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特征:

1.一种微电子芯片组装密封胶,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聚偏二氯乙烯30~34份、聚酮树脂28~32份、甲醚化氨基树脂28~32份、热硫化硅橡胶26~30份、溴代二酚基丙烷环氧树脂28~32份、妥尔油脂肪酸28~32份、N-甲基吡咯烷酮26~30份、烯丙基硫醚28~32份、丙酸乙酯28~32份、乙酸戊酯26~30份、对羟基苯甲酸甲酯26~30份、脱氢醋酸钠26~30份、十二烷基乙氧基磺基甜菜碱28~32份、富马酸二甲酯26~30份、凹凸棒土粉末24~28份、白刚玉微粉28~32份、草酸铜26~30份、氮化硼粉末24~28份、电气石粉26~30份、二氧化锆粉末24~28份、二氧化钛粉末24~28份、钛酸正丁酯24~28份、水合硼酸锌22~26份、纳米氧化锌18~22份、磷酸三(丁氧基乙基)酯16~20份、磷酸三苯酯16~20份、烷基磺酸钠16~20份、椰子油酸16~20份、甘油单硬脂酸酯16~20份、羟甲基纤维素16~20份、蓖麻油100~20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子芯片组装密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电子芯片组装密封胶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聚偏二氯乙烯30份、聚酮树脂28份、甲醚化氨基树脂28份、热硫化硅橡胶26份、溴代二酚基丙烷环氧树脂28份、妥尔油脂肪酸28份、N-甲基吡咯烷酮26份、烯丙基硫醚28份、丙酸乙酯28份、乙酸戊酯26份、对羟基苯甲酸甲酯26份、脱氢醋酸钠26份、十二烷基乙氧基磺基甜菜碱28份、富马酸二甲酯26份、凹凸棒土粉末24份、白刚玉微粉28份、草酸铜26份、氮化硼粉末24份、电气石粉26份、二氧化锆粉末24份、二氧化钛粉末24份、钛酸正丁酯24份、水合硼酸锌22份、纳米氧化锌18份、磷酸三(丁氧基乙基)酯16份、磷酸三苯酯16份、烷基磺酸钠16份、椰子油酸16份、甘油单硬脂酸酯16份、羟甲基纤维素16份、蓖麻油10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子芯片组装密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电子芯片组装密封胶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聚偏二氯乙烯32份、聚酮树脂30份、甲醚化氨基树脂30份、热硫化硅橡胶28份、溴代二酚基丙烷环氧树脂30份、妥尔油脂肪酸30份、N-甲基吡咯烷酮28份、烯丙基硫醚30份、丙酸乙酯30份、乙酸戊酯28份、对羟基苯甲酸甲酯28份、脱氢醋酸钠28份、十二烷基乙氧基磺基甜菜碱30份、富马酸二甲酯28份、凹凸棒土粉末26份、白刚玉微粉30份、草酸铜28份、氮化硼粉末26份、电气石粉28份、二氧化锆粉末26份、二氧化钛粉末26份、钛酸正丁酯26份、水合硼酸锌24份、纳米氧化锌20份、磷酸三(丁氧基乙基)酯18份、磷酸三苯酯18份、烷基磺酸钠18份、椰子油酸18份、甘油单硬脂酸酯18份、羟甲基纤维素18份、蓖麻油150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子芯片组装密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电子芯片组装密封胶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聚偏二氯乙烯34份、聚酮树脂32份、甲醚化氨基树脂32份、热硫化硅橡胶30份、溴代二酚基丙烷环氧树脂32份、妥尔油脂肪酸32份、N-甲基吡咯烷酮30份、烯丙基硫醚32份、丙酸乙酯32份、乙酸戊酯30份、对羟基苯甲酸甲酯30份、脱氢醋酸钠30份、十二烷基乙氧基磺基甜菜碱32份、富马酸二甲酯30份、凹凸棒土粉末28份、白刚玉微粉32份、草酸铜30份、氮化硼粉末28份、电气石粉30份、二氧化锆粉末28份、二氧化钛粉末28份、钛酸正丁酯28份、水合硼酸锌26份、纳米氧化锌22份、磷酸三(丁氧基乙基)酯20份、磷酸三苯酯20份、烷基磺酸钠20份、椰子油酸20份、甘油单硬脂酸酯20份、羟甲基纤维素20份、蓖麻油200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子芯片组装密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白刚玉微粉由三种粒径目数的粉体组成,其粒径目数分别为30~50目、50~80目、80~100目,上述三种粉体的混合质量比例为3~12:4~8: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子芯片组装密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锆粉末由三种粒径目数的粉体组成,其粒径目数分别为30~50目、50~80目、80~100目,上述三种粉体的混合质量比例为3~9:2~8: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子芯片组装密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溴代二酚基丙烷环氧树脂的粘度在25℃为120~160mpa.s。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子芯片组装密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棒土粉末由三种粒径目数的粉体组成,其粒径目数分别为20~50目、50~70目、70~90目,上述三种粉体的混合质量比例为2~8:3~9: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子芯片组装密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酮树脂的粘度在25℃为80~120mpa.s。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子芯片组装密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电子芯片组装密封胶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所述质量份数的聚偏二氯乙烯、聚酮树脂、甲醚化氨基树脂、热硫化硅橡胶、溴代二酚基丙烷环氧树脂、妥尔油脂肪酸、N-甲基吡咯烷酮、烯丙基硫醚、丙酸乙酯、乙酸戊酯、对羟基苯甲酸甲酯、脱氢醋酸钠、十二烷基乙氧基磺基甜菜碱、富马酸二甲酯、凹凸棒土粉末、白刚玉微粉加入到上述质量份数的蓖麻油中,从室温以每小时升温2~5℃的速度,边搅拌边升温至60~90℃,搅拌均匀,然后以每小时降温4~10℃的方式放冷至室温,得到混合物A;

(2)加入所述质量份数的二氧化钛粉末、钛酸正丁酯、水合硼酸锌、纳米氧化锌、磷酸三(丁氧基乙基)酯,从室温以每小时升温5~8℃的速度,边搅拌边升温至80~90℃,并在80~90℃保持1~3h,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混合物B;

(3)加入所述质量份数的磷酸三苯酯、烷基磺酸钠、椰子油酸、甘油单硬脂酸酯、羟甲基纤维素,从室温以每小时升温8~10℃的速度,边搅拌边升温至70~90℃,在搅拌状态下于70~90℃保持1~3h,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混合物C;

(4)在混合物C中加入上述质量份数的剩余组分,在真空度为-0.06~-0.1Mpa的真空条件下,从室温以每小时升温1~3℃的速度,边搅拌边升温至50~70℃,搅拌均匀,冷却至室温,得到本品。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