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豆油酸、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豆油酸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油墨连接料的豆油酸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豆油酸的主要成分是亚油酸、油酸,也含有少量的软脂酸、硬脂酸及亚麻酸。其中, 亚油酸的化学名称为Z、Z-9,12-十八碳二烯酸(C18:2),油酸的化学名称为9-十八碳烯酸 (C18:1)。豆油酸主要以甘油三酯形式存在于多种植物性油脂中,例如大豆油、菜籽油、米糠油等。目前,制备豆油酸普遍以豆油、大豆油脚或豆油酸油为原料,通过酸性水解法或碱性水解法(即皂化酸化法)制备得到,其具体生产工艺根据所用原料不同而有所不同。陕西粮油科技“豆油酸的制备”以豆油为原料,经过皂化、酸化、沉降分离、水洗、干燥和减压蒸馏等步骤制得白色或淡黄色油膏状的豆油酸;大豆油脚通过在催化剂存在下高压二至四次水解和减压蒸馏获得液体工业脂肪酸;豆油酸油亦可通过多次水解、脱水脱气、蒸馏脱色获得液体豆油酸;粮油与油脂“大豆油脂肪酸溶剂法分提研究”采用乙醇溶剂提取法制得液体脂肪酸中饱和酸含量2 3%的豆油酸。迄今国内已公开的相关专利申请有“植物油皂脚无触媒水解生产脂肪酸的工艺”(申请号99112241. O),“植物油皂脚中脂肪酸的分离提取工艺”(申请号200610086288.4)等。上述相关文献均存在制备工艺复杂、反应时间长、能耗较大、制备费用高等问题。现有的豆油酸的制备方法都关注于亚油酸的提纯,其技术方案都是通过尿素进行络合,将豆油酸中的亚油酸提纯富集出来。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得到纯度比较高的亚油酸产品,但是通过这种方法所获得的豆油酸中的亚油酸含量比较低,一般都不超过45% ;并且存在制备得到的豆油酸部分为固体状或残留溶剂,包装和使用不太方便。所以,制备得到的豆油酸主要应用于医药、人体保健和美容化妆等方面,尚未有生产油墨连接料用豆油酸工艺的文献报导。油墨由色料、连接料、填料、助剂组成,颜料经过充分的搅拌、研磨后,使细小的颗粒分散在连接料中,形成固-液态的胶黏状悬浮分散体系;而油墨的流变性、干燥性、抗水性、光泽等主要由连接料的性质决定。所以油墨连接料的组成、成分及性能直接影响到油墨的质量。油墨连接料的碘值是对优质不饱和度的描述,油脂的不饱和度决定了分子活性,此分子活性对外表现为干燥性,而豆油酸中的亚油酸、亚麻酸的含量越高,其碘值越高,干燥性更好;油墨连接料的酸值太小的话对颜料的润湿性差,油墨流动性能不良,光泽差。所以作为油墨连接料的豆油酸需要是液态的,其组分中亚油酸的含量要达到50%以上。因此,开发一种新的豆油酸的生产工艺,以制备得到能够用于油墨连接料的豆油酸产品,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的豆油酸,其为液态、亚油酸的组分大于重量百分比55%,其碘值、酸值、皂化值满足油墨连接料的使用要求,并提供了制备这种豆油酸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其制备工艺具有原料广泛、制备工艺简单、不残留有机溶剂等特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豆油酸,所述豆油酸为液态,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亚油酸50-60 %、亚麻酸25-40 %、油酸3-8 %、饱和脂肪酸5_10 %。豆油酸的优选方案是,所述豆油酸中亚油酸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55-60%。豆油酸的优选方案是,所述豆油酸的碘值为135-150mgl2/100g,酸值为 195-202mgK0H/g,皂化值大于 196mgK0H/g。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豆油酸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工艺步骤I)配料将大豆油与去离子水按照I : 1-4的重量比装入反应釜内,搅拌;2)皂化将浓度为22-32界七%的NaOH溶液在20-60分钟内匀速加入反应釜中,然后继续搅拌并加热,将物料温度控制在85-98°C,反应时间控制为3-12小时,其中,大豆油与NaOH溶液的重量比为I O. 4-1. O ;3)酸化将浓度为35_65被%的硫酸在15_60分钟内匀速加入反应釜中,物料反应温度控制在40-80°C之间,搅拌后静置7-16小时后放掉废酸液,其中NaOH溶液与硫酸的重量比为 I : O. 7-1. 3 ;4)水洗将45_85°C的去离子水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并静置3-7小时后,放下层废水,重复上述操作,直至放出的水PH值为7时,将上层混合脂肪酸输送到蒸馏釜内;5)蒸馏在氮气保护下,对蒸馏釜内的混合脂肪酸进行蒸馏(减压蒸馏),真空度控制在O. 09MPa以上,温度控制在220-320°C,蒸馏得到豆油酸进入产品罐。豆油酸制备方法的优选方案,当产品罐内的豆油酸重量达到添加的大豆油重量的 70-80%时,就停止蒸馏。本发明又提供了一种豆油酸的应用,上述制备方法制备的豆油酸可用于制备油墨连接料。本发明提供的豆油酸的GC/MS分析检测结果如表I所示。表I本发明提供的豆油酸的GC/MS分析检测结果
权利要求
1.一种豆油酸,其特征在于,所述豆油酸为液态,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亚油酸50-60%、亚麻酸25-40%、油酸3-8%、饱和脂肪酸5_10%。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豆油酸,其特征在于,所述豆油酸中亚油酸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 55-60%。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豆油酸,其特征在于,所述豆油酸的碘值为 135-150mgl2/100g,酸值为 195_202mgK0H/g,皂化值大于 196mgK0H/g。
4.一种豆油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O配料将大豆油与去离子水按照I :1-4的重量比装入反应釜内,搅拌;2)皂化将浓度为22-32被%的NaOH溶液在20-60分钟内匀速加入反应釜中,然后继续搅拌并加热,将物料温度控制在85-98°C,反应时间控制为3-12小时,其中,大豆油与NaOH 溶液的重量比为I :0. 4-1.0 ;3)酸化将浓度为35-65wt%的硫酸在15-60分钟内匀速加入反应釜中,物料反应温度控制在40-80°C之间,搅拌后静置7-16小时后放掉废酸液,其中NaOH溶液与硫酸的重量比为 I 0. 7-1. 3 ;4)水洗将45-85°C的去离子水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并静置3-7小时后,放下层废水,重复上述操作,直至放出的水PH值为7时,将上层混合脂肪酸输送到蒸馏釜内;5)蒸馏在氮气保护下,对蒸馏釜内的混合脂肪酸进行蒸馏,真空度控制在O.09MPa以上,温度控制在220-320°C,蒸馏得到豆油酸进入产品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豆油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产品罐内的豆油酸重量达到添加的大豆油重量的70-80%时,就停止蒸馏。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豆油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蒸馏为减压蒸馏。
7.—种豆油酸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权利要求I所述的豆油酸可用于制备油墨连接料。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豆油酸的其制备方法,其通过配料、皂化、酸化、水洗、蒸馏等制备工序制得的豆油酸为液态,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亚油酸50-60%、亚麻酸25-40%、油酸3-8%、饱和脂肪酸5-10%;经检测所制备的豆油酸的碘值、酸值、皂化值满足油墨连接料的使用要求;并且此制备工艺中以常见的大豆油为原料,原料来源广泛,安全;制备工艺中采用去离子水作为溶剂,不采用醇水溶液作为溶剂,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本发明制备豆油酸的工艺简单,设备操作费用低,反应时间和生产周期短,制备得到的豆油酸纯度高,亚油酸含量高。
文档编号C09D11/06GK102604474SQ20121000915
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2日
发明者关晓明, 张子印 申请人:廊坊市北辰创业树脂材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