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层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7141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积层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优异的美观性的积层体。
背景技术
作为具有结构显色性及辉度感的材料,例如有光亮性颜料及全息(hologram)颜料,以及胆留型液晶聚合物等(专利文献1)。通过将这样的材料用于家电及家具,或者墙壁、地板、顶棚等建材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可以表现出具有高色彩度和冲击力的美观性。专利文献1 特开2005-137952号公报。
发明内容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最近,在家电及家具,或者墙壁、地板、顶棚等建材领域,更多的要求具有辉度感的材料。尤其是越来越多地要求具有不是耀眼的辉度感而是具有沉稳感的辉度感。但是,如果单纯使用专利文献1所提供的材料,由于其辉度感太强,另外,存在设计单调的倾向,所以,有时人们并不愿采用这样的材料。解决问题的方案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经过努力研究,通过在含有光亮性鳞片状粒子的大小为0. 5mm以上的鳞片状粒子上方配置大小为不到0. 5mm的光亮性鳞片状粒子,可以得到随着观看角度的不同而使辉度感发生变化的同时,具有深度、沉稳感的辉度感、及优异的美观性的积层体,从而完成了本实用新型。即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特征。1. 一种积层体,其特征在于是在有色基材上层积有光亮层的积层体;所述光亮层包括结合材料及至少大小不同的两种以上的鳞片状粒子;在有色基材侧配置有大小为0. 5mm以上的鳞片状粒子(a),在表面侧配置有大小为不到0. 5mm的光亮性鳞片状粒子(b);所述鳞片状粒子(a)包括大小为0. 5mm以上的光亮性鳞片状粒子(a_l)。2. 一种积层体,其特征在于是在有色基材上层积有光亮层的积层体;所述光亮层从有色基材侧开始依次层积有第1光亮层(A)、第2光亮层(B);所述第1光亮层(A)包括结合材料及大小为0. 5mm以上的鳞片状粒子(a);所述鳞片状粒子(a)包括大小为0. 5mm以上的光亮性鳞片状粒子(a_l),所述第2光亮层(B)包括结合材料及大小为不到0. 5mm的光亮性鳞片状粒子(b)。3.根据1.或2.所述的积层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鳞片状粒子(a)含有重量为以上、大小为0. 5mm以上的光亮性鳞片状粒子(a-Ι)。4.根据1.或2.所述的积层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亮性鳞片状粒子(a-Ι)是在鳞片状基体粒子(a-11)的表面上覆盖有大小为不到0. 5mm的光亮性鳞片状粒子(a_12)而形成的。5.根据1.或2.所述的积层体,在光亮层上进一步层积有保护层。实用新型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积层体,随着观看角度的不同而使辉度感发生变化的同时,具有深度、沉稳感的辉度感、及优异的美观性。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积层体的一例;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积层体的一例;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积层体的一例。符号的说明1 光亮层A 第2光亮层B:第1光亮层2 有色基材3 保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形态进行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述积层体的有色基材上层积有光亮层,所述光亮层包括在有色基材侧配置有大小为0. 5mm以上的鳞片状粒子(a)、以及在表面侧配置有大小为不到0. 5mm的光亮性鳞片状粒子(b)。(参照图1 图3。)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鳞片状粒子(a)是具有大小为0. 5mm以上的鳞片状形状的粒子。另外,鳞片状粒子(a)包括大小为0. 5mm以上的光亮性鳞片状粒子(a_l)。这样的鳞片状粒子(a)具有肉眼可以识别出形状的大小,根据其形状和反射的角度,能够随着观看的角度的不同而使辉度感发生变化。另外,光亮性鳞片状粒子(b)是具有大小为不到0. 5mm的鳞片状形状的光亮性粒子。这样的光亮性鳞片状粒子(b)的辉度感虽然可以识别,但其大小为肉眼难以识别出其形状的大小。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有色基材侧配置有大小为0. 5mm以上的鳞片状粒子(a), 并在表面侧配置有大小为不到0. 5mm的光亮性鳞片状粒子(b),可以让人看到具有纵深感。 尤其是,通过将光亮性鳞片状粒子(b)配置到光亮性鳞片状粒子(a-Ι)的表面侧上,还可以让人看到进一步具有纵深感和深度感。(有色基材)有色基材最好用于家电及家具,或者墙壁、地板、顶棚等建材。有色基材可以采用铝钢板、锌钢板、不锈钢钢板、铜钢板等金属钢板,塑料板、挤塑板、陶瓷器、玻璃、烧砖、瓷砖、木材、混凝土、砂浆、石膏板、纤维混入水泥板、硅酸钙板、炉渣水泥珠光体板、ALC板、护墙板、纺织布、无纺布、网状物等。有色基材可以是这些基材本身具有色相,也可以采用某种方法使它们着色。另外,有色基材表面可以用无色或者有色涂膜进行涂层。这样的有色基材存在没有被鳞片状粒子(a)覆盖的部分时,或者,鳞片状粒子(a) 为透明/半透明时,有色基材的色相会更加易于辨认,从而形成积层体的美观性。因此,在考虑与鳞片状粒子(a)及光亮性鳞片状粒子(b)的组合等的基础之上适当地选择色相。在本发明中,为了提高纵深感和深度感,可以选择有色基材上光不易于反射的、浓色系的色相,也可以选择随着观看角度的不同而使辉度感发生变化的、在有色基材上光容易反射的、 淡色系的色相。(鳞片状粒子(a))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鳞片状粒子(a)的大小为0. 5mm以上(更好为0. 6mm以上, 进而更好为0.7mm以上)。另外,尽管大小的上限没有被限定,但最好为IOmm以下(更好为5mm以下,进而更好为3mm以下)。另外,鳞片状粒子(a)的厚度尽管没有限定,但最好为 0. 05 μ m以上100 μ m以下(更好为0. 1 μ m以上50 μ m以下)。这样的鳞片状粒子(a)具有肉眼可以识别出形状的大小,由于存在鳞片状的特异形状及反射的角度,可以随着观看角度的不同而使辉度感发生变化。大小小于0. 5mm时,其形状等通过肉眼难以识别,其存在感浅薄,难以获得纵深感,则美观性较单调。另外,大小太大也会导致难以获得纵深感。另外,所谓鳞片状粒子的大小是指将鳞片状粒子静置于水平面上、从上面进行观察时的最大直径。另外,所谓鳞片状粒子的厚度是指将鳞片状粒子静置于水平面上、从底算起的最大高度。鳞片状粒子(a)可以采用例如白云母、合成云母、硅片、玻璃片、树脂片、铝片、云母片等,也可以利用颜料、染料等对这些表面进行着色。另外,鳞片状粒子(a)的色相为可以目测的程度即可。通过粒子独自的色相或者利用颜料等进行表面着色等可以获得各种各样的色相。另外,也可以混合两种以上的鳞片状粒子(a)。例如,通过设定为与有色基材的色相为同系色的色相,可以获得更加沉稳的外观。(光亮性鳞片状粒子(a-1))在本实用新型中,鳞片状粒子(a)含有大小为0.5mm以上的光亮性鳞片状粒子 (a-Ι)。光亮性鳞片状粒子(a-Ι),只要是大小为0.5mm以上、具有光亮性的粒子即可,没有特别的被限定,但最好是在大小为0. 5mm以上的鳞片状基体粒子(a-11)的表面上覆盖有大小为不到0. 5mm的光亮性鳞片状粒子(a-12)的粒子。关于光亮性鳞片状粒子(a-Ι)的含量,与鳞片状粒子(a)总量相比,只要为重量比以上,进而为2%重量比以上100%重量比以下即可。另外,当表现具有沉稳感的辉度感时,最好为5%重量比以上90%重量比以下,进而更好为10%重量比以上80%重量比以下。这样的光亮性鳞片状粒子(a-Ι)通过光亮性鳞片状粒子(a-U)可以缓解仅采用鳞片状基体粒子(a-11)时所看到的单调的辉度感。进而,光亮性鳞片状粒子(a-Ι)可以而随着观看角度的不同而使辉度感进一步发生变化,形成具有纵深感和深度感的外观。(鳞片状基体粒子(a-11))鳞片状基体粒子(a-11)可以使用与所述鳞片状粒子(a)中所述的材料相同的粒子。(光亮性鳞片状粒子(a-12))光亮性鳞片状粒子(a-12),可以采用例如铝片颜料、汽镀铝片颜料、金属氧化物覆盖铝片颜料、着色铝片颜料、金属氧化物覆盖云母颜料、金属氧化物覆盖合成云母颜料、金属氧化物覆盖氧化铝片颜料、金属氧化物覆盖硅片颜料、金属覆盖玻璃片颜料、金属氧化物覆盖玻璃片颜料、金属氧化物覆盖板状氧化铁、石墨、不锈钢片颜料、钛片颜料、二氧化钛片颜料、氧化镁片颜料、氧化铝片颜料、硅片颜料、氧化钙片颜料、氧化铁片颜料、氧化钴片颜料、氧化镍片颜料、氧化锆片颜料、氧化锡片颜料、氧化钒片颜料、氧化铜片颜料、氧化锌、硫化钼片颜料、氯化铋片颜料、全息颜料、胆留型液晶聚合物、金属汽镀高分子膜碎片等。在本实用新型中,鳞片状基体粒子(a-11)的表面上覆盖的光亮性鳞片状粒子 (a-12)也是鳞片状的形状。这样,随着观看角度的不同而使辉度感进一步复杂变化的同时, 缓解在鳞片状基体粒子的特定角度上向一方方向进行光反射的强烈的辉度感,从而形成更加具有纵深感和深度感的外观。光亮性鳞片状粒子(a-12)的大小不到0. 5mm,最好采用鳞片状基体粒子(a_ll) 的大小为50%以下、进而为30%以下的粒子。关于大小的下限值,虽然没有特别限定,但最好为50nm以上,进而为IOOnm以上。另外,厚度最好为0. 01 μ m以上30 μ m以下(更好为 0. 02μπι 以上 20 μ m 以下)。光亮性鳞片状粒子(a-Ι)的制造方法没有进行特别限定,可以采用公知的方法进行制造。例如,可以用溅射法及加水分解法等进行制造,也可以采用粘合剂等进行固定结
I=I O鳞片状基体粒子(a-11)与光亮性鳞片状粒子(a-12)的构成比率尽管没有特别限定,但相对于鳞片状基体粒子(a-11) 100重量份,光亮性鳞片状粒子(a-12)最好为0. 1重量份以上50重量份以下左右。(光亮性鳞片状粒子(b))光亮性鳞片状粒子(b)的大小不到0. 5mm(更好为1 μ m以上0. 45mm以下)。另夕卜,光亮性鳞片状粒子(b)的厚度尽管没有特别限定,但最好为0.05μπι以上ΙΟΟμπι以下 (更好为0. 1 μ m以上50 μ m以下左右)。这样的光亮性鳞片状粒子(b)虽然可以识别出辉度感,但为肉眼难以识别出其形状的大小。通过将这样的光亮性鳞片状粒子(b)配置在表面侧,将鳞片状粒子(a)配置在有色基材侧,可以使得鳞片状粒子(a)看起来具有纵深感。进而通过鳞片状粒子(a)中的光亮性鳞片状粒子(a-Ι)与光亮性鳞片状粒子(b),可以进一步形成纵深感和深度感。另外, 由于为鳞片状的形状,所以具有随着观看角度的不同可以进一步使得辉度感发生变化的效
^ ο光亮性鳞片状粒子(b)可以使用例如与光亮性鳞片状粒子(a-12)中所述的材料相同的粒子。(积层体)本实用新型的积层体只要为在有色基材侧配置有鳞片状粒子(a)、并在表面侧配置有光亮性鳞片状粒子(b)的积层体即可,没有特别的限定,但在有色基材表面中,最好由片状粒子(a)以面积比率在30%以上、进而为50%以上进行覆盖。
6[0068]在这样的结构下,由于鳞片状粒子(a)与光亮性鳞片状粒子(b)的位置关系及形状与大小,作为积层体,可以感到其比实际厚度更高的纵深感,从而获得具有深度的外观。 进而,可以获得随着观看角度的不同而使辉度感进一步进行变化的效果。这样的结构,例如可以通过层积含有上述成分的混合物(光亮层成分)而得到,也可以在有色基材表面上散布鳞片状粒子(a)及光亮性鳞片状粒子(b)等,进行固化而获得。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法等获得。(1)在有色基材表面涂布含有鳞片状粒子(a)、光亮性鳞片状粒子(b)及结合材料的光亮层成分并将其进行干燥的方法(单层型)(2)在有色基材表面散布鳞片状粒子(a),进而在其上面散布光亮性鳞片状粒子 (b),通过结合材料予以固化的方法(散布型)(3)在有色基材表面涂布鳞片状粒子(a),进而在其上涂布含有光亮性鳞片状粒子(b)及结合材料的光亮层成分并将其进行干燥的方法(散布及复层型)(4)在有色基材表面涂布含有鳞片状粒子(a)及结合材料的光亮层成分,进而在其上散布光亮性鳞片状粒子(b),通过结合材料予以固化的方法(散布及复层型)(5)在有色基材表面涂布含有鳞片状粒子(a)及结合材料的光亮层成分,进而在其上涂布含有光亮性鳞片状粒子(b)及结合材料的光亮层成分并将其进行干燥的方法(复层型)作为向各种有色基材涂布层积光亮层成分的方法,可以采用使用滚筒、毛刷、抹子、刮刀、喷枪等涂布器具,挤压成型、淋幕式涂装机、滚筒涂装机等装置进行涂布积层的方法,以及在将鳞片状粒子散布到各种有色基材上之前和/或散布之后,涂布结合材料等进行涂布层积的方法等。必要时,也可以对有色基材表面等采用基础涂料(密封材料、腻子、 底漆等)进行表面处理。另外,各光亮层也可以采用将光亮层成分注入到模框等之后进行干燥硬化、脱型的方法等来形成。(结合材料)作为光亮层中的结合材料,各粒子只要具有可以目测的透明性即可以。例如,可以采用丙烯树脂、聚酯树脂、聚醚树脂、乙烯树脂、聚酰胺树脂、酚树脂、氨甲酸酯树脂、环氧树脂、氟树脂、醋酸乙烯树脂、氯化乙烯树脂、丙烯-苯乙烯树脂、醋酸乙烯-柯赫酸乙烯酯树脂、聚乙烯吡咯烷酮树脂、聚乙烯己内酰胺树脂、聚乙烯乙醇树脂、聚碳酸脂树脂、ABS树月旨、AS树脂、纤维素树脂、丙烯-硅酮树脂、硅酮树脂、醇酸树脂、三聚氰胺树脂、氨基树脂、 玻璃、二氧化硅等,可以为水分散型、水可溶型、弱溶剂型、强溶剂型、NAD型、粉末型等,并没有限定。尤其作为结合材料,最好采用丙烯树脂、环氧树脂、氨甲酸酯树脂、氟树脂、丙烯-硅酮树脂等的1种以上,其中最好使用含有氟树脂和/或丙烯-硅酮树脂的结合材料。另外,在光亮层成分中,除了结合材料、鳞片状粒子等之外,还可以在不损害本实用新型的效果的情况下含有通常用所使用的公知的着色材料、体质颜料、骨料、纤维、可塑齐U、防腐剂、防霉剂、消泡剂、粘性调整剂、流平剂、硅烷耦合剂、颜料分散剂、沉降防止剂、下垂防止剂、消光剂、紫外线吸收剂、光稳定剂、氧化防止剂、抗菌剂、吸附剂、光触媒、溶剂、水等添加剂。例如,作为着色材料,可以采用通常使用的着色颜料及染料,或者着色骨料等。[0082]为单层型时,相对于结合材料(固体含量)100重量份,各成分的混合比率是鳞片状粒子(a) 1. 0重量份以上300重量份以下(更好为3. 0重量份以上200重量份以下),光亮性鳞片状粒子(b)0. 01重量份以上100重量份以下(更好为0. 05重量份以上50重量份以下)。为单层型时,光亮层的厚度为0.05mm以上8mm以下,更好为0. Imm以上5mm以下。为复层型时,只要在有色基材侧配置有鳞片状粒子(a),在表面侧配置有光亮性鳞片状粒子(b)即可。例如,作为最佳形态,可以是在含有鳞片状粒子(a)的第1光亮层(A)上层积含有光亮性鳞片状粒子(b)的第2光亮层(B)的双层型的积层体等。此时,通过控制各光亮层的厚度及鳞片状粒子(a)和光亮性鳞片状粒子(b)的含量等,可以控制鳞片状粒子(a)与光亮性鳞片状粒子(b)之间的距离等,从而形成更加具有纵深感和深度感的外观。作为双层型,最好在含有结合材料、鳞片状粒子(a)的第1光亮层㈧上层积含有结合材料、光亮性鳞片状粒子(b)的第2光亮层(B)。第1光亮层(A)最好是相对于第1光亮层㈧总量(固体含量)以结合材料20%重量比以上99%重量比以下(更好为30%重量比以上98%重量比以下)、鳞片状粒子(a)l% 重量比以上80%重量比以下(更好为2%重量比以上70%重量比以下)的比率混合结合材料与鳞片状粒子(a)而得到,根据需要,也可以含有光亮性鳞片状粒子(b)及其他添加剂。如果鳞片状粒子(a)的混合比率处于这样的范围内,则鳞片状粒子(a)的存在感会变得明显。另外,通过鳞片状粒子(a)之间的重叠等,可以获得不单调的具有很高的美观性的外观。进而,通过与光亮性鳞片状粒子(b)的相乘效果,可以表现出更加具有深度的、 具有沉稳感的辉度感。尤其是第1光亮层(A),在结合材料和鳞片状粒子(a)之外,最好含有光亮性鳞片状粒子(b),此时,最好是第1光亮层㈧中的光亮性鳞片状粒子(b)的混合比率(相对于第1光亮层(A)总量的混合比率)比第2光亮层(B)中的光亮性鳞片状粒子(b)的混合比率(相对于第2光亮层(B)总量的混合比率)低。另外,第1光亮层(A)的厚度为0. 03mm 以上4mm以下,更好为0. 05mm以上3mm以下。第2光亮层(B)最好是相对于第2光亮层(B)总量(固体含量)以结合材料50% 重量比以上99. 99 %重量比以下(更好为70 %重量比以上99. 95 %重量比以下)、光亮性鳞片状粒子(b)0.01%重量比以上50%重量比以下(更好为0.05%重量比以上30%重量比以下)的比率混合结合材料与光亮性鳞片状粒子(b)而得到,根据需要,也可以含有鳞片状粒子(a)及其他添加剂。如果光亮性鳞片状粒子(b)的混合比率处于这样的范围内,则通过与鳞片状粒子 (a)的乘效果,可以表现出利用了远近感的具有纵深感、深度及沉稳感的辉度感。尤其是第2光亮层(B),在结合材料和光亮性鳞片状粒子(b)之外,最好含有鳞片状粒子(a)。此时,最好是第2光亮层⑶中的鳞片状粒子(a)的混合比率(相对于第2光亮层(B)总量的混合比率)比第1光亮层(A)中的鳞片状粒子(a)的混合比率(相对于第 1光亮层㈧总量的混合比率)低。另外,第2光亮层⑶的厚度为0.01mm以上3mm以下, 更好为0. 05mm以上2mm以下左右[0094]进而,本实用新型的积层体最好是在亮层上层积有保护层。关于保护层,只要积层体的辉度感及色彩是可以目测的即可,并没有限定。但保护层的光透过率最好为60%以上(进而为70% 99%)。通过使光透过率处于这样的范围内,可以在不失去辉度感和色彩的情况下获得积层体。另外,可以获得具有立体感和深度的、美观性很高的积层体。另外,光透过率是指按照JISK 7105-19815.5《光线透过率及全光线反射率》中规定的测定法A、利用积分球式光线透过率测定装置而测定的全光线透过率的值。且光透过率采用波长为550nm、保护层的厚度为2mm时测定的值。这样的保护层至少可以由结合材料形成。作为形成保护层的结合材料,并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使用公知的材料,例如,可以使用与光亮层部分所列举的结合材料相同的结合材料。另外,还可以使用水玻璃、二氧化硅、磷酸盐等结合材料。其中,作为形成保护层的结合材料,最好使用含有丙烯树脂、环氧树脂、氟树脂、水玻璃等的1种以上材料的结合材料。尤其是含有水玻璃的结合材料具有优异的耐擦伤性及耐磨损性,并且可以形成透明性很高的保护层。另外,只要不损害本实用新型的效果,保护层中可以混合有各种添加剂。作为将这样的保护层层积到积层体上的方法,并没有特别限定。作为层积方法,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采用结合材料,需要时采用含有其他添加剂等保护层用组成物,预先采用通常的方法制作保护层(保护片等)后,通过粘合剂及胶粘剂等进行粘贴的方法;或者直接层积保护层用组成物的方法等。在直接层积保护层用组成物的方法中,使用毛刷、滚筒、喷涂机、涂布机、抹子等涂布器具进行涂布即可,进行1次或是进行数次涂布等,没有特别的限定。另外,在预先制作的保护层上层积光亮层,在该光亮层上层积有色基材,即可获得本实用新型的积层体。另外,作为得到保护层的方法,也可以采用贴附玻璃板、塑料板等的方法。使用玻璃板及塑料板时,通过镜面效果等可以获得更加具有纵深感的积层体。另外,可以使用耐热玻璃及强化玻璃,提高耐热性及强度。对于这样的保护层的膜厚并没有特别的限定,但最好为0.5μπι 10mm(更好为 10 μ m 8mm)。本实用新型的积层体可以用于玩具、家电及家具,或者墙壁、地板、顶棚等建材等各种用途。例如,可以使用粘合剂等进行贴附,将光亮层作为表面侧,将有色基材作为背面侧,从而表现出具有高级感的外观。另外,根据用途的不同,可以向积层体赋予防火性、阻燃性、耐冲击性、耐磨损性、 耐久性、防污性、弹性等各种物理性能。作为赋予这样的性能的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根据所述的结合材料及粒子的种类以及配合比率等适当地进行赋予。实施例针对从实验例1 45中获得的试验体,进行了以下的试验。试验结果如表2 4 所示。其中,光亮层成分是利用表1所示的原料、表2 4所示的配合方法进行混合得到的。[0111]基材1为硅酸钙板(IOOmmX IOOmmX 5mm、色相黑)。基材2为磁砖板(IOOmmX 100_Χ6謹、色相群青)。保护层1 为玻璃板(100_X100_X3mm)。保护层2为透明丙烯板(100_X100_X3mm)。〈美观性评价〉对试验体表面的美观性进行了目测评价。评价包括以下所示的3个项目(辉度感 1、辉度感2、深度感)。评价结果在表3中按照辉度感1/辉度感2/深度感的顺序显示。 辉度感1从随着观看的角度不同辉度感发生复杂的变化“5”到随着观看的角度不同辉度感没有发生变化“1”,分为5个阶段进行了评价。且将没有辉度感的记为“O”。 辉度感2从具有沉稳感的柔和辉度感“5”到接近于金属感觉的耀眼的辉度感“1”,分为5个阶段进行了评价。且将没有辉度感的作为“O”。 深度感从具有纵深感、深度感“5”到看不到深度感“1”,分为5个阶段进行了评价。(实验例1 37)利用滚筒将光亮层B成分按照所要量0. 05kg/m2涂布在保护层1上,温度为50°C、 相对湿度为60%,干燥5小时,得到平均厚度为0. 05mm的光亮层B。然后,使用毛刷将光亮层A成分按照所要量0. 2kg/m2涂布在得到的光亮层B上, 温度为50°C、相对湿度为60%,干燥5小时,得到平均厚度为0. 2mm的光亮层A。然后将光亮层A与基材1使用透明性无机粘合剂进行粘合得到积层体。(实验例 38、39)使用毛刷将光亮层A成分按照所要量0. 2kg/m2涂布在保护层1上,温度为50°C、 相对湿度为60%,干燥5小时,得到平均厚度0. 2mm的光亮层A。然后,将光亮层A与基材 1使用透明性无机粘合剂进行粘合得到积层体。(实验例40)除了采用保护层2代替保护层1以外,采用与实验例1相同的方法得到了积层体。(实验例41)除了采用基材2代替基材1以外,采用与实验例1相同的方法得到了积层体。(实验例42)除了采用保护层2代替保护层1、采用基材2代替基材1以外,采用与实验例1相同的方法得到了积层体。(实验例43)使用刮刀将光亮层A成分按照所要量2. Okg/m2涂布在基材1上,温度为50°C、相对湿度为60%,干燥5小时,得到平均厚度2. Omm的光亮层A。然后,使用毛刷将光亮层B成分按照所要量1. Okg/m2涂布在得到的光亮层A上,温度为50°C、相对湿度为60%,干燥5小时,层积平均厚度为1. Omm的光亮层B,得到积层体。(实验例44)作为保护层,将由甲基丙烯酸甲酯75重量份、2-乙基己基丙烯酸脂25重量份、粒状玻璃粒子(粒子径250 μ m) 25重量份、过氧化苯甲醯1重量份所构成的涂布液使用毛刷按照所要量1. Okg/m2涂布在利用与表4所示的实验例43相同的方法得到的积层体上,温度为50°C、相对湿度为60%,干燥5小时,得到平均厚度1. Omm的保护层3,得到了积层体。 保护层3的光透过率为92. 0%。(实验例45)使用滚筒将光亮层B成分按照所要量0. lkg/m2涂布保护层1上,温度为50°C、相对湿度为60%,干燥5小时,得到平均厚度0. Imm的光亮层B。然后,使用毛刷将光亮层A成分按照所要量0. 4kg/m2涂布在得到的光亮层B上, 温度为50°C、相对湿度为60%,干燥5小时,得到平均厚度为0. 4mm的光亮层A。然后,将光亮层A与基材1使用透明性无机粘合剂进行粘合得到积层体。表权利要求1.一种积层体,其特征在于是在有色基材上层积有光亮层的积层体;所述光亮层包括由结合材料及大小为0. 5mm以上的光亮性鳞片状粒子构成的下层部分,以及由结合材料及大小为不到0. 5mm的光亮性鳞片状粒子构成的上层部分;所述下层部分配置在所述有色基材侧,所述上层部分配置在所述下层部分的表面侧。
2.一种积层体,其特征在于是在有色基材上层积有光亮层的积层体;所述光亮层从有色基材侧开始依次层积有由结合材料及大小为0. 5mm以上的光亮性鳞片状粒子构成的第1光亮层,以及由结合材料及大小为不到0. 5mm的光亮性鳞片状粒子构成的第2光亮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积层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小为0.5mm以上的光亮性鳞片状粒子是在鳞片状基体粒子的表面上覆盖有大小为不到0. 5mm的光亮性鳞片状粒子而形成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积层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光亮层上进一步层积有保护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备有深度和沉稳感的辉度感的、具备很高美观性的积层体。本实用新型的积层体为在有色基材上层积有光亮层的积层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亮层在有色基材侧配置有大小为0.5mm以上的鳞片状粒子(a)、在表面侧配置有大小为不到0.5mm的光亮性鳞片状粒子(b),所述鳞片状粒子(a)包括有大小为0.5mm以上的光亮性鳞片状粒子(a-1)。
文档编号B05D7/00GK202242144SQ201120176289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4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18日
发明者尾上诚一, 松川友美 申请人:F顾问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