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涂塑复合钢管自动涂塑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0321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涂塑复合钢管自动涂塑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涂塑复合钢管自动涂塑生产线,由自动排序上料装置、单工件传输装置、一次加热装置、内涂塑装置、二次加热装置、链条传输装置、三次加热装置、外涂塑装置、涂塑固化装置、下料装置、成品包装装置、中央控制台组成,自动排序上料装置、单工件传输装置、一次加热装置、内涂塑装置、二次加热装置、链条传输装置由右向左依次横向布置,三次加热装置、外涂塑装置、涂塑固化装置、下料装置由后向前依次纵向布置,成品包装装置布置于下料装置右侧,链条传输装置纵向设置并贯穿二次加热装置、三次加热装置、外涂塑装置、涂塑固化装置、下料装置,中央控制台布置于生产线中部。本实用新型涂塑速度快、效率高、质量好,具有较高创新性。
【专利说明】一种涂塑复合钢管自动涂塑生产线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涂塑复合钢管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涂塑复合钢管自动涂塑生产线。
【背景技术】
[0002]涂塑复合钢管是国内新近发展的一种新型管道材料,采用内外均有涂塑保护层、中间为增强焊接钢管或无缝承压钢管的复合结构,克服了钢管本身存在的易生锈、易腐蚀、高污染及塑料管强度低、易变形的缺陷,兼具钢管和塑料产品的共同优点,设计寿命可达50年。
[0003]在涂塑复合钢管生产中,内外涂塑是重要环节,以往的涂塑生产线,结构不尽合理,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0004]一是内涂塑速度慢、涂层均匀度差。内壁涂塑是一重要环节,通常采用内吸涂或内喷涂方式进行内壁涂塑,内吸涂速度为每根3-8S,内喷涂速度为每根60-340S,内喷涂不仅速度慢,而且涂层均匀度、厚度不易掌控。限于设备性能,以往的涂塑复合钢管内外涂塑生产线,其内壁涂塑方式是管道直径100MM以下通常采用内吸涂,管道直径100MM以上只能采用内喷涂。可见,不同规格的涂塑复合钢管常常要在两条生产线上才能生产,而且,当生产较大直径管道时,由于必须采取内喷涂,大大降低了生产速度,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一定程度上影响产品质量。
[0005]二是内涂塑层附着力小。以往的涂塑生产线通常是在外涂塑加热时同时进行内涂塑固化,由于内涂后间隔时间长且只有两次加热固化,致使内涂塑固化后附着力不足,通常只能达到三级最低标准要求;而且,未经固化的内涂层,在链条传输环节还极易受到损坏,
影响产品质量。
[0006]三是生产速度慢。以往的涂塑生产线,其链条传输装置均是单工位传输,传输速度慢,极大影响了加工速度和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范围广、生产速度快、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的涂塑复合钢管自动涂塑生产线。
[0008]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9]一种涂塑复合钢管自动涂塑生产线,其特征在于:由自动排序上料装置、单工件传输装置、一次加热装置、内涂塑装置、二次加热装置、链条传输装置、三次加热装置、外涂塑装置、涂塑固化装置、下料装置、成品包装装置、中央控制台组成,自动排序上料装置、单工件传输装置、一次加热装置、内涂塑装置、二次加热装置、链条传输装置由右向左依次横向布置,三次加热装置、外涂塑装置、涂塑固化装置、下料装置由后向前依次纵向布置,成品包装装置布置于下料装置右侧,链条传输装置纵向设置并贯穿二次加热装置、三次加热装置、外涂塑装置、涂塑固化装置、下料装置,中央控制台布置于生产线中部。[0010]而且,所述内涂塑装置为双向内吸附涂塑装置。
[0011]而且,所述链条传输装置为四工位链条传输装置。
[0012]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0013]1.本涂塑复合钢管自动涂塑生产线其内涂塑采用双向内吸附涂塑装置,不仅可提高内涂塑层均匀度,而且可对直径25至300MM管道采用内吸涂塑,使生产线适用范围更广。
[0014]2.本涂塑复合钢管自动涂塑生产线设置有二次加热装置,内涂塑层及时固化,可增加固化时间,大大增强了内涂塑层附着力,可达到二级以上,完全满足规范要求。
[0015]3.本涂塑复合钢管自动涂塑生产线其链条传输装置为四工位链条传输装置,可同时传输四根管道进入后续工序,大大提高加工速度,速度较之原生产线提高三倍以上。
[0016]4.本涂塑复合钢管自动涂塑生产线布局结构科学合理,具有加工速度快、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适用范围广等优点,是一种具有较高创新性的涂塑复合钢管自动涂塑生产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
[0019]1-自动排序上料装置、2-单工件传输装置、3-—次加热装置、4-内涂塑装置、5-二次加热装置、6-链条传输装置、7-三次加热装置、8-外涂塑装置、9-涂塑固化装置、10-风冷区、11-成品包装装置、12-下料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21]一种涂塑复合钢管自动涂塑生产线,由自动排序上料装置1、单工件传输装置2、一次加热装置3、内涂塑装置4、二次加热装置5、链条传输装置6、三次加热装置7、外涂塑装置8、涂塑固化装置9、下料装置12、成品包装装置11、中央控制台组成,自动排序上料装置、单工件传输装置、一次加热装置、内涂塑装置、二次加热装置、链条传输装置由右向左依次横向布置,三次加热装置、外涂塑装置、涂塑固化装置、下料装置由后向前依次纵向布置,成品包装装置布置于下料装置右侧,链条传输装置纵向设置并贯穿二次加热装置、三次加热装置、外涂塑装置、涂塑固化装置、下料装置,中央控制台布置于生产线中部,涂塑固化装置、下料装置之间设置有风冷区10。
[0022]内涂塑装置为双向内吸附涂塑装置。
[0023]双向内吸附涂塑装置,由上料箱、第一喷涂单元、第二喷涂单元以及粉料回收仓构成,所述的第一喷涂单元与第二喷涂单元相互反向平行设置,第一喷涂单元及第二喷涂单元分别由正压吹粉机构以及与其相对设置的负压吸粉机构构成,在正压吹粉机构的左端设置有通过上料管相连的上料箱,在负压吸粉机构的右端可直接设置通过送粉管相连接的粉料回收仓,也可在负压吸粉机构与粉料回收仓之间通过送粉管设置吸引粉料的旋风回收器。
[0024]使用时,在第一喷涂单元与第二喷涂单元的正压吹粉机构与负压吸粉机构之间设置传导架,方便管体由第一喷涂单元向第二喷涂单元的传递;喷涂时,将管体的管口两端分别对准旋转喷涂头及旋转吸粉头,在第一喷涂单元进行喷涂时,上料箱内的粉末由正压吹粉机构的旋风回收器收纳进粉罐内,然后开启阀门气动执行器,粉罐内的粉末在空气压缩机的作用下向旋转喷涂头的方向喷出,同时,负压吸粉机构的旋转吸粉头在吸风机的作用下,对粉料进行吸引,这样一端喷料一端吸料,再加上管体随着旋转喷涂头和旋转吸粉头的旋转,管体的一端部便完成了管内壁的吸粉喷涂工作;然后,将该一端喷涂的半成品送入第二喷涂单元,同样原理进行管体另一端的喷涂,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的同时,保证了产品的喷涂质量。
[0025]链条传输装置为四工位链条传输装置,可同时传输四根管道。
[0026]本涂塑复合钢管自动涂塑生产线的工作原理为:
[0027]将工件吊装至自动排序上料装置、工件经单工件传输装置传送到一次加热装置进行加热,然后被送入内涂塑装置即双向内吸附涂塑装置进行内涂塑;内涂塑完成后,工件先被送入二次加热装置进行加热固化,同时提高管体温度,再由四工位链条传输装置输送进入三次加热装置进一步加热,然后进入外涂塑装置进行外涂塑,之后进入涂塑固化装置进行固化,再经过风冷区冷却后至下料装置下架,在成品包装装置进行检验包装。本涂塑复合钢管自动涂塑生产线其内涂塑采用双向内吸附涂塑装置,使生产线具有适用范围更大,一条生产线可采用内吸附涂塑方式生产直径为25MM至300MM涂塑复合钢管;链条传输装置采用四工位传输,加工速度更快,生产较大直径管道时,速度较之原生产线提高三倍以上,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内涂塑均匀度更易掌控,均匀度提高,附着力增强,内涂塑层不易损坏,产品质量更好,
[0028]尽管为说明目的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和附图,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及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各种替换、变化和修改都是可能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局限于实施例和附图所公开的内容。
【权利要求】
1.一种涂塑复合钢管自动涂塑生产线,其特征在于:由自动排序上料装置、单工件传输装置、一次加热装置、内涂塑装置、二次加热装置、链条传输装置、三次加热装置、外涂塑装置、涂塑固化装置、下料装置、成品包装装置、中央控制台组成,自动排序上料装置、单工件传输装置、一次加热装置、内涂塑装置、二次加热装置、链条传输装置由右向左依次横向布置,三次加热装置、外涂塑装置、涂塑固化装置、下料装置由后向前依次纵向布置,成品包装装置布置于下料装置右侧,链条传输装置纵向设置并贯穿二次加热装置、三次加热装置、外涂塑装置、涂塑固化装置、下料装置,中央控制台布置于生产线中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塑复合钢管自动涂塑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涂塑装置为双向内吸附涂塑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塑复合钢管自动涂塑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条传输装置为四工位链条传输装置。
【文档编号】B05C7/02GK203778296SQ201420200834
【公开日】2014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3日
【发明者】芦德军 申请人:天津市富顺钢管镀锌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