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封处理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52350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金属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密封处理剂。



背景技术:

金属材料是现在人们生活中常见又必不可少的一种材料,包括铁、钢、铝及其合金等。而通常金属材料表面性质较活泼,在自然条件下容易发生腐蚀等不良现象,进而影响了其使用品质和寿命,因此需要对其表面进行改性处理。热喷涂处理方法是常见的一种金属表面处理工艺,其可在金属表面上形成一热喷涂涂层,用以增强对金属材质的保护,从而提升了其使用品质和寿命。但现有热喷涂处理工艺存在着喷涂涂层与金属基体间结合强度不高,长期使用会产生界面开裂甚至脱落等问题,进而影响了处理效果,此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密封处理剂。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密封处理剂,由如下重量份的物质组成:

50~55份硅树脂、8~12份碳化钛、5~8份聚乙烯醇、1~3份壬基酚聚氧乙烯醚、0.2~0.5份硫酸镁、0.1~0.3份氯化钙、2~4份甲基纤维素、0.3~0.6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优选的,由如下重量份的物质组成:

53~55份硅树脂、10~12份碳化钛、6~8份聚乙烯醇、2~3份壬基酚聚氧乙烯醚、0.4~0.5份硫酸镁、0.2~0.3份氯化钙、3~4份甲基纤维素、0.5~0.6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优选的,由如下重量份的物质组成:

53份硅树脂、10份碳化钛、6份聚乙烯醇、2份壬基酚聚氧乙烯醚、0.4份硫酸镁、0.2份氯化钙、3份甲基纤维素、0.5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进一步的,所述碳化钛的颗粒直径为1~10μm。

进一步的,所述聚乙烯醇的平均分子量为50000~70000。

本发明制得了一种密封处理剂,其用于热喷涂处理工艺中,在热喷涂处理前涂敷于金属基体的表面上,形成一中间层,其中选用硅树脂作为主体成膜物质,具有良好的铺展特性,添加了聚乙烯醇、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甲基纤维素成分改善了整体的粘度、流动性,增强了整体的成膜性,添加的碳化钛成分分散于硅树脂中,在后续高温喷涂时其与硅树脂发生反应,形成了一种含有含有碳硅键的复合物质,用以结合金属基体和热喷涂涂层,起到桥梁连接的作用,进而改善了热喷涂处理的效果。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密封处理剂,用以金属材料的热喷涂处理工艺中,能有效的改善热喷涂处理的效果,提升了对金属材料的防护效果,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密封处理剂,由如下重量份的物质组成:

50份硅树脂、8份碳化钛、5份聚乙烯醇、1份壬基酚聚氧乙烯醚、0.2份硫酸镁、0.1份氯化钙、2份甲基纤维素、0.3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进一步的,所述碳化钛的颗粒直径为1~10μm。

进一步的,所述聚乙烯醇的平均分子量为50000~70000。

实施例2

一种密封处理剂,由如下重量份的物质组成:

53份硅树脂、10份碳化钛、6份聚乙烯醇、2份壬基酚聚氧乙烯醚、0.4份硫酸镁、0.2份氯化钙、3份甲基纤维素、0.5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进一步的,所述碳化钛的颗粒直径为1~10μm。

进一步的,所述聚乙烯醇的平均分子量为50000~70000。

实施例3

一种密封处理剂,由如下重量份的物质组成:

55份硅树脂、12份碳化钛、8份聚乙烯醇、3份壬基酚聚氧乙烯醚、0.5份硫酸镁、0.3份氯化钙、4份甲基纤维素、0.6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进一步的,所述碳化钛的颗粒直径为1~10μm。

进一步的,所述聚乙烯醇的平均分子量为50000~70000。

本发明制得的密封处理剂用以热喷涂处理工艺中,其可将热喷涂涂层与金属基体间的结合强度提升20%以上,增强了热喷涂涂层对金属基体的防护效果,使得金属基体的防腐防锈时长延长了30%左右,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密封处理剂,由下列物质组成:硅树脂、碳化钛、聚乙烯醇、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镁、氯化钙、甲基纤维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密封处理剂,用以金属材料的热喷涂处理工艺中,能有效的改善热喷涂处理的效果,提升了对金属材料的防护效果,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孙军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马鞍山市宝奕金属制品工贸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30
技术公布日:2018.05.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