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温阻燃输送轨道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0528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耐高温阻燃输送轨道,包括输送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轨道外表面涂覆有一层耐高温阻燃层,所述耐高温阻燃层由甲乙两组分按质量比甲:乙=7:2混合而成,所述甲乙以质量份数计包含以下组分:

所述甲组分中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ATO粉剂33-37份,E-20环氧树脂:12-16份,醇溶性丙烯酸酯树脂:24-26份,苯甲醇:8-13份,氟化石墨:17-22份,乙醇:9-12份,阻燃剂:13-16份,增稠剂:5-7份,成膜助剂:11-13份;

所述乙组分中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紫外线吸收剂:9-11份,分散剂:5-9份,增稠剂:8-12份,成膜助剂:15-18份,四硼酸钠:2-5份,混合磷酸盐:3-7份,领苯二甲酸氢钾:1-3份,烯丙醇:4-6份,辅料:13-15份,溶剂:20-35份;

其中,所述醇溶性丙烯酸酯树脂按质量百分比计由以下成份组成:乙醇:30-40%,偶氮二异丁腈:20-25%,甲基丙烯酸甲酯:10-15%、丙烯酸丁酯:10-15%,甲基丙烯酸丁酯:10-15%,以上各组分之和为100%;

所述阻燃剂选用磷酸三酯,所述增稠剂均为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或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中的一种,所述成膜助剂均为乙二醇乙醚、乙二醇丁醚、乙二醇或丙二醇中的一种,所述的紫外线吸收剂为UV-O,所述的分散剂为为DP-518,所述的溶剂为水,所述辅料为复合稀土,所述复合稀土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镝:9-11%,铈:20-22%,镨:11-13%,钕:2-5%,其余为镧元素,以上镧系稀土各组分之和为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阻燃输送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轨道外表面涂覆有一层耐高温阻燃层,所述耐高温阻燃层由甲乙两组分按质量比甲:乙=7:2混合而成,所述甲乙以质量份数计包含以下组分:

所述甲组分中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ATO粉剂33份,E-20环氧树脂:12份,醇溶性丙烯酸酯树脂:24份,苯甲醇:8份,氟化石墨:17份,乙醇:9份,阻燃剂:13份,增稠剂:5份,成膜助剂:11份;

所述乙组分中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紫外线吸收剂:9份,分散剂:5份,增稠剂:8份,成膜助剂:15份,四硼酸钠:2份,混合磷酸盐:3份,领苯二甲酸氢钾:1份,烯丙醇:4份,辅料:13份,溶剂:20份;

其中,所述醇溶性丙烯酸酯树脂按质量百分比计由以下成份组成:乙醇:35%,偶氮二异丁腈:22%,甲基丙烯酸甲酯:13%、丙烯酸丁酯:15%,甲基丙烯酸丁酯:15%,以上各组分之和为100%;

所述阻燃剂选用磷酸三酯,所述增稠剂均为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或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中的一种,所述成膜助剂均为乙二醇乙醚、乙二醇丁醚、乙二醇或丙二醇中的一种,所述的紫外线吸收剂为UV-O,所述的分散剂为为DP-518,所述的溶剂为水,所述辅料为复合稀土,所述复合稀土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镝:9%,铈:20%,镨:11%,钕:2%,其余为镧元素,以上镧系稀土各组分之和为1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阻燃输送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轨道外表面涂覆有一层耐高温阻燃层,所述耐高温阻燃层由甲乙两组分按质量比甲:乙=7:2混合而成,所述甲乙以质量份数计包含以下组分:

所述甲组分中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ATO粉剂33-37份,E-20环氧树脂:16份,醇溶性丙烯酸酯树脂:26份,苯甲醇:13份,氟化石墨:22份,乙醇:12份,阻燃剂:16份,增稠剂:7份,成膜助剂:13份;

所述乙组分中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紫外线吸收剂:11份,分散剂:9份,增稠剂:12份,成膜助剂:18份,四硼酸钠:5份,混合磷酸盐:7份,领苯二甲酸氢钾:3份,烯丙醇:6份,辅料:15份,溶剂:35份;

其中,所述醇溶性丙烯酸酯树脂按质量百分比计由以下成份组成:乙醇:40%,偶氮二异丁腈:20%,甲基丙烯酸甲酯:13%、丙烯酸丁酯:15%,甲基丙烯酸丁酯:12%,以上各组分之和为100%;

所述阻燃剂选用磷酸三酯,所述增稠剂均为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或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中的一种,所述成膜助剂均为乙二醇乙醚、乙二醇丁醚、乙二醇或丙二醇中的一种,所述的紫外线吸收剂为UV-O,所述的分散剂为为DP-518,所述的溶剂为水,所述辅料为复合稀土,所述复合稀土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镝:11%,铈:22%,镨:13%,钕:5%,其余为镧元素,以上镧系稀土各组分之和为1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阻燃输送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E-20环氧树脂的环氧当量500-550g/eq。

5.一种耐高温阻燃输送轨道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设有权利要求1-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耐高温阻燃输送轨道,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甲组分中的ATO粉剂及醇溶性丙烯酸酯树脂送至搅拌器中搅拌15-22min,搅拌速度为95-105r/min,然后加入E-20环氧树脂搅拌12-16min,搅拌速度为110-120 r/min,等充分混合均匀后依次加入氟化石墨、乙醇、阻燃剂以及苯甲醇,最后添加增塑剂以及成膜助剂调节涂料至合适黏度,过滤得到耐高温阻燃层中的甲组分待用;

(2)向烯丙醇中加入四硼酸钠、辅料及分散剂并送入搅拌机,搅拌12-16min,搅拌速度为140-145r/min,然后加入紫外线吸收剂以及领苯二甲酸氢钾,搅拌20-25min,搅拌速度为110-115r/min,等充分混合均匀后将混合磷酸盐以及增稠剂加入搅拌机中,在高剪切力作用下高速搅拌15-20min,搅拌速度为300-320 r/min,最后添加适量成膜助剂以及溶剂调节涂料至合适黏度,过滤即可得到耐高温阻燃层中的乙组份待用;

(3)将步骤(2)中制备好的乙组分喷涂在步骤(1)中制备好的甲组分上,叠加混合后即得到耐高温阻燃层;

(4)将制得的耐高温阻燃层喷涂在输送轨道上自然风干即可得到耐高温阻燃输送轨道。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