5送入喷射混合罐2012中,同时通过硫酸管2013将硫酸罐7内硫酸送入进料罐2011中,且硫酸在被吸入喷射混合罐2012内时与皂脚高速碰撞混合以进行酸化反应。
46.酸化反应后产生的流体流经动态导流板2022上的导流孔。在导流孔的引导下,流体冲击搅拌叶轮2023使得搅拌叶轮2023转动以对流体进行搅拌,使得流体内可能含有的未反应的皂脚和硫酸进一步的反应,然后流体流入静态混合腔2024内静置一段时间,保证皂脚和硫酸彻底的反应掉,随后流体通过反应液输送管6流入分离器本体301内,物料内酸化液和废水在金属波纹填料302的作用下被分离,酸化油通过酸化液管304排出,废水通过废水管303排出,酸化油制取完成。
47.基于上述设备,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同时提出一种米糠油皂脚制取酸化油的制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皂脚进料:在一个安装有喷射引流器1041的均质罐101内通入皂脚,直至均质罐101内的皂脚填充至预设高度;s2、分散重组:持续于均质罐101内通入皂脚,同时打开加热器对皂脚进行加热并打开循环泵102将均质罐101内的皂脚抽送至喷射引流器1041内并经由喷射引流器1041喷射至安装于罐体内部的分散转盘1042上,再经由分散转盘1042旋转打散重新回落至均质罐101内;且所述均质罐101内皂脚达到额定量时停止进料并持续对皂脚进行抽送加热;s3、酸化反应:同步关停循环泵102与加热器,随后启动输送泵4将均质罐101内的皂脚抽送至进料罐2011内,并于进料罐2011上的硫酸管2013内通入硫酸以配合进料罐2011内的皂脚进行酸化反应;当硫酸配合皂脚进行酸化反应后的流体流入与进料罐2011相连通的动静态混合器202的壳体2021内部后,通过安装于动静态混合器202的壳体2021内部的搅拌叶轮2023对流体进行搅拌得到含有酸化油的混合液;s4、静置分离:将含有酸化油的混合液导入于内部预设有金属波纹填料302的油水分离罐内静置2小时以上,使得混合液上下分层以得到位于金属波纹填料302下方废液及位于金属波纹填料302上方的酸化油,最后抽取出酸化油完成制取。
48.其中,s2的具体步骤如下:持续于均质罐101内通入皂脚,打开列管加热器通过列管加热器上的蒸汽管1032通入用于加热的蒸汽,并打开循环泵102将均质罐101内的皂脚进
行抽送,皂脚途经列管加热器经由蒸汽进行加热后输送至喷射引流器1041内并经由喷射引流器1041中的喷嘴10412喷出至喷射管10411内,使得喷嘴10412外的下方形成负压区从而将均质罐101体内的皂脚往上吸引并且一通涌至喷射管10411的顶部管口处,并由形成于两两相邻的引流棱板之间的第一流体通道9以及位于顶部管口中心位置处的第二流体通道10分为多个喷射方向喷射至安装于罐体内部的分散转盘1042上,再经由分散转盘1042旋转打散重新回落至均质罐101内;且所述均质罐101内皂脚达到额定量时停止进料并持续对皂脚进行抽送加热。
49.而由于动静态混合器202的壳体2021内部沿流体的流动方向于搅拌叶片前设置有动态导流板2022,动态导流板2022上设有导流孔,导流孔相对于流体的流动方向倾斜设置。s3中当硫酸配合皂脚进行酸化反应后的流体流入与进料罐2011相连通的动静态混合器202的壳体2021内部后,通过安装于动静态混合器202的壳体2021内部的搅拌叶轮2023对流体进行搅拌得到含有酸化油的混合液的具体步骤如下:当硫酸配合皂脚进行酸化反应后的流体流入与进料罐2011相连通的动静态混合器202的壳体2021内部后,通过安装于动静态混合器202的壳体2021内部的导流孔迫使流体冲击搅拌叶轮2023使得搅拌叶轮2023转动,搅拌叶轮2023对流体进行搅拌得到含有酸化油的混合液。
50.且为了减少皂脚和硫酸的浪费,s3还包括以下步骤:关停输送泵4并停止硫酸的进料;随后于进料罐2011上通入所述废液冲洗进料罐2011的内壁,冲洗进料罐2011的内壁所得到的流体同样经由动静态混合器202的壳体2021内部的搅拌叶轮2023进行搅拌得到含有酸化油的混合液。通过对进料罐2011的内壁进行冲洗避免有物料残留于进料罐2011的内壁上,减少了皂脚和硫酸的浪费。且冲洗进料罐2011的内壁的液体为静置后得到的废液,废物利用,节省了成本。
51.同时,s3中于启动输送泵4将均质罐101内的皂脚抽送至进料罐2011内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对均质罐101内的皂脚进行取样并测量其中的钠离子含量从而确实后续引入硫酸的用量。由于每一批皂脚中纳的含量会有所差异,在皂脚于均质罐101内均质后取样测量其纳的含量就可以得到整批皂脚中纳的含量。从而确实后续引入硫酸的用量。避免硫酸过少无法反应完全,也避免硫酸过多导致浪费。
52.作为举例,假定皂脚中钠离子的含量为100%,那么100重量份的皂脚就需要引入15重量份的浓度为98%的浓硫酸。通过测量皂脚中钠离子含量,就可以对应得到所要引入浓度为98%的浓硫酸的用量。而本实施例中通入进料罐2011内的硫酸为浓度为5~50%的稀硫酸,该稀硫酸由浓度为98%的浓硫酸与所述废液混合而成。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稀硫酸的浓度为30%。
53.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