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油残渣制备高强度粘结剂的方法

文档序号:3728786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植物油残渣制备高强度粘结剂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粘结剂的制备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利用植物油残渣制备粘结剂的方法。
背景技术
铸造用粘结剂基本分为三类树脂类,油类,无机盐类,目前使用的一般为无机盐类和树脂类。无机盐类主要用在铸钢件上,如水玻璃,占总粘结剂用量10%左右。树脂类在发达国家90%以上的粘结剂都是用此类粘结剂,在我国近十年来用量迅速增加,但其价格昂贵,使用时要配套设备及工艺措施,目前用量约占总量30%~40%。油类粘结剂主要是60年代沿用至今的合脂油(现已不生产)及80年代发展起来的植物油精馏后的残渣(也称为植物油沥青),这二种粘结剂的性能相近,原材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便于制芯,且型芯的强度和抗吸湿性都很好,许多大中型铸造厂仍大量使用,但此类粘结剂干强度不高,只限于II级以下坭芯,目前有些工厂要造I级坭芯,仍采用桐油或树脂砂。
植物油残渣目前市场作为粘结剂售量约数千吨左右,但都是没有改性,直接掺些煤油使用。故强度及工艺性能都存在极大缺陷,更不能用于高级坭芯的制作。经研究此类粘结剂改性及其干强度达到桐油(约3~3.5Mpa)的强度,工艺性能比桐油好,成本比没有改性的低,只有桐油价格的1/3。
实用新型内容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植物油沥青作为粘结剂没经过改性,就直接使用,造成强度低、工艺性能差、不能用于高级坭芯的制作的缺陷,提供一种制备工艺简单、粘结剂强度高、工艺性能好的植物油残渣制备高强度粘结剂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1.将植物油沥青装入反应室内,预热至150-270℃。
2.在保证加热温度为250-300℃的情况下,边搅拌边逐步加入酯化剂,继续不断搅拌2-5h,使物料充分反应并混合均匀;然后冷却至180-200℃。
3.注入冷却桶,继续搅拌,冷却至室温或80℃~50℃,即可装桶成品。
本发明的优点有①产品的强度高,综合性能好。可以代替昂贵桐油(8000元/T)或部分树脂(13000元/T)来制造I级坭芯,是合脂油和未改性的植物油粘合剂所不能媲美的。
②成本低。本改性剂采用变废为宝低价位的综合酯化剂。例如,现有酯化剂有甘油,季戌醇,乙二醇,这些化工原料每吨都在6000元以上,而现在采用化纤厂的黑色废丝(块)约1000元/T~1500元/T。实例市面上植物油沥青约2000元/T。设植物油沥青与改性剂配比为8∶2,每吨生产出的粘结剂可降低200元(比不进行改性直接使用的植物油沥青粘结剂而言),而对于使用本粘结剂的工厂来讲,若原来是用桐油来制造I级坭芯,现改用本粘结剂(价格只相当于桐油的1/3),经济效益相当可观。
③符合环保要求。原材料是提炼食用油的残渣,酯化剂也是无毒的,制造的粘结剂经化学分析,未发现有毒元素存在。
具体实施例方式
(1)原料植物油沥青的来源它是菜籽油,豆油,棉籽油经过四脱(即脱酸,脱毒,脱色,脱胶)后的皂脚,经酸化,水解得到混合脂肪酸,再经蒸馏出各种油酸芥酸等,下余料即为植物油沥青。植物油沥青为膏状,不同的工厂排出的废料——植物油沥青的粘稠度不等。
(2)植物油沥青改性工艺方法如下(a)工艺路线①装料将各种不同粘稠度的植物油沥青搭配装入反应室内,并将其预热至150-270℃。
②在保证加热温度为250-300℃、以及不断搅拌状态下,逐步加入酯化剂,植物油沥青与改性剂的重量配比为8-9∶2-1。
冬天植物油沥青与酯化剂配比为9∶1夏天植物油沥青与酯化剂配比为8∶2春秋植物油沥青与酯化剂配比为85∶15③继续不断搅拌2-5h,使物料充分反应并混合均匀;然后冷却至180-200℃。
④将冷却后的产品注入冷却桶,继续搅拌,使之冷却至室温或80℃~50℃,即可装桶成为成品。
(b)酯化剂也称改性剂。它可以是聚酯废料,如涤纶、丙纶、晴纶等的废丝、块、布边角料,以及废泡料、带商标颜色的饮料瓶等。这些废料,特别是带色的废料,化纤厂都以低价处理(一般是1~2千元/T)。对于作为植物油沥青改性剂来讲,是变废为宝。这也是本发明申报专利的重点之一。
(c)改性原理因为植物油沥青中有大量的游离脂肪酸,故其酸值较高,约40~60不等,碘值约40~50,皂化值100左右,故加入改性剂后,在高温下改性剂分解断链为乙二醇和对苯二甲酸,进行羧基和羟基脱水反应,其反应式如下 由于植物油沥青的成份复杂,不可能单向反应,但总的反应趋向,由小分子变大分子,线型变网型,非共轭双键转变共轭双键,进而使改性后粘结剂强度大大提高,表面张力、粘附力和干透性等综合性能提高。
产品主要用于铸造厂作坭芯粘结剂用。
粘结剂的粘度值根据各厂要求用煤油调整。
(3)产品使用方式①使用某厂柴油机缸盖(I级坭芯),过去用桐油制作砂芯,现用本粘结剂,其性能指标干强度3.0MPa,粘度(N-6,25℃)200~250S,粘结剂加入量3~4%,根据硅砂情况而变动。烘干温度220℃,保温时间视具体情况而定。
②混砂工艺砂(100%)+粘结剂(3%~3.5%)+陶土(1%)混砂时间>10分钟,视各厂情况而定。
本产品是黑色粘稠液,桶装,与常规使用的合脂工艺一样,不需要新增或改装旧设备和工装。技术操作与合脂一样,从技术人员到工人都会熟练操作。
权利要求
1.一种利用植物油残渣制备高强度粘结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①将植物油沥青装入反应室内,预热至150-270℃;②在保证加热温度为250-300℃的情况下,边搅拌边逐步加入酯化剂,继续不断搅拌2-5h,然后冷却至180-200℃;③注入冷却桶,继续搅拌,冷却至室温或80℃~50℃,即可装桶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油残渣制备高强度粘结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植物油沥青与改性剂的重量配比为8-9∶2-1。冬天植物油沥青与脂化剂配比为9∶1夏天植物油沥青与脂化剂配比为8∶2春秋植物油沥青与脂化剂配比为85∶1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植物油残渣制备高强度粘结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脂化剂包括聚酯废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植物油残渣制备高强度粘结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脂化剂包括涤纶、丙纶、晴纶的废丝、块、布边角料,以及废泡料、带商标颜色的饮料瓶。
全文摘要
一种利用植物油残渣制备粘结剂的方法,它是一种制备工艺简单、粘结剂强度高、工艺性能好的植物油残渣制备高强度粘结剂的方法。本发明是将植物油沥青装入反应室内,预热至150℃-270℃,然后边搅拌边加入脂化剂,继续不断搅拌2-5h,冷却至180℃-200℃,注入冷却桶,继续搅拌,冷却至室温或80℃~50℃,即可装桶成品。本发明的优点有①产品的强度高,综合性能好。可以代替昂贵桐油或部分树脂来制造I级坭芯,是合脂油和未改性的植物油粘合剂所不能媲美的。②成本低,价格只相当于桐油的1/3,经济效益相当可观。③符合环保要求。原材料是提炼食用油的残渣,酯化剂也是无毒的,制造的粘结剂经化学分析,未发现有毒元素存在。
文档编号C09J191/00GK1587337SQ200410060629
公开日2005年3月2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20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20日
发明者郑玉婴, 吴章宏 申请人:福州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