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壤修复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65675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土壤修复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土壤修复剂。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土壤污染总体形势相当严峻。一是土壤污染严峻,二是土壤污染危害巨大。土壤有机污染是指进入土壤的有机物超过了土壤的自净能力造成的土壤污染。随着现代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化肥、农药的大量施用和矿井、油田的开采,石油化工、农药医药生产等企业排放导致土壤污染现状不断恶化。土壤有机污染物多为挥发、半挥发的复合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在土壤中不断的迁移转化,既可以通过农业生产进入食物链,也可以通过呼吸进入人体,同时,还会对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污染,危害人类健康。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提供一种土壤修复剂,其组份及组份质量份数比为:乙酸龙脑酯5-7;二唑酮12-14;1,4-二甲基哌嗪7-9;积雪草苷10-15;2-吡啶甲醇4-6;柠檬酸铵6-8;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0-16;聚氧化丙烯二元醇10-15;4-氨基异喹啉0.5-2;多元羧酸盐1-2.5;聚丙烯酸钠4-12;亚氯酸钠6-10;十三烷基聚氧乙烯醚15-22;去离子水80-100。2-吡啶甲醇、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聚氧化丙烯二元醇、十三烷基聚氧乙烯醚四种物质产生协同作用,可与土壤中有机污染物产生作用,使其从土壤中解吸出来;乙酸龙脑酯、二唑酮、1,4-二甲基哌嗪、积雪草苷、4-氨基异喹啉五种物质产生协同作用,可与土壤中的铜、锌、铅、铬、镉、铂、银、金等多种重金属离子产生螯合作用,形成络合物沉淀;多元羧酸盐、聚丙烯酸钠、亚氯酸钠、柠檬酸铵、这四种物质产生协同产生掩蔽剂的作用,可以阻止土壤中的钙、镁离子被络合,从而避免土壤中营养物质的流失。本发明提供的土壤修复剂在能够修复有机污污染土壤的同时(对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率在99%以上),同时也能有效去除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大大降低了土壤修复的成本。与现有技术中的土壤修复剂仅能处理单一的重金属离子相比,本发明的土壤修复剂具有一次可处理多种重金属离子,处理重金属离子种类多,去除率在98%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土壤修复剂,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组分:乙酸龙脑酯6;二唑酮12;1,4-二甲基哌嗪7;积雪草苷10;2-吡啶甲醇4;柠檬酸铵6;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0;聚氧化丙烯二元醇10;4-氨基异喹啉0.5;多元羧酸盐1;聚丙烯酸钠4;亚氯酸钠6;十三烷基聚氧乙烯醚15;去离子水80。污染物种类有机物pb2+cr6+cu2+cd2+去除率99.6%98.1%96.3%99.2%97.6%实施例2:一种土壤修复剂,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组分:乙酸龙脑酯7;二唑酮14;1,4-二甲基哌嗪9;积雪草苷15;2-吡啶甲醇6;柠檬酸铵8;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6;聚氧化丙烯二元醇15;4-氨基异喹啉2;多元羧酸盐2.5;聚丙烯酸钠12;亚氯酸钠10;十三烷基聚氧乙烯醚22;去离子水100。。污染物种类有机物pb2+cr6+cu2+cd2+去除率99.6%98.1%96.3%99.2%97.6%技术特征:技术总结本发明属于土壤修复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土壤修复剂,其组份及组份质量份数比为:乙酸龙脑酯5‑7;二唑酮12‑14;1,4‑二甲基哌嗪7‑9;积雪草苷10‑15;2‑吡啶甲醇4‑6;柠檬酸铵6‑8;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0‑16;聚氧化丙烯二元醇10‑15;4‑氨基异喹啉0.5‑2;多元羧酸盐1‑2.5;聚丙烯酸钠4‑12;亚氯酸钠6‑10;十三烷基聚氧乙烯醚15‑22;去离子水80‑100。本发明提供的土壤修复剂在能够修复有机污污染土壤的同时(对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率在99%以上),同时也能有效去除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大大降低了土壤修复的成本。技术研发人员:于凤瑞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市绿通环保工程设备开发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16.07.21技术公布日:2018.01.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