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受精培养皿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746488阅读:来源:国知局
7通过内侧环形凹槽外口 9连通,中间环形凹槽17与外侧环形凹槽7通过外侧环形凹槽内口 18连通,而外侧环形凹槽7又分别通过四个外侧环形凹槽外口 19与周围四个孔I连通。各连通处宽度同样底部为1.0mm,顶部为2.0?2.5mm,深度为5.0?6.0mm。内侧环形凹槽6、中间环形凹槽17之间横向设置挡板10,内侧环形凹槽内口 8和内侧环形凹槽外口 9分别位于挡板10的两侧,而外侧环形凹槽内口 18则位于挡板10的内侧环形凹槽内口 8同侧。同样,由于中间孔13和三圈环形凹槽需要一定空间,所以周围四个孔I也要距主侧壁4稍近一些。
[0033]本实施例的卵子加入到四个孔I中,精子加入到中间孔13中。采用三圈环形凹槽后,利用三圈环形凹槽及特定设计的精子路径,让质量更好的精子游到卵子周围进行受精,从而有利于提尚体外受精的优质胚胎率和临床妊娠率。
[0034]( 二)改进后环形皿的特征:
[0035]1.如图4所示,环形皿的主侧壁4顶端高于次侧壁5顶端,主侧壁4和次侧壁5之间形成外环11,主侧壁4和次侧壁5之间的垂直间距为3.0?5.0mm ;次侧壁5内侧由在普通环形皿中间孔13及其外侧一个环形凹槽12构成,环形凹槽12底部圆弧直径为1.0mm,顶部宽度为2.0?2.5mm,环形凹槽12顶部与中间孔13顶部平齐,环形凹槽12深度为3.0?4.0mm。环形凹槽12的内侧开有环形凹槽内口 15,环形凹槽12的外侧开有环形凹槽外口14。环形凹槽12通过环形凹槽内口 15与环形皿中间孔13连通,通过环形凹槽外口 14与外环11上设置的精子槽16连通。精子槽16为与四孔皿的一个孔体积相当的空间,该区域与外环11的其它部分隔开。与中间孔13、外环11连通处宽度同样底部为1.0_,顶部为
2.0?2.5mm,深度同样为3.0?4.0mm。环形凹槽12横向设置挡板10,环形凹槽内口 15和环形凹槽外口 14分别位于挡板10的两侧。
[0036]本实施例的精子加入到外环11上的精子槽16中,卵子加入到中间孔13中。采用环形凹槽后,利用环形凹槽及特定设计的精子路径,让质量好的精子游到卵子周围进行受精,从而有利于提尚体外受精的优质胚胎率和临床妊娠率。
[0037]2.如图5所示,环形皿的主侧壁4顶端高于次侧壁5顶端,主侧壁4和次侧壁5之间形成外环11,主侧壁4和次侧壁5之间的垂直间距为3.0?5.0mm ;次侧壁5内侧由在普通环形皿中间孔13及其外侧两圈环形凹槽:内侧环形凹槽6、外侧环形凹槽7构成,环形凹槽底部圆弧直径为1.0mm,顶部宽度为2.0?2.5mm,环形凹槽顶部与中间孔13顶部平齐,环形凹槽深度为3.0?4.0mm。内侧环形凹槽6的内侧开有内侧环形凹槽内口 8,内侧环形凹槽6的外侧开有内侧环形凹槽外口 9,外侧环形凹槽7的外侧开有外侧环形凹槽外口 19。内侧环形凹槽6与中间孔13通过内侧环形凹槽内口 8连通,并通过内侧环形凹槽外口 9与外侧环形凹槽7连通,外侧环形凹槽7通过外侧环形凹槽外口 19与外环11上设置的精子槽16连通。精子槽16为与四孔皿的一个孔体积相当的空间,该区域与外环11的其它部分隔开。各连通处宽度同样底部为1.0_,顶部为2.0?2.5_,深度同样为3.0?4.0_。内侧环形凹槽6、外侧环形凹槽7之间横向设置挡板10,内侧环形凹槽内口 8和内侧环形凹槽外口 9分别位于挡板10的两侧,外侧环形凹槽外口 19位于挡板10的内侧环形凹槽内口 8同侧。
[0038]本实施例的精子加入到外环11上的精子槽16中,卵子加入到中间孔13中。采用两圈环形凹槽后,利用两圈环形凹槽及特定设计的精子路径,让质量更好的精子游到卵子周围进彳丁受精,从而有利于提尚体外受精的优质胚胎率和临床妊娠率。
[0039]实施例结果表明,本实用新型解决传统技术不利于优质胚胎的形成、影响临床妊娠率等冋题,可以提1?体外受精的优质胚胎率和临床妊娠率。
【主权项】
1.一种新型受精培养皿,其特征在于,该培养皿为四孔皿或环形皿,培养皿的皿体包括底壁、主侧壁和次侧壁,三个部分一体成型,主侧壁和次侧壁设置于底壁上,次侧壁位于主侧壁的内侧;四孔皿中,次侧壁的内侧四个角分别设有孔;环形皿中,次侧壁的中间设置中间孔。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受精培养皿,其特征在于,在普通四孔皿的四个孔之间有一个十字花的凹槽与四个孔连通。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受精培养皿,其特征在于,凹槽底部圆弧直径为1.0mm,凹槽顶部宽度为2.0?2.5mm,且凹槽顶部与培养皿的四个孔的顶部平齐,凹槽深度为5.0 ?6.0mm。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受精培养皿,其特征在于,各连通处宽度底部为1.0mm,顶部为2.0?2.5mm,深度为5.0?6.0mm0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受精培养皿,其特征在于,在普通四孔皿的四个孔中间有一个与其它四孔直径相同的中间孔,在此中间孔周围有两圈环形凹槽:内侧环形凹槽、夕卜侧环形凹槽;内侧环形凹槽的内侧开有内侧环形凹槽内口,内侧环形凹槽的外侧开有内侧环形凹槽外口 ;内侧环形凹槽与中间孔通过内侧环形凹槽内口连通,内侧环形凹槽与外侧环形凹槽通过内侧环形凹槽外口连通,而外侧环形凹槽又分别通过四个外侧环形凹槽外口与周围四个孔连通;内侧环形凹槽、外侧环形凹槽之间横向设置挡板,内侧环形凹槽内口和内侧环形凹槽外口分别位于挡板的两侧。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受精培养皿,其特征在于,在普通四孔皿的四个孔中间有一个与其它四孔直径相同的中间孔,在此中间孔周围有三圈环形凹槽:内侧环形凹槽、中间环形凹槽、外侧环形凹槽;内侧环形凹槽的内侧开有内侧环形凹槽内口,内侧环形凹槽的外侧开有内侧环形凹槽外口 ;内侧环形凹槽与中间孔通过内侧环形凹槽内口连通,内侧环形凹槽与中间环形凹槽通过内侧环形凹槽外口连通;外侧环形凹槽的内侧开有外侧环形凹槽内口,外侧环形凹槽与中间环形凹槽通过外侧环形凹槽内口联通,而外侧环形凹槽又分别通过四个外侧环形凹槽外口与周围四个孔连通;内侧环形凹槽、中间环形凹槽之间横向设置挡板,内侧环形凹槽内口和内侧环形凹槽外口分别位于挡板的两侧;外侧环形凹槽内口位于挡板的内侧环形凹槽内口同侧。
7.按照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新型受精培养皿,其特征在于,环形凹槽底部圆弧直径为1.0mm,环形凹槽顶部宽度为2.0?2.5mm,环形凹槽顶部与五个孔:周围四个孔和中间孔顶部平齐,环形凹槽深度为5.0?6.0mm。
8.按照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新型受精培养皿,其特征在于,各连通处宽度底部为1.0mm,顶部为2.0?2.5mm,深度为5.0?6.0mm。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受精培养皿,其特征在于,环形皿的主侧壁顶端高于次侧壁顶端,主侧壁和次侧壁之间形成外环,次侧壁内侧由普通环形皿中间孔及其外侧一个环形凹槽构成,环形凹槽的内侧开有环形凹槽内口,环形凹槽的外侧开有环形凹槽外口,环形凹槽与环形皿中间孔通过环形凹槽内口连通,环形凹槽与外环上设置的精子槽通过环形凹槽外口连通;精子槽与外环的其它部分隔开;环形凹槽横向设置挡板,环形凹槽内口和环形凹槽外口分别位于挡板的两侧。
1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受精培养皿,其特征在于,环形皿的主侧壁顶端高于次侧壁顶端,主侧壁和次侧壁之间形成外环,次侧壁内侧由普通环形皿中间孔及其外侧两圈环形凹槽:内侧环形凹槽和外侧环形凹槽构成,内侧环形凹槽的内侧开有环形凹槽内口,内侧环形凹槽的外侧开有内侧环形凹槽外口 ;内侧环形凹槽与环形皿中间孔通过内侧环形凹槽内口连通,内侧环形凹槽与外侧环形凹槽通过内侧环形凹槽外口连通;外侧环形凹槽的外侧开有外侧环形凹槽外口,外侧环形凹槽与外环上设置的精子槽通过外侧环形凹槽外口连通;精子槽与外环的其它部分隔开;两圈环形凹槽横向设置挡板,内侧环形凹槽内口和内侧环形凹槽外口分别位于挡板的两侧,外侧环形凹槽外口位于挡板的内侧环形凹槽内口同侧。
11.按照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新型受精培养皿,其特征在于,主侧壁和次侧壁之间的垂直间距为3.0?5.0mm ;环形凹槽底部圆弧直径为1.0mm,顶部宽度为2.0?2.5mm,环形凹槽顶部与中间孔顶部平齐,环形凹槽深度为3.0?4.0mm。
12.按照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新型受精培养皿,其特征在于,各通处宽度底部为1.0mm,顶部为2.0?2.5mm,深度为3.0?4.0mm。
13.按照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新型受精培养皿,其特征在于,与环形凹槽外口连通的精子槽所在外环区域为与四孔皿的一个孔体积相当的空间,该区域与外环的其它部分隔开。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人类辅助生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受精的新型培养皿。该培养皿为四孔皿或环形皿,培养皿的皿体包括底壁、主侧壁和次侧壁,三个部分一体成型,主侧壁和次侧壁设置于底壁上,次侧壁位于主侧壁的内侧;四孔皿中,次侧壁的内侧四个角分别设有孔;环形皿中,次侧壁的中间设置中间孔。本实用新型利用仿生学的原理,将受精时加入的精子与卵子分隔开,并利用凹槽让质量好的精子游到卵子周围进行受精,从而有利于提高体外受精的优质胚胎率和临床妊娠率。
【IPC分类】C12M1-22
【公开号】CN204455095
【申请号】CN201520055226
【发明人】李宏图, 李建新
【申请人】辽宁省计划生育科学研究院
【公开日】2015年7月8日
【申请日】2015年1月26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